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網真的會網住核潛艇嗎?

奮鬥中的95後


一艘現代化的核潛艇噸位一般在6000噸以上,長度都在150米以上,再大的漁網也不可能一下就網住核潛艇,甚至核潛艇有可能把反著漁船拖死。漁網、海帶網不會直接網住潛艇,但是能纏住潛艇螺旋槳等一些關鍵性組件,這樣可以迫使潛艇上浮或者出現機械故障。

這個提問我知道是針對局座的,現在網絡有些媒體有個毛病,喜歡斷章取義和歪曲意思,刪減幾個關鍵性的字眼,再掐頭去尾把好好地一個觀點給人扭曲瞭然後再反著嘲笑人家,這跟自己高潮有什麼兩樣?現在有些媒體根本就不是在傳播真相和正確的價值觀,為了那些所謂的播放量和名氣故意去故意顛倒黑白強行帶節奏。而有些讀者不去求證原言論跟著去黑。我說這些不是針對局座一個人,實際上網絡有很多不錯的觀點就是這樣被人惡意帶黑。這些關於當時局座的這個觀點我特意找到了當時的視頻,重點地方我畫了紅框。局座的確說過養海帶,但是他說在黃海地區,水深最多就是70米左右,又說了養海帶的尼龍繩,自始至終沒有說過僅憑海帶就能抵禦核潛艇,然而鳳凰網的標題就成了:張召忠:黃海有海帶 會纏住美國核潛艇。

而且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核潛艇,還有小噸位的常規潛艇,這些潛艇大部分都不超過3500噸,小噸位的常規潛艇很容易在近海活動,而且都是以螺旋槳推進。局座還為此專門澄清過,也算是親身經歷。然後被一群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去嘲笑,這些沒經歷過的人是哪來的勇氣嘲笑人家呢?我國的常規潛艇在進入渤海黃海時有時候也要上浮航行以躲避這些近海的漁網和各類養殖網,難道海軍方面也不如諸多的“網絡媒體”聰明?這個事情只能說海軍不會專門去搞海帶尼龍繩去纏潛艇,但是對方也必須要重視我國近海比較特殊的養殖業,產生一定的顧慮。一隻小鳥不足為奇,但是一旦戰區上空有大規模候鳥遷徙敵國會不會重視呢?

關於漁網和潛艇的問題,其實向漁網和養殖網這類特殊用具都是使用韌性比較高的尼龍、符合纖維製成,特別是養殖海帶那些都是非常粗的尼龍繩。而且現代漁船有的還用多層拖網,一張漁網也能不會怎麼樣,但是如果鉸在一起那麼這個力量是很大的。不管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一旦陷進去,雖然當時可能不會立即喪失動力,但是時間長了還是會造成機械損傷,增大水下噪音等等。所以潛艇的螺旋槳一般被東西纏到之後都會選擇上浮甚至緊急上浮查看,如有必要應立即切斷漁網。不過切斷漁網這個事情不是一分鐘兩分鐘就能搞定,一旦上浮或者有異常很容易被反潛體系發現,增大了被摧毀的可能性。如果不理解可以做個實驗,家裡有那種USB小風扇的,可以拿一些雜亂的細線,你試下能不能纏住扇葉。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先例。2013年10月19日《澳大利亞人報》披露出一起不光彩的事件:1992年10月,澳大利亞海軍“奧萊恩”號常規潛艇攜帶偵查設備到我國東海附近執行偵查任務(當年我國的反潛水平還是不怎麼樣的,而且“奧萊恩”號還是AIP潛艇)。但是在近海附近遭遇我國捕撈漁船隊,潛艇遭到拖網纏繞,還險些把一艘漁船拖入水下,最後是漁船砍斷拖網才避免沉沒。下圖不是當時的場景,我只是照了一張同型艇替代。

1983年10月31日,蘇聯海軍K-324號核潛艇在監視美國海軍聲吶試驗的任務途中被美國AN/SQR-15拖曳線陣列聲吶拖曳陣列的線纜纏住,潛艇喪失動力後被迫上浮。而美國曾經一度試圖搶奪被蘇聯纏繞的聲吶。

1998年6月22日,朝鮮一艘“玉高”級潛艇潛艇在韓國被漁網纏繞,喪失動力並且又沉沒的跡象,最終被韓國軍方包圍並拖行回韓國。

2005年8月5日,俄羅斯海軍AC-28型“普利茲”號小型救援潛艇在勘察加半島海域遭到漁網纏繞。在救援過程中潛艇又被附近的海岸檢測系統的固定纜繩纏繞螺旋槳,潛艇沉沒至190米海底,直到3天后由英國“天蠍”號水下機器人清理漁網和纜繩後潛艇才成功上浮。

其實不光是潛艇,只要有螺旋槳的船舶都有可能遭遇纏繞的情況。2018年7月23日,中國海軍08179巡邏艇在巡邏過程中被大型漁網纏繞螺旋槳喪失動力,最後靠潛水小組2小時努力解除纏繞恢復動力。

所以漁網這種東西看著不起眼,但是真的那麼湊巧碰上了還真是能對潛艇造成威脅。但不是說漁網能擊沉潛艇,只是說潛艇在處理漁網纏繞時採取的措施容易被反潛網絡捕捉到,從而增大被摧毀的概率。


雛菊西瓜Peterpan


漁網能不能網住核潛艇,當然是不可能的,漁網連鯨都網不到,怎麼可能網到巨大的核潛艇呢。


圖注:美國的海浪級核潛艇,圖片來自網絡

核潛艇體積和噸位都非常巨大,就以美國的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為例,其長度107米,寬12.2米,水下排水量超過10000噸,水下最高航速可達35節。無論是體積,還是動力都是漁網裝不下的。


圖注:拖網漁船的工作原理圖,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最先進的遠洋漁船是金槍魚圍網船,其金槍魚圍網網具一般總長為1500至2000米,網具高度為250至300米,網本身是由尼龍無節網片縫製而成,有些遠洋漁船的拖網則是用鋼絲製成的。考慮到一般的遠洋漁船也就幾千噸,所以如果真的其漁網網到了核潛艇,最後也很可能是核潛艇把漁船拖沉,畢竟核潛艇的動力要大得多。

核潛艇被漁網網住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有可能被漁網纏住螺旋槳,進而對螺旋槳槳片和尾舵片造成損壞,這可是非常危險的,會造成潛艇失去航行能力。

圖注:被漁網纏住的潛艇,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現在的核潛艇上有著先進的聲吶探測系統,能夠探測到周圍的物體,其中就包括漁船和其拖拽的漁網,潛艇肯定會主動避開,不會冒險跟在漁船後面的。

儘管漁網網不到核潛艇,但是漁網給潛艇造成很大麻煩的例子還是有的,最著名的就應該是澳大利亞潛艇被我們的漁船拖網纏住的事件啦:1992年10月,澳大利亞海軍的“奧萊恩”號潛艇在我國東海海域執行偵查任務,結果遭遇了我們的漁船,被一艘漁船的拖網纏住。由於澳大利亞潛艇的動力更強,拖著我們的漁船跑,差一點就吧漁船拖沉了,最後還是漁船及時砍斷了漁網繩索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圖注:遇險的俄羅斯AC-28救援潛艇,圖片來自網絡

2005年8月,俄羅斯海軍的一艘小型救援潛艇在堪察加半島附近海域執行任務,結果被漁網纏繞,之後又被海岸檢測設備的固定纜繩纏住了螺旋槳,使得潛艇在水下190米深度動彈不得,直到三天後被先進水下機器人成功清理了漁網和纜繩之後才重新浮出了水面。


雖然漁網不可能網到核潛艇,但是還是有可能纏住核潛艇的螺旋槳,導致核潛艇的動力系統受損,對於核潛艇還是有潛在威脅的。

圖注:核潛艇的螺旋槳還是很脆弱的,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漁網想把整個潛艇套住可能做不到,畢竟潛艇的體量那麼大,哪怕往小裡說也是幾千噸排水量起步,但是漁網卻可能會纏住潛艇的動力裝置——螺旋槳,使潛艇停車拋錨,至於纏上漁網而導致潛艇停車的這個是有實例的,在2016年的時候,美軍一艘核潛艇就被漁網纏住而被迫停車上浮,如下圖所示:

而潛艇被漁網或者其他水下物體纏住的例子不僅近幾年有,在以前就有類似的事故了,比如在1983年的時候,前蘇聯海軍的K-324號核潛艇在執行監視美國海軍聲吶試驗的任務時,被水下聲吶拖曳陣列的纜線給纏住了螺旋槳,從而被迫停車上浮。


其實潛艇的螺旋槳能被這些玩意纏住很正常,漁網、養殖海帶的繩子等都是使用那種很粗的尼龍繩編制而成的,這種材質本身就不容易被扯斷,更何況是一大團纏在潛艇的螺旋槳上面?我們平時騎自行車如果輪子的軸承那裡被繩子或者其他東西纏上,不也一樣動不了麼?所以,對於潛艇的螺旋槳來說,遇到類似漁網的這玩意,是真的有很大可能被纏住而使潛艇失去動力的!

而局座曾經說過的海帶纏潛艇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那些養殖海帶的繩子的堅固程度不會比漁網差,潛艇要是不注意撞了上去,一旦螺旋槳被繩子纏住,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上浮了尋求救援了,最後,關於局座曾經那個海帶纏潛艇的想法,已經有人根據這個思路弄出了一個“用於擰螺旋槳的水下防禦系統”,同時還申請了國家專利!如上圖所示,所以啊,一群軍盲在無腦黑局座的各種奇思妙想,真正看得透的人都弄出專利來了,而且,我想只要上過初中的人,也不會覺得這些想法完全不切實際吧!


哨兵ZH


不會,核潛艇一般都很大,漁網要網住核潛艇是很難的。

首先不管是漁網還是什麼繩子,都是屬於一種織物,也就是說韌性非常好不容易拉斷,並且具備一定的長度。現在的拖網漁船雖然說網很大,不可能整個網住整個核潛艇,但是核潛艇有許多的突出物,例如指揮塔上的潛望鏡、導航雷達等等,這些東西容易勾住漁網。



在這裡曉偉想說,張召忠教授說的海帶纏潛艇原話不是這樣說的,海帶是一種一扯就斷的食物,怎麼可能纏住螺旋槳?螺旋槳巨大的扭力早就把海帶攪碎了,所以這是部分媒體的斷章取義。

我想指出來,海帶養殖需要用到很長的繩子,這跟漁網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具備很強韌性還有很長長度的物體。這種物體對螺旋槳的主軸具備非常大的威脅,在這裡曉偉想再次強調,這種物質纏繞的是潛艇主軸,大家在生活中大多數有騎自行車的經歷,那麼當鞋帶或者是裙子之類的織物,纏繞進了自行車後輪的軸裡面,是不是自行車會隨著纏的越深越難騎?



當然隨著我國無軸泵噴技術的推出,由於取消了驅動軸系,使得我國潛艇不會再次因為纏繞漁網而失去動力,沒有軸繩子是很難纏進去的。


李曉偉


通常大家觀念上的漁網是這樣的:

但是在遠海的漁網往往側面固定位是有金屬絲的。

而海帶陣更是有各自粗細不一的麻繩和金屬繩拴在一起的,很多繩子其實很粗。

大約一指粗的麻繩屬於較細的。而在海帶種子附著位置的會更粗。同時海洋養殖用的那個是網箱,其實都是金屬網,種植海帶和深海養殖網箱都有固定的“杆子”,簡單來說就是這些並不只是我們想象中的 “一坨軟軟的繩子”而是軟硬結合的結構。

(海帶苗在退潮後的狀態,此時海帶還很小)

(深海養殖網箱)

這個密度的海帶陣,真是啥玩意也進不來。當然主要是養海帶其實不需要很深的水,十幾米足夠了,大部分核潛艇的艇身高度就在10米左右。

網倒不至於“兜住”潛艇,但是當潛艇前進,自然網會從潛艇艇首向後“收縮”,於是平衡舵和螺旋槳這種活動部件的縫隙就很容易“卡進”網甚至是金屬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大型軍艦普遍使用的防魚雷網現在看類似坦克上的柵欄裝甲。後來隨著魚雷動力的發展取消,但是許多軍港依然部署重型港口防魚雷網。當然了這貨肯定比漁網堅固。

一二戰期間的潛艇,尤其是德國潛艇艇首都安裝有切割阻攔網的“鋸條”,雖然那個鋸齒真的很粗......


現代艦船雜誌社


現在漁船所用漁網為複合纖維製作而成,韌性強,大型遠洋撲魚船使用的多層拖網,大多使用鋼絲製作,其噸位小則千噸大則上萬噸,以基洛級潛航3000餘噸的噸位而言,個頭稍大漁船都能對它產生威脅,1992年澳大利亞海軍奧萊恩號潛艇(也叫獵戶座)對中國近海偵查,被中國漁船漁網給網住,近海漁船個頭小被水下"大魚"攪的險些沉沒,船主砍斷漁網才使澳間諜潛艇逃竄。

那麼漁網能夠對核潛艇起到作用,核潛艇噸位個頭大多在萬噸以上,即便近海沒有漁網海帶之類的,較淺的海底不適合核潛艇出沒,所以核潛艇只會在深海遊弋,在大洋深處大型漁船對核潛艇只有致損能力,而沒有網住它能力,美國核潛艇就在漁網遭過殃,被漁網纏住被迫停車。蘇格蘭漁船也曾遭遇俄羅斯核潛艇,險些被潛艇帶入海底。



和平時期漁網對付敵對勢力潛艇較為常用辦法,在已知情況下可以組織漁船對敵對方潛艇進行阻撓,一艘不行就組織兩艘,網不住就纏,纏不住就損壞聲納,總有一款適合敵方艦艇口味,南海打著自由航行的美軍不經常受中國漁船阻撓。


精武館


戰狼2很多人都看過了吧,還記得電影開頭的時候海盜用漁網纏住吳京護衛的那艘貨船螺旋槳,讓龐大的貨船很快就停下了的畫面吧,其實張局座說的漁網網潛艇也是說的漁網纏住潛艇的螺旋槳,使其無法前進,而不是網住龐大的潛艇艇體。一般核潛艇排水量都在5000噸以上,常規潛艇也在1000噸以上,漁網即便是網住了艇體也是拉不過潛艇的,當然潛艇艇身一旦被纏住了就需要清理掉,不然航行很可能會纏住螺旋槳上。

澳大利亞海軍科林斯級常規潛艇

漁網纏住潛艇是有很多真實案例的,其中澳大利亞潛艇就多次被漁網纏住。據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澳大利亞人報》2013年報道,1992年10月一艘排水量2000噸的澳大利亞海軍奧伯龍級潛艇從悉尼港出發,準備到上海附近幫美軍蒐集情報,因為美軍已沒有常規潛艇,全是體型龐大的核潛艇,在近海無法隱蔽。然而這艘澳大利亞的潛艇剛到上海外海海域就被漁網纏住了螺旋槳,不得不緊急上浮剪短漁網,而後迅速逃離。2007年3月,澳大利亞海軍一艘科林斯級常規潛艇秘密靠近中國近海海域蒐集情報時也被漁網纏住了,當時怕被中國發現,到了晚上才浮出水面清理纏在螺旋槳上的漁網。

039型常規潛艇加裝的漁網切割器

除了澳大利亞常規潛艇外,2016年一艘體型龐大的美軍核潛艇也曾被漁網纏住,好在當時沒有纏住螺旋槳,但為了安全起見這艘核潛艇還是浮出了水面清理漁網,浮出水面時還把漁民嚇了一大跳。除了潛艇外,漁網也經常纏住水面艦艇的螺旋槳,造成麻煩。為了避免漁網纏住螺旋槳造成大麻煩,中國039型常規潛艇專門在艇艏加裝了漁網切割器。


軍車研究社


關於漁網網核潛艇這個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這只是理論上。先前在一戰二戰時漁網網住了潛艇都是那個年代噸位不大,性能不行的常規動力潛艇但是遇到現代的核動力潛艇幾乎不可能。

首先漁船網住核潛艇的前提是遇見核潛艇,大部分漁船是在近海活動而一般近海水太淺核潛艇幾乎不會在近海活動。也許有網友會說不是還有遠洋漁船嗎?對,是由遠洋漁船,在外海進行捕魚作業但是海洋如此之大,在如此廣闊的海洋上遇見潛艇的概率也是很低的。一般遠洋漁船都攜帶高強度纖維的漁網,捕撈深度也夠得著核潛艇一般下潛深度,這就給了漁船網潛艇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常規動力潛艇噸位小,發動機馬力小因此一旦被稍微大些的遠洋漁船不小心網住沒有辦法逃脫。當年澳大利亞潛艇就是如此但是碰到動不動就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核潛艇就不同了。遠洋漁船噸位再大也打不過核潛艇,尚且也其攜帶的漁網也不夠大無法覆蓋潛艇跟別提網住潛艇了頂多漁網纏住潛艇使其停車。但是受制於其較小的噸位萬一核潛艇下潛遠洋漁船很有可能沉沒。數年前蘇格蘭漁船就不小心網到了俄羅斯核潛艇但結果是其差點沉沒多虧了漁船船員最終隔斷了昂貴的漁網和其組件才避免了沉沒的命運。

綜上所述漁網真的網不住核潛艇,一方面漁船能遇到核潛艇的概率是極低的,另外一方面漁船沒有足夠大的漁網可以網住動輒上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核潛艇再者噸位稍大的遠洋漁船在核潛艇面前還是小不點,體型就不在一個檔次因此就算網住了也特別容易被核潛艇一個下潛給弄沉沒。


利刃軍事



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漁網是真的會網住核潛艇的!!!

這個問題呢,需要有多種背景設定才能比較好的回答。對於核潛艇來說,我們的第一印象核潛艇肯定是比較大,再小的核潛艇也是幾千噸級龐然大物,第二,說到核潛艇,肯定主要是以比較深的海域作為其主要活動場所,基本都是遠離大陸。為什麼說這兩點呢?因為下面要設定一些背景。

首先,我們先說下近海,近海由於海洋養殖業比較發達,因此,不光漁網,養殖海帶或扇貝等水產品的籠子到處都是,如果潛艇要進到近海那麼被纏住的可能性絕對是存在的,基本上被纏住肯定就是要廢。但是,對於體積龐大的核潛艇來說近海不是它的主要活動範圍,為了隱蔽也輕易不會跑到近海海域,只有一些小型常規潛艇或微型潛艇才會在這個水域更多的活動。因此,只要不在近海養殖海域活動,核潛艇是可以儘量避免被漁網纏住的問題。反而是常在近海水域活動的常規潛艇或微型潛艇到是有這個麻煩。這就需要海軍部隊定期要對航道進行清理檢查,並在平時航行時注意避免進入到養殖海域。

那麼遠海呢?這是核潛艇的主要活動水域,水中無論是被廢棄的漁網。還是正在使用的漁網其來源主要是遠洋漁船。假如說一艘核潛艇的航路上正好有一具被拋棄的大型漁網,核潛艇本身又無法探測到它,這具漁網又正好卡在核潛艇尾部推進槳上,那麼這是完全有可能把核潛艇纏住的。當然,這個漁網首先要夠大,夠長。足以將巨大的核潛艇尾槳纏住。但是如果遇不到這些我們預設的背景,那麼核潛艇就不會被纏住。

綜合起來就是,如果條件合適,網夠大,夠結實,核潛艇的航路又正好與漁網一致,然後在核潛艇通過漁網時,又正好被尾螺旋槳刮到漁網,這些種種條件都符合了,那麼漁網網住核潛艇就是一點毛病都沒有,也就是說絕對能網住。但是如果這些條件無法滿足,那麼漁網網不到核潛艇也是正常的。網小了,掛不上尾槳;不結實的話就刮上了也被打碎了;航路不一致的話,那就兩者根本見不了面;通過時兩者高度有差距也是網不到的。像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都是採用單軸泵推動力系統,你漁網想到懟到這個泵推眼裡,那真不太好辦~~~

那麼說了這麼多條件是不是挺難實現的?反正吧確實不太容易實現,但是還是有真實案例的。1990年11月,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特拉法加級核潛艇,在蘇格蘭海域的訓練海域潛航時,不幸被Antares號漁船的漁網纏住,只是結果有點讓人意外,由於潛艇質量太重,該事故最終是潛艇將漁船直接拖進大海,漁船上的4名漁民全部喪生。這就太尷尬了,網是網到了可是命也沒了。所以沒事還是別網潛艇玩~~要命

既然漁網危害性這麼大,潛艇就沒有對付漁網的裝置嗎?在早期的潛艇中,其艇身前部下面都安有切割器來對付漁網。但是到了現代,潛艇反而多數拋棄了這個裝置,只有部分潛艇會裝。

早期潛艇艇艏下部會裝有鋸齒狀切割裝置。如今的潛艇很少採用這種設計了。


陶德中士


實際上,這種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想法,已經有了實際事件來證明。

在去年,就有一艘美軍核潛艇似乎是誤入了養殖區而被漁網纏住被迫停車上浮,場面看起來十分滑稽。

不僅是美軍,同樣因核潛艇而威震八方的俄羅斯海軍也拿這毫不起眼的生產工具沒轍。此前,,一名蘇格蘭漁民自稱在海上遇到俄軍潛艇,當時處於潛水狀態的潛艇掛到了漁網,險些將漁船拽入水下,漁夫只能砍斷漁網,昂貴的漁具和魚獲都損失了。

雖說漁網本身沒有什麼殺傷力,但是,有一些大型漁船的漁網通常會用鋼絲製作,這對潛艇螺旋槳部分是有較大威脅的。

而且漁網比較不容易被斬斷,潛艇一旦纏上就會失去動力,也很難擺脫,如果是在戰時則會面臨被敵軍發現擊毀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