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易亏本?这种理财“坑”最多

银行理财易亏本?这种理财“坑”最多

最近经常有人咨询我买如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且说2018买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亏损出来,也有很乏风险。于是我便上网进行搜索了一下,发现许多类似的文章

银行理财易亏本?这种理财“坑”最多

银行理财易亏本?这种理财“坑”最多

相信大家也看到过许多类似的报道,看起来似乎银行的理财产品的风险也逐渐高起来,但如果你仔细阅读后就可以发现,亏损的只有两种情况:1、购买的基金理财产品。2、业务员忽悠老人购买基金类理财产品。

许多投资者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收益,所以尽可能去选择收益类较高的理财产品。再加上很多银行员工卖基金类产品则可以拿到更高的提成与绩效。所以便更愿意向投资者推荐基金类产品。而这类基金类产品则是含有

高风险的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和混合基金为主。而将那些“不赚钱”且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藏起来,并不希望投资者进行购买。从而导致很多不懂或年级较大的投资者“受骗”。

所以,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问清是否含有股票、指数和混合基金。如果含有其中一种,则需要谨慎选择。

高收益必然面临着高风险,在如今经济放缓的2019年最求稳中求胜才是明智之举。

结构化理财产品的兴起

2018年在银监会的影响下,“结构化理财产品”逐渐兴起,目前市场上所宣传的特点在于收益高于普通理财产品且风险系数较小。

以下这张图可以清晰的了解结构化理财产品的构成

银行理财易亏本?这种理财“坑”最多

一般情况下,只要理财产品名称中含有:指数、涨跌、期权等字样的都属于结构化理财产品。

说白了,这种结构化理财产品就是将低收益低风险的理财收益去搏更高的利润。如果赌对了,那收益率绝对高的惊人,如果错了则有可能影响到本金的安全。这主要还是以管理团队的专业性而决定。

目前可以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大多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其规模和团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控手段还是很强的,如果投资者想搏一搏,可以适当性的选择结构化理财产品,但如果您是希望保本收益则建议不要进行购买。

银行理财易亏本?这种理财“坑”最多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我们已经度过了悲惨的2018年并进入了经济放缓的2019年,一定要让我们的投资脚步慢下来,在追求保本的同时得到更高的收益才是2019年投资最好的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