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在過去,大院一般是富貴人家,官宦家庭的建築。在陝西,關中地區是文化中心區,歷史上科舉入仕的人數遠遠多於陝南和陝北,因此大院建築是陝西最多的。

但是保存到今天的也非常稀少。目前原址的大院很多都被拆除了,非常可惜。保存關中大院最為集中的,是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坐落在秦嶺終南山南五臺山腳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以來,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已收集、搶救和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集中進行展示。是一個感受關中大院文化最好的景區。

在原址上保存的,目前可以開放參觀的有以下幾個。

1.回民街高家大院。相比回民街上游客的摩肩擦背、市井的喧鬧聲,回坊鬧市一側的大紅燈籠之下一座民居靜靜佇立了近四百年。這就是西安北院門144號民居(也稱“高嶽崧故居”)。其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一世始遷祖高成延於明崇禎14年從江蘇鎮江遷至陝西,其後高氏後人以經商為主。五世高嶽崧在同治十年以一甲第二名高中榜眼,被同治皇帝御賜“榜眼及第”牌匾並下令翻修高宅,從此進北院門的文官需下轎、武官需下馬。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在西安碑林區臥龍寺附近,還有一個高家大院。高培支故居。但其實在戲劇界,那也是大名鼎鼎。高培支於1912年作為創立西安易俗社的發起人之一,曾4次擔任易俗社社長,並於解放後率先將易俗社上交國家。目前來看,高家大院是西安市保護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也是省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家大院建於清代中葉,保留了古樸、傳統的民居建築風格。但是目前該民居不開放。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2.旬邑唐氏莊園。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馳名朝野的“三水(旬邑舊稱三水)唐家”;至第四代唐景忠時,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時達到了興旺發達時期。在旬邑縣城東北七公里處半坡半崖的唐家村,古民居雕樑畫棟,堪稱北方古民居建築一絕。原住宅規模宏大,幾經戰亂,現僅存兩進毗連的三院和其他兩院共五院,一百五十餘間,面積一千四百八十三平方米,陵墓一座,一九八八年定名為“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3.三原周家大院。周家大院,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城西北,魯橋鎮孟店村,建於清代乾隆末年,是時任清廷朝儀大夫刑部員外郎周梅村的私人宅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周家原有房屋17院,因戰亂燒燬了十六院,現僅存1院,即是現今的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周家有個女兒,叫做周瑩,史稱安吳寡婦。在前兩年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孫儷對周瑩得以一生進行了演繹。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4.涇陽吳家大院。吳家大院位於今天涇陽縣蔣路鄉安吳堡村,現存吳氏莊園、迎祥宮和望月樓。大院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012平方米。依南北中軸線排列,分為門廳、前院、大廳、後院、退廳。

陝西地面上剩下的最後幾個關中大院!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成博士陝西旅遊”

我們的願景:傳播陝西旅遊,講述陝西故事。

微信號(shaanxi_touris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