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和高適因為什麼而絕交?

童裝圈


李白、高適和杜甫是大唐詩人中的佼佼者,他們三人曾在最失意的時候相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又在十年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從而有了不同的結果。

即便高適對於李白的求助無動於衷,但仍不能說三人絕交了,只能說生活讓他們分離,回到了各自的軌道上去,然後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難處,曾經的那段情註定只能埋在心底。而杜甫更是從沒有忘記過李白,他一直都是李白的小迷弟,只是生活的際遇讓他們很難有機會再相見。

天寶三載(744年),剛好不容易求職成功供奉翰林還沒有兩年的李白就被唐玄宗用金子打發出了官場,這一年,李白44歲。官場失意的李白並沒有太過傷心,就開始了他訪道求仙、暢遊山水的生活,和從前一樣,每到一地都會結交新的朋友以及拜訪老朋友。

他在洛陽遇到了杜甫,當時的杜甫33歲,也是個無業遊民,八年前進士落第後他就一直在遊蕩。兩人相遇有說不完的話,李白是名動天下的大詩人,而杜甫還只是詩壇中的小萌新,但這並不妨礙兩人結交,並約定稍晚些時候同遊梁宋之地。

正是在梁宋之地,李白和杜甫碰面,然後一起又遇到了另一個無所事事的大詩人高適。當時的高適41歲,和李白年紀相仿,也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之前也曾種地為生,也曾科舉落第,也是做官無門。


744年的秋天,三人在梁宋相遇,才華橫溢卻鬱郁不得志的共同境遇讓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回憶過去,暢想未來,打獵遊玩,每一天都是充實的。

但生活還得繼續,他們很快就分別,又開始了各自的苦苦掙扎,第二年的這個時候,李白和杜甫還曾有過一段時間同處的快樂時光。之後三人就真的開始回到自己的軌跡上來,即便有牽掛,也難以見上一面。

誰也不曾想到,昔日,三人共處一室侃侃而談,十年後,三人卻走了各不相同的路。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的六月,唐玄宗南下入蜀避難,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僭越稱帝。


李白、高適、杜甫三人也被安史之亂裹挾著往前走。李白帶著妻子輾轉到了廬州隱居起來,原本應該會避開這場動亂。但是唐玄宗雖然到了四川,卻並沒有閒著,唐肅宗在靈武徵兵收復兩京還不算,唐玄宗又授予永王李璘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等四道節度使,並領江淮兵馬總督,負責江淮地區的平叛工作。

這樣的安排是不是李隆基給兒子唐肅宗添堵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李璘後來將李白請下山的時候,李白是很激動的,他認為帶兵平叛立功、報效朝廷的時候到了。

而高適在當時的選擇是跟隨唐玄宗入蜀,實際上高適早在749年就已經有了工作,此次跟隨唐玄宗入蜀後做了諫議大夫。

昔日的好友很快就要兵戎相見了,天下無二主,雖然都是平叛,但是唐肅宗對李璘有了猜忌之心,最終唐肅宗出兵討伐李璘。


唐肅宗將高適召到靈武,做了淮南節度使,來瑱為淮南西道節度使,韋陟為江東節度使,三人分三路討伐李璘。李璘兵敗,李白也下了獄。

身陷囹圄的李白想到高適這個昔日的好友,於是寫信請求高適看在過去友情的面子上救自己一次,但是高適並沒有搭理李白。

他選擇了沉默,他知道他只要開口幫忙,李白一定會沒事,但是他不願意因此讓唐肅宗不高興。但高適不幫忙,李白也還是被放出來了,救他的人是他的妻子宗氏以及宋若思、崔渙。但因為跟著李璘這件事,還是讓李白在餘生再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直到762年去世。

李白怨恨高適嗎?四姑娘以為是不怨的,李白入獄,很多朋友都為他奔走,但是他求助的高適卻不肯出手幫忙,因為只有高適是真的能幫到他,高適作為一個節度使,只要開口,李白就沒事了,畢竟他也沒做什麼反叛的大事,但是高適一旦開口,會不會讓他的官場生涯從此不順呢?他不敢冒這個險。他們已經十多年沒聯繫,真的有必要為了李白搭上自己的前途嗎?至少在他看來是沒有必要的。


那麼在李白入獄的時候,杜甫在哪裡呢?他當時也不自由。當年和李白分開之後,杜甫大部分時間都客居在長安,籍籍無名,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肅宗在靈武組織兵力平叛,杜甫聽說後就北上投靠唐肅宗,但是半路上卻被叛軍所抓。

雖然當時的杜甫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叛軍也沒有立刻放了他,而是將他押往長安看管了起來,直到757年的四月,郭子儀大軍兵臨長安,杜甫偷偷逃出去才到了鳳翔見到了唐肅宗,被授予左拾遺。

這個時候的李白已經被營救出來到了宋若思的軍中做幕僚,在這裡,李白還曾向唐肅宗推薦自己,只是唐肅宗並不願意重用李白,反而很快將他流放夜狼。李杜兩人再未相見。

762年,李白去世;765年,高適去世;770年,杜甫去世。


蕭曉四姑娘


相傳,李、杜、高三個人在蓉村呆久了,日久天長受該村假打文化的侵蝕,都變得有點虛偽了。

某日,三人一時興起,相約一起去殺館子,並點了滿桌酒菜。席間,仨吟詩作對,好生快活。然酒足飯飽後,仨人皆裝醉不想付錢。店小二一看心想,未必又有人想吃跑堂不成。於是大聲呵斥三人,責令仨平攤用餐費用,弄得仨人好不尷尬。

此事一出,李、杜、高皆後悔不該久居蓉村,染上惡習,致使斯文掃地,臉面盡失,差點毀了一世英名。於是三人也因此產生嫌隙,老死再也不相往來……

以上情節,純屬虛構,好事者別對號入座😎😎😎……


ou2848


邊塞詩人高適,激越豪邁的作品讓他名聞天下,正如他所描述的知名摯友,天下誰人不識君?

中唐詩人杜甫,史詩般的三吏三別家喻戶曉,他親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在平息安史之亂後,才會有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感覺。

盛唐詩人李白,他的大作已經佔據了文學高峰的珠穆朗瑪,既有蜀道難的詠歎,也有將進酒的豪情,心潮澎湃時有如黃河之水天上來!

公元743年是天寶二年,李白得罪了寵宦高力士,於是,唐太宗賜金以李白,詩仙則還山於洛陽,第二年春天,他在洛陽遇到了杜甫,兩人飲酒賦詩,相識恨晚,等到秋意漸濃的季節,高適又與李白、杜甫在商丘相識,於是,他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是安史之亂讓三兄弟有了天壤之別,高適隨唐玄宗入蜀成都,後來以地方節度使身份平叛永王李璘,而杜甫四處避亂,慣看山河破碎,烽火家園。最不幸的是李白,他寫了一首永王東巡歌,為叛軍李璘歌功頌德,是一位政治糊塗的白痴詩人。結果李白入獄受審。

李白的案情恰恰屬於高適分管,不知是朋友無情還是堅持正義,總之高適裝作不認識李白,由此,李白與高適行如路人,情斷意絕,後來,李白遇到朝廷大赦才恢復了自由,他從白帝城乘船去江陵,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名句。

說起詩仙與詩聖,曾經的李杜親如兄弟、情若手足,兩人留下了的唱和詩文至少十七首,但是,最後幾次李白給杜甫寫信沒有答覆,從此天各一方,再無消息。據說,這是朋友沒有收到書信而引起的猜疑,我也相信這一定是個天大的誤會,然而轉瞬千年,沒有機會知道曾經的緣由了。

最後再說一次李白、杜甫、高適,在河南開封有一座禹王廟,旁邊還有一座三賢祠,當年,他們兄弟三人就在這裡憑弔禹王,賦詩懷古,如今我們在這裡來懷念三位詩人,但願他們在遙遠的天國欣喜重逢,和好如初吧!

東方黎明 20181218北京


東方老師說歷史


李白與杜甫是同時代的詩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大杜甫十一歲,對於杜甫來說李白算是亦兄亦友,一個盛唐一個晚唐(嚴格說杜甫是由盛轉衰年代),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自由豪放,杜甫的詩有點悲。

杜甫第一次在洛陽見到李白,就寫下了《贈李白”,相逢恨晚。

二人在訪尋道士途中路遇高適,三人邊飲酒邊吟詩,過著狂歌度日,裘馬輕狂的生活。再後來李、杜二人各自漫遊天涯。

後來,杜甫寫了很多回憶李白的詩,較有名的是《天未懷李白》,李白也寫過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當時是個非常神話的名人,而杜甫只是個很普通的小官。二人雖被並稱李杜,但杜甫的詩在死後才受人讚揚。最早的相提並論也是要登到杜甫逝世四十多年後!

而他們三人為何最後分手成為陌路了呢?

這主要還是李白在潯陽入獄之事引起的:

當時高適已經是劍南節度使,掌管著很大的區域,當時李白潯陽入獄,高適奉詔皇上命令抓了李白,又銷燬了以前寫於李白的大量詩篇,可能是怕牽連到自己,友誼的小船翻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徹底決裂。

而杜甫當時寫了很多同情李白的詩篇。李白知道高適在劍南大力幫助杜甫,且建有草堂幫助杜甫一家,中途,李和杜又產生了一些誤解。

最初的美好,沒躲過現實的摧殘,終使三個好友分道揚鏢、各走各路……

再後來,三人中李白最先去世,後高適去世,杜甫為他二人都寫了悼念的詩歌,後病死在湘江船上。







雨中彩霞


李白與杜甫是同時代的詩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大杜甫十一歲,對於杜甫來說李白算是亦兄亦友,一個盛唐一個晚唐(嚴格說杜甫是由盛轉衰年代),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自由豪放,杜甫的詩有點悲。

杜甫第一次在洛陽見到李白,就寫下了《贈李白”,相逢恨晚。

二人在訪尋道士途中路遇高適,三人邊飲酒邊吟詩,過著狂歌度日,裘馬輕狂的生活。再後來李、杜二人各自漫遊天涯。

後來,杜甫寫了很多回憶李白的詩,較有名的是《天未懷李白》,李白也寫過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當時是個非常神話的名人,而杜甫只是個很普通的小官。二人雖被並稱李杜,但杜甫的詩在死後才受人讚揚。最早的相提並論也是要登到杜甫逝世四十多年後!

而他們三人為何最後分手成為陌路了呢?

這主要還是李白在潯陽入獄之事引起的:

當時高適已經是劍南節度使,掌管著很大的區域,當時李白潯陽入獄,高適奉詔皇上命令抓了李白,又銷燬了以前寫於李白的大量詩篇,可能是怕牽連到自己,友誼的小船翻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徹底決裂。

而杜甫當時寫了很多同情李白的詩篇。李白知道高適在劍南大力幫助杜甫,且建有草堂幫助杜甫一家,中途,李和杜又產生了一些誤解。

最初的美好,沒躲過現實的摧殘,終使三個好友分道揚鏢、各走各路……

再後來,三人中李白最先去世,後高適去世,杜甫為他二人都寫了悼念的詩歌,後病死在湘江船上。


超級螞蟻搬運工


他們啥時候絕交了?


小雅詩詞沙畫


按照皇親來說李白和杜甫敘起來是親戚,李白旬陽入獄,是高適手下人抓的,還燒了李白大量的詩篇。高適燒詩的原因是李白入獄怕牽連到他。

杜甫呢? 李白流放回來一直收到杜甫的來信,而李白沒有給回信,原因是李白歲數大了(61歲)從軍半路患病,回到當塗養病,病重。通過李白生病期間遊離了南嶺,照理寫一封信的能力還是有的,那他為什麼沒給他寫信呢?李白會不會嫉很高適幫助窮困潦倒的杜甫,而沒有幫助獄中和流放的自己而懷恨在心呢?千古之謎不可解密,他們都是因種種因素最中才分道揚鑣……


苦難的心766


為了一己私利,高適對朋友李白的求助無動於衷,的確是小人之為。但其《別董大》一詩卻將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表達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後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感人肺腑,己成千古名句,為後人世代傳頌。這兩者之間的巨大落差,真的讓人不可思議。


平安是褔2437


李子、杜梨、糕餅不能同吃


用戶93268536675


看見這個問題,我有點蒙圈了。杜甫一直敬仰李白,何時絕交了?只是李白領著杜甫煉丹時候,杜甫感覺無聊離開了。高適和他們兩個人好像交集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