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元代皇陵一座也沒發現?

相思藤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首先我們簡單的瞭解一下元朝。

元朝

元朝,是我大吃貨帝國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說實話咱大華夏從開始到現在,周邊馬背上的民族,那海了去了,有姓有名的能排出一長溜去,唯獨這蒙古族硬是靠著四支鐵蹄,自身的實力入主了中原,反正咱老梁沒啥說的就兩字——服氣!如果非要再加一個字——牛!

這元朝的都城,取名大都,就是現在咱大華夏乃至全世界跳動最猛烈的心臟——北京城,傳了五世十一帝。有那較真的朋友要問五世十一帝啥意思,用咱普通話解釋,就是五代人一共十一皇帝。

但為這十一位皇帝打下堅實基礎的卻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所以要說元朝的皇陵,就得從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陵寢聊聊。

鐵木真的皇陵

為啥?因為他是最神秘的。對這座陵墓瞭解一下,多多少少都會讓我們對元朝皇帝的陵寢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那這座陵寢有多神秘呢?老梁齜個大板牙就笑了,這都快一千年了,找它的人,如過江的老鼠,烏央烏央的那是一波接一波,就沒有斷過。

老梁蹲在電腦跟前,光著膀子數了老半天,光能叫上名字,加上腳指頭的,嗯怎麼也得有100好幾的考察隊,這不知名的那真叫多如牛毛,但奇蹟並沒有發生,愣是毛都沒撈到一根。

這裡面腦袋最大,屁股最肥的,哎!對!對!別跑,就那個喜歡貼著衛生胡,邁著羅圈腿,挑著膏藥旗的日本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花了上億美元,拿著放大鏡將蒙古國進行了地毯式的查找,鼻孔都塞滿了青草,被草原上的牧馬都坑禿瓢了腦袋瓜,還是沒找到。

說道這裡,就有人要說:“誇張了吧,還上億美元,小日本那小腦殼殼不會是被水洗了吧,要不你老梁閉著大眼皮,胡說。”

這老梁還真沒有胡說,這上億美元的資金那絕對是實打實的,都有相關報道。不過給老梁感覺這小日本,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藉著查找皇陵,畫地圖呢,畢竟這蒙古國的礦藏是很豐富的。

哎!扯遠了,咱在扯回來。

這時間到了最近的一次有名的考察,就是白皮膚的美國人2002年的時候,又來了一次,這次這幫倒黴的熊孩子,直接被嚇哭了。

咋回事呢?據說他們搞到一塊土地,挖了下去,你還別說,美國佬的技術還真不賴,挖到了石板,石板下蓋著一條甬道。

這不他們派了幾個膽大的莽撞人,就下去了,好傢伙,這甬道里到處都是毒蛇,吐著分叉的舌頭,瞪著一雙大眼睛,斯斯的叫著,好傢伙,這幫人沒幾個全乎人,都被抬了出去。

這毒蛇放過去也許是個難題,但在現在的科技這毒蛇也不算什麼,美國佬也不氣餒,腦袋套上幾個高科技,頂著大腦殼又闖了進去。

這通折騰,媒體也蹲在地頭上,呱噪的像一群蛤蟆,地頭上的那股子熱乎勁你就別提了。

白皮膚的美國佬,整個歷史也就二百年冒個頭而已,說他沒文化也不過分。你說你清理出一顆頭骨,你還把他順手丟在了盆子裡,這是老祖宗的墳,還有可能是成吉思汗陵啊,這當地人看到這一幕,誰受得了。

得記者在美國佬還沒明白過味來,就拍了照給宣揚了出去。

得,當地政府頂著壓力,拿著板磚把這幫人給碾了出來。你還別說這蒙古國的領導還是有一定的經濟頭腦,轉臉就將這個地方開發成了一旅遊區。轉過頭來,又拉了一幫人來考古,要老梁來說,他們這麼做真夠混蛋的。

還好,最後有了結果,這就是一假墓地。折騰了幾百年就折騰出個假的,擱誰身上都要洩氣了。

那這成吉思汗的墓地到底在哪裡,我們從歷史的書籍中來窺探一二。

密葬

蒙古的習俗是採用密葬的形式,那何為密藏呢?

按照《蒙古秘史》的記載,蒙古皇族下葬的之後,幾百匹戰馬在墓地上將浮土踏平,接著在上面種上草木,派人長期守陵。

就這樣的陵墓,你要找到那也要廢老鼻子勁了,這成吉思汗的皇陵,比這高級多了。

據說成吉思汗是在征戰西夏的時候,病故的,就地掩埋的,棺木就是一粗大的楠木,一劈為二,中間挖出個人形,用黃金將楠木箍了起來,下葬的。

為了保密,還用上萬匹戰馬,在這片土地上踏實了,種上了花花草草,為了便於日後尋找,當著一頭母駱駝,殺了一頭親生的小駱駝,這小駱駝的血就撒在了陵墓之上。

這每年到了點的時候,就牽著這頭母駱駝,當母駱駝聞到小駱駝的鮮血,悲鳴,後人就開始祭祀。

而修建陵墓的八百人,被八百個士兵弄死了,這八百個士兵又被不知道內情的人弄死了。

好嗎,到了母駱駝也死了的時候,這確切的皇陵就找不到了。

說道這裡,或許就有早就憋不住的人,要搞事:“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那座氣勢宏偉的成吉思汗陵是咋回事?”

別急,老梁解釋一下,蒙古的習俗裡認為,人死之後,這魂啊,就會飄啊飄,附著在最近的駱駝毛上,成吉思汗死的時候,鼻孔上放了一撮白駱駝毛,這成吉思汗的魂就落在了這白駱駝毛上。

您那看到這皇陵,裡面葬的就是這撮白駱駝毛。

後人打開過,裡面確實有,所以您看到的是衣冠冢。

這成吉思汗陵就一直沒找到過!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話就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古代皇帝哪個不立墓穴?絕大部分的皇帝只要一登基,就開始為自己百年之後操勞。但是修得再好,最後自己能不能躺進去還是另說。比如說很多亡國之君,連躺進去的機會都沒有。

當年秦始皇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操勞自己的百年之際。他命秦朝80歲老臣趙康,走遍大江南北,尋找五山五水之地。

雖然最後沒能如願,但是趙康仍然是用人力活生生的堆出來了五山五水的帝王墓穴。然而這畢竟是後天形成,對於王朝的庇護程度不夠。因此也有人說,正是因為這座後天製造的墓穴,只讓秦朝保留到了二室而亡。

然而元朝有沒有墓穴?為何很少發現元朝皇帝墓穴?其一是因為元朝特殊的喪葬制度,其二是因為元朝距離久遠。

元朝皇帝的棺材木,用的都是一種叫做囉木的木材,而且很少修建大型的陵墓。元朝結束於1368年,距離現在已經是700多年。就算是再好的木頭,到了現在也基本上都腐爛乾淨。

對於元朝特殊的喪葬制度,在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

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 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的木材,在中間掏出一人大小,將屍體放到其中。外部塗上油漆,為了防止散開,兩頭中間分別用黃金打造圈子固定。

再然後,挖出一道溝埋葬。挖掘的痕跡再用萬匹馬踏平,讓人看不出來痕跡。在上面殺一隻駱駝,留下近千的護衛守護。等到來年新草長出的時候,誰也看不出來到底在哪。

(會當著母駱駝的面,殺了駱駝的孩子。等到來年祭祀的時候,只要把駱駝牽到附近,駱駝就會哀嚎,到時候就知道埋在哪了。)


元朝這麼多皇帝,我們就說一下成吉思汗吧。雖然說成吉思汗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得上是元朝的皇帝。但是元朝是脫身於蒙古帝國,元朝的很多規則都是從蒙古帝國繼承而來,喪葬習俗也不例外。

成吉思汗的死因,曾經一度成迷,後來還是在《元朝秘史》當中發現了端倪,詳細內容這裡不再多說。據說是外出打獵的時候從馬背上摔落,回營當中高燒不退。

但是馬上就要進軍西夏,此時退卻豈不是讓人笑話。於是撐著攻打賀蘭山,最後造成病得越來越嚴重。終於在1227年因病去世,享年67歲。然而關於他死後的墓穴,後代一直是眾說紛紜。

一、鄂倫多斯的鄂倫克旗境內,二、寧夏的六盤山附近,三、新疆阿勒泰山附近,四、蒙古國肯特山南以北,五、伊金霍洛地方葬衣冠。

上面幾種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拿不準到底在哪?然而比較靠譜的還是最後一種,因為到現在這個地方還有著成吉思汗的陵墓。


既然說起了成吉思汗的陵墓,就不得不提一種特殊的職業——守陵人。歷代皇帝為了保證自己死後的安寧,都留下了一大批的人員,守護自己墳墓的安全。在鬼吹燈一書當中,對於這方面多有記載。

成吉思汗死後,留下了500戶的衛隊,專門守護他的陵墓,他們也因此被稱為達爾扈特人。他們是成吉思汗的秘密部隊,如今已經守衛了800多年。

當然這批人也不是隨便就選中的,他們大多是來自成吉思汗八位功臣的後裔。傳到新中國的時候,已經是第38代了。如今這一代的主事人,名字叫做楚倫巴特爾。然而他們對外宣稱自己守護的是衣冠冢,成吉思汗的具體屍首,早就按照密藏的方式下葬。

漫長的800年時間,成吉思汗的這座衣冠冢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危機。漢奸德王在1937年的時候投靠日本,為了巴結日本,他準備把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搬遷到日本管轄下的歸綏。


當時重慶國民政府得知後,派出傅作義等人,加急送到了塔爾寺。後來到了1954年的時候,在蒙古族同胞的希望下,又把他的衣冠冢重新移回了鄂爾多斯,並在當地建立陵園。

後來有記者前去採訪,找到了成吉思汗的34代孫,也是目前中國最後一位蒙古王爺——奇忠義,對記者透露了這樣一件事情。

在1954年給成吉思汗陵墓搬遷的時候,舉行過一場大祭,中間打開過成吉思汗衣冠冢。甚至還邀請了當時蒙古自治區的主席,一起前來觀看。

據說裡面是一部分散落的骨頭,當然並不清楚這些骨頭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這和蒙古族信奉的薩滿教有關。

在薩滿教的教義當中,他們對於人的肉體並不重視,而認為人的靈魂才是高於一切。按照元朝的習俗,在人死的最後一刻。會找來一撮駱駝毛,讓臨死之人對著這個駱駝毛吹口氣。

▲達爾扈特人

這一撮駱駝毛不會隨著他們的肉體一同下葬,而是會另外放在他處。因為在薩滿教當中,他們認為這撮駱駝毛,承載了此人最後的靈魂。

所以說這群達爾扈特人,他們800年守護的不僅僅是衣冠冢,也有可能是成吉思汗寄託的靈魂。


史之策



關於元代皇陵為什麼一座沒有發現,得益於的蒙古人特殊的喪葬儀式,他的喪葬儀式是最獨特的,中原歷代王朝,算只有元朝皇帝陵是個謎,迄今為止,一個都沒有找到。元朝起事於漠北,就是今天蒙古國,可他們的皇帝,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那段轉型期歷史裡,大都沒有駕崩到一個地方,而且身死他鄉,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元朝皇帝為什麼不留痕跡了。


最開始起因的就是成吉思汗,他安葬事在歷史上記載最詳細了,成吉思汗固然偉大,可他沒有為後人留下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氣魄的王陵。他那時病死在甘肅省清水縣六盤山,正值蒙夏之戰時,中興府被圍,可夏帝遲遲不出城投降,這可急壞成吉思汗,最後將他拖死,成吉思汗一死,西夏滅了,大事完了,可屍身怎麼辦,運往漠北還是就地起墳,這時正值盛夏,不便保存,成吉思汗在往北運時,從固原走到鄂爾多斯附近,車輪突然陷入窪地,送靈的人這時想起成吉思汗生前的幾句話:

“花角金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並對左右說:“我死後可葬此地。”

由於路途遙遠,他們就這樣以此依據將其安葬,用樹木截成樁做棺材,挖出人形,給死者穿上鎧甲,放進棺材,然後用金箍套上,萬馬踏平,當著老駱駝殺死小駱駝,駱駝記性好,容易通過氣息引路然後給上面種上植被,等成森林後,再離開。至於修墓的工匠,不用說知道的都殺了,包括路邊看到的人 。


雖然歷史這樣說了,可沒有說他的葬身之地,只說他病死在哈老徒行宮,葬起輦谷,為了避開成吉思汗葬地,正史《元史》,《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都沒有詳盡的提,他們大多數一致觀點都說葬於成吉思汗老家肯特山,包括宋人也記載他葬於漠北,但還是不知道確定位置。在今天中國和國外考古隊都在不遺餘力的尋找,美國牌子打得最響亮的,他們還一度稱發現了成吉思汗陵,可被否定了,找到結果卻是匈奴的墳墓。後來,他們仍不甘心,地毯式的利用衛星雷達掃描,在一片樹林裡驚喜來了,挖到了座廟宇,而且年代符合,他們繼續挖,接著奇異的事出現了,首先是毒蛇阻擋了考古的進行,他們開的車也突然倒退,當地蒙古人看見他們動了祖宗的陵墓,聯名阻攔,國外考古隊無奈只有以此作罷,輝煌的考古發現告一段落。


蒙古國在找,中國也再找,在內蒙離鄂爾多斯不遠處有個阿兒寨石窟,他們發現了許多壁畫,裡面關於成吉思汗喪葬儀式 ,為此他們判定成吉思汗可能就埋到附近,離其不遠的伊金霍洛有成吉思汗衣冠冢陵。從忽必烈開始這八百年裡,每年都有祭祀活動,八白室後來也遷到這裡,兩者合一,形成獨特的風景區,這裡有達兒扈特人守候,油燈一直都未滅,守護成吉思汗的靈魂,成吉思汗就附在他斷氣的羊毛上,陵雖然徒有虛名,可真正葬地一直沒找到。

一,最近在寧夏有個考古地質愛好者叫王景武,也同樣發現了成陵,在賀蘭山插旗口,他找到了許多證據,甚至整個元朝皇帝陵都在哪裡,但已成建築廢墟,證據仍在論證。

二,回曦元朝,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盤山,窩闊臺病死在和林附近,貴由則身死新疆清河,蒙哥則在重慶駕崩,忽必烈在北京無疾而終。他們都不是在一個地方,現今誰也說不準他們墓地究竟是怎麼回事,在新疆清河一帶發現了人工改造的大山,據馬可波羅曾說成吉思汗葬在阿勒泰山,畢竟他離得時間近,是有依據的。

三,還有的說葬在中亞伊塞克湖底。

四,更有離奇的說法,最近四川地區也發現了一座元朝大墓,哪裡守靈人拿出證據講述那就是成吉思汗陵,這裡山脈就是所謂起輦谷,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騰出手來,親率偏軍進入四川,為滅宋找路,話雖然偏頗,可有道理,成吉思汗確實有這樣的戰略,消滅西南諸夷,聯宋滅金。這就是為什麼忽必烈能輕而易舉的去吐蕃來消滅大理的緣故了。

五,在離北京不遠的張北,也有可能是埋葬地,因為那上面有生肖圖,每個生肖恰好與他們生肖吻合。

六,甘肅清水縣六盤山,為什麼,因為他就在這裡駕崩,排除不了就地掩埋。這裡曾是兵家必爭之地,安西王府就在於此。

元朝皇帝陵為什麼至今沒有找到,還是在於當時統治者的看法,忽必烈也許竄改了事實,他害怕他們知道成陵會施以報復,所以不敢公眾於世人。在他當政時,有一次事件讓他震驚,宋理宗墓被盜了,而且頭顱做成器具,當時盜墓賊在中原盛行,為了發財不遺餘力,什麼事都能做出來,楊連真迦就是個例子。忽必烈不想辱沒祖宗,乾脆讓整個元朝墓都成神話吧,用起輦谷來簡單概括,他以送葬隊伍分幾匹,遷往各地埋葬,用以迷惑眾人,所以元朝將輝煌埋藏地下,不為人知。


龍文說史


中國的古墓實在是太多了,那些容易找到的還盜不完呢,誰費那個勁兒去盜元代帝陵?能不能找到不說,找到了挖開裡面毛都沒有,豈不是白費力氣?

元代帝陵不樹不封、實行薄葬,這對於盜墓賊來說,本就是一種挑戰。

盜墓也是要講究性價比的嘛,一天挖一個墓與一年挖一個墓相比,哪個更划算?

元代皇帝對外宣稱“薄葬”,可歷史上說自己死了薄葬的人多了去了,他們的墓一個比一個奢侈。

元代帝陵之所以沒有被發現,根本原因並非它們藏得好,而是盜墓賊不感興趣。

中國的盜墓賊,幾乎是世界級的盜墓賊了。他們雖然不會像盜墓小說那樣,精通分金定位、尋龍點穴,可是憑藉嚴密的推算分析,也能將哪裡有古墓猜個八九不離十。號稱關外盜墓第一高手的姚玉忠,就是這麼個人。

姚玉忠出生在內蒙古赤峰,屬於紅山文化的核心區域。在這裡,他從小就接觸紅山文化的文物,對於如何找到並挖出這些文物,姚玉忠也很有自己的辦法。

這個盜墓賊有多厲害呢?

紅山文化距今有五六千年了,時空跨度這麼大。這些紅山文化的古墓群,在經過不斷風吹雨打之下,已經和周圍環境完全融為一體了。想要發現它們,難之又難。

然而,找墓這件事對於姚玉忠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

姚玉忠往往能夠精準地找到墓葬,並且只挖一個很小的洞,就能把陪葬品弄出來。

這樣的盜墓賊,要是成心對元代帝陵下手,恐怕只是時間問題吧。還有一點,估計就是怕被蒙古族人打了,畢竟那可是蒙古族人的老祖宗。

盜墓賊都沒時間去做的事情,考古工作者就更沒時間去搞了。尋找古墓本是就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差事,找到了又不能主動發掘,這不就是給盜墓賊指路嗎?

所以啊,元代帝陵最好的結果,就是永遠不要被人發現,否則被盜是遲早的。

這些帝王將相啊,就是不長記性,明明知道在墓裡放大量的陪葬品,容易遭賊惦記,還是偏要這麼做!結果呢,除了元明二朝的帝陵,還有幾個沒被盜呢?


祗樹


元代皇帝的入葬形式跟中國古代皇帝有很大的區別,中國的皇帝會選擇風水好的地方,動用大量的人力財力修建陵墓,唯獨元代的帝王到現在為止還沒發現一座陵墓,這也就成了歷史之謎。

那麼,元代的帝王埋葬在哪裡?

根據歷史的模糊記載以及眾說紛紜的推測,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遵從蒙古簡喪入葬的習俗

“簡喪薄葬”來自蒙古族的傳統習俗或說是一種信仰。因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住點,生活方式也非常簡樸,特別在戰爭年代更不需要大規模的入葬儀式和墓地。

蒙古人的傳統觀念與漢人不一樣,他們認為人的身體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死了之後也應該把肉體還給大自然,靈魂則會投入“長生天”的懷抱,因此隆重的儀式反而是對大自然的褻瀆。

“馬踏青冢”、秘密入葬

  • 秘密入葬
歷史資料中有模糊記載元朝皇帝入殮的情形:將一根粗大的楠木破開兩半,在把木頭中間挖空,然後把屍體放進去,塗上油漆,用三根黃金牢牢銬住,這樣看上去就像一根完整的木頭。然後也不搞隆重的儀式,直接秘密的把楠木送到墓地。
  • 馬踏青冢

在南征北戰的年代,帝王和王公貴族們戰死途中,他們的遺體會被就地掩埋。為了防止被盜墓或敵人挖墳,親人們就讓大批的馬在墓地上來回踩踏。等過段時間後,墳上又長出新草,也就無法辨識墳墓在哪裡了,這種入葬方式就叫“馬踏青冢”。

元朝皇帝的墓都在蒙古高原

史書上提過:元代皇帝的墓都在漠北。有人認為史書提到的墓地應該是現在蒙古國克魯倫河與圖拉河之間的肯特山,因為這是他們的故鄉,是他們的文化發源地。

從20世紀開始,我國及日本等國的考古和歷史專家曾經找尋這些墓地,還動用了大量的高科技設備,包括航拍技術等,但都沒發現元代帝王墓地。如果書上所述是事實,那麼元代帝王墓就是在蒙古國境內的某個地方。墓地都出國了,在中國就肯定找不到了。

直到今天,元代帝陵都沒有真正的準確發現,因為蒙古民族的傳統入葬習俗及嚴格的保密,再加上模糊的歷史記載,使得元代帝王墓地更加的神秘。

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和考古工作不斷的研究,我們可以期待,在尊重民族風俗習慣及傳統的情況下。考古人員會慢慢揭開元朝帝陵的神秘面紗,為後世研究人文歷史提供更有價值的證明。


摯潷畫畫紅塵


皇陵向來都是規模宏大,引人注目,也不會有意隱藏起來。主要是依靠精密的機關來避免盜墓賊的光顧,唯獨元皇陵是個例外,因為它根本找不到,與之後各種被盜的清皇陵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這主要源於元朝墓葬的兩個重要特點。<strong>

第一個是薄葬,也就是沒有陪葬品。

據《草木子》一書記載:元朝皇帝死後,既不用棺槨,也不用殉葬品,而只是把圓木一分為二,從中劈開,“鑿空其中,類人體大小合為棺”,然後“置遺體其中”,接著“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最後送到陵園之地。

多少皇陵被發現都是源於盜墓賊的開掘,元朝陵墓沒有陪葬品,自然就不會引來盜墓賊的大肆搜尋。

第二個是密葬。

這個源於草原民族的生活習慣,居無定所,每每遷徙的時候,其他東西可以帶走,但是陵墓是無法帶走的,而蒙古族的敵人就有過開掘大汗陵墓,挫骨揚灰的行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開始實行密葬,不起陵墓,不興土木。即便是現在廣為人知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他的衣冠冢,供奉著他用過的一些器具。這個傳統,之後的元朝也繼承下來。

有野史記載:“元諸帝均葬於漠北起輦谷”。後人考證,這個專葬帝王的起輦谷,位於現在的蒙古國境內,克魯倫河與土拉河之間的肯特山。具體怎麼安葬呢?在挖坑的時候不是像現在一樣一點點的挖,而是要把土整塊整塊地取出,並且要編號,將圓木放進去後,將土塊按編號放回,將多出來的土運走。

據《草木子》上所記載:

“國制不起墳隴,葬畢,以萬馬柔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

到後來那些母駱駝死了之後,再也找不到墓葬之地了,祭祀也就此結束。這些均說明蒙古帝王葬後滅跡,不留墳冢的習俗。因此,到目前為止,成吉思汗及其他元代帝王的葬處還沒有找到。

由於蒙古貴族葬後滅跡,不留墳冢的習俗,埋葬地點不為人知,無從祭祀,於是,為了紀念祖先,便創立了經常可以祭祀紀念的靈廟,這種靈廟就叫做“八白室”。

《蒙古源流》一書上記載:“因不能請出金身,遂造長陵共仰庇護,於彼處另立白屋八間,在阿爾台山陰、哈岱山陽之諤特克地方建立陵寢,號為索多博克達明成吉思汗。其後遂留傳至今雲。”由這八間白屋構成的成吉思汗陵,簡稱之為“八白室”。元朝一百年的時間裡,一直是按照八白室的制度進行祭祀的。

個人覺得,元皇陵本身就在人跡罕至之處,加之密葬,自然難以尋得。又無陪葬品,也引不起尋找的興趣。


無筆史官


根本原因還是元朝的時間太短了。元朝從1271年建立到1368滅亡,總共才98年,11個皇帝,找不陵墓也是很正常。畢竟90後現在還沒有一個活過30歲。

很多人說是由於蒙古人獨特的埋葬習俗,元代皇陵才一座也沒有發現。這其實是大錯特錯。蒙古人獨特的埋葬方式只是增加了考古發現的難度,並不代表蒙古人的陵墓不會被發現。原因很簡單,因為早在1985年的時候就在呼倫貝爾發現了蒙古人的墓葬。

河南洛陽還發現了元代時期的賽因赤答忽墓。在出土的墓誌銘中還記載了此人的一生。他當時是蒙古屬伯也臺部落的人,祖先跟著元世祖統一了中原,後來來到了河南信陽定居。這個人後來投靠了察罕貼木部,並參與了對紅巾軍的鎮壓。由於戰功卓越,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後成了翰林學士,太尉。1365年死於洛陽,時年49歲。

不過,蒙古墓葬方式的確為考古發現增加了極大的難度。蒙古習俗是秘密埋葬。通常情況下,他們會在草原之上找到一個地方,然後挖一個很深的墓穴,最後將屍體放入墓穴之中。甚至,元朝那個時候還流行用活人殉葬。這種用活人殉葬的方式還影響到後來的明朝,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才廢除了活人殉葬。他們把人埋完了以後,然後用土填平,最後鋪上青草。這樣就能夠和之前的草原一模一樣。

元朝的皇帝自然更加秘密,據說他們都埋在一個叫做大禁地的地方。不過大禁地究竟在哪裡,現在不得而知。為了保守大汗埋葬的位置,他們會騎著馬把土踏平,還會在下葬以後將相關的人全部殺掉。這也是為什麼尋找元朝帝陵非常難的原因之一。

雖然元朝皇帝把自己陵墓保護得好好的,但是他們對別人的陵墓可是絲毫不手軟。比如忽必烈的手下在1278年剛剛攻破南宋的首都杭州,沒過幾個月,當時的釋家總管楊璉便開始對南宋皇陵進行瘋狂盜挖。比如他把宋理宗的永穆陵給盜了,還把宋理宗的屍體掛在樹上三天。


歷史是什麼


從這個題目,能看到最近熱播劇《怒晴湘西》的影子。

元代大將的墓都有那麼名堂,皇陵豈不更讓人神往。

然而,翻翻歷史,元朝將近100年,11位皇帝,無論卻沒有誰的陵墓被發現過。

無論是牛哄哄、政府歐亞的成吉思汗,還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後人都沒找到他們的陵墓。

為啥呢?

別看人家是草原民族,文明程度沒有中原人高,但是,人家的野路子充滿智慧。

據說,他們為了避免被後人刨墳,建立了一種秘密埋葬方式。

不像中原王朝的皇帝那麼招搖,元朝皇帝的陵墓沒有墓碑,沒有寶殿,沒有明樓。他們也不會選擇依山建墓,而是,選擇迴歸草原。

下葬後,直接再用土填平,並驅趕成千上萬的馬群在上面跑,弄得踏踏實實。

第二年,草一長出來,和別的地方一點區別都沒有。

後人怎麼祭拜呢?

傳說,下葬時,會當著母駱駝的面,殺死一隻小駱駝。

牲畜有自己的記憶樁,即使來年草長滿了,因為痛苦那麼深刻,駱駝仍然能找得到。

但,等這隻駱駝死後,就再也沒有人找到墳墓的位置了。

這個傳說似乎不太靠譜。

用駱駝來記住墓地,其實還是有很多漏洞。

駱駝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別有用心的人還是能從中找到不少下手的機會。

也有專家說,蒙古人不像中原人那樣講究“事死如事生”,死後搞那麼多花樣。

人家崇尚自然,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就像“天葬”一樣,搞得比較環保,墓地裡也沒啥東西,而後人,也不會對著一個堂皇的地下宮殿來追念先人。

不管怎樣,確實沒有發現元代皇陵,即使貴族的墓,也沒有發現。


飲水君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們大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生前的富有四海,死後同樣要把鉅額的財富帶到另外一個世界繼續享受。



因此,帝王們死後,在絕大部情況下都會給自己修築豪華的陵墓,然後再將大量的財富放入陵墓中。有些帝王,甚至還會在陵墓中放置一支強大的軍隊以便他繼續征戰四方,比如說秦始皇的秦兵馬俑。然而諷刺的是,正是這些鉅額的財富,往往會吸引大量的盜墓賊前去一探究竟,真可謂是死了不得安寧。

不過,元朝的皇帝卻是一個例外。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過元朝皇帝的陵墓。

原來元朝的皇帝們死後一般實施密葬,把自己葬回草原,而且不修建陵墓。

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建立的一個政權,蒙古人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有很多獨特的習俗,就連喪葬之事也是。

在蒙古草原上,平常人去世之後,有時候會實施天葬,讓飛禽們把自己吞食乾淨,迴歸天地之間。當然了,貴族們沒有這麼隨便,死後還是要把自己安葬一下。據記載,蒙古貴族們去世後,會找一棵大樹劈成兩半,然後把中間掏空,再把人放進去找個隱秘的地方埋葬。

蒙古人的密葬,也很有特點,也許是為了防止仇人復仇,蒙古貴族在下葬時,不會立碑,只會在安葬的地點當著母駱駝面殺掉一隻小駱駝,然後再利用母駱駝思子之心,第二年在循著母駱駝來找到安葬的地點祭祀。當母駱駝死後,就沒有人知道安葬的地點在哪裡了。

蒙古貴族的密葬,固然與其傳統習俗有關。但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蒙古人對於中原文化本質上是相當排斥的。

像遼國、金國以及清朝,都屬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是這些少數民族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很重,就連死後安葬也和漢人皇帝一樣,要修築規格巨大的皇陵。

比如說金國皇陵(金陵)在北京房山一帶,有睿陵、興陵、景陵……像清朝的皇陵大家都知道了,清西陵和清東陵。

但是元朝,是一箇中原文化相當排斥的朝代。在元朝,就連色目人的地位都要超過漢人。色目人是什麼人?色目人就是蒙古人在西征過程中從中亞和西亞一帶擄掠過來的人。



所以說,蒙古人即便入主了中原,也依舊保留著自己的傳統,如死後密葬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正是因為他們的這個傳統,讓元朝的皇帝們躲過了盜墓賊的打擾。


小鎮月明


元代古人的陵墓,為啥找不到呢?看過前期大熱的網劇《怒晴湘西》沒,答案就是元人太狡猾了唄!想想看,在網劇中主角們三進三出,分別在斷崖、甕城機關和疑冢中,最後得到元人古墓的葬法和其他朝代大不相同,應該是藏在山巔之中。這個原因可以解釋,這就是元代大將、元代天子的陵墓至今似乎一個都未發現的真正原因——喪葬習慣不同!

怒晴湘西劇照

元代的歷任天子很多,但他們的墓至今沒有找到一個。最有代表性的還有國家版圖橫跨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他的陵墓一樣是毫無線索。

元代是蒙古人所建,作為遊牧民族的他們,之前天子都叫大汗。大汗死了葬禮自然十分盛大,陵墓也很有範圍。但一旦人走了,陵墓搬不走,刨墳掘墓,搶光墓中財寶再被戮屍揚骨就很難避免。因此蒙古人就想到了一個叫“密葬法”,讓人找不到大汗的陵墓。元代忽必烈建都北京後,承繼了這類葬法。天子死後,都用這類葬法,即喪葬地不立標記、不發佈、不記錄在案。

在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就有記載: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大概意思說元代天子下葬後,用土回填,然後用馬踏平墳墓痕跡。又要用帳篷將四周地域全盤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並且與四周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麼墓葬具體地點就和其他地方几乎無異。

最後再在秘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候用母駱駝的悲痛來記住這個地方。等到要祭奠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母駱駝就會在小駱駝被殺的處所號叫,用來確定陵墓的大概位置。但這個辦法變數非常多,母駱駝終究會死亡,而且大概率會記錯,因此陵墓的位置遲早會被大家所忘記,也就不存在發現和被盜掘。

找不到,那是自然的。而且元人沒有像其他中原民族那麼講風水定位,也沒有風水一說可以大概定位,偌大的草原一望無垠,自然陵墓在哪大家也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