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位置的焊接技巧推薦

不同位置的焊接特性有其自身的焊接特性和關鍵點。掌握不同部位的焊接操作對焊接工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編輯試圖收集和整理不同位置的焊接技術。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仰焊

焊接特點:

1.熔融金屬由於重力而下降,熔池的形狀和大小不適合控制。

2.杆件運輸困難,焊接件表面不應焊接光滑。

3.易出現夾渣、熔透不足、焊接腫瘤、焊縫成形不良等缺陷。

4.熔化的焊縫金屬飛濺和擴散,容易造成燒傷事故。

5.向上焊接比其他位置效率低。

各種位置的焊接技巧推薦

仰焊

焊接要點:

1.當對接焊縫厚度為≤4mm時,應採用I形槽和φ3.2mm電極,焊接電流適中。當對接焊縫厚度為≥5mm時,應採用多層多道焊。

2。T形接頭根部小於8 mm時,應採用單層焊接;當T形接頭根部大於8 mm時,應採用多層多道焊。

3.根據具體情況,請使用正確的條帶方法: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當焊腳尺寸較小時,採用線性或線性往復焊條,完成單層焊接;當焊腳尺寸較大時,可採用多層焊或多層多道焊條。第一層應採用線性輸送杆,其餘層可選用斜三角形或斜環式輸送棒。

(2)無論採用哪種送帶方式,都不建議在每一個多餘的熔池中有過多的焊縫金屬。

平焊

焊接特點:

1.焊接金屬主要依靠自重向熔池過渡。

2.熔池形狀和熔池金屬易於維護和控制。

3.焊接相同厚度的金屬,平焊位置的焊接電流大於其他焊接位置的焊接電流,生產效率較高。

4.熔渣與熔池易發生混合現象,特別是焊接平角焊縫時,熔渣容易形成夾渣。酸性電極渣和熔池不易區分;鹼性電極相對清晰;HG 20581標準明確表明,酸性電極不能用於ⅡⅢ類容器。

5.焊接參數和操作不當,容易產生焊瘤、咬邊、焊接變形等缺陷。

6.單面焊背面自由成形時,第一焊縫容易產生熔深不均勻、背面成形不良等問題。

各種位置的焊接技巧推薦

焊接要點:

1.根據板厚,可選擇較大直徑的電極和較大的焊接電流。

2.焊接時,焊條與焊件夾角為60≤80°,控制了熔渣與液態金屬的分離,防止了引渣現象。

3.當鋼板厚度為≤6mm時,對焊通常打開I型坡口,前焊縫應採用φ3.2~4焊條的短弧焊焊接,熔深可達鋼板厚度的2~3。在封底之前,除了重要的結構外,不能清除根部,但是渣應該被清理乾淨,電流可以更大。

4.對焊時若熔渣與熔池金屬混合不清,可拉長電弧,使電極前傾,將熔渣推回熔池,防止夾渣。

5.水平斜焊時,應採用上坡焊,防止夾渣和熔池向前移動,避免夾渣。

6.在採用多層、多道次焊接時,應注意焊接胎圈數目和焊接順序的選擇,每層不應超過4?5mm。

7.如果T型、角接和搭接的厚度不同,應調整焊條的角度,使電弧偏離厚板的一側,使兩塊板受熱均勻。

8.正確選用運條方法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當焊接厚度為≤6 mm的Ⅰ坡口對接焊時,採用雙面焊時,前焊縫採用線性焊條,速度稍慢,後焊縫也採用線性焊條,焊接電流略大,焊接速度快。

(2)(1)當板厚小於6mm時,開孔時可採用多層焊或多層多道焊,第一層底焊應採用小電流焊條、小量規電流、線狀或鋸齒形帶材焊接。(2)當板厚小於6mm時,可採用多層焊或多層焊接。焊接填充層時,可選用大直徑焊條和大焊接電流的短弧焊接。

(3)T型接頭平角焊腳尺寸小於6 mm時,可選用單層焊接,可採用直線、斜環法或鋸齒形傳送杆法;當焊腳尺寸較大時,應採用多層焊或多層多道焊,底焊採用線性輸送杆法,填料層可採用斜鋸齒和斜環輸送棒。

(4)多層多道次焊接一般適用於線性焊接.

立焊

焊接特點:

1.由於自重的降低,熔池金屬和熔渣容易分離。

2.當熔池溫度過高時,熔池中的金屬容易向下流動,形成焊接腫瘤、咬邊、夾渣等缺陷,焊縫不均勻。

3.T型接頭焊縫根部易形成非熔透.

4.滲透程度容易掌握。

5.焊接生產率低於平焊。

各種位置的焊接技巧推薦

焊接要點:

1.保持正確的焊條角度;

2.上立焊是生產中常用的一種焊接方法,下立焊需要特殊的電極來保證焊接質量。垂直向上焊的焊接電流比平直焊低10≤~15%,焊條直徑應選擇較小的焊條直徑(

3.採用短電弧焊縮短熔滴到熔池的過渡距離。

4.採用正確的運輸方法。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T型坡口對接焊(常用於薄板)向上垂直焊接時,多采用線性、鋸齒形、月牙形等條形焊接,最大弧長不超過6 mm。

(2)在其它形式的對接焊接中,第一層焊縫通常採用斷口焊,通常採用弧形和三角形小擺杆焊接。此後,所有層都可以使用新月形或鋸齒形鋼筋。

(3)在T型接頭的垂直焊接中,焊條在焊縫兩側和頂角上應有適當的停留時間,焊條的擺動範圍不應大於焊縫的寬度,焊條的操作應與其他坡口形式的垂直焊相似。(3)在T型接頭的垂直焊接中,焊條的擺動範圍不應大於焊縫的寬度,焊條的操作應與其他坡口形式的垂直焊接相似。

(4)覆蓋層焊接時,焊縫表面形狀取決於帶材法。對焊縫表面要求稍高的可採用月牙形條,光滑表面可採用鋸齒形條(中間凹形與停頓時間有關)。

橫焊

焊接特點:

1.液態金屬由於自身的自重,容易落到坡口上,造成上側咬邊缺陷和下部撕裂焊腫瘤或非穿透缺陷。

2.熔化的金屬和熔渣容易分離,有點像立式焊接。

各種位置的焊接技巧推薦

焊接要點:

1.3~4 mm厚的對接接頭可用Ⅰ坡口焊接在坡口兩側,而厚對接接頭的對接接頭可用Ⅰ槽焊在兩側。

2.選用小直徑焊條,焊接電流小於平焊,短電弧操作,可更好地控制金屬熔體的流動。

3.厚板焊接除底焊外,還應採用多層多道焊。

4.多層多道次焊接時,應特別注意控制焊縫之間的搭接距離。每道次都應焊接在上一次焊接的1/3處,以防止出現凸起。

5.根據具體情況,焊接速度應稍快、均勻、電極角度合適。

6.採用正確的條帶法

主要結果如下:(1)Ⅰ型對焊前焊縫採用往復式直線條焊較好,厚件應選用線型或小斜條,對焊後採用直線條,適當增加焊接電流。

(2)當採用其他槽對接橫焊時,間隙較小時,可採用直線條進行底焊;間隙較大時,可採用往復直線條進行底焊,斜環條則可用於其他層,直線條則可用於多層多道焊。S焊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