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高危行為的“後悔藥”:服HIV阻斷藥為啥越早越好?

經常有朋友說高危了,問怎麼辦,那種焦慮,彷彿火燒眉毛了。今天,只想寫一篇不帶圖的文章。如果朋友們能靜下心來看完,也算是對耐心的一個考驗。

沒有圖片,不影響可讀性,文章提供的都是“乾貨”,以此感謝那些默默關注我的朋友。

  • 艾滋病毒的感染過程

攜帶病毒的針和黏膜暴露後,病毒進入皮下或黏膜下。

首先,被樹突狀細胞識別。樹突獎細胞就像哨兵一樣,將HIV進入的信息後,傳遞到局部淋巴細胞。

在那裡,表達CD4分子的巨噬細胞,原本是專門負責消滅外來入侵物的。

巨噬細胞將HIV吞入細胞內後,遺憾的是並不能殺滅HIV,反而進入血液循環中,到處流通,將HIV擴散到更多的臟器,包括腦、脾、腸道的集合淋巴結和其他部位的區域淋巴結。

HIV因此在體內站穩了腳根,開始肆無忌憚的破壞人體的免疫力。

  • 72小時的時間窗

病毒在皮下、黏膜下和更多的免疫細胞接觸,是需要時間的。

一般來說,從局部感染的建立,到播散至全身,有一個時間界限。這個界限,就是72小時。

72小時之內,HIV感染基本侷限在局部;72小時之後,HIV才可能會擴散到全身。

  • 暴露後預防的原理

發生暴露後,如果能抓住72小時這個HIV感染時間窗,進行有效的暴露後預防,給予充分的、強有力的抗病毒藥物,能迅速地抑制病毒複製,阻斷HIV感染。

一方面,已經在暴露過程中感染HIV的細胞,有一定半衰期,總會死亡的;另一方面,強有力的抗病毒藥能抑制HIV複製,防止病毒向附近乃至全身擴散。

感染HIV的細胞逐漸消亡後,病毒沒有了生存的基礎,就能成功阻止HIV進一步感染。

  • 暴露後預防的時效性

用藥越早,由於感染的細胞越少,和免疫細胞接觸的機率就越小。

2小時內用藥效果最佳;如果沒能在最短的時間服藥,72小時內服也還是可以的;超過72小時,服藥基本沒有意義。

  • 不建議擠壓

HIV是要和免疫細胞接觸,才有機會向全身擴散。

如果病毒進入局部後,對局部進行反覆而強力的擠壓,容易造成局部處於充血狀態。

同時,擠壓的機械刺激,還可能造成的無菌性炎症,會因此募集更多的免疫細胞到達局部,反而可能增加HIV和免疫細胞接觸的機會,有助於局部感染的建立和擴散。

所以,強迫症患者要注意了,如果有執意想把病毒“擠出去”的想法,可能效果適得其反呦!

  • 正確的處理措施

輕柔的用水去除傷口表面由於刺傷或者沾染到的血液、體液。

時間可以長一些,一般15-30分鐘左右。

  • 阻斷藥服用時間

28天。

  • 兩種暴露類型

1.職業暴露,如醫護人員在醫療操作過程中被含有HIV的針刺傷;

2.非職業暴露,如性途徑和靜脈藥癮者共用注射針頭等。

  • 什麼樣的體液風險高?

除了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關節液、胸水、腹水、心包積液、羊水含HIV量也高,需要暴露後預防。

唾液、眼淚、汗液、尿液和糞便,只要不是血性的,不需要做暴露後預防的。

  • 總體感染風險

總體上來說,暴露一次的風險,感染的概率大約是0.3%,這是一個總的風險。

細分之下,黏膜感染的風險更低一些,只有0.09%。

和乙肝、丙肝的風險相比,HIV感染的概率是最低的。

  • 第一時間服藥

強有力的抗HIV藥物阻斷藥就是HIV感染者的治療用藥,但需應用最強力的。

所用的抗病毒藥,就是所謂的“雞尾酒療法”:使用針對HIV複製的各個環節和多個靶點的幾種藥物組合,精準打擊,阻止病毒複製。

使用的藥物,包括進入抑制劑、融合抑制劑、反轉錄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整合酶抑制劑等。

  • 推薦方案

在現有條件下,推薦替諾福韋加恩曲他濱,再加另外一種藥物,如多替拉韋。

去年在中國新上市的“明星藥”捷扶康,也是國際一線藥物,每天只用一片!

三管齊下,儘快服用,越早越好。

  • 超過72小時怎麼辦?

超過72小時的暴露,服藥已經基本沒有意義;但沒有意義,不代表不管,要密切觀察。

給予心理上的疏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 服藥後注意事項

服用阻斷藥物,由於心理上的壓力,加上藥物本身的作用,多少可能會出現一些特異或非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影響了服藥物依從性。

所以,除了定期複查之外,仍需要心理安慰、支持與提供專業諮詢。

一文了解高危行為的“後悔藥”:服HIV阻斷藥為啥越早越好?
一文了解高危行為的“後悔藥”:服HIV阻斷藥為啥越早越好?
一文了解高危行為的“後悔藥”:服HIV阻斷藥為啥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