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祕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完美的牛排通常需要具備“柔嫩多汁”和“焦香四溢”兩大要素,雖然它們看似相互矛盾。煎好一塊牛排,本質上就是在這兩個要素間根據個人喜好尋求平衡點。今天我們就詳細跟大家說說,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01

從“柔嫩多汁”到“焦香四溢”

/牛排口感的秘密/

全生的牛排,軟韌而富有彈性,肌纖維飽含汁水,能夠嚐出氨基酸的鮮、淡淡的咸和微微的酸,但香味物質十分匱乏,因此柔嫩的生肉不具備“肉香”。煎烤加熱能對牛排的肌纖維造成物理性破壞,使肌肉細胞釋放出帶有“肉香”的風味物質,隨後化學反應取代了物理變化,肉汁和油脂在高溫下分解並重組成新的分子,隨著牛排不斷變幹,肉香也不斷強化併產生額外的焦香,這就是牛排從“柔嫩多汁”變得“焦香四溢”的過程。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充沛的肉汁 | twitter.com/jamesjamicich牛排加熱至三分熟後,肉汁溢出達到高峰,隨後牛排表面開始脫水,溫度升高到足以引發“美拉德反應”,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與氨基酸經過一系列複雜反應,給牛排表面裹上了一層鮮亮油潤的“焦糖色外殼”,同時散發出令人著迷的肉香。褐變反應產生的眾多酯類、醛類和酮類物質,讓牛肉口感濃郁又富有層次,不僅具有肉香,還散發著果香、花香、堅果香和青草的芬芳。因此,讓牛排表面劇烈焦化,同時內部保留足夠汁水,就是煎牛排的終極目標!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那麼煎好一塊牛排有沒有比較通行的法則,注意哪些要點就能讓煎牛排的成功率更高?

02

煎牛排心法

/煎好一塊牛排的關鍵7點/

1.牛排需要一定的厚度

坦率地說,如果牛排厚度小於1.5cm,想要到得到“肉汁”和“焦香”並存的牛排其實難度比較大,因為薄牛排從“柔嫩”跨越到“乾硬”區間的窗口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可能不超過1分鐘。因此,原切牛排最好能有適當的厚度。

通常來說,牛排的厚度和橫截面大小正相關,對橫截面較大(西冷、肋眼)的牛排推薦厚度為2.5~3cm;對橫截面較小(菲力)的牛排推薦厚度為3.5~4.5cm。厚切牛排煎起來才有足夠的(容錯)時間,能讓表面徹底焦化的同時,內部也不至於因為升溫過快而過度流失汁水。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2.牛排一定要放置到室溫再下鍋

牛排完全解凍後,一定要在室溫環境下放置20~30分鐘再下鍋。原因就是,太涼的牛排會耗費鍋底的初始熱度,使牛排表層脫水的速度放緩;同時,劇烈溫差也會使肌纖維收縮程度更劇烈,溢出更多汁水,這都不利於“焦化外殼”的形成,如此煎出的牛排表層灰白如同水煮肉排,肉香和油潤感會大打折扣。

牛排最理想的解凍方式:撕去真空包裝袋,用吸水紙包裹後,置於風冷冷藏室內緩慢解凍。這種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牛排細胞內的汁水,雖然需要的時間較長(大於12小時),但好牛排值得等待。當然如果時間不允許,也可以浸泡在冷水中解凍,但最好將真空包裝袋適當放氣,因為牛排解凍後體積會增加,在真空包裝狹小的空間內受到擠壓,會像擰毛巾一般流失掉寶貴汁水。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3.平底鍋要充分再充分的預熱

煎牛排優先選擇材質厚實的平底鍋。道理很簡單,烤燙厚底鍋需要的總熱量要比烤燙薄底鍋更多,同理,牛排下鍋後讓薄底鍋降溫會比厚底鍋快。從熱量守恆的角度看,厚底鍋在熱度上的“續航”能力更強,即使肉汁不停蒸發吸熱,鍋底也能維持相對較久的高溫,這利用牛排焦化外殼的形成。厚底鍋因為火力調整導致的溫度變化也比較緩和,這同樣有利於牛排的均勻受熱。

如果平底鍋沒有充分預熱,下鍋後溢出的肉汁汽化過緩,會在牛排周圍匯聚,那牛排就相當於在“肉湯中悶煮”,煎烤時間會延長,焦香風味也會打折扣。鍋要熱到怎樣的程度才算充分,大致需要達到油的煙點,也就是讓鍋底的油開始冒煙即可。可以說,充分熱鍋是煎牛排最最重要的一步。牛排下鍋前可以撒上鹽粒和黑胡椒調味,這也能幫助表層焦化外殼的形成,待到一面黑胡椒散發焦香時就是調小火力的最佳時機。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4.牛排下鍋後不要急著翻面

牛排放入充分預熱的平底鍋後,不要急著翻面。拿煎3cm的厚切肋眼牛排舉例,下鍋後待胡椒散發焦香時將火力調至小火,至少1.5~2分鐘內都不要去翻動它,天塌了都別翻。西冷、肋眼這類油脂較豐富的牛排,煎烤過程中自身會溶出許多油脂,這點時間完全不需要擔心焦糊。不去翻動牛排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影響牛排表面焦化外殼的形成。

牛排在差不多五成熟時,表面就會有星星點點的紅色肉汁析出,再等待一會就可以翻面了。通常說來,厚切3cm的肋眼,想要五至七成熟兩面需要煎至少3分鐘,中途翻面一次。由於牛排第二面接觸鍋底的初始溫度不如第一面時高,所以第二面焦化外殼遠沒有第一面完美,對此,我們可以在完成翻面後,加一小塊黃油,幫助第二面牛排焦化,融化的黃油也可以淋在牛排上增加油潤質感。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5.分段式烹飪法更適合厚切牛排

如果條件允許,鍋煎+烤箱能做出更完美的厚切牛排。平底鍋煎牛排是讓熱量通過熾熱的金屬直接傳導至牛排內部,牛排表面會在高溫炙烤下迅速脫水,在短短几十秒內褐變並散發出焦香。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只能單面加熱,因此牛排內部的受熱收縮是不均勻的,兩面吸收的總熱量也是不相等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烤箱助力,烤箱是一種間接的均勻加熱的工具,熱量通過空氣對流和箱壁的紅外輻射從四面八方均勻的加熱牛排。拿厚切3cm的肋眼舉例,我們可以兩面各煎3分鐘使表面充分焦化,再放進烤箱180℃烤10分鐘,同樣可以達到五成至七成熟的狀態,同時保留更充沛的肉汁。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6.煎好的牛排一定要靜置

牛排終於煎好了,但別急著大快朵頤,煎好的牛排需要醒一段時間。煎牛排的過程中,牛排內部的溫度始終在升高,肌肉纖維處於持續收縮擠壓出肉汁的高壓狀態,如果在牛排內部溫度最高的時候急著切開牛排,無處安放的應力會迅速釋放,結果就是寶貴的肉汁大量的流失。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我們需要的是靜靜等待,讓高溫的牛排緩緩降溫,肌肉纖維慢慢舒張開來,增大的細胞間隙重新“吸收”回肉汁,保留到入口的那一刻,通常厚切3cm的肋眼醒6~12分鐘就可以了。醒牛排時需要注意保溫,可以用錫紙鬆鬆包裹住牛排或置於50℃左右的烤箱內靜置。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醒牛排時最好懸空或放置在烤架上,這樣滴落的肉汁不會將寶貴的焦化外殼泡軟,這可是辛苦獲得的精華。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7.一塊好牛排

其實除了上面苦口婆心的煎牛排心法,一塊好牛排也是好吃的關鍵。所長連著吃了三禮拜的煎牛排,終於找到了兩款很不錯的牛排:厚切谷飼戰斧牛排(3cm)和安格斯谷飼雪花上腦(2cm)。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所長煎牛排不完全記錄產自澳洲谷飼牛,由於澳洲地廣人稀,空氣清新,水源清澈,再加上科學的谷飼營養攝入,使所產的谷飼牛的肉質多汁細嫩、油脂香味濃郁,品質優秀。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澳洲安格斯谷飼牛 | vimfox.infootherangus“戰斧牛排”(Tomahawk steak)從屬的肋眼(rib eye)與菲力(tenderloin)、西冷(Sirloin)同為牛脊處的三大經典部位,雖然肉質不如小菲力細膩,但擁有菲力無可比擬的濃郁牛排風味,最美不過骨邊肉,比單純的西冷牛排更令人著迷。厚切3cm單片足足450克,切去了多餘牛骨部分,方便大家烹飪,適合一人過癮,兩人分享。

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你也能在家煎出一塊完美牛排


谷飼100天澳洲“戰斧牛排” ,3cm厚切上腦牛排(chuck roll),位於頸肩部靠後緊鄰肋眼,相比菲力和西冷更易囤積油花,因此常常有著漂亮的大理石紋,2cm的厚度煎烤起來也十分容易駕馭。不光可以做牛排,也可以切成條或是做成牛肉粒,總之怎麼做都很好吃。上腦肉質綿軟,肥瘦相宜,即使用在火鍋裡也是一流的部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