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初定,劉邦為何先殺盧綰後算計樊噲?老兄弟沒有一個女人重要

劉邦的天下得來不易,從沛縣起兵,到登大寶,中間幾十年的時間歷經腥風血雨,如果開始沒有蕭何,中途沒有張良,最後沒有韓信,劉邦共主天下根本不可能完成。

漢朝初定,劉邦為何先殺盧綰後算計樊噲?老兄弟沒有一個女人重要

不過再打下天下之後,劉邦開始了清算,首先是韓信首當其中,雖然在打天下的時候他曾說過,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但是這天下到手,韓信這個獨攬兵馬大權的外姓王自然就不能留著了,於是大名鼎鼎的韓信,死在了呂后手中,被一群女子所殺,空負了一生的雄心壯志。

漢朝初定,劉邦為何先殺盧綰後算計樊噲?老兄弟沒有一個女人重要

自從韓信開始,也是從後來跟隨的屬下開始清算,有一個算 一個,直到最後連老兄弟盧綰也送到了黃泉路。甚至在臨死的時候,還要殺最忠心最勇猛的大將樊噲。這是為什麼呢?

漢朝初定,劉邦為何先殺盧綰後算計樊噲?老兄弟沒有一個女人重要

從劉邦起事之前的時候,他作為一個小小的亭長,管轄的人不過寥寥幾個,而樊噲卻是當時少有的勇悍之人。俗話說:仗義多是屠狗輩,樊噲就是一個殺狗賣肉的屠夫。是人就要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樊噲自然也不例外,為了活的舒心,也為了身上流淌的熱血,他跟隨了當時的老混混劉邦,這一跟就跟了大半輩子。

漢朝初定,劉邦為何先殺盧綰後算計樊噲?老兄弟沒有一個女人重要

從誤了押送徭役的時間,一眾人躲藏在芒碭山中忍飢挨餓,到後來攻打縣城,再到攻伐漢中,乃至於鴻門宴以及逐鹿天下,樊噲流血流汗,攻城戰他總是最先爬上城牆,打仗的時候也是衝在最前面,特別是在鴻門宴的時候,為了給劉邦爭取一絲先機,他咬下了自己的手指頭,不管從哪方面說,樊噲在劉邦逐鹿天下付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朝初定,劉邦為何先殺盧綰後算計樊噲?老兄弟沒有一個女人重要

要說是功高蓋主的話,樊噲談不上,因為他只是一位勇武的將軍,而不是手握兵馬大權的元帥,對漢朝基本上沒有威脅,這和盧綰不同,盧綰不但作戰勇猛,而且略通兵法,最主要的是在韓信死後,張良消失,盧綰確實有逐鹿中原的實力。

既然這樣,為何還要殺死樊噲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戰爭,樊噲的老婆是呂雉的妹妹,和劉邦是連襟,這樣的關係對劉氏江山大大的有好處,但是壞就壞在劉邦改變主意了,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可是這件事的阻礙還不止呂后一人,樊噲也是首當其中的大難題。

於是劉邦在臨死的時候,就想剪除呂后的羽翼,排出了程平和周勃前去殺害樊噲,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等到樊噲被押回都城,自己就去見 馬克思了,朝中大權被呂后獨掌。

其實說到底,還是他換太子惹的禍,一個路上撿的寡婦,只因為容貌美麗了些,就動了殺兄弟的心思,劉邦這個人,其實還沒有脫離市井混混的範疇,在兄弟和女人之間永遠分不清重要性。如果沒有戚夫人,劉盈順利繼位,大漢王朝也是姓劉,如果沒有戚夫人,呂雉和樊噲心中就沒有怨念,後來也沒有亂政的事情,如果沒有戚夫人,大漢會更早的恢復過來,匈奴也不會囂張那麼長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