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債路上的重重騙局:遇上“老賴”欲哭無淚

追债路上的重重骗局:遇上“老赖”欲哭无泪

一門心思“擒”老賴,難料再遇賴中“賴”。女子輕信茶館所識的朋友,一步一步地陷入套路。

案情回放

馬鋒(化名)本是一名無業青年小夥,因酷愛喝茶常常出沒於成都的茶館。

2016年底,馬峰照舊在成都某茶館喝茶時,偶遇了從事基金工作的白月(化名)。交談之間,馬鋒向白月謊稱自己曾任某旅遊景區管理局的處長,現已辭職與朋友合夥開辦投資公司。一回生二回熟,兩人因常聚這間茶館且聊得非常投機,就成為了朋友。畢竟馬鋒曾任要職,伴隨交際的加深,白月也逐漸對身邊這位“大佬”朋友充滿了敬意。

追债路上的重重骗局:遇上“老赖”欲哭无泪

2017年1月的一天,白月帶著做融資的一位朋友在茶館與馬峰相見。因幫忙融資成功有可觀的提成,白月見面後就向馬峰這位“大佬”遊說,盡力促其找到合適的融資渠道。

白月

峰哥,這是我的一位朋友王維,他是幹融資的。

嗯,你好。

馬蜂

白月

我上次跟我這個朋友一起融資,成功之後有相當可觀的一個提成。峰哥,你這邊門路多,可以幫著多介紹點兒。

嗯,這個融資確實需要門道,成功了這個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

嗯,峰哥,大家有錢一起賺,只要咱們一起聯手,這個利益分紅是不會少的。

嗯,如果想要幹好這個融資,確實需要更多的人脈。

馬蜂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儘管白月把朋友融資的事情講得頭頭是道,並把利益的大蛋糕比例也擺上了檯面分享,馬鋒仍然故作鎮定,繼續偽裝好“大佬”應該有的氣魄和表現——總是對投資的態度三緘其口,不作正面回應。

三人一直談到了當天下午,白月的這位朋友因事先離開,白月、馬峰二人繼續呆在茶館喝茶。聽聞茶館的老闆多次提到馬鋒的社會關係網很廣,白月認定其“上面有人”,於是就把別人拖欠自己20多萬外債的事告知了馬鋒,請求其幫忙追債。

白月

峰哥,剛剛我朋友在,不好意思說,其實兄弟最近苦啊,有個朋友借了我20多萬外債,一直拖欠著不給。要了好多次都要不回來。峰哥人脈廣,能不能幫幫我。

嗯……我認識幾個朋友,或許可以幫上忙…

那就拜託峰哥多留心了。

此時,馬鋒的狐狸尾巴才慢慢伸了出來,他欣然答應幫忙。

回家以後,馬鋒便開始絞盡腦汁細緻謀劃追債的事情。接下來的幾天,馬鋒頻繁與白月交談。

小白啊,上次你跟我說了那個事情之後,我就一直放在心上,我有位在省上某機關任要職的朋友,我託付他找一個“靠譜的人”出面去收賬。

謝謝謝謝,峰哥,真的太感謝你了。

咱們這麼好的兄弟,我可以擔任收付追債收賬費的保證人,如果這件事情辦不成,我就把費用全部還給你。

這是哪裡的話,峰哥,還多虧你幫我。

白月礙於追債心切,同時也看到馬鋒的誠意,但因短期內拿不出約定好的25000元收賬費,就答應暫時先付10000元,後期補上。兩人再次相聚在茶館,在茶館老闆的親眼見證下,交付了10000元,打上收條,同時白月寫好委託書交給馬鋒。

然而,馬鋒所承諾的一切壓根就沒有兌現,他拿到錢之後就揮霍一空。一段時間過去以後,依然毫無追債結果的訊息,白月逐漸對此事產生懷疑。她多次主動找到馬鋒讓其退錢,馬鋒再次編織各種理由推拖,甚至玩起了失蹤,再也無法聯繫。無奈之下,白月選擇了報警。

2017年4月,馬鋒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後,犯罪嫌疑人馬鋒如實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實。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馬鋒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7000元。

本期檢察官

追债路上的重重骗局:遇上“老赖”欲哭无泪

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檢察院 靳瑞嶺

檢察官說法

本案中,馬某財迷心竅,利用被害人白月急於追債的心理,屢次編織套路騙取錢財,而在面對被害人請求還款時仍拒不悔改,依然一意孤行,最終遭受法律懲罰。

仔細梳理整個案件始末,犯罪嫌疑人的各種行為行徑的目標都指向了被害人的收賬費用,已經明顯表露出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同時,嫌疑人多次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一茬接著一茬地設局,編造謊言,最終騙取他人財物,涉案金額較大,其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應當依法追究馬某的刑事責任。但在歸案之後,馬某的家屬已經代替其退賠償被害人損失,並得到了被害人一方的諒解,按照法律規定,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追债路上的重重骗局:遇上“老赖”欲哭无泪

現在民間借貸討債難的問題在社會上已經越來越嚴重,愈發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全國各地,因為追債甚至產生了各種一條龍服務的產業鏈,其背後同樣也暗藏著套路。很多債權方因為頻繁遭遇老賴,加上自身經濟狀況的侷限,無賴會選擇一些非正常渠道去追債。顯然,這是與法律背道而馳的,更是誰也不願看到的結局。本案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受害人迫不得已地動用社會人脈資源,遇事不夠冷靜,容易聽信傳聞,最終遭遇“賴中賴”,讓自己身陷囹圄,著實令人嘆惋。

追债路上的重重骗局:遇上“老赖”欲哭无泪

追債,是個技術活兒。那麼,如何避免此類追債悲劇不再發生呢?

首先追債要本著“合法”、“有效”的原則。合法追債,就是要在法律的框架內討債;而有效追債是指債權人在預期的時間內把錢款全額或大部分追償到位。其次,切記不要聽信追債有捷徑,更不要輕信公權力會私用;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合理理性維權,而非盲目討債,遇事多冷靜思考,謹防再次受騙。

主管:成都市司法局

總編:傅澤濤 主編:張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