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關注愛拆車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去年我換了臺新車,出掉老款凱美瑞雙擎,入手廣汽豐田C-HR。其實當初在日本試駕海外版C-HR時,我就相中了這臺酷酷的SUV,所以國產版上市以後,也第一時間入手更原汁原味的廣汽豐田C-HR。各種提車、用車、改裝的作業,之前已經分享了好多,但最近在我們的微博、微信後臺上,又冒出來好多"C-HR值不值得買"的問題。油耗高不高?空間夠不夠?底盤舒不舒服……提問實在太多,便想再寫一篇給大家詳細解答。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為何突然這麼多人關注C-HR,打聽過後才知道,原來C-HR最近有新的金融優惠政策,購車只要2成首付,還能享受3年零利率。也就是花幾萬元就能開上新車,對於那些喜歡C-HR,但手頭緊張的年輕消費者,絕對是最合適的下手時機。弱弱問一句,當初我買車時,怎麼就沒有這麼好的福利?也罷,早買早享受嘛,接下來我會詳細講一講,C-HR開了那麼長時間以後,自己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首先C-HR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底盤的質感。我算得上是一枚改裝愛好者,不論小改大改,反正總要折騰一番。之前擁有的每一款車,改避震器都是必須的,但這次我沒有改C-HR的底盤,始終保持原廠狀態。因為在我看來,原廠C-HR的駕乘質感已經非常優秀。這絕對是TNGA架構的功勞,最近一系列TNGA架構下的新車,都讓人感受到豐田的突飛猛進。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誕生於TNGA架構的C-HR也不例外,這麼一臺小型SUV,不但沒有同級SUV開上手的那種廉價感,其乘坐舒適性,包括濾震、側傾、隔音等方面都比較優秀,同時還有很高的操控極限,在舒適和操控之間平衡得剛剛好。不誇張地說,十幾萬的C-HR,其底盤開起來甚至有點豪華車味道。不像別的小型SUV,為迎合市場而處處將就,C-HR反而在駕駛上做足樂趣與高級感,同級裡應該找不到第二個。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另一個常被問到的是油耗,講真,原本我對C-HR的油耗就沒有太多期望。之前一直在開凱美瑞雙擎,雖說是老款,但豐田的混動系統真心巨省油。C-HR搭載的2.0L Dynamic Force發動機,在今天已經算是"大排量",油耗高點也可以理解。但幾個月用下來,這臺TNGA架構下的2.0L發動機,搭配豐田首創的Driect Shift-CVT變速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費油。在市區開基本是7L/100km出頭,在郊區可以開到6L/100km左右,和老款凱美瑞雙擎差距不大,比我試駕過的好些1.5L排量家轎都要更省油。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不但油耗理想,這套動力總成其實還很超值。TNGA架構下的2.0L Dynamic Force發動機和Driect Shift-CVT變速箱,都是原裝進口,而且這套動力總成還搭載在新款凱美瑞和雷克薩斯UX上,稱得上越級動力。這臺最新的2.0L Dynamic Force Engine發動機,相比對手的入門級動力,可謂下足本。集合了高速燃燒技術、D-4S雙噴射系統、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機構 、可變冷卻系統以及冷卻廢氣再循環系統等一系列領先科技,40%的熱效率和強勁動力輸出功率都是世界頂級。技術難免有點晦澀,關鍵看錶現。這臺2.0L發動機實際跑起來,起步夠快,中後段加速有勁,動力來得平順線性,脾氣極好。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能把動力梳理得那麼順暢,變速箱當然不簡單。C-HR這臺Direct Shift-CVT變速箱,不同於我們印象中的CVT,應該稱之為"CVT 2.0"。豐田首創地在CVT變速器中增加了起步齒輪,提高起步時的加速響應,一改傳統CVT比較"肉"的感覺。另外通過首創的傳動鋼帶小角度化,使得這臺CVT變速箱擁有媲美雙離合變速箱的換擋速度,同時還可以模擬10個擋位。我知道很多人對CVT不太感冒,但C-HR這臺CVT變速箱真心不一般,在這幾個月的日常駕駛中,其動力響應、平順性、經濟性都非常棒,簡直挑不出毛病。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至於C-HR最大的槽點,一定是那個有點迷你的後窗,買車前我沒有太糾結這點,因為為了個性與樂趣,完全可以接受一個小點的後窗。不過後窗和車內空間確實讓很多小夥伴對C-HR有顧慮,而在實際體驗中,雖然論車窗絕對面積,以及後排腿部頭部空間,C-HR確實沒優勢,但坐起來舒不舒服,卻未必如數據那麼直觀。比如後窗,我的父母和小孩常坐在後排,卻沒怎麼吐槽,因為那種小後窗的壓抑感,並非想象中那麼強烈。這個小後窗甚至挺適合長途乘坐,特別在炎熱夏天,因為車窗面積小,後排空調製冷效果比老凱美瑞雙擎更好,且進入車廂內的陽光較少,更適合長途休息。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另外就是空間,我們都習慣了幾拳幾指的空間對比,但這種測試方法也有貓膩。比如用更短的坐墊,更直的靠背角度,就能製造出更大的腿部空間,所以這類測試方式往往比較主觀。實際駕乘上,C-HR雖然看起來空間不大,但勝在後排座椅沒有偷工減料,坐墊足夠長,靠背傾斜角度也足夠大,前排座椅底下還留出了足夠的空間,讓後排乘客放置雙腳。這些為了乘坐舒適性的細節設計,一般準買家可能發現不了,當我實地長時間用下來以後,才感受到C-HR的空間還是挺體貼的。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最後談一談C-HR的保養費用,雖說在TNGA架構下,C-HR用上了一大堆新技術,但保養費用沒有因此而水漲船高。我之前去4S店瞭解過各項保養的價格,依然是原來豐田經濟實惠的定價。況且豐田車出了名的可靠,零部件故障率會相對較低,能省下不少維修費用。而且得益於豐田一直以來的好口碑,C-HR的二手保值率也一定會更高,從買車,到用車、到未來換車,都能幫車主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

入手C-HR大半年,我後悔了嗎?

開著C-HR的這幾個月,不但滿足了當初的預期,也有不少驚喜。對我來說,C-HR是一臺質感與樂趣並存的個性SUV,且並非像別人所說的那麼不實用。反而空間夠用,乘坐舒適性出色,擁有比同級SUV更居家的一面。各位對C-HR感興趣的年輕人,與其一直"聽說",不如親身去感受下這部好玩又實用的C-HR。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