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成績好到底重要不重要?

彭小帥01


小學生成績好到底重要不重要?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我在輔導班教過小學,感覺太重要啦。

如果說小學生成績不重要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有些小學生成績不好,到了初中成績變好,這樣的學生是存在的,我輔導的一些初中生就是這樣的。還有就是小學成績很好的學生,到了初中成績平平,甚至變差。這樣的情況確實不少,有點傷仲永的感覺。

也有些人認為小學培養習慣和能力比較重要,這也確實,培養的好,初中會大大提升,學習很有競爭力。小學光靠補課起來的,後勁沒有習慣好的學生足。但這不能成為我們覺得小學成績不重要的理由。

我想說小學成績好非常重要!

要知道小學成績不好,初中成績好的不多,而大多數初中成績好的學生,小學成績就很好了。小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大概率上初中以及後面的學習都不會好,容易學壞。

小學成績好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老師也會多關照,機會和資源都會傾斜。這也是為什麼足球明星大多出生在五月份。成績好會促進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不好,會自我否定,特別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容易放棄。

小學成績好,才能進重點初中,才能進名校初中。小升初競爭那麼激烈,不就是為了讓孩子上好初中,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嗎。小學成績差,只能上差的初中,這樣一來想在初中提升成績就困難許多。因為外在條件大不如別人,基礎又薄弱,想提升就困難重重的。

我認為只有成績好,一直成績好,才能得到最好最多的優質教育,才能出類拔萃,成為頂尖學子。大家覺得呢?




徽鄉小居


刷到這個問題,有想法就回答幾句。我24年小學教齡,帶過十二年小學畢業班,對那些小學畢業生後續學習發展也有所瞭解。

要問:小學的成績好到底重要嗎?我說“非常重要”。據我瞭解後來能考上大學的絕大部分還是小學成績好的,很少說曾經學習一塌糊塗孩子的考上了。




我聽到說“小學成績不重要”的說法無非就是那幾種,對這些說法我想下想法。

一、家長會說:小學學習成績好沒用,誰誰家的孩子小時候成績非常好,到了初中特別是初二,或者高中後成績就差了。

以我看小學成績好的到了中學大部分學習成績還是好的,畢竟學習都要靠基礎的。孩子在小學時學習能取得好成績,應該是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對於部分成績好的孩子成績下降了,甚至成了差生,這不能說明小學的成績沒用,而是這些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影響,比如交友不慎、家庭因素、網絡遊戲誘惑等造成的學習上放鬆了,形成新的知識斷層,如果沒有及時補上就成差生了。要說這些孩子早期成績不好遇到這同樣的問題那不是影響更大嗎?



二、某某孩子小學成績差,後來懂事了,努力考上重點大學。

成績不好的孩子到後來進步成優生的,這類孩子不能說沒有,但為數不多,這類孩子本身也是聰明的,也有上進心,也許是小學時的那個階段出現了問題基礎知識出現斷層了造成成績差,到了中學後發奮讀書迎頭趕上,這趕上的過程一定要付出比以前的優生更多的努力,畢竟曾經有落下那麼多的知識。那這不能說明小學的成績沒用,如果這些學生小學成績就好,又有付出這趕上的精力那成績不是更好嗎?



三、有的家長會說:我們做為家長的不在意這學習成績,自己更重視孩子學習能力跟學習習慣的培養。

我說如果孩子成績好,我認為一般就是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好的,而且這些孩子會因為學習成績好會得到老師們給的更多的各種鍛鍊機會,比如班幹部的擔任以及競賽活動的參加等,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你敢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差其實學習習慣和能力比那些好成績的更好嗎?是有一種孩子成績差,但是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能力與習慣培養,然後孩子成績慢慢上升,到了中學後趕上。但這不能說成績不重要,應該是說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儘量讓孩子成績變好。

打了一篇字也很辛苦,純屬想發表見解費時間打字。歡迎大家提異議。


採山時光碎片


我作為曾經的學神,小學,初中一路的好成績,高中有點挫折,休學又復讀,一個差一點是重點的大學。看到很多小學成績好的掉下去,一般的攻上來,高中也是如此,但很差的能跟上的很少。拿我說,其實學習來自興趣,有時一個愛好就能全面發揮。小時候就喜歡看哥姐的歷史書,結果語文,高中歷史政冶都學的很好。當然自己數學也很好,但英語很相對差些。現在兒子也長大了,著重培養其閱讀興趣,雖不是班上頂尖,也是前⑩。但我一點不怕,因為我不要求每個知識都記牢,但必須弄明白為什麼,並且不斷超前讓他預習,就是讓他在沒有老師的情況,自己探索知識的能力。兒子英語98,班上有三個100,但我知道他的98含金量高許多,因為他己經能全英上課,口語交流,初三的閱讀能看讀,能寫一百多詞的作文,但那個一百分的這些卻不能。所以看孩子應該看各項能力是否達到課綱要求和以後社會人才需要。


chenyou110


不重要,我們小學 從三年級到四年級成立文藝班,上午上課下午學琴唱歌跳舞,總之半天上課半天玩,基本不考試。五年級開始結束文藝班,結果我們班絕大部分考進重點班,後來絕大部分考上大學。我自己小學成績一般,中等那種,到了初二開始發力,八十年代高考超一本40分。我兒子小學成績也是中等,70人排30多,初一還是年級最後一名,到初二開始發力,中考進入市重點高中重點班。再看看小學班上同學,成績好的現在都不知道去哪了,總之不在特別好的高中。


老羅10


孩子們千差萬別,每一個孩子有每一個孩子成長的軌跡,而開啟人生路上的鑰匙卻千差萬別。孩子們就是萬花院裡的花朵,花期卻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也不必過於框框條條。以我兒子為例來說一說,幼兒園時老師說他喜歡打別人,而他是用打別人和人交流,因太過於獨特而被小朋友們疏遠,也常被我們大人批評,時間長了就變得有些孤僻。小學時老師說他常沉侵在自己的世界裡,成績自然不會好,6年唯一的一張獎狀還是我從班主任那要來自己填上去的。初中時還是懵懵懂懂,用老人的話來說:不開竅,同年的孩子比他似乎“精明”的多,可就這樣一路不被看好的孩子卻在中考中發揮超常,拿下年級前十進去本地最好的高中,而在這之前他是100名之外,甚至300名。更可喜的是,隨後的選拔考試也過五關斬六將進入實驗班,誰能想到?隨後的三年他成績平平,又被遺忘和忽視,高考前兩個月的成績一本都玄乎,卻在高考中一舉成名拿下全校前50名,成功進入理想的985高校。我只想說:靜待花開,沒開是花期未到,施肥、澆水、護理也要在合適的時間,這需要養花人的智慧!


amazing346


重要。

人的自信心養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就像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裡面非常擅長的話,會讓他對這個領域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自信,進而會讓他做其他東西的時候也敢去做,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認為自己做什麼都可以做。

小學生也是一樣,特別是一個在5歲開始形成記憶開始的時候。如果他在這個時候,他的成績好,周圍的人不斷的對他誇獎、肯定,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自信心就會不斷得到養成。可能你現在已經不記得當時會有一些什麼事情,但是當你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其實那個心理一直在作用,並一直影響你,甚至一生。就像你小時候被人嘲笑個子長的矮,可能到現在沒有長的很高,會對自己的個子一直有自卑情結。

所以,小學生成績好很重要。


照了汗青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看到這樣的問題,不由得笑了,而且還是不失尷尬之笑,尷尬到了另外一種境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是否必要。

如果說,小學生成績好不重要,那麼,何必讓孩子上小學,又何必為了孩子考個高的分數,而四下奔波呢?

來看看現如今的小學家長有多拼,為了讓孩子能夠進個好學校,就是花上個十多萬,也不在乎。進入好學校後,又為了讓孩子能夠進個好班,削尖腦袋找人託關係,就為了進某某班。

曾見一位好友,一輩子也沒有求過學,可以說脾氣極為地擰,然爾呢,孩子上學時,如同變了個人般,四人求人,只為了給孩子提供個好的環境。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這一切的一切說明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小學成績。至於說老師嗎,當然重視了。如果不重視的話,那我們還存在什麼呢?直接下崗不就得了。

作為老師,如果不重視成績,合格嗎?當然,在現如今的環境中,小這成績好很重要沒有疑問。但從長遠來說,卻代表不了所有,這一點也是肯定的。

不過,對於孩子而言,小學成績好,往往能夠使孩子成為班級裡的焦點,受人追捧和尊重,自然而然話語權就擁有,說話管用,還是老師的小幫手,隨之而來自信心就來了。

於是,就養成了優秀者具有的品質。相對而言,中學裡的優秀生,基本上都來自於小學中的學霸。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小學成績都非常重要。就算你是個佛系家長,只怕也做不到視孩子的分數如空氣,高低一點也無所謂。

話說,真有人能夠做到嗎?

反正作為家長的話,我是一千個做不到。你們呢?


說文寫作


大家好,我是幾何咖啡曹老師。小學生成績好,至少應該是每一個學生父母希望看到的吧,當問到孩子成績好到底重不重要時,我到覺得問的有點多餘。一定會問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不妨從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展開來分析一下吧。從大的角度來說,只有健康成長,才有可能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也只有健康成長,才有可能未來生活幸福,這也是天下父母所期盼的。好了,何為健康成長呢?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只是諸多因素中的一種,但它確實重要,因為在孩子健康成長的很多因素中,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一定是串聯,而不是並聯的,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我們這個社會是希望每個孩子有好的健康身體、很高的智慧、高尚的人格、豐富的感情、良好的習慣、淵博的知識、高度的責任……而不是糾纏在一個因素中(如:學習成績),大家不能糾結在成績到底重不重要,答案是肯定重要。因為整個社會付出這麼多資源來幫助小學生學習,就好比一種遊戲,大家都參與進來了,你總是不與大家一起互動,拖整個集體的後腿,單從這個角度來說,起碼你缺乏集體意識、集體協作精神。整個小學階段各種功課的知識掌握,它的重要性,一個遊戲又怎能比擬了的。其實我們提倡學習成績的重要性時,還有一層重要含義就是它能衍生出很多關聯意識。什麼關聯意識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健康成長的諸多因素。有了一定的知識,才能認識到什麼是高尚的人格,才能認識到有好的身體重要性,也才能完成很多擔當,也會體會到情商在團體活動中的重要性,也還能體會到養成良好習慣又是如此重要,等諸多關聯效應。這就讓我們理解了為什麼不能讓孩子死讀書,明白了孩子學習的目的,特別是放在健康成長的大目的上,一切都清楚有序。

辯證地看待小學生學習成績,是我們家長必須認同的理念。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其它一切關聯到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都同等重要!幾何咖啡曹老師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也歡迎大家關注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話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哦!


幾何咖啡


在現如,很多人開始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於是就有人提出了觀點,孩子小學的成績不重要,全面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學階段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小學成績重要嗎?非常重要。

在帶了很多的孩子從小學到了初中,再到了高中,發現小學成績非常好的,大部分都能一直保持一個非常不錯成績,而那些在小學成績一般的學生,大部分到了初中之後會慢慢掉隊,而且被拉開的差距是越來越大,更別說那些在小學時候的成績就很差的同學了,大部分是會一直保持在比較差的水平,但是也有例外,但個例畢竟是少數。

為什麼小學成績很重要?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前一階段的學習為後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基礎,就好比建房子一樣,地基都沒有打好,能把房子蓋得非常牢固嗎?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點雖然看起來在之後的初中學習中運用的不多,但這些都是基礎,沒有了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做鋪墊,後期的學習談何展開。在學習中,如何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呢?成績,成績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除過知識基礎外,小學時一個學生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些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也將會一直伴隨著一個學生。我們都知道,學習態度、習慣和方法是影響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三大關鍵因素,觀察身邊那些學習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大都有比較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小學的學習難度不大,只要有個比較好的態度和習慣,成績都不會差的。小學學生如果在成績方面不理想,大部分都是在態度和習慣方面出現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的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會一直影響孩子的學習,並且也會越來越難改正。


學習態度和習慣是小學學習中最重要的

有的人提出,在小學的學習中,要注重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的培養,這個觀點非常正確,同時,這也與注重成績不想衝突,不能對立起來。如果來證明態度和習慣是比較好的呢?有效,那如何才能體現出效果呢?最終還是體現在成績上,成績是檢驗學習態度和習慣的重要標準。

有的人提出,注重成績會給孩子帶來壓力。也許會有,但不會太大,學習承受和化解壓力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訓練和提升的能力,在現如今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壓力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抗壓能力也是有必要的。畢竟到了最終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按照成績來錄取的,沒有成績一切都面談,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忽視成績的重要性呢?


胡老師數學教育


小學生成績好很重要,不過對小學生來說,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多種能力的成長!

1,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也可以說是語文能力,和成績息息相關,也和孩子的學習能力息息相關。比如在孩子做數學題時,對於題目的要求,閱讀能力好的孩子就很容易讀懂題目的已知、未知、所求等,閱讀能力比較差的孩子讀懂題目就會很費時間了,這只是一種閱讀能力在讀題方面的反應。

2,自理能力:

小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要逐漸培養起來一種獨立的能力,這對他以後的綜合發張乃至成長都非常有益。

有的孩子小學一二年級就很能自己處理自己簡單的事情,比如獨自寫作業,比如幫家長做一點家務等。而有的孩子的書包可能到六年級還是家長幫忙收拾,甚者有的孩子到了中學還是自己不懂得整理自己的書桌、書包,作業也還需要家長提醒。這樣孩子的惰性已經形成,面對精力的日漸減少,而孩子事物的日漸增多,家長更是疲累,於是乎產生對孩子的更多不放心,這樣很可能養成一種“巨嬰”般的子女。

3,學習習慣

有的孩子小學學習成績可能不難麼出色,可孩子求知慾和好奇心非常強,也有閱讀的好習慣,和主動學習的習慣,對於考試成績不那麼往心裡去,家裡環境又比較寬鬆,這樣的孩子一般會在中學有很好的發力。

有的孩子家長在小學就追著孩子的分數不敢放鬆,給孩子報了不少的輔導班,鬧到孩子除了上課寫作業就是上課寫作業,很少有自己放鬆下來思考和動手的操作一些事情的閒暇,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在中學出現厭學或者學習動力不足。

4,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和閱讀能力和自理自己動手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和一個人的自信心有更大的關係。

以上的四個方面的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都比學習成績更為重要,也和學習成績相輔相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