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一府三鄉通江,地肥水美,人傑地靈。作為通江人,也許,你看過梨園壩的刀耕火種,賞過新場壩的油菜花,聽過古寧寨的銀杏林,但是你未必就曉得通江的第一梯田在哪裡?今天小編就帶你一睹,號稱通江第一梯田的春在鎮文筆梯田。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文筆村有個牟家坪、石窖裡,有個劉家壩、楊家石板,有個何家山、周家灣,有個木頭埡、魏家扁。文筆村的前身叫東風大隊,因坐落於文筆山腳下,後改名為文筆村,隸屬於春在鎮轄區。文筆村和縣城之間,只是一座陽望山之隔,由城東方向出城,過小江口大橋,繞行陽望山,途經秦家嶺分線,前行6公里,即可到達老新建街道,也就是我們傳說中的春在鎮文筆村。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陽望山鑽個洞,距離縣城就近了,”小夥伴們常常望山興嘆;“要是有這樣一個老人,把陽望山揹走就好咯”,讀《愚公移山》的時候,夥伴們又開始玩笑。人生總是這樣,你繞了行程,但是你看了風景,不是嗎?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筆梯田也滋養著一代一代的文筆人。從傳統的刀耕火種,肩挑背磨,臉朝黃土背朝天,到現在的機耕作業,集約化管理,節省出大批勞動力,外向型發展。文筆梯田,中國好糧油基地,文筆梯田,一起闖世界。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如果你來文筆梯田,春可看麥苗,夏可賞油菜,秋可聞稻花,冬可觀水田,四季皆為景,沒有淡季,不留遺憾。

看了梯田,準備打道回府?錯!錯!錯!各位客官,請跟我來!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文筆梯田幾百米的懸崖,是不是風景?懸崖的中間,還有幾百米的戰壕,當年軍閥混戰的時候,懸崖中間的隧道,全部是一級戰事裝備,站在懸崖下,能清晰地看到,舊時的堡壘和城牆,只是不見當年的人馬和炮聲。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欣賞完懸崖上的風景,再帶各位客官去拜見佛爾巖佛教聖地,兩塊巨石之下即是觀音菩薩塑像和各位神人,文筆村,人泰年豐,源遠流長。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來文筆村,你一定要去新建老街,這裡是川東北老街最後的身影,兒時繁華的老街,只剩下幾個孩童在打鬧,曾經火紅的供銷社,各種攤點,現在都已關門上鎖,幾百米的青石板,似乎還能依稀聽到以前鬧鬧熱熱的人來人往。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新建中心小學,以前的千人學校,現在只能容下幾十人。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當年,汗流浹背勞作的榨油坊,已經空空蕩蕩;當年,過大秤選等級近乎苛刻的糧站,成了養雞場。那些逝去的長輩,那些遠去的背影,像電影回放,經典成永恆。


通江縣第一梯田,原來藏在這裡!縣城一路向東,一鍋煙功夫就到了


民以食為天,文筆梯田還在發揚光大,還在為更多的溫飽和夢想堅持著,作為文筆人,還有什麼理由就此停下前行的腳步?

和文筆梯田一起闖世界。歡迎四方來客前來觀賞,前來投資,前來共謀文筆梯田美好明天。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