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閻王都是什麼人物?主要管什麼?

173469383


在民間流傳著的主管冥界的老大,因為地獄分為十殿,每一殿都有一位掌控者,稱為“閻王”,統稱為“十殿閻王”。


十殿閻王

一殿秦廣王,名蔣。這是所有已死之人的第一站,第一殿正中放著一塊大鏡,稱“孽鏡臺”,已死之人往前一照即能知生前罪孽善舉:

善多惡少或善惡持平的人,發往第十殿輪迴。善少惡多者,則押解至第二殿,下獄受苦。


二殿楚江王,名歷。主管活大地獄,又稱剝衣亭寒冰地獄,其中另設十六小地獄。

只要是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就要在寒冰地獄帶著,再根據實際情況分配十六地獄受刑。刑滿後轉解第三殿。

三殿宋帝王,名餘。主管黑繩大地獄,其中也設有十六小地獄。

只要在陽間有忤逆尊長,教唆別人者,就在黑繩地獄受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後轉解第四殿。


四殿五官王,名呂。主管合大地獄,又稱剝戮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

只要在陽間有抗交糧租,欺詐騙錢者,在此獄受刑。刑滿後轉解第五殿。


五殿閻羅王,相傳為包拯的化身。本來居於第一殿,後因搗亂陰陽而降職第五殿(包拯屢次放冤魂還陽申冤)。主管叫喚大地獄,分設十六誅心小地獄。

這一殿算是最人性化的了,設有“望鄉臺”,讓鬼魂可以在受刑前看看自己家人和故鄉。之後受刑,鉤心、鍘身(還是包拯的拿手好戲)。刑滿後轉解其他各殿。

六殿卞城王,名畢。主管大叫喚地獄和枉死城,另設十六小地獄。

忤逆不孝者、怨天尤地者,先在此殿受錐打、燒舌之刑,再發入小獄受苦。刑滿轉解第七殿。



七殿泰山王,名董。主管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

凡是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就要發入此獄。而且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下油鍋。刑滿後轉解第八殿。


八殿都市王,名黃。主管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同樣設十六小獄。

凡在世不孝,令家人不悅、煩惱者,即在此獄受刑。之後直接轉解第十殿,改頭換面,輪入畜生道。

九殿平等王,名陸。主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也有十六小地獄。

凡在陽間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即在此殿以空心銅樁,綁其手腳想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發至阿鼻地獄受苦。直到被害者全部投胎轉世之後,才能算是刑滿,轉解第十殿接受六道輪迴。



十殿轉輪王,名薛。獨居幽冥活石,審判孤魂野鬼,核定男女壽夭,區分富貴貧賤,發往輪迴轉生。

投生者先押交給孟婆神,灌飲孟婆湯,忘盡前生之事,投胎做人了。



狐史首丘


十殿閻王 是中國地藏菩薩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極大豐富了地藏信仰的內涵,同時也是佛教六道輪迴、因果業報實現的集中體現。

道教也將地府分為十殿,每殿由一王主持,主持者尊稱“冥京十王”、“十殿閻羅”,太乙救苦天尊為治理九幽地獄鬼魂之事,誓願濟度人鬼,化尊十方救哭天尊、又化地府十殿閻王,他同時也是地獄的最高統治者。

太乙救苦天尊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池化為蓮池,座下九頭小獅子的吼聲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


由此可見,道教和佛教都有十殿閻羅,不同的是,道教十殿閻羅屬於道教冥府最高執行官,佛教在冥府還有普度眾生的地藏王菩薩。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那時的陰間這樣一個閻羅王,也就是俗稱的鬼王,因為鬼王審判經常有失公允,還以權謀私勾活人生魂,天帝為了避免一人權利獨大,於是才慢慢的增加了閻王的人數。

民間傳說在唐代時就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帥五嶽衛兵之說,同時也將地獄分為十殿,十殿均有主,稱地府十王,十王各有號,合稱十殿閻羅,他們冥司神靈,主管陰間之事,他們所管的十八層地獄則由其屬下的十八個判官分管。


第一殿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生於二月初一,專司人間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歷,生於三月初一,專司活大地獄,又名剝衣寒冰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餘(宋帝明王),生於二月初八,專司黑繩大地獄及落蒸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生於二月十八,專司合大地獄,又名剝戳血池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包(閻羅天子包拯),生於正月初八,專司喚大地獄,掌管油鼎地獄。

第六殿:汴城王畢生於三月初八,專司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生於三月二十七,專司熱鬧地獄,又名唯磨肉醬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生於四月初一,大熱惱地獄,又名熱惱悶鍋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生於四月初八,專司鐵網阿鼻地獄,又名刀鋸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生於四月十七,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投生。


相傳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道,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昇天堂,享富貴,生前作惡者會受懲罰,下地獄。

下地獄者根據生前的罪惡程度核定不同級別的刑罰,例如: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受到下油鍋的懲罰,刑滿者方可輪迴投胎,凡發往投胎者,均由孟婆神灌飲迷魂湯,使其忘記前生之事。


有趣的是,十殿閻王中除了四殿五宮王,五殿閻羅王在佛經中有記載外,其他諸王大多是由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官武將演化而來,中國佛教認為在地獄中,十殿閻王各司其職,對死者生前的行為進行裁判並根據其罪孽的性質施以各種嚴酷的刑罰,這種嚴酷的刑罰展示的雖是人死後的世界,但同時顯然也是對生者的警戒,其中包含的忠君、愛國、孝親、良善等思想,更折射著濃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十殿閻王的出現和成型,標誌著佛教以完全融入中國文化,使得普羅百姓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往往呈現出人佛共存的局面。








遺產君


閻羅王,即稱閻王,是梵文的音譯。又稱閻魔王,閻魔,即琰魔,琰摩羅,音譯“縛”,縛為有罪之人。

閻王不是本地人

閻羅在古印度的神話傳說中是管理陰間的天王,為兄妹二人,兄長治理男鬼魂,妹妹治理女鬼魂,閻羅的形象大概是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唐朝時,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之說,並由其統帥五嶽衛兵,同時又把地獄分為十殿,十殿都有主,稱為地府十王。十王又各有名號,合成十殿閻王。

閻王在華夏民間影響深遠,傳說他是陰間的王,凡人死後都要到陰間接受閻王的審批。生前有行善者上天,生前作惡的人,下地獄。而佛教又另外的有十殿閻羅的說法,佛教所說的十殿閻羅是十個地獄主管閻王總稱,這個說法從唐末開始。

十殿閻王都是誰

  • 第一殿,秦廣王蔣,二月初一誕。專管人間夭壽生死,管理幽冥吉凶。行善者壽終,迎接超升,功過對半者送於第十殿處理,仍投送凡間,男轉世為女,女轉世為男。行惡多於善者,押赴殿右高臺,此為“孽鏡臺”,讓其望一眼,便照出其人之心好壞,隨後押解第二殿,入獄受苦。

  •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誕。掌管活大地獄,又稱剝衣亭寒冰地獄,另又設十六小地獄,但凡在凡間傷人身體,奸盜殺生之人,推入此獄,另發配十六小獄受苦。期滿後轉押第三殿,加刑發獄。
  • 第三殿,宋帝王餘,二月初八誕。掌管黑繩大地獄,另也有十六小獄,在世間忤逆長者,教唆興訟者,押入此獄,倒吊、挖眼、刮骨。刑滿轉第四殿。
  • 第四殿,五官王呂,二月十八誕。掌管合大地獄,又稱剝戮血池地獄,也有十六小獄。世人抗糧賴租、買賣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後再小獄受苦,滿期送第五殿再核查。
  • 第五殿,閻羅天子包,正月初八誕。原居第一殿,因憐憫世人,多次放冤魂還陽伸冤,被降於此殿。掌管喚大地獄,另有十六誅心小獄。凡押赴此殿者,先上望鄉臺,令其再見一眼家裡在世之人,因罪遭殃各事之人皆入此獄。待細查何罪,再另發誅心十六小獄,鉤出人心,拋於蛇蟲食之,再鍘其身(包大人專屬神器-鍘刀)。受刑期滿轉六殿再審。
  •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誕。掌管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又設十六小獄,凡忤逆不孝之人,會被兩個小鬼用大鋸分屍;凡怨天尤地、對北便溺涕泣者,押赴此獄,受鐵錐擊打、火燒嘴舌之刑。受刑滿,再發第七殿。
  •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誕。掌管熱惱地獄,又稱磨肉醬地獄,另有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取骸合藥、挑唆至親分離者,押入此獄。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之人,押入小獄,受油鍋煎炸之刑。刑滿轉第八殿再審。
  •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誕。掌管大熱大腦地獄,又稱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是讓父母翁姑愁悶苦惱者,拋入此獄,再押各小獄,受盡折磨後再轉第十殿,轉為畜牲。
  •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誕。掌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殺人放火者押入此殿,用空心銅柱綁其手足相抱,烈火焚燒、燙盡心肝。隨後再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其所害之人全部投生才可放出。再轉第十殿投入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牲道)。
  •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誕。專審各殿轉叫鬼魂,區分善惡,判定善惡等級,再發往四大部州投生。男女何時生死、富貴貧賤,逐一判定詳細,每月發往第一殿註冊。凡是作孽極惡鬼魂,令其更變卵胎溼化,朝生暮死。罪滿後,再賦予人生,但會被投胎到蠻夷之地。凡是被髮往生者,先押送往孟婆神,灌孟婆湯,忘卻前生之事。

明清之時,十殿閻王的說法流行盛廣,虛構的十殿地獄,猶如世間法院,審批世間案件,處極慘之刑法,將死後的世界虛構成一個折磨殺戮的刑場,用以警示世人多行善。

這種十殿閻王的說法很得百姓的心裡,他們對於一些惡人處於無法報復的心態時,只能幻想有神仙之流代替他們懲罰這些人,因此宗教也利用百姓的這個心態來宣揚教義,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國布衣


鬼神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裡面有豐富的內容,回答這個問題,是給鬼神文化面紗撩開一個小角,使一些讀者對其有一點了解。

先說什麼是十殿。十殿就是中國佛教稱主管地獄的有十個王,十王所居的宮殿就叫十殿。

再說十殿閻王,就是中國佛教所傳的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

十個閻王分別是: 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轉輪王。十王各自居住在一個殿,所以稱十殿閻王,簡稱“十王”。

說到地獄,給人的感覺是陰森可怕,惡鬼長嘴獠牙。佛教的地獄意為“苦的世界”,地下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目。古印度傳說,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後就墮入地獄,要經受種種苦難,佛教也這樣認為。

十殿閻王都主要管什麼呢?下面分別說說十王的司職。

第一殿,秦廣王蔣

專官人間夭壽生死,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正寢,接引超升;那些有功有過,功過相當的,交到第十殿發放間,來世男轉女,女轉男;那些惡多善少,罪大惡極的,押到殿右孽鏡臺,讓他看看自己在世時心的好壞,批然後解到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歷

專管活大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活著時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的,都推入此獄,另發到16小獄受苦,滿期再轉解到第三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餘

專管黑繩大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忤逆尊長,教唆興訟的,推入此獄,要經受倒吊、挖眼、刮骨的酷刑,刑滿後轉解到第四殿繼續改造。

第四殿,杵官王呂

專管合大地獄,另設16小地獄,那些曾經抗糧賴租,交易欺詐的,推入此獄,另再判到小獄經受苦難,刑滿後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包

專管叫喚大地獄,並16誅心小獄。關押到這裡的,都要細查曾犯何惡,然後發到誅心16小獄,在這裡要經受鉤出心,讓蛇食,鍘身首之難,刑滿後另發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畢

專管大叫喚大地獄和枉死城,另設16小獄。那些不服從不孝敬父母的,要被小鬼用鋸成兩段。那些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的,都發到此獄。受到鐵錐打、火燒舌的刑罰。然後發小獄受苦,期滿轉解到第七殿,查有無其他惡行。

第七殿,泰山王董

專管熱惱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取骸合藥、對別人至親挑撥離間的,發到此獄,再發小獄。那些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的,要遭受下油鍋的刑罰,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

第八殿,都市王黃

專管大熱大惱大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不孝,給父母公婆造成愁悶煩惱的,關到此獄,然後轉小獄加刑,受盡各種痛苦後,直接解交到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陸

專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殺人放火、斬絞正法的,解到本殿,把其手足捆在空心銅樁上,煽火焚燒,燙燼心肝,再發到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人都投生,才提轉第十殿。

第十殿,轉輪王薛

專管各殿解到鬼魂,根據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凡是作孽極惡之鬼,先使其卵胎溼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變人生,投胎到蠻夷之地,好地方甭想去了。所有投生的,先灌飲迷湯,使其忘了前生之事,重新做人。

鬼神雖不可信,但要堅信做好人


趣話歷史那些事


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一殿秦廣王

是亡魂來到陰間後接受初步篩選的地方。根據善惡,分到不同的地方。

二殿楚江王

生前多為作惡多端的人。

三殿宋帝王

懲罰那些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人,以及挑撥離間的人

四殿仵官王

在交易中強買強賣,不守信諾的人

五殿閻羅王

核查前幾殿的懲處是否合適。還有“思鄉嶺,讓鬼緩解思鄉之情”

六殿卞城王

忤逆父母,不孝順的人,怨天尤地者。

七殿泰山王

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

八殿都市王

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

九殿平等王

殺人放火,執行死刑的人

十殿轉輪王

判定善惡,等級,發往六道輪迴投生。

如果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謝謝點贊,關注(書海縱橫)


書海縱橫


前兩天總結了一篇《說說“地獄漫遊”》,裡邊也說到了十殿閻王,這是來自宗教對地獄的刻畫...

地獄,幾乎是各宗教一致給惡人安排的死後歸宿,酷刑重罰,悲嚎痛哭,令人毛骨悚然,被認為是人間監獄在宗教想象中反映。



佛經中說有八大地獄、十大地獄、十六小地獄、十八地獄、三十地獄、一百二十六地獄等。

自唐末以來,漢傳佛教界流傳“十殿閻君”說,謂地獄主管為十大閻王,各居一殿,各有專司:

第一殿秦廣王,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簿籍,統管陰間鬼判,居大海中正西黃泉黑路上。

第二殿楚江王,主管等活大地獄,下設黑雲沙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燋石下。

第三殿宋帝王.主管黑繩大地獄,下設鹼滷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東南方沃燋石下。

第四殿五官王,主管等合大地獄,下設沸湯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正東方沃燋石下。

第五殿閻羅王,主管叫喚大地獄,下設十六誅心小地獄,在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燋石下。

第六殿卞城王,主管大叫喚地獄,下設常跪鐵沙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燋石下。

第七殿泰山王,主管熱惱大地獄,下設錘衄自吞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西北方沃燋石下。

第八殿都市王,主管大熱惱大地獄,下設車崩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燋石下。

第九殿平等王,主管阿鼻大地獄,下設敲骨灼身等十六小地獄,在大海之底、西南方沃燋石下。

第十殿轉輪王,主管投生轉世,在沃燋石外正東方,設有金、銀、玉、 石、木板、奈何六座橋。



據稱此說始於唐張果老,或說乃唐道明和尚神遊地府所見。十殿閻君也被道教和民間廣泛接受,並流行於日本、朝鮮等地,有《預修十王生七經》 及《玉曆寶鈔》等勸善書詳述其事。

地獄若是實有,則無疑是生靈的莫大恥辱。然面,那些作惡多端、害人禍世而在人間未受應得惡報的惡人,死後墮入地獄受罰,也是善良正直的好人希望中的事。

不論地獄有無,像地藏菩薩那樣,深入最黑暗汙穢的罪惡深坑教化濟拔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及釋迦牟尼佛“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不但下地獄.而且莊嚴地獄”的稍神,不愧為人心中最璀璨的善性光明之發射。


逝聖歸和


十殿閻羅皆護法,掌管善惡與生死,

莫道所做無人知,天地有神銘記錄,

善惡分明己自種,賞罰分明無錯落,

勸君日日多行善,閻羅相護亦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