《歡樂喜劇人》只有相聲奪冠才對得起喜劇的實質,你認為對嗎?

中游百曉生的四國交流


不一定,但現在喜劇市場這種格局來看,還真的只有傳統相聲這種形式符合“喜劇”的形式,而小品已經徹底走進“萬物歸宗是雞湯”的死循環裡出不來了。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雞湯是星爺的《喜劇之王》給勾出來,然後幾乎把整個喜劇行業都帶歪了。尤其是小品領域,現在是無雞湯不結局,無催淚不過審了。


喜劇就是喜劇,它的內核可以是悲劇,更加可以不是。

早年春晚小品那些經典之作,有幾個是強行雞湯結局的。陳佩斯的《主角配角》、《小偷與警察》都是開放式結局,趙麗蓉老師和趙本山老師巔峰的作品都是諷刺社會不良現象,但都沒有強行圓滿結局,比如賣柺一直把範偉騙了三屆春晚才反殺,更不加一些生硬的格言雞湯在裡面。

這才是真正的喜劇,演員負責逗你樂,至於悟出其他的道理,那是你自己的造化。

喜劇不純粹了,非要傳遞正能量,弘揚時代歌頌偉光正,那還不如直接聽政府報告。之前幾屆喜劇人就有點走偏,高曉攀為什麼叫座不叫好,就因為強行撒狗血,雞湯得讓人尷尬。這一屆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張鶴倫,幾乎人人都煽情,連張雲雷都把相聲演成謝師發佈會一樣。

相聲不是不能煽情不能教育人,但那只是一個種類,不應該是相聲標配。就像手機配外殼一樣,可以選教育型也可以是諷刺型也可以是純喜劇型,但你不能說教育歌頌是手機的處理器必不可少,那就有點走偏了。

強行把喜劇和悲劇掛鉤,就像講相聲《翻四輩》,本來是抄完便宜就退場。但為了凸顯悲劇內核,捧哽喊完爺爺,膩縫的答應完之後,捧哽突然哽咽起來:我爺爺今天去世了,提到他我難過。然後大段雞湯貫口結局。

喜劇的實質就是喜劇,悲劇可以是喜劇的一種表達方式,但絕不是內核。相聲不是必須奪冠,但如果所有節目都不如相聲搞笑,那麼相聲奪冠就是理所當然。


鹹魚茶館


喜劇太煽情了令人厭煩

第五季《歡樂喜劇人》已經進行到半決賽階段,各個團隊都到了精疲力竭的時候,無論是個人狀態還是作品表現力都後勁不足;為了掩飾這種疲態,不得不搬出煽情的法寶,所以大部分觀眾已經對《歡樂喜劇人》變成《催淚悲劇人》表示不滿。張鶴倫和郎鶴炎的相聲作為半決賽唯一沒有催淚的節目,得到更多的期待也理所應當。



喜劇的實質就是要引入發笑,使人快樂。喜劇人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通過更好的包袱設計、劇情編排和舞臺表演來打動觀眾,而不是抱著煽情這唯一的法寶。觀眾看喜劇的同時,如果能受到教育,提升個人修養,那應該是附加值,不應成為主體。所以為了煽情而煽情的作品,個人認為並不適合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表演。像盧鑫、玉浩在復活賽的作品《說謊的爺爺》,只作為致敬是可以的,用來比賽確實不合適。郭陽郭亮在半決賽的作品《最美的收藏》,也是一樣的套路,得到全場最低分完全體現了觀眾的態度。

相聲已奪冠無望

目前《歡樂喜劇人》的總決賽已錄製結束,張鶴倫和郎鶴炎與冠軍失之交臂,僅獲得亞軍;成績也不算差,但是和預期的人氣大幅提升,最終大紅大紫的初衷相比,相距甚遠,非常遺憾,張鶴倫錯過了一個最佳的機遇。


張雲雷和岳雲鵬都是通過《歡樂喜劇人》這個平臺大紅大紫並走向全國的,但是張鶴倫參加的第五季前半段完全被張雲雷的光芒所遮蓋,後半段由於張雲雷的退賽導致關注度下降,又沒有拿到冠軍,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真的特別可惜。


《歡樂喜劇人》節目組的小算盤

我多次說過,《歡樂喜劇人》是有劇本的,哪個演員得什麼名次早已設定好,再加上投票過程的不透明,可操作空間太大,所以各位觀眾們千萬不要入戲太深。第五季的冠軍從一開始就決定好了要給葉逢春的,為此節目組為葉逢春請了很多後援來幫他打造作品。如果有人看過葉逢春以前的作品就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他今年的作品檔次提升了一個大臺階,這並非是他個人突然頓悟了,而是有高人在背後幫忙而已。


之所以要把冠軍給一個默劇演員,最主要的原因是想打破德雲社、開心麻花、遼寧民間藝術團對這個節目的壟斷,扶持新鮮力量;同時也幫助郭德綱反擊黑幕的傳言,殊不知最大的黑幕製造者不是郭德綱,而是《歡樂喜劇人》自己。


相聲演義


這是什麼歪理邪說?首先相聲是曲藝,他上歡樂喜劇人的舞臺本身就很勉強,擔不起一個“劇”字。

盧鑫玉浩這種有舞臺效果的節目還可以,類似張鶴倫這種拿著各種商演表演幾十遍的老段子放到電視上還好意思跟別人競爭的行為簡直就屬於碰瓷。

別人絞盡腦汁連夜排練改稿子,這才像是一個比賽的狀態。張鶴倫那種,簡直就像是提前拿到答案了,進考場開卷考試去的,可能錄節目前幾天都根本不需要排練的,只要跟節目組說一下今天的節目名字,大概有幾分鐘就夠了。

你看過節目上小沈龍跟編劇的交流,說這個不行,換一個,換了換了好幾稿的鏡頭。你看過吳彼說他們的作品到臨錄像的時候還推倒重來改了一稿,錄像前的大半夜都一直在排練。

但是你看過張鶴倫說新段子嗎?張鶴倫完全屬於躺贏。

郭陽郭亮作為相聲演員,他倆幾乎都是靠著小品晉級的。

先不論一個綜藝節目有沒有資格去考量喜劇真正的實質,就說這個冠軍,不是應該給一個優秀的演員嗎?什麼時候相聲演員代表優秀了?


草野泥塗


當然不是!

無論是相聲,小品,默劇,脫口秀等等,其本質都是通過不同的表演形式,來表現出喜劇的目的。

這些不同的形式,滿足了各式各樣的觀眾需求,就跟農村趕集一樣,要的就是一個熱鬧,大路兩邊什麼東西都有,您隨便走隨便逛,總有您喜歡的一樣。

有喜歡相聲的

因為德雲社而喜歡小白大黃(張鶴倫郎鶴炎),或張雲雷楊九郎這兩對的;也有喜歡金霏、陳曦的;也有喜歡盧鑫與張玉浩。

有喜歡小品的

有人喜歡郭陽郭亮,有人喜歡周雲鵬與王龍,也有人喜歡王成思陳漢典。

有喜歡默劇的

就有人喜歡葉逢春的表演

有喜歡脫口秀的

就有人喜歡小沈龍,也有人喜歡方清平

從鵬哥我的角度來看,不管你喜歡什麼樣的表演形式,最好的喜劇作品,應該是喜劇的外殼,包含著悲劇的內核。

大笑之後的深思,甚至是淚水,這樣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

誰能達到這個標準,甚至只是靠近這個標準,誰才能對得起喜劇的實質。

因為郭德綱于謙,因為德雲社,相聲這兩年風頭正勁,給人一種狂風撲面之感,到處都是相聲的消息,有點兒“街知巷聞”的意思。

可實質,除了德雲社在蓬勃發展,還剩幾個團體能吃飽飯?並不多。隨著社會的發展,相聲更多的,是光鮮亮麗外表之下的骨瘦如柴。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被一葉障目,認為只有我們喜愛的相聲奪冠,才是真正的喜劇奪冠。

其實不然,迴歸喜劇的本質,不就是讓人開心一笑麼?借用郭德綱的話: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不管你喜劇的外在表現形式是相聲,是小品,是默劇,還是脫口秀,只要搞笑,讓觀眾真心接受,那你就是成功的。

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說,喜劇跟形式無關,與本質相連。


誰奪冠其實並不重要,搞笑才最重要!


我是大鵬哥,喜歡就關注我。


濟州府大鵬哥


請問這句話誰說的?如果有出處可以註明下,不然就是杜撰。

《歡樂喜劇人》播出五季了,這個舞臺給我們呈現出了十分多樣的喜劇形式,小品,相聲,脫口秀,單口,舞臺劇,相聲劇,默劇等等,從第一季到第五季,第一季的沈騰奪冠,沈騰就是要舞臺劇出身,他的作品雖說是小品,但是很多都來源於之前的舞臺劇。第二季的岳雲鵬奪冠,他是相聲奪冠,第三季的文松奪冠,文松就是二人轉演員,他的作品帶有很強的二人轉味道,第四季的賈冰奪冠,他就是小品奪冠。所以說,並不是說只有相聲奪冠才是歡樂喜劇人,這觀點純屬胡扯。只要能夠給大家帶來快樂,獲得大家的認可,不論他是怎樣形式的喜劇,都可以獲得冠軍。


Smile魚先生


這個提問的就是腦子有病,只是為了黑而黑嗎?這是歡樂喜劇人,不是歡樂相聲人,誰規定一定要相聲奪冠了?我是德雲社的粉絲,當然希望德雲社奪冠,但是這也是靠實力的嘛,我們沒拿冠軍就繼續努力唄!


雲衫錦繡


正常操作而已,張鶴倫和郎鶴焱不需要在證明什麼了,他們的實力已經在那擺著了,單論相聲能力而言,比岳雲鵬和張雲雷強的太多了,說句實話我看張雲雷的很多相聲就沒笑過!


醜八怪175


小品最近幾年同質化太嚴重了,基本沒啥新意,以前還有一些專門寫劇本的,現在由於體制原因,也都沒有了,相聲最近幾年被德雲社帶的挺火,好多地方都有小劇場了,雖然段子姥老的多,但是相聲一個段子,每個人呈現的效果不一樣,所以在被體制排擠的情況下,還是殺了出來。。。再說這些節目都是老郭主導的,本來就是娛樂,相聲佔優勢就可能了,還有,這就是綜藝節目,找大家來,多露臉提高知名度,誰第一誰第二就沒必要了。。。。老郭這點做的不錯


用戶3253809968751


針對題目回答:個人認為不應該!應該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給冷門一些機會也是傳承的文化


chun燕596


說一句心裡話!陳佩斯趙本山以後中國就沒有喜劇了!你們可能要說開心麻花大碗居不是喜劇嗎?本人認為不是喜劇都是鬧劇!為什麼說相聲好笑啊?因為相聲是有技巧的!有傳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