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如果降價到國產車一個水平,屬於傾銷嗎?

不服不行


傾銷是低於成本價的銷售。特斯拉的大降價是不是屬於傾銷?這是需要我國經貿部進行調查的。我相信經貿部也遲早會調查。儘管你看經貿部現在還沒有開口說有沒有開始調查,但是暗地裡的動作,我想不會沒有,肯定會有。只是什麼時候有,我們都不知道而已。不知道並不代表沒有。當然,你要說沒有,我也信,有什麼不可以信的。

特斯拉一降價降價還降得過猛,而我們就給他停下來了。我們普通的消費者都相信這特斯拉,銷售價格如果說跟國產的電動車一樣的話,會打擊我們民族品牌。不管是主動相信也好,被動相信也好,已經有,這樣的社會認識出現了。

我們一貫歡迎競爭,歡迎外國企業,介入競爭局面。但是也要請外國企業掌握節奏,不要成為市場的攪局者,破壞電動車企業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銷售環境。特斯拉的價格應該和特斯拉的品牌相適應,也應該和中國有特色的市場經濟相適應。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大舟財經觀


首先,傾銷這種事要拿出證據的,不是價格低就是傾銷。

其次,特斯拉價格低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兩方面:

1.特斯拉在某些製造環節已經掌握了十分成熟的技術,並且擁有大量的自主技術專利。超級工廠一旦落成,成熟的生產線所能達到的年產量將是百萬級,這會極大地降低工廠單位制造成本;

2.國家層面也是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快速地批貸款,批地,批廠房,及給予外商各種優惠政策等等,進一步降低了汽車的製造成本。

最後,特斯拉這種美國科技大公司,能做跨國生意,那都是有頂尖的律師團隊,打官司還是應付政府機關,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比國內都正規。所以想的太早,先把新能源的配套基礎建設弄出來,再來擔心這些事吧😂


魅力非凡681


原來改革開放的時候連外國人的管理經驗也要一起引進來的,現在看來很多企業家就是有膽魄但沒智慧和領導力,經營管理一個企業的目標是什麼,不外乎是產品質優價廉技術領先,這是根本目標。因為只有這樣產品才會有競爭力企業才會賺錢。

但是很多企業以賺錢為目的,這樣的結果就是企業跑偏,錢是賺到了但不能長久,就像國內電動車企那樣,在別人異口同聲討伐他們騙補的時候他們樂在其中不思進取,結果是曇花一現……

馬雲舉了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最早籃球賽時籃筐就是一個籃子是有底的,每次進了球就要有專人爬梯子去把球取出來,後來人們想為什麼不把籃底去掉呢?就這個簡單合理的創新愣是拖了幾年……

看來真不是人們太蠢,而是有的沒的想的太多了……啥叫敬業,就是一門心思鋪在工作上把工作做好。


延想雲崖1


傾不傾銷,孔子曰說了算。凡是對社會主義無產階級不利的,接近和類似基本確定是傾銷行為。 凡是會溜鬚拍馬屁的,不在此例。馬克思曰 狗屎永遠是狗的屎,就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樣是狗屎


阿波羅258275896


對,屬於傾銷,很多國家的油價很低,藥價很低都屬於傾銷。


手機用戶54911508909


不是說蔚來四十多萬一輛,賣一輛虧80萬嗎。。。這樣蔚藍應該定價120-130萬才適合。


葉落3837


低於成本銷售,並對同行產生衝擊,惡意競爭。這三個條件全部符合,才叫傾銷。特斯拉技術先進,規模大成本低,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儘管國內車廠無法與之競爭,也不應算不合理競爭。競爭產生進步,促進產業發展,國內金融、能源行業如此低效、價高,消費者吃盡了苦頭,只能忍耐。


鐘山風雨318


那麼多中國貨出口到海外換外匯,價格比國內低,有些低於成本價,沒有出口退稅就要虧本,那些叫啥?


雲淡風輕地飄過


中國的民用電池車太貴了但是離大眾的消費心理還是有差距。首先是充電樁這就雞肋,電池技術還達不到像加油一樣快速方便如果有技術和加油站一樣充電站,其二電池是否能環保回收,第三電池的使用至少要十年以上包括南北方都能接受的續航里程應該冷暖地方不少與500公里。沒有這些硬指標恐怕不是先進而是搞成雞肋的東西


閒人12345678


傾銷一般是低於成本或者低於本國售賣價格,中國很多出口產品低於本國售賣價格,茅臺日美價格差30%。一些服裝品牌可能差更多,造就了中國一大批代購發家的一族,無非就是國外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