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因肖像創作而去過英國貴族、美國總統和全球聞名的富豪等世界上最尊貴名流的宅邸。為富貴者畫像,薩金特獲利豐厚。不過,他也為貧賤者與身份卑微者畫像,使那些無家可歸者或窮困潦倒的勞工階層顯得與上流人士擁有同樣尊嚴。他為工作中的勞動者創作的肖像展示出他對勞動者辛勤工作的深入理解與欽佩。《熱舞》(1882)是一幅描繪一名吉普賽舞者的精彩大型油畫。薩金特描繪這位無名舞者的巨大的激情,遠遠勝於他對那些付錢請他畫像的大多數富貴主顧們。他給予這位舞者的顯著地位與重要性也遠遠高於後者。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在其生命後期,薩金特開始創作風景畫和風俗畫,並從油畫轉向水彩畫。他有時會被稱為印象派,雖然他也偶爾與莫奈合作,在諸如《紅百合,白玫瑰》(1885—1886)之類的畫作中也嘗試了印象派風格,但印象派技法在他的一生中只是予以啟迪的眾多元素之一。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一直未婚,也未有婚外子女。他完全為自己的繪畫創作而活,並偶爾地讓他的藝術發出政治的呼聲,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毒氣戰》(1918—1919)——這幅凝重尖銳的作品緬懷悼念了一戰中的死難者。20世紀60年代以來,薩金特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高,由此也催生出數次大規模展覽,其中包括1986年和1987年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所舉辦的回顧展。薩金特將他的大部分作品捐贈給倫敦國立美術館。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肖像畫家。英國皇家美術院成員。他的父親是美國費城的著名醫生,母親是費城一家富有的皮革商的女兒,是個水彩畫家,早年在歐洲旅遊使她愛上了意大利。婚後勸其丈夫放棄在美國的行醫職業,與她一起泛遊歐洲各地,過一種居無定所的自由生活。薩金特就是在旅居佛羅倫薩時誕生的。他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埃米莉和維奧萊特。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從小便學會了意大利語、英語和法語,在美術和音樂方面都表現出優異的累質和才能。 得益於母親的薰陶,薩金特自幼喜愛繪畫,他14歲時進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學習。4年後(1874年),父母為了鼓勵他從事繪畫,舉家遷往巴黎。薩金特跟隨巴黎美術學院著名人像畫家卡羅勒斯·杜蘭學畫。這位教師崇尚寫實,素以冷峻的素描手法教育他的入室弟子。他讓他們去盧浮宮臨摹。薩金特進步很快,深受教師的讚許。1876年4月,薩金特自從在印象派畫展上第一次看到馬奈與莫奈的光色表現時,頓有所悟。他決意吸收這些外光派繪畫大師的表現方法,儘管這時他的肖像畫名聲已經建立。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20歲那年他第一次回到美國,並申請入美國籍。此番入籍,決定了薩金特的美國畫家的身份,然而事實上他的大半生涯都在歐洲度過。1877年,他參加巴黎沙龍展受到讚賞,杜蘭破例答應薩金特為他畫一幅像。參加沙龍展使他受到普遍注目,一舉成名,並於1881年榮獲沙龍銀獎。後來他到過西班牙、荷蘭,專心研究委拉斯開茲和弗蘭斯·哈爾斯名畫,企圖尋找名家繪畫技巧的秘密。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1883年是薩金特生涯中的轉折點,換了一間更大更合適的畫室,懷著對未來的希望住進新居。這時他已是沙龍中定期的展出者,成功地樹立起一代藝術家的形象。薩金特一路順遂地平步青雲,1884年時卻突然成為美術界的醜聞焦點。當年,他在沙龍展出一幅女子肖像,為了將這位與法國銀行家結婚、美籍貴婦——維爾吉尼·葛託女士風情萬種的魅力表露無遺,薩金特恣意描繪她無所顧忌的撩人姿態。他自認這幅肖像畫是自己的傑作之一,後代評論家也支持他的見解,但法國保守派沙龍的成員卻嚴厲抨擊畫作不雅並富有挑逗性。高特雷夫人的母親則因女兒成為笑柄,而請求將此畫撤出展覽,但遭到薩金特的拒絕。對一向聽慣溢美之辭的薩金特來說,《高特雷夫人》醜聞帶給他莫大的打擊,他相信英國會是最好的避風港,於是1884年遷往倫敦暫居。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1886年初,將屆三十歲的薩金特打算永久定居倫敦。1887年,薩金特在查爾斯的泰德街租屋作為住家及工作室,此處也曾是另一位旅居海外的美國畫家霍依斯朗的住所。當時許多英國評論家認為薩金特的作品不過具有些花哨的法國風格而忽視了他,但當1887至1888年他造訪美國之際,卻接獲了大量的訂單,他的首次個展於1888年1-2月間在波士頓舉行,獲得空前的成功。五年後的1893年,他終於憑藉個人的獨特畫風得到英國人的普遍認同。當年薩金特在新畫廊(Nw Gallery)展出《哈瑪斯麗夫人》以及在皇家美術學院展出《阿格紐夫人》,這兩幅迷人的女性肖像畫,在倫敦再度掀起一股熱潮。他的一位友人克萊門迪那·安斯特拉薩·頓普斯在寫給友人瓦儂·李的信中提到:“整個倫敦都為薩金特的魅力所傾倒,他已獲得空前的成功。”翌年,薩金特又因獲選為皇家美術學院的準會員,更使他聲名遠播。1897年,他即正式成為皇家美術學院的會員。薩金特成了大西洋兩側上流社會最主要的肖像畫家之一,他的地位已炙手可熱。1907年,薩金特已不再有具競爭力的對手,但在1907年左右,他開始對肖像畫感到無聊且厭倦而萌生了打算休筆不再接訂單的想法。造訪美國之際,薩金特多半時間都在波士頓,這裡有多位知名收藏家如伊莎貝拉·史都華·加德納等友人。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為了放棄肖像畫,薩金特將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令他心醉的風景畫及裝飾壁畫上。1890年他開始為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繪製壁畫。1887年圖書館開始建造,1890年竣工。薩金特所從事的有關宗教歷史的龐大系列壁畫,終於在1916年完成。隨著壁畫的完成使他再次馳名遠近,波士頓美術館也邀請他創作一幅大型壁畫,他從1916年開始繪製,直到1925年才大功告成。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期間的1918年,薩金特接受了一項特殊的工作—公派戰爭記錄畫家,受命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視覺記錄畫家之一。他在法國西部戰線生活了四個月,這個經歷使他於1919年完成了大型作品《毒氣戰》。毫無疑問,這是為一次世界大戰所創造出的最高傑作。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此際的薩金特已屆六十歲高齡,早已獲得無數的榮譽,其中包括劍橋、牛津、耶魯等各大學的榮譽學位。事實上,除了上述之外的榮譽皆被他婉拒,如1907年的騎士封號和1918年的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一職等。

1925年4月15日,就在船隻開往波士頓的前三天,薩金特在睡夢中因心臟病發作在倫敦去世,享年六十九歲。他的遺體安葬在薩林郡瓦金葛的布魯克伍德墓園,4月24日於西敏寺教堂舉行喪禮。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約翰·辛格·薩金特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生平:1856年1月12日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1925年4月15日卒於英國倫敦

藝術特色:風景;上流社會的照相般逼真的肖像;富貴雍容、珠光寶氣的名流;對華貴衣飾面料的精準再現;精緻優雅的細節

代表作:《熱舞》1882(藏於美國波士頓伊薩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

《愛德華·達雷·波伊特的女兒們》1882(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X夫人》1883—1884(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紅百合,白玫瑰》1885—1886(藏於英國倫敦泰特收藏館);

《洛克勞的阿格紐女士》1892—1893(藏於蘇格蘭愛丁堡國立美術館);

《費爾普斯-斯多克斯夫婦》1897(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羅斯福總統》1903(藏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白宮);

《馬爾博羅公爵與家人》1905(藏於英國布萊尼姆宮);

《廊臺上的早餐》1910(藏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學院);

《落基山中的帳篷》1916(藏於美國波士頓伊薩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

《毒氣戰》1918—1919(藏於英國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約翰·辛格·薩金特風度優雅、機智聰慧,生於富有之家。他與那種飽受苦難、一貧如洗、在冰冷的小閣樓工作室裡進行創作的典型藝術家形象大為迥異。他的一生不是那種曲折跌宕、情節豐富到足以寫成小說的類型,而是一帆風順、充滿成功與個人成就感、幾乎沒有什麼挫折。薩金特通常被描述為一位美國藝術家,但他實際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一生的大部分時間也都在歐洲度過,只是他的父母均為美國人。他第一次造訪美國是在他近二十一歲之時。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在巴黎學藝,師從著名的肖像畫家埃米爾·奧格斯特·卡洛斯-杜蘭(Emile Auguste Carolus-Duran)。師生兩人在巴黎藝術圈中都頗受歡迎、遊刃有餘,而薩金特對印象派也很熟悉。儘管並非所有的團體都看好薩金特和他的作品,但他還是與克勞德·莫奈結為了尤為緊密的友誼,且從中受益匪淺。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的畫作起初受到藝術界主流權威的褒獎,但他在《X夫人》(《皮埃爾·高特雷夫人》,1883—1884)引發公憤後,離開了巴黎,那時他二十八歲。從此以後他便一直定居在倫敦。不過,每次他在英國駐留數月的情況也屈指可數,因為他經常到處旅行,為了完成繪畫邀約也不時去往美國。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薩金特|為富貴者畫像,也為貧賤者留影

投稿、合作、建議 請私信!歡迎提供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