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會把現役陸軍裁撤到只有四五十萬的程度,未免也太少了點吧?

日芯


陸軍的數量其實並不是最關鍵的,而且陸軍實事求是的講地位作用已經在下降,從美國幾場戰爭中可以看出端倪。

1.陸軍的地位作用在下降,伊拉克戰爭,看似陸軍一路推進,但是沒有遇到多少抵抗,那是因為海軍、空軍已經完全掌握了主動權。還有轟炸科索沃,陸軍連參與的份都沒有了。這主要是現代戰爭早就進入多軍種聯合作戰的階段,靠陸軍老大為主攻堅克難,已經不現實了。我記得美國好像在打完某次戰爭後就把陸軍出身的幾位軍隊高層進行了調整,也就是這種情況。

2.另外,美國還有海軍陸戰隊這個獨立的軍種,這其實是一支集陸戰、空戰、海戰能力於一身的獨立軍種,相對而言也代替了陸軍的不少一部分作用。有不少特殊的任務,都不是陸軍辦的,而是海軍陸戰隊出面執行的。

3.再一點就是美軍現代多元一體的運輸投送能力,也使其對數量上的要求減弱了,美軍一直號稱24小時內到達世界各個角落,運輸投送能力強了,那麼就沒必要必須駐守那麼多人,只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派駐到精銳兵力,一樣可以完成作戰任務。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軍校和入伍指導


美國的航母墳場


很多人都講的很清楚了,我就補充一點:

美軍四五十萬的部隊,基本屬於能夠隨時全球部署,全球作戰的部隊。

相反,我國的軍隊,雖然達到了200萬,除去文職,作戰部隊還按照戰備等級分幾種,真正能夠隨時保持作戰,隨時可以拉出來打的部隊,未必能超過美軍的部隊。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4,50萬的隨時隨地皆可部署作戰的部隊,並不少。

加上國民警衛隊,預備役,以及非常完善快速的動員系統等,美軍是一支隨時能夠在中小型戰爭中快速介入並取勝,並在大規模戰爭中,保持戰線穩定以待全國戰爭動員完成的非常可靠的部隊。

平時不多養兵,不養閒人,戰時能夠迅速動員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部隊,這恰恰是最合理,也最高效的國防策略。

也應當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張子曰


美國陸軍少,不代表美國地面部隊少。

美國地面作戰部隊分為3個部分:

  1. 美國陸軍
  2. 國民警衛隊
  3. 聯邦後備隊

其中美國陸軍為現役部隊,國民警衛隊各方面都和現役部隊相同,只是國民警衛隊可轉入美國陸軍。聯邦後備隊則是純粹的預備役。

另外,怎樣直觀的體會這三支地面作戰力量的實力呢?國民警衛隊的裝備與美國陸軍完全相同,坦克清一色的M1A2。還有部分作戰單位的裝備,訓練水平處於美國陸軍第一梯隊水平。聯邦後備隊的訓練水平稍微低一些,不過使用裝備也全部都是和前者相同。

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國民警衛隊參加任務的部隊數量達到了部隊總數的一半。

總計兵力上,截至2017年,美國陸軍共46萬人,國民警衛隊33.5萬人,陸軍預備隊19.5萬人呢。總計兵力99萬人。所以實際上兵力上美國陸軍並不少。而且美國陸軍的裝備水平高,基本都是使用近20年來的新裝備。

美軍的強大之處並不僅僅是檯面上這點正規軍,美軍的預備役水平都遠超絕大多數國家的大部分正規軍。目前PLA很多三線部隊都是用的老式裝備,人家哪怕是預備役用的都是M1A1以上的東西。

不過和美國空軍海軍比起來,陸軍的存在感確實低了不少。

畢竟美國是個海權國家。地面部隊就是配合海空軍行動打空地一體戰的,目前美軍已經沉迷於治安戰中舒適愜意的生活了,能扔戰斧解決的問題絕不調用陸軍。不過也不得不承認,要使用這種特殊的作戰模式,必須要有很強的技術基礎。你看俄羅斯在敘利亞每隔一段時間就傳出來飛行員出事,地面部隊被炸之類的。


貞觀防務


美國陸軍並不少。

很多人的誤區就在於談美國陸軍只講現役,不管國民警衛隊和後備役。事實上,美國陸軍國民警衛隊的裝備和訓練水平絲毫不亞於很多國家的現役部隊。舉個例子,美國陸軍現役部隊只有10個裝甲旅,其編制只能容納870輛主戰坦克,而另有4000多輛M1A1以上型號的坦克由非現役部隊使用或存放在世界各地的裝備預置庫中。另外,從作戰使用的角度講,美國陸軍只用現役部隊是打不了仗的,因為現役中各專業門類的部隊並不齊全,必須搭配國民警衛隊和後備役部隊。美國陸軍現在一共有237個旅,其中現役旅96個,國民警衛隊旅101個,後備役旅40個,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根據美國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陸軍現役員額47萬6千人,陸軍國民警衛隊員額34萬3千人,陸軍後備役員額19萬9千人,總數101萬8千人。除了軍人,陸軍部下面還有19萬4557名文職人員,包括國內外直接間接僱傭。

所以從絕對數量上講,美國陸軍根本不比其他國家少。


刺蝟談軍備


很簡單,你看美國這幾十年哪一次勝利是靠地面部隊贏的?幾乎沒有。

美國這些年在地面作戰中吃虧太多了,以至於現在一提地面作戰就發怵。在最近的幾次的作戰行動中,如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等,都是通過空中海上發射大量導彈掃清目標,摧毀敵人有生力量,再派兵下去打掃戰場而已。即使如此,派地面部隊時也是重型坦克裝甲車開道,空中直升機清場,一有不對勁立馬呼叫空中支援,你看這副架勢,就知道美國有多“惜命”。

不過美國越來越喜歡上這種作戰模式了。凡是可以讓空軍海軍乾的活,就不會交給陸軍,凡是導彈能摧毀的目標,就不會讓步兵去涉險。既然陸軍的任務越來越少,而美軍又不缺那點飛機油錢和導彈費用,那幹嘛還要留那麼多陸軍編制呢?派陸軍作戰不僅容易造成大傷亡,招來國內民眾抗議以及國會那班大老爺反對,而且作戰效率還遠遠比不上空中和海上的攻擊,這樣還派陸軍不是讓自己徒增煩惱嗎?



平心而論,對美國這種作戰模式吐槽歸吐槽,不過還是得承認其確實先進。不過也就只有像美國這種無論面對什麼國家裝備都有代差優勢,又不差錢,關鍵是還專挑軟柿子捏的國家才能運用得好這種模式。我想,其他國家對美國這樣的戰法只有羨慕嫉妒恨吧,至於那些被美國視為軍事作戰對象的國家,就只有哭暈在廁所的份了。



兵者詭道也


軍隊的強與弱,多與少都是相對的,取決於對手的數量與裝備水平,從全球角度來看,現在處於和平年代,並不需要很多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四十五萬的陸軍數量並不少!比如,俄羅斯也就差不多這個數量,美軍同世界主要強國的兵力對比並不佔劣勢!因此,在局部戰爭的低強度戰鬥需求上,這些兵力完全夠用!

其次,縱觀幾次世界大戰,取決於作戰能力的往往並不是現役軍人,而是其背後的的美國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其軍隊建制相當完整,其本國預備役兵力在一千五百萬,美國地處大洋西岸,任何人要想進攻美國本土必須先跨過太平洋或者大西洋,除了越過美國海軍外,四十五萬現役部隊完全可以撐到一千多萬部隊成軍!


優己


這與美國的地緣政治有莫大的關係!美國的地理位置和當今的軍事實力決定了他(美國)不需要太多的陸軍

首先,美國處於北美洲,北美洲諾大的面積基本上被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家佔完了。加拿大與美國有著良好的關係,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依賴美國。加拿大目前的軍隊還不足10萬人,又沒有核武器,他們對美國造成不了絲毫的威脅,所以美國在北美洲的地緣政治上沒有任何顧慮!


其次,身處北美洲的美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阿拉斯加北部是寒冷北極,南邊都是一些小國,地理位置還是很不錯的。北美洲和南美洲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能通過陸地進軍的方式攻打美國。在二戰期間,美國同日本在中途島進行大規模的海戰,有了豐富的海戰經驗,並且意識到航空母艦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在二戰之後美國優先發展海軍,大量建造航空母艦,為的就是應對未來的戰爭。在確保北美洲和南美洲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如果有別的國家進攻美國,那麼航空母艦就可以搭載艦載機將戰火轉移到太平洋或大西洋進行海戰,從而使本土免遭戰火的打擊!

第三就是美國目前的全球霸主地位,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經濟都受到美國的影響。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現代戰爭已經不是掠奪國土這麼簡單了,而是經濟!參考美國近二十年在中東發動的戰爭就可以理解,有任何跟美國叫板的中小國家,那麼國內政治必定會遭到美國的干預,並且美國可以發起多邊的經濟制裁,一個國家沒有了經濟,軍事自然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具體可參考當今的委內瑞拉和朝鮮等國家的經濟現狀,而敘利亞或許就是這些國家的前車之鑑!

最後,得益於美國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水平,美國陸軍目前所裝備的武器都非常現代化,單兵作戰系統非常先進,1個美國士兵大約抵得上其他國家3-5個,因為裝備先進,所以無所顧忌。而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目前的戰略方向依然是進攻,所以未來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海軍和空軍依然是投入經費最多,佔比最大的國家!


時代兵器


作戰樣式改變了,陸軍實現了飛行化,信息化,特種化,就沒必要單靠數量,如一人,一機可控多架無人機,作戰效能卻更高,養兵需要大量人頭費,智能化裝備的展開使戰場日趨無人化,誰也無法逆軍事變革潮流而動,世上現在只有中國陸軍人最多,原因我們裝備差,不過裁軍在不久的未來一定可期。


魂舞大漠


美國軍隊能夠投入陸上作戰的不光有陸軍,還有國民警衛隊,海軍陸戰隊以及空軍的空降部隊等,美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陸戰隊!規模與陸軍不相上下。暫且不論後備力量,和平時期的陸戰力量,僅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便是百萬人數級別,在目前的世界形勢下這是一支相當可怕的軍事力量了。況且美軍合成作戰已經實行了這麼多年,擁有全球最強的裝備水平、後勤保障水平及全球投送能力(最強,沒有之一,這就是現實,我們還需迎頭追趕啊)!


矛盾的普遍性


事實證明在陸戰方面中情局比美國陸軍效率要高,眾所周知二戰後的戰爭基本上都是賠錢的戰爭,武器用了那麼多收益幾乎可以忽略而中情局則不同只用花費比陸軍少的錢作用卻可以比陸軍效率高。

伊拉克一戰伊拉克軍隊的崩潰固然有美國海陸空軍的打擊,但是更多的是中情局的糖衣炮彈,美國一方面削減陸軍一方面增加高效率的中情局支出,就連現在的國務卿都是前任的中情局局長,奧巴馬時期中情局局長還擔任國防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