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生不逢時的遊戲

一部遊戲最終能否成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遊戲質量、宣傳營銷等等。一個遊戲的發售日自然也是其中一個關乎遊戲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那些因為選錯發售日而命途多舛的遊戲吧。

要談到因為發售日而命途多舛的遊戲的話,《絕體絕命都市4》絕對是名副其實。這款遊戲最早在2010年的東京TGS上就已參展,預定2011年春季在PS3平臺上發售。然而這款災難遊戲在已經到了進廠壓制光盤的階段卻趕上了有記錄以來的第五大強地震——3.11東日本大地震。震後,整個日本都籠罩在災難的陰影下,因為遊戲的題材為災難題材,考慮受災者的心情,製作公司Irem在3月14日宣佈終止發售計劃。

盤點那些生不逢時的遊戲

直到2014年,該系列的製作人九條一馬成立新公司Granzella購買了遊戲的IP,並宣佈將復活《絕體絕命都市4》。在2015年,Granzella宣佈遊戲將登陸PS4平臺,於2016年春天發售。但最終遊戲在經歷多次跳票後,經歷了兩年多時間,才終於在2018年11月22日發售。因為遊戲的災難題材正好在即將發售的時期撞上真正的大災難,《絕體絕命都市4》從最初的TGS參展到最終的發售,已經8年時間,不可不謂生不逢時,命途多舛了。

國內的遊戲玩家們現在都戲稱《守望先鋒》為“dead game”,可能很少有人還記得一款和《守望先鋒》同一時期正面剛的另一款遊戲《為戰而生》,因為這款遊戲因為與OW的正面硬鋼早已成為了真正的“dead game”。gearbox software製作的《為戰而生》在2016年5月3日發售,暴雪製作的《守望先鋒》在2016年5月24日發售。兩者在玩法和風格上都極其相似,同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和動畫的藝術風格,以及這麼接近的發售日,讓人們不得不將兩者放在一起對比。

盤點那些生不逢時的遊戲

Gearbox software的《為戰而生》遭遇了滑鐵盧

最終,暴雪似乎在遊戲的質量上更勝一籌,《為戰而生》的metacritic評分只有68分,而《守望先鋒》的評分則為90分。另外,《為戰而生》的發行商2K的定價策略也引起了很多不滿,遊戲最初發售定價60美元,可能因為銷量不理想併為了對抗《守望先鋒》的發售,在5月24日便降價20美元,3天后,steam國區也打了6折,此後遊戲一路貶值,在線人數也不斷下降,後來變成free to play也無法拯救遊戲的人氣,最終在2017年秋天,gearbox停止了遊戲的更新。

《為戰而生》的失敗可能與遊戲自身質量有關,但是有時即使你本身遊戲質量夠硬,卻還是因為生不逢時而無法成功。這部遊戲就是製作最近大火的《APEX》的Respawn Entertainment的前作《泰坦隕落2》。遊戲本身的質量大受好評,入選了2016年TGA年度最佳遊戲、最佳遊戲開發、最佳動作遊戲和最佳多人遊戲的四項提名,雖然可惜的是沒有斬獲一座獎項,但其遊戲質量可見一斑。但因為發行商EA的錯誤市場策略,他們認為《泰坦天降2》和《戰地1》的玩家群不會重疊,而將《泰坦隕落2》的發售日設在了《使命召喚13》和《戰地1》之間,使得《泰坦隕落2》的銷量沒有達到預期。

盤點那些生不逢時的遊戲

很多玩家還很擔心Respawn Entertainment的命運,但是,今年2月Respawn通過零宣傳零預熱,直接空降的《APEX》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上線10天后,遊戲玩家已接近3000萬。而現在壓力就來到了EA即將在今天發售的《聖歌》這裡來了。儘管《聖歌》在E3發佈時很讓人驚豔,但幾次跳票和測試似乎都印證著遊戲的質量存在一點點小問題,而現在更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APEX》的突然出現和成功極有可能影響到《聖歌》的銷量。

盤點那些生不逢時的遊戲

《聖歌》的前途似乎不太光明

從《戰地1》和《泰坦天降2》的擂臺,再到如今的《APEX》和《聖歌》,真不知道是EA的決策層問題比較大,還是內部鬥爭比較激烈……而《聖歌》究竟是生不逢時呢,還是能大紅大紫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