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放幾年喝最好?

7翊軒


老熟茶的口感會非常平和,沒有厚度,但是湯感滑度好,喝起來溫潤、飽滿、順滑。用鐵壺煮出來,口感會像米湯一樣粘稠。

熟茶是人工加溼,誘發真菌發酵產生熱量的同時誘發茶葉內部多酚類的發酵。它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發酵同時劇烈運動,很多中間物質沒有來得及轉化,特別是劇烈的外酶(真菌)發酵的很多轉化物都有雜味,我們稱之為“堆味”,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轉化或者揮發。

雲南製茶30年的製茶工藝工程師吳鄭老師說,常規地區,熟茶最好的是放5~7年,可以達到頂峰品質。

熟茶也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的,只是沒有生茶那麼長久,轉化空間沒有生茶那麼大。保存熟普的時間太長了未必是好事,它會在一個時間點達到品質的頂峰,之後就逐漸下滑了。


懂茶帝


喝普洱茶的茶友,現在很多人藏茶,無論生熟,都喜歡放上一年以後或者更久再撬了消耗。

一個原因是但凡喜歡普洱茶,都會染了癮一樣不停的不停的,根本停不下來的收藏茶。每一款茶,除非特別喜歡,按捺不住控制不了自己,買回家就把它日復一日的消耗掉。否則一般是進入了收藏空間——一起慢慢變老。

另外一個原因,當年的生茶褪青味,當年的熟茶褪堆味,以及無論生熟,剛剛壓制出來,褪蒸壓的“水汽”(蒸壓以後味道會小變,處於味道不太穩定期,倒不絕對是褪水汽。但凡合格的壓制都會進烘房或自然晾乾)。接著進入一年-三年-五年-七年等的醇化期。

其實要本人看,每個階段的茶都有其不同的味道,很難說什麼時候是最佳品飲期,這個非常要看個人。儘管這樣說,行業內還是有一種聲音,強調普洱茶三年一小變,五年又一變,底子好,存儲好的普洱茶,當然是陳期越足,渡過中期茶,走向老茶,是最最醇和舒服的。

用很多茶友的說法是,十五年以上的老茶“養人”啊。

還有一個情況,全國不同地方的溫溼度不同,存儲環境不同,相同茶的存放轉化就不同。比如昆明的幹倉環境,存儲3年,實在特別從外觀上看起來,變化太小了。

一些廠家,為了使得一個茶從產品推出就有一個綜合的品飲表現,往往採取新老料拼配,如果拼配得當,拿到茶的時候,開餅試喝,其實已經有相應的品飲美感在其中。

在結尾時候再說一個較為絕對的認識,熟普的話如果是當年出堆的新料壓制,建議擺放一年以上,味道會較為適飲。

歡迎一起和青衫茶行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