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一直以来,银行产品深受国人信赖,被认为是安全的、不会亏损的金融产品。

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们,更是对钱存银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

一、银行理财,绝对安全吗?

其实,你的钱购买银行产品,唯一能确定本金100%安全的只有银行存款,因为银行存款是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如果银行倒闭,也需要将本金赔付给你。

需要注意的是,一家银行最多能赔给你的是50万元。如果你在这家银行存款超过50万,那也最多只能赔50万。

除了存款之外,其他银行理财产品则不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理论上是存在亏损可能的。

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三种:自销、代销和托管理财产品

银行自销理财产品按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R1-R5级,即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风险不一。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评估结果来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投资对象决定了投资风险

代销理财产品银行不参与实际的投资运营,只是提供了一个销售的平台,比如保险,就是典型的银行代销产品。此外,基金、信托、黄金等都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代销。

这些理财产品你可以在银行买,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购买。

代销理财产品并不代表风险就高,其投资风险高低需要查看产品说明书,看投资标的具体如何分布。

产品说明书中会说明投资标的,以及具体的投资比例范围。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理财产品说明书的信息极为重要

虽然银行不用为代销产品的盈亏负责,但是银行在筛选的过程中还是会把把关的,明显不靠谱的发行方不可能在银行代销。

银行托管产品和银行的关联性就更低了,银行只负责对托管资产提供安全保管、资金清算、资产估值、会计核算、投资监督、信息披露等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

简单地说,银行仅依据托管合同对托管产品完成资金收付、划拨等约定事项,并不对发行方公司的可靠性、产品的投资风险进行审核。

在自销、代销和托管这三种银行可以购买的理财产品类型中,一直以来最为安全的是银行自销产品。为了吸引客户,银行也会推出保本型的理财产品。

如果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银行会通过期限错赔、滚动发行的方式,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付的方式来确保本息兑付。

不过,承诺保本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了。在去年的资管新规下,提到银行理财产品逐步从固收型转变为净值型,以后不能再承诺保本保息,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资管新规让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本

所以说,之后银行销售的产品,除了存款之外,没有任何一款理财产品能够保证100%本金安全了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银行自销理财产品相对来说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虽然不再承诺保本保息,但是如果选择的是R1-R2等级的产品,本金亏损可能几乎为0,也基本能做到预期收益率。

只不过,理论上它们现在也是不保本的产品了,这个心里要有数。

二、保险理财,银行的心头好

保险产品是银行代销产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银行很喜欢的一类产品,可谓是银行的心头好。

首先,保险资产稳健,安全性高

保险公司除了分立、合并或者依法撤销的情况下,不得解散

当一家保险公司陷入偿付危机时,监管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要求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开设分支机构、要求股东增资等。

退一万步说,就算保险公司破产,也不能一走了之,其所有投保人的保单都必须由其他人寿保险公司全盘接手了才能走。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保险法》第92条的相关规定

如果保险公司破产清算资产仍然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设立的保险保障基金会出手实施救助!

因此,银行代销保险产品很放心,这个金主从安全性上来说很靠谱,不会出现跑路、无法兑付等难以预计的情况。

其次,在资管新规的大背景下,保险理财产品保证刚性兑付的特性显得尤为突出

国内监管对保险公司投资途径限制严格,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债券、央行票据、货币基金、不动产投资等,涉及权益类股票等高风险投资较少,因此投资风险较低。

我们分别来看下三种银行常见的保险产品:

  • 万能型保险:合同均承诺有保证利率,这是产品保证给付的收益率,目前监管允许的最高保证利率是3%。在保证利率之上的利息是不确定的,但本金和承诺的保证利率部分绝对安全。
  • 分红型保险:保险的分红来源于保险公司每年的可分配盈余,监管规定保险公司每年至少应将不少于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极端情况下,如果当年没有可分配盈余,则分红可能为0,但不会出现本金亏损。
  • 年金保险:投保时已约定好年金领取的时间,以及每年领取的金额比例大小,属于固收型产品,资金安全受法律保护。

当然,投资连结型保险是不保证刚性兑付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类股票型基金,你所交保费的一部分交给保险公司进行资产配置,投保人需要自己承担投资风险。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投连型保险与股票投资挂钩

最后,在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多为"理财型"的,通常是万能型、分红型或者年金保险,这类保险保障程度低,更注重的是资产增值,因此不会引发理赔纠纷。

而投资人在银行购买"理财型"保险,往往交的保费金额会比较高,通常都是几万保费起,几十万、上百万保费也不少见。

相比于让储户把这些钱存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会更乐衷于让你把这些钱用来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安全性上没有什么问题,同时还能赚取佣金。

银行工作人员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上演一幕幕"存单变保单"事件的根本原因所在,尤其是老年消费者经常会碰到这一问题。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存单变保单”引发纠纷问题严重

从安全性和收益性来说,在银行买到保险理财产品并没有大问题。"存单变保单"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流动性问题,往往需要放至少3年或者5年才能取出,甚至有的长达十几二十年。

尤其是老年人在购买时搞不清楚状况,以为是存款,结果急用钱时才发现是保险,未到期取出来会遭受经济损失,这就导致了纠纷的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监管自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就规定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需进行录音、录像,俗称"双录"。

银行就是属于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范畴,因此也要执行"双录"。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需要执行“双录”的范围

自从这个管理办法实施之后,关于"保单变存单"的情况大大减少,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杜绝。

在保监会第265号文中,对通过营业场所内自助终端等设备进行销售时,未提出"双录"的要求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监管对自助终端的规定被多家银行钻了空子

因此,银行工作人员在向你推销保险理财产品时,为了避免麻烦,往往会引导你通过手机银行等方式来完成购买,规避"双录"环节。

如果你只是想购买流动性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那么你一定要注意避免买到持有期间较长的保险理财产品。

如果你对流动性要求较低,想获得安全、稳健、收益相对较高的金融产品,那么银行代销的这类保险产品是完全可以考虑的。

三、银行卖的保险理财真的能达到预定收益吗?

前面说到,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安全、稳健、收益相对较高,但是真的能达到宣传页上宣称的收益吗?

下图是去年在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代销的某款万能型保险产品,存5年利率高达5.44%。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去年某款银行热销的保险理财产品

在这一风险水平下,这个利率可谓是很高了。

要知道,同期各大银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均没有超过5.44%的,最高的泉州银行是4.225%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各大银行存款利率

可是,最终这款保险理财产品真能达到5年5.44%的预期利率吗?

前面浮生君已经说到,目前监管允许一款万能型保险产品承诺的最高保证利率是3%。

5.44%的利率一定是超过保证利率的,所以银行工作人员才会在产品收益说明表上写上"仅供参考"四个字。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问银行工作人员的时候,他们都会告诉你说,只要你持有满5年,一定可以达到表上写的收益呢?

这里其实就涉及到行业的一个小秘密了。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预期实现3年或5年5%+的利率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一般而言用,这个利率来吸引客户的保险公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他们希望和银行合作,承诺较高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从而扩大公司的保费规模。

对银行来说,虽然我只是代销你保险公司的产品,能否做到预期收益和我无关,但是毕竟是挂在我这销售的,到时候收益天差地别,投资者还是要来找我的呀,你得给我承诺你一定能做到这收益!

于是乎,两边就签署了一个内部协议,如果达不到承诺收益,保险公司要承担兜底责任。

只不过,这个协议是不会拿出来给普通消费者看的。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银行和保险公司会有内部协议

如果仔细翻开合同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个保险产品其实是长期的,有的长达10年、20年,有的甚至是终身。但为什么银行代销时会把它说成是3年期或者5年期的产品呢?

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在和银行签协议的时候,只承诺了3年或者5年能做到这个收益

。时间再长保险公司是不敢保证的,投资市场瞬息万变,如果承诺了长期高收益,保险公司的偿付风险是很大的。

因此,银行的销售人员会叮嘱你说,到了约定的3年或者5年,你要记得退保把钱全部拿出来,实现预期的本息兑付,否则之后的收益是不保证的!

换句话说,超过银行销售人员告诉你的年限之后,收益率将不再受内部协议保护,不过仍然确保不低于合同约定的最低保证利率

因此,如果你看中了一款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他们敢写在宣传单页上的收益,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要注意工作人员告诉你持有的时间。

超过了银行工作人员建议你的持有时间之后,如果钱不急着用,也没有太好的投资途径,同时这款产品的实际结算利率仍然有较好的竞争力,那么你仍然可以选择继续持有。

因为只要你买的不是投连型保险,本金首先是可以确保安全的,万能型的还会有最低保证利率,满足厌恶风险型投资人群的保本要求。

讲到这里,浮生君已经把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剖析清楚了,如何选择就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啦!

我是保险观察,一个客观、专业、有温度、有态度的保险自媒体。请关注我,让我把专业带给你!也欢迎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本人公众号“今日说保”哦!如果有任何保险问题,欢迎咨询!

保险理财,银行绕不过去的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