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晚餐時間決定壽命長短?

美食之城


有書君最近正在進行本年度的減肥計劃,晚飯通常都是被省略的。


可是有書君的一位醫生朋友聽說之後卻告誡我說,這種方法能不能瘦身不一定,但是真的會“折壽”!


俗話說:"早餐吃的像皇帝、中餐吃的像大臣、晚餐吃的像乞丐"。所以對於晚餐既不能置之不理,還不能太豐盛。


可是,現在的都市人尤其是都市上班族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早餐匆匆忙忙,中餐各種湊活,到了晚上下班終於有時間休息一下了,總是想大吃一頓慰勞一下辛苦的自己。


殊不知這種晚餐習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長此以往甚至會對壽命產生影響。


1.晚餐吃太多,容易肥胖


烤串火鍋大盤雞,珍珠奶茶方便麵…來者不拒的晚餐之後來個“葛優躺”,日復一日的放縱伴隨的是肚子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沉,衣服越來越瘦,體重直線上升…


晚餐之後運動量很小,越接近睡眠時間身體的新陳代謝也在變慢,晚餐大吃大喝之後食物的熱量就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體內,體重超過正常標準後各種疾病就開始找上門了!



2.吃太晚,容易失眠


腸胃要消化食物,其它器官也要幫助代謝過多的能量和食物殘渣。


這個過程中身體的血液流速會加快,很難進入睡眠的狀態,導致失眠…


所以想暴飲暴食解壓的你可能不會如願,反而會變成長夜漫漫無法“安睡”了!


3.吃太飽,容得易腸胃疾病


腸胃消化食物需要至少三個小時,太晚吃飯會讓腸胃在晚上無法得到休息,容易出現胃脹、消化不良等問題,長期下去還會落下胃痛、胃炎、胃潰瘍等毛病。


晚餐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長壽的老人都對晚餐這頓飯十分在意。



著名的長壽村廣西巴馬村老人的晚餐習慣就十分值得我們借鑑。


1.晚餐吃少,定量為好,不暴飲暴食。


2.晚餐時間在7點之前最有益健康。


3.晚餐多吃素食,少吃葷食。


4.晚餐不要飲酒、喝茶或咖啡等會讓神經興奮的飲料。


5.晚餐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鈣以及容易脹氣的食物,像是紅豆、玉米、紅薯等。


有書課堂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迫不得已一而再的推後晚餐的時間。

一個在深圳打拼的朋友跟我說過他的作息時間,因為房租關係住處離公司很遠,每天早上六點趕早班地鐵,中午在公司吃快餐,晚上下班後坐地鐵回家,基本到家都是8、9點鐘,然後再做飯,每天吃完飯的時間都在9點以後,看會電視、玩玩手機,差不多12點過後睡覺。。。30多歲他已經明顯老於同齡人,謝頂、大肚腩、各種亞健康。其實我知道很多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都是這樣,被生活所迫。

晚餐吃的晚對人體有哪些傷害呢?

1.影響睡眠--

正所謂“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的晚,會嚴重影響睡眠,這是因為人體當下休息時脾胃仍在消化食物,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2.導致肥胖--

晚餐吃的晚,進餐後沒有充分的消化便臥床休息,導致大量的熱量堆積,在體內形成脂肪,導致肥胖,而肥胖又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

3.易患結石--

人體排鈣的高峰期是餐後4-5小時,晚餐吃的晚會致使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經臥床休息,大量鈣沉澱在膀胱、尿路中,易形成結石。

4.損傷肝膽--

子午流注關係可治每晚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膽新陳代謝的重要時間段,晚餐吃的晚會導致需要代謝排毒的肝膽不得不分泌膽汁幫助消化,影響自身代謝,導致易患肝炎、膽囊炎、結石一類疾病。

最合理的晚餐建議:

1.晚餐時間最好控制在5點-7點之間,不僅利於吸收,便於腎貯藏精華,同時不會影響睡眠,避免一系列疾病。

2.晚餐多吃素食利於防癌,同時減少油脂脂肪攝入堆積,避免肥胖、利於心腦血管健康。

3.晚餐不可暴飲暴食,七八分飽為宜,暴飲暴食的話跟進餐過晚無異,而且加重內臟負擔,增加損害幾率。

以上回答屬於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評論,分享看法。收藏轉發,分享給身邊朋友。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論健道,每天聽三甲營養主任醫師道健康,致力成為您身邊最貼心的健康養生專家。


論健道


晚餐是我們一日三餐中的最後一餐,在提倡“早餐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的飲食文化下,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恰恰是“早飯不吃,午飯湊合,晚飯撐飽”。

晚餐的飲食對於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晚餐吃的過飽,過好,都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腸胃功能減退,身體器官機能下降,晚餐的飲食更是要根據科學的方法來。

想健康長壽,這4個晚餐雷區可千萬別踩!

第一:不吃晚餐

很多人減肥都是從不吃晚餐開始的,這樣的飲食習慣減的不是你的肥,而是你的健康。

不吃晚飯,身體必需的營養供給不足,不僅會導致低血糖,並且晚上的飢餓感會影響睡眠質量和情緒狀態,身體得不到好的休息,直接影響第二天的工作跟和學習效率。

再者,不吃晚飯,胃會照常分泌胃酸,但因為沒有食物的分解,胃酸會直接傷害胃黏膜,讓你的腸胃變得脆弱,長此以往可能患上胃潰瘍等各種胃腸疾病。

第二:晚餐吃太晚

很多人因為工作或者學習的原因,容易推遲吃飯的時間,這時候我們的腸胃也要跟著“加夜班”。

一般情況下,消化系統需要4-6個小時才能把食物徹底排空和吸收,如果經常晚飯吃的太晚,容易導致胃部負擔加重,腸胃長期處於“工作”狀態,容易疲勞,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病。

第三:晚飯吃過飽

目前很多人的飲食習慣是“早飯不吃,午飯湊合,晚飯撐飽”,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大多數人在晚上的活動量少,消化速度也會變慢,如果吃得太飽,首先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出現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其次還會導致能量攝入過多轉變成脂肪,造成肥胖以及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

第四:晚餐不吃主食

有些人為了減肥,控制熱量的攝入,只吃蔬菜或水果,其實這種吃法對身體健康以及壽命也會產生影響。

因為蔬菜和水果中營養比較單一,為了滿足飽腹感還會吃的更多,導致營養失衡。如果人體長期缺乏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進食晚餐有哪些注意要點?

1、理想的晚餐時間,是在睡覺前的3個小時,如果你是晚上10點睡覺,最好在7點之前吃完晚飯,這樣可以保證睡覺時食物被消化得差不多了,也不會影響睡眠質量。

2、注意食物搭配,晚餐時在食物搭配上要講究冷熱、幹稀、葷素等搭配均衡

3、建議晚餐吃七分飽,並且清淡、少油、少鹽、少糖, 晚餐不宜吃的過於油膩。

4、建議細嚼慢嚥,享受進食的過程。細嚼慢嚥不僅有助於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還能控制食量、穩定血糖、保護牙齒。

5、吃完飯之後可以到戶外散散步、消消食,不僅有助於胃部消化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預防消化不良、便秘等情況的發生。

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大媽聊養生】,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對您有幫助,歡迎轉發分享給您的朋友。

大媽聊養生


我想活著

貪戀人生,或壽與天齊

我想死

這苦苦的人生,不再受這人間的鳥氣

如是

這矛盾的糾結中

早晨喝了一大碗白色的豆漿,還有幾個油膩的籠包

中午更有豪氣

一盤水餃下肚

晚上專家說了,你要少吃,更不要吃動物的身體

我想老子上那寶山上班,好久不見太陽的光曦

晚上踏足了月光,艱難地回到家裡

淚水,激動,溫馨

還是要吃

喝了一杯小酒,吃了兩塊雞翅,仍未知足

又吃了一塊大豆腐,還有幾多花生米

再看外面華燈車流

覺得人生,該吃還得吃

蹓躂踽躂吧

能活著就不要死

雖不會壽比南山

也決心拿幾年退休工資

——讓生活慢慢繼續





萬里雪飄74


長話說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晚上應以清淡,量少為主。晚上8點後儘量不要進食。餐後4小時不要睡覺,可以在這個時間段裡讓食物得到充分消化,所以6點左右吃飯最好。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後晚上睡眠更香。晚上是身體代謝修復的最佳時間,這個點得到很好的休息比吃一大堆的保健品都好。


每天美一天


所謂良好的飲食習慣,即早上好中午飽晚上少,只有退休了跳廣場舞的大媽和打撲克下棋的退休老頭可以做到。


興海亭


規律生活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