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繼位以後,乾隆留下的眾多漂亮嬪妃,到底如何處置?

淚鋶滿靣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活得最久的一個皇帝,三任皇后都熬不過他,還有無數的妃嬪在他面前自嘆不如,早他而去,在乾隆行將就木的時候,後宮的妃嬪大多油幹燈滅,僅剩下區區的幾位,漂亮當然就談不上了,在乾隆帝玩完後,繼任的嘉慶皇帝是如何處置這些過氣了的妃嬪呢?


由於乾隆帝已經策劃好了在他即位六十年的時候禪讓皇位,因此他在乾隆五十九年為八個後宮中位份略低的六個全部晉升一到二級,併為她們舉行了冊封禮,其中婉嬪晉封為婉貴妃,循嬪晉封為循妃,林貴人晉封為恭妃,陳貴人晉封為芳妃,鄂常在封為鄂貴人,白常在晉封為白貴人。

1796年乾隆舉行大典,將皇位傳給嘉慶,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但這老頭太貪權了,到死都還大權握在手上,就連養心殿還自己佔著,可憐的嘉慶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老爺子鳩佔鵲巢而無可奈何。


乾隆去世後,他的妃子們是不能再繼續住在東西六宮的,必須給新人騰位子,按照清宮制度,前任皇帝去世後,他的妃嬪不管有無子女,都有專門的宮殿別院供她們頤養天年,慈寧宮是專門給皇太后預備的,地位高的一般會住在壽康宮,其他地位低的就只能在偏殿裡將就湊合著。

先皇去世後,這些過氣的太嬪、太妃們自然就無人問津了,只能靠那些微薄的、少得可憐的例錢來艱難度日,不夠的還得靠自己去賺點手工錢。

當然生活的最愜意的還數皇太后了,母憑子貴,一般的人也沒有那個命,皇太后有花不完的銀子,還有無數的人侍候著,日子過的是風光無限。

慈寧宮周圍還有許多佛堂,讓這些人有個心靜的地方,也算是一種精神寄託吧。


下面來說說嘉慶是如何善待他父皇的這些遺妃們的。

婉貴妃陳氏,是由雍正作主許配給乾隆的,乾隆繼位後封她為貴人,而後又晉升為婉嬪,一直到幾十年後才升為婉妃,直到乾隆駕崩,她的壽命也是夠長的,但一直沒有得到乾隆的恩寵,可能是她的心態比較好,不爭不搶,不然也不會活這麼久,嘉慶繼位後又封她為婉太貴妃,一直活到了90多歲。

穎貴妃巴林氏,與乾隆相差20歲,她也是從貴人到嬪再升為妃,後來被嘉慶封為穎太貴妃,居壽康宮,她無兒無女,一直活到了70歲。


惇妃汪氏,她母憑子貴,她的女兒就是嫁給和珅兒子的固倫和孝公主,乾隆非常喜歡這個公主,愛屋及烏,對和孝公主的生母自然也不錯,她也活到了60多歲。

芳妃陳氏,是個揚州美女,乾隆末年升為芳嬪,嘉慶三年乾隆下旨封為芳妃,乾隆死後三年,她也隨之而去。

恭嬪林氏,當了43年的貴人,乾隆快死的時候才想起來給她晉封為恭嬪,因為她沒有生育,在嘉慶朝也沒有得到加封,於1805年去世。


白貴人、鄂貴人都是在乾隆快退位時封的,在嘉慶朝也沒有得到加封,住在壽康宮裡的西宮。

晉妃富察氏和壽貴人都是在嘉慶三年時乾隆最後一次選的,當時後宮按例進行八旗選秀,這次太上皇乾隆和嘉慶帝各自封了一批妃嬪,已經八十八歲的乾隆為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居然還在兩個秀女中選了兩位新人封為自己的後宮真是狗荒唐的。

這個晉妃是乾隆最喜歡的皇后富察氏的遠房孫女,因此乾隆將她封為晉妃,而另一個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僅僅只是個貴人,兩者相差60多歲,對於這個即將進土的老朽哪怕封個皇后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只可惜晉妃和壽貴人這兩個天真的小姑娘,還在懵懂無知的年紀就莫名地當了先皇的寡婦。


總的來說,嘉慶對待他的先媽後媽都算不錯的了,乾隆在死前都給她們生了等級,乾隆死後,嘉慶也給了她們長輩的尊重,在其封號前都加了一個“太”字,不過她們到了晚年生活太枯燥乏味,沒有了生活樂趣,也沒有人關心,最後只能老死宮中。



遺產君


乾隆皇帝是我國眾多皇帝中最長壽的一位,他活了89歲,當了60年的皇帝,當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他一生共有41位后妃,生育了17個兒子,10個女兒,並作了四萬餘首詩歌,自評十全武功,被後人稱為十全老人。乾隆死前的三位皇后已經去世,活著的嬪妃大多數都已經人老珠黃了;嘉慶皇帝掌權後隆重安葬了父親乾隆,並將孝賢純皇后、孝儀純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五位已去世的嬪妃與乾隆合葬。其它嬪妃各晉級一等,安置在後宮中養老而終。

乾隆時期,清朝後宮的品級從高到低依次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 乾隆一生有3位皇后、5位皇貴妃、5位貴妃、6位妃、6位嬪、12位貴人、4位常在,合計41名;當然還有無數像夏雨荷一樣的沒有名份的女人。循貴妃是乾隆最小的嬪妃,比乾隆小了47歲,在乾隆66歲時嫁給他,但是意外的是循貴妃死在了乾隆皇帝前面,一生沒有生育子女。因此乾隆死前,他的嬪妃大部分都已經死在他前面了,少數幾位嬪妃熬過了乾隆,最終在後宮中養老而終。

處理先皇嬪妃一般有四種方式:其一、晉升爵位,在後宮中養老而終;其二、有兒子的嬪妃可以到兒子府中養老,以盡人倫之樂;其三、殉葬,也就是在皇帝死後,被迫自盡,給皇帝殉葬,這種方式一般比較少見,因為不人道,故很多皇帝不採用這種方式;其四、被新皇帝收入後宮,這種嬪妃不是新皇帝的生母,並且還年輕漂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先皇嬪妃都是採用第一、二種方式處理,極少數情況會出現第三、四種方式。比如秦始皇死後,二世皇帝就把沒有生育的嬪妃弄去殉葬,老朱死後部分嬪妃也被迫殉葬。至於霸佔先皇嬪妃的事較多,比如曹丕就將曹操的部分嬪妃據為已有,楊廣也做過這樣的事。


大秦鐵鷹劍士


乾隆死的時候沒有留下多少妃嬪,這老頭活的太久了,在他之前,他的3位皇后死完了;5位皇貴妃也死完了;5位貴妃有3位早死了,剩2位活到了嘉慶,分別是穎貴妃和婉貴妃;6位妃子有3位活到了嘉慶時期,分別是惇妃、芳妃、晉妃;6位嬪只有1位活到了嘉慶時期,是恭嬪;12位貴人,只有3位活到了嘉慶時期,分別是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幾個常在都死完了,答應等級太低了,沒有記載。

圖為嘉慶皇帝畫像。

等於說乾隆死後,有9位有名份的乾隆妃嬪在世,嘉慶對她們的態度,總結一句話是不冷不熱,待遇一般,這9位有5位得到了嘉慶的肯定,冊封為太妃,還有1位熬到了道光時被冊封為太妃,其實皇帝遺孀被冊封后,不但在待遇上得到提高,還能得到皇帝認可,剩下4位沒有得到嘉慶的冊封,算是原地踏步了。

惇妃,因女兒嫁給和珅兒子,嘉慶時沒撈到太妃的名份,備受冷落。

最幸運的是婉貴妃,乾隆在世時只被封到婉妃,但她是乾隆遺孀裡最年長者,嘉慶即位後肯定要拿個人出來做做樣子,於是提她為婉貴妃,乾隆大殯三年後,嘉慶封賞後宮時,婉貴妃被尊為婉貴太妃,這老太太活了92歲,是乾隆妃嬪裡最高壽的;穎貴妃,沒有熬到乾隆大殯三年後,提前死了。

圖為裕陵妃園寢,共葬有乾隆的20位妃嬪。

惇妃,有很多不良記錄,一是毆打宮女至死,上了黑名單,二是生了和孝公主嫁給了和珅兒子豐紳殷德,嘉慶恨死這一家子了,惇妃在嘉慶時沒得冊封,沒幾年就死了;芳妃被嘉慶冊封為芳太妃,但冊封沒幾天就死了;晉妃,這個女人是乾隆的貴人,嘉慶時沒管她,但她太能活了,熬到道光時還健在,道光一高興就直接拔為晉妃,晉太妃。恭嬪,最默默無聞的一個,死前沒有任何冊封;在世的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都被冊封為太貴人,這些遺妃死後都安葬在裕陵妃園寢。


圖文繪歷史


皇帝,自古以來都號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皇宮裡按照皇帝的意願,有幾十到幾百妃子不等。

乾隆從16歲大婚一直到89歲,一共留下42位有名分的妃子。

這些妃子不管受寵不受寵,有沒有給乾隆留下子嗣,但是都曾經在皇宮裡面,得到過乾隆的寵愛。

但不幸的是,乾隆作為有史以來最長壽的皇帝,他的后妃卻不都是這麼長壽。有很多年輕貌美的嬪妃,雖然年紀輕輕就嫁給了乾隆,但是在乾隆之前就已經入土為安了。

乾隆修建有專門的裕妃園寢。

乾隆一生有名分的妃子42位,但是真正能夠入入葬乾隆裕妃園寢的只有36位,但是那麼多年輕貌美的妃子,嫁給了“老頭”一樣的乾隆,卻只有九個人走在了乾隆的後面,能夠安享晚年。

乾隆死後留下的妃子有什麼名分?

乾隆與一般皇帝不同的是,曾經當過三年的太上皇。

因此,別的皇帝在即位後,需要追封先皇的后妃為“太后”“太妃”,乾隆的都是自己在當“太上皇”的時候,親自封的“太妃”。

不管如何,這些太妃在乾隆死後,都要倚仗嘉慶來安排、照料。

雖然乾隆已經去世了,但是這些“太妃”留下的皇子、公主,還有她們的孃家人所做的事,都要牽連到這些“太妃”身上。

可以說家裡“孃家”有勢力的,得到嘉慶倚重的,都要受到嘉慶的特別關照,但是家裡面闖禍,遭到嘉慶嫉恨的,這些“太妃”同樣也要受到欺辱。

但是那些年紀輕輕的妃子,在乾隆死後守寡,一直活到道光年間才去世、入葬,是怎樣的悲涼。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

乾隆當了六十年的皇帝,在這六十年間大約有50多位妃子。乾隆退位後,實際的軍政大權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嘉慶只是個名頭上的皇帝。乾隆在退位的時候都已經85歲了,之後又做了三年零四個月的太上皇。在古代已經算是長壽的了。有的妃子早乾隆一步死去,乾隆死後,那些沒死的都被嘉慶帝冊封為太貴妃了。其實嘉慶帝的處置方法還是蠻孝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