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世界盃,巴爾達諾表現不好嗎?為何為何官方紀錄片冠名決賽沒進球的馬拉多納“一己之力”?

用戶4016875718082


首戰韓國,雖然韓國球員像砍伐大樹一般一次又一次將馬拉多納踢翻在地,



但成熟以後的馬拉多納不再是82年那個魯莽輕狂的少年,面對對手的粗野犯規,馬拉多納一笑了之。

本場比賽他奉獻了助攻帽子戲法,

幫助巴爾達諾梅開二度,魯傑裡一球入賬,

帶領阿根廷3:1拿下首勝;

次輪面對衛冕冠軍意大利,馬拉多納打進1球,率隊逼平對手;


小組賽末輪馬拉多納奉獻1次助攻,幫助布魯查加頭球建功,

最終率領阿根廷2:0戰勝保加利亞,


三輪戰罷阿根廷2勝1平拿到小組第一昂首挺進1/8決賽。

1/8決賽的對手是南美老對手烏拉圭,粗野的犯規是他們的標籤,但即使如此,烏拉圭人也無法阻擋馬拉多納帶率領的阿根廷隊前進。


他策劃的進攻,在經過布魯查加、巴爾達諾的傳遞之後,由中路包抄的17號帕斯庫裡推射得手;

此後馬拉多納從後場帶球突破進入烏拉圭半場,分給右路的巴爾達諾,然後高速左路包抄,將巴爾達諾的來球補射入網,但意大利裁判認定馬拉多納在此前的跑動中撞到了對方球員,因此判定此球無效。最終阿根廷1:0淘汰烏拉圭晉級八強。1/4決賽如今世人皆知,面對強大的英格蘭隊,馬拉多納一戰封神,他先是以上帝之手的方式戲弄了英格蘭人;


之後他用一個永載世界盃史冊的連過五人進球,讓所有詬病他上帝之手勝之不武的人們鴉雀無聲,他用他的方式讓剛剛在馬島戰爭中落敗的祖國阿根廷找回尊嚴和自豪!那是何等的快意!

半決賽面對的是希福領銜的歐洲紅魔比利時,但此時的馬拉多納已沒有人可以抵擋!

開場不久馬拉多納禁區外的一腳遠射擊中門梁,隊友補射入網,但裁判認定手球犯規進球無效;

之後不久,馬拉多納接隊友直傳,殺入禁區右側,左腳外腳背彈射破網,為阿根廷先拔頭籌;



此後的馬拉多納越發神勇,猶如上帝駕臨,閒庭信步、閃展騰挪帶球突入比利時禁區如入無人之境,一氣呵成的將球送入球網!橫刀立馬捨我其誰!賽後有媒體甚至打出了《馬拉多納2:0比利時》的標題,比利時主帥蒂斯賽後感嘆:“沒有馬拉多納,阿根廷會是另外一支球隊,他們根本沒這麼強大。如果把馬拉多納給我,我也能拿世界盃!”



決賽的對手是足球皇帝貝肯鮑爾統領的德國隊,鐵血頑強是德國戰車的固有標籤。萊因克爾曾感慨:足球就是雙方各自上場11人比賽,最後德國獲勝的遊戲!在世人眼中,德國隊是阿根廷邁不過去的高峰!但在馬拉多納眼中根本沒有跨不過去的高山,而且他在全世界質疑的聲音中做到了,完美到極致!

第23分鐘馬拉多納在前場右路與9號庫奇烏夫小範圍傳切配合,德國後衛絆倒庫奇烏夫,阿根廷獲得右路任意球,

7號布魯查加開出任意球,後衛何塞.布朗頭球先下一城,阿根廷1:0領先德國;


第56分鐘,馬拉多納中圈附近將球傳出,11號巴爾達諾左路接到隊友直傳後帶球殺入禁區,冷靜推射遠角得手!阿根廷2:0德國;此後頑強的德國隊由魯梅尼格和沃勒爾連扳兩球將比分追平;

關鍵時刻,馬拉多納再一次挺身而出成為比賽的主宰!第84分鐘馬拉多納中圈內拿球轉身,一記妙傳將球交給7號布魯查加,後者有如神兵天降,殺入德國禁區右路,面對舒馬赫的封堵射門得分!阿根廷3:2德國再次捧得大力神杯,馬拉多納居功至偉!


阿根廷在本屆世界盃攻入14粒進球,馬拉多納攻入5粒進球並奉獻了5次助攻,榮膺本屆世界盃的金球獎,實至名歸!
如今回想起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人們立即會想起馬拉多納的神奇,想起他的連過五人,憶起他的上帝之手,當然還有他在阿茲臺克的無限榮光!1986是屬於他的世界盃,墨西哥是屬於他的舞臺,馬拉多納是唯一的主角!



世人常說的一己之力其實並非否認阿根廷其他球員表現的不好,打入4球的巴爾達諾,絕殺德國的布魯查加,包括魯傑裡、巴蒂斯塔、朱斯蒂、奧拉爾蒂切亞等等都有些出色的發揮,是他們的合力成就了阿根廷的偉業。

但所有這些是得益於馬拉多納的統領,他的存在賦予他那經驗匱乏的隊友無限的信心和勇氣,馬拉多納是那個帶領一群羊可以戰勝任何虎豹群狼的獅子!在1986年墨西哥的世界盃賽場上,馬拉多納完成了從此前那個天才的個人英雄主義者到絕對的團隊領袖的完美轉變,而這個領袖又能在需要的時候,審時度勢的做出抉擇,是為隊友創造機會,還是由他自己親自終結對手,而且兩方面他都做到了極致!
這就是足球世界裡屬於迭戈.馬拉多納的英雄史詩!向傳奇致敬!


Rijkaard


1986年世界盃,阿根廷隊奪取冠軍,巴爾達諾貢獻4球1助,還在決賽3:2西德中貢獻進球。這樣的巴爾達諾表現不可謂不出色。然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表現出色的巴爾達諾被人完全無視,把功勞全部推給馬拉多納,冠名所謂“一己之力”,貢獻5球5助的馬拉多納雖然表現很出色,但5次助攻有3次是小組賽對韓國貢獻的,含金量不高,5個進球有1個手球,決賽沒有進球。巴爾達諾的表現完全不輸馬拉多納多少,這是所謂“一己之力”嗎?聽起來真奇怪。如果沒有隊友決賽的三個進球,86年的馬拉多納就是94年的巴喬、14年的梅西。

為什麼會冠名馬拉多納“一己之力”?

一.或許是為了渲染足壇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有利於足球這項運動的推廣發展。熱血沸騰的英雄事蹟誰不喜歡?即使不看球的人,聽別人說了他這“傳奇事蹟”都可能變球迷了。現在很多球迷不都是因為某個球員的神奇事蹟喜歡那個球員,然後喜歡那項運動的嗎?有了這個人設,喜歡他的球迷就更多了,之後的球迷也都認為是他的“一己之力”奪冠,後面的球迷跟著吹,然而很多連他一場比賽都沒看過。後面球王評選,球迷也就喜歡給他投票。給他“球王”稱號也是雙贏的結果,相當於國際足聯選了個形象大使,他本人也收穫了份榮譽,何樂而不為呢?





二.86年的阿根廷確實沒多少名氣大的球員,巴爾達諾有實力,但名氣跟馬拉多納遜色很多,馬拉多納是名氣最大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你不是領導,即使你表現再好也不會捧你。手下賣命,領導領功,不都是這樣嗎?





現在有人質疑馬拉多納,就會有馬迷出來罵人,搞得馬拉多納是神一樣,必須得吹得天花亂墜才能合他胃口,其實也不過是一個潮流的“幸運兒”。就一個手球世界盃和兩個意甲冠軍,都被吹成了“一己之力”,美洲盃拿不到,世界級記錄基本沒有,你叫人怎麼能不質疑?有人把他比作足球的喬丹,真是過分了,喬丹榮譽太多,怎麼吹都不過分。

也不想下為什麼會有人質疑馬拉多納?還不是因為他自身榮譽不夠多,團隊運動又被吹成“一己之力”,見過有誰質疑喬丹的嗎?強如喬丹,並且是五個人的運動都不吹“一己之力”,你十一個人的運動被吹成“一己之力”?





國人念舊情懷太重,往往認為現在的不如以前的,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必須現在的比以前的好上很多倍才行。國外球迷和媒體沒有像國內球迷這樣,吹馬拉多納吹得那麼誇張,多次球星評選排名,無論是媒體評選還是球迷評選,馬拉多納都很少在第一。國外足壇人士也很少說他是歷史最佳。


綠茵王者10


巴爾達諾是在世界盃決賽貢獻進球,我們也沒說巴爾達諾的人表現不好,實際上巴爾達諾和布魯查加等球星,在阿根廷隊獲得世界盃的過程中,也是立下汗馬功勞。

只是馬拉多納身為核心,不但個人數據更亮眼,而且馬拉多納在關鍵時刻的各種精神屬性和領袖氣質更有說服力,馬拉多納身為阿根廷足球的核心人物,在馬拉多納個人狀態爆棚且球隊戰績逆天的情況下,世界盃的最佳球員馬拉多納,當然就成為世界盃的主角。

咱們舉個例子,2006世界盃的亨利大帝和維埃拉狀態難道不好嗎?為什麼咱們還是覺得是齊達內“一己之力”把法國隊帶到世界盃決賽呢?就是因為齊達內是領袖是核心!而1994世界盃意大利足球能打進決賽,大夥也會說因為羅伯特.巴喬的“一己之力”,實際上,迪諾.巴喬等人的功勞也很大,但沒辦法,羅伯特.巴喬就是最亮眼的存在。

所以,一樣的道理,也可以放在1986世界盃,巴爾達諾是貢獻了4個進球,馬拉多納5球5助攻,也不僅僅是說數據上的優勢,而馬拉多納在關鍵時刻的遇強則強,還有昂首挺胸的帶球方式,都給了阿根廷足球莫大的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馬拉多納在世界盃的存在感,肯定比巴爾達諾更強(巴爾達諾有2個進球是來自馬拉多納的妙傳)。

簡單說,就算1986世界盃的其他阿根廷球員狀態也很好,但1986世界盃仍然是馬拉多納“一個人的世界盃”,哪怕馬拉多納在世界盃決賽並沒有收穫進球,哪怕決賽進球的是巴爾達諾,但對阿根廷足球來說,馬拉多納的貢獻已經足夠偉大,這不僅僅是“造神運動”所能解釋。你覺得1986世界盃馬拉多納算是“一己之力”嗎?歡迎一起討論。


綠茵守望者


1986年世界盃決賽西德隊對陣阿根廷隊,2比3輸掉了決賽,賽後西德隊的主教練貝肯鮑爾說道:“86年世界盃決賽上,我們輸給了阿根廷隊,但實際上我們只輸給了馬拉多納。”提出問題的這位球迷應該是為年輕球迷,應該沒有看過1986年的世界盃的比賽,如果經歷過1986年的世界盃比賽,他不會再問這樣的問題了。可以這麼假設,當年的阿根廷隊如果沒有巴爾達諾照樣可以奪得冠軍,但是如果沒有馬拉多納一定得不了冠軍。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個問題的答案自動就出來了。

1986年世界盃的阿根廷隊賽前並不被人看好,當時阿根廷隊球員的構成是由幾員老將和很多小將構成,球隊實力一般也沒有什麼凝聚力,作為隊長的馬拉多納具有絕對的領袖能力,他帶著一群初出茅廬的青銅和幾員馬上就要退役的老漢(巴爾達諾在本屆世界盃後兩年就於1988年退役了),憑藉“一己之力”一舉拿下了世界盃 !

馬拉多納是隊長是球隊的靈魂,他有超強的人格魅力把球隊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他是一個具有權威的帥才;同時他的球技高超,自己也能夠衝鋒陷陣摧城拔寨。整個世界盃決賽圈的7場比賽中,阿根廷隊共打進14個進球,其中13個進球都和馬拉多納息息相關。馬拉多納自己攻入5球、助攻5次,一個人直接成就了其中的10球,並間接參與了另外3球。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馬來多納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贏下了一場甚至比決賽還重要的比賽,那就是1/4決賽對陣英格蘭隊的比賽。在本屆盃賽大約4年前,一場真實的戰爭在兩國間剛剛炮火散去,但是英阿馬島戰爭的陰影一直還深深地留在人們的心頭。那場比賽馬拉多納個人打入兩個進球,同時成就了永恆的經典,也奉獻了世界盃歷史上最精彩的進球。對馬拉多納和整個阿根廷隊來說,打敗英格蘭也許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人們見證了一個人擊敗一支球隊的神話。

馬拉多納在阿根廷人民的心目中是民族英雄,在世界球迷的心目中是永遠的王者。歡迎球迷朋友們來此評論,也歡迎為我關注點贊。


在路上的緣分


86世界盃是一群人的世界盃

是啊!你國際足聯憑什麼說86世界盃是“一個人的世界盃”,巴爾達諾進了4個球,功勞都是你馬拉多納一個人的嗎?應該是“兩個人的世界盃”才對。布魯查加在淘汰德國的時候打進了致命一球,那應該是“三個人的世界盃”。比拉爾多指揮調度居功至偉,那應該是“四個人的世界盃”啊!巴蒂斯圖塔眼神助攻,那豈不應該是“五個人的世界盃”嗎?現場球迷賣力加油,我看更應該是“一群人的世界盃”才合適。



國際足聯遭遇史上最強挑戰

國際足聯真是昏招頻出,你們到底懂不懂球?在中國有很多懂球帝,出題人和邀請我回答的就是史上最強懂球帝,你們不行就讓這二位來。你們不知道就因為你們所謂的“一個人的世界盃”讓二位懂球帝整日寢食難安、每日一帖、不厭其煩的反駁你們嗎?你們嚴重傷害了懂球帝的心靈,影響了懂球帝的身體發育,你們會讓世界損失兩名棟樑之才,這個責任你們負得起嗎?



國際足聯內幕重重

國際足聯出現瞭如此大的昏招,我們嚴重懷疑你們這些年的獎項都頒錯了人,要不,退出來?你一個本來連歐冠都不如的賽事我們本是看不上的,可是你現在搞個“一個人的世界盃”出來,嚴重懷疑你們在世界盃上有內幕,故意讓我家球星淘汰賽不進球,拿不到那座破獎盃。



而且國際足聯也太腦殘了,忘了馬拉多納怎麼炮轟你們的了嗎?就這樣你們還給他“球王”,腦袋太不好使了,不對!應該是有內幕!

什麼一個人的世界盃,不行就下課,讓懂球帝來!


光焰體育


那支阿根廷,也不是外界歪曲的平民球隊。當時阿根廷本國聯賽水平不比歐洲低,布魯查加、布朗、魯傑裡等人技術過硬,只是因為當時南美球員與歐洲足球文化差異巨大,登陸歐洲表現很難達到預期。這一點,在後來的奧特加身上也有體現。

即便如此,阿根廷陣中還是有一位在歐洲名揚天下的大牌,那就是鋒線殺手巴爾達諾。巴爾達諾剛剛隨皇馬奪得西甲冠軍,連續兩個賽季分別攻入16和17球,狀態非常不錯。不過世界盃時,巴爾達諾已經31歲,按照當時的體能管理,已經進入到職業生涯尾聲。

這屆世界盃,巴爾達諾出場7次,共打進4粒進球。小組賽對韓國2球,都來自馬拉多納的助攻,對保加利亞1球,以及決賽第55分鐘對西德攻入得第二球。

這張成績單,對於巴爾達諾來講,只能算是勉強及格。尤其在當時的馬拉多納面前,還沒辦法相提並論,老馬5球5助攻的表現,絕對是統治級的。

尤其是進入淘汰賽,首戰烏拉圭,老馬被侵犯19次,率隊1-0晉級;1/4決賽,包辦兩球,2-1淘汰英格蘭;半決賽,包辦兩球,2-0擊敗比利時;最終決賽,送上兩次助攻,球隊舉起金盃。


沒有馬拉多納,阿根廷不過一支強隊,有了馬拉多納之後,阿根廷敢爭奪世界冠軍。這是老馬帶來的質變,不是一兩個普通球星能夠衡量的實力增減。


正品足球


競技運動,特別是團體性競技運動,尤其是足球這樣的大型團體性競技運動~決定勝負的關鍵除了能力還有士氣。特別是能力相當,比分相近的關鍵時刻,士氣更是左右比賽的關鍵!老球迷們都知道,近30年來出了兩個能左右比賽的大神,一就是馬拉多納,二就是齊達內~無論大羅,小羅,c羅,梅西~~~在能力層面均不在這二位之下,甚至可能單項能力超過二位。但是,在決心和意志力上還有差距,特別是梅西差距很大。就馬拉多納和齊達內二人相比而言,馬拉多納對球場內22人及替補球員甚至看臺球迷的影響力更加強大。所以,給球迷的感受就是“以一己之力左右球賽”。2002年,2018年我都在世界盃現場看比賽,對此深有體會~~~


二狗變了天


不能說巴爾達諾表現不好,86年世界盃進了幾個球呢,還有布魯查加,也在對西德隊比賽中進球。他們既然被選進阿根廷隊,當然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他們的出色是依賴於馬拉多納的偉大。馬拉多納不管在哪裡,前場或者在中場,總是會有幾個人同時防守他。看看韓國隊員防他時一次次將他剷倒,就像伐大樹。即便這樣,他在對方帶球仍然如入無人之境。可以自己打門,也可以傳隊友。世界上有兩個人被稱作球王,而貝利與他的區別就是貝利的球隊世界頂級,沒有貝利一樣奪冠。馬拉多納的球隊二流,有了他可以拿一次冠軍和一次亞軍。


回擊噴子


不是他表現不好,是馬拉多納太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