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想拼過的大魔王,請對他報以掌聲與尊重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開篇的第一句話,96年出生的周琦,他率領中國男籃站到過亞洲之巔;他用汗水拼出來的成果,能讓他可以不假思索的為父母買一個大房子;他卓越的天賦讓他可以在人群中一眼被認出,甚至與他合影都成為了一種榮幸。23歲的他,可能已經站到了很多人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高度。

他幸運,又不幸。批判家們總會找到各種神奇的理由去挖苦,去嘲諷。在姚明退役,阿聯逐漸老去的時候,周琦,承載了我們太多對於中國移動長城,乃至中國男籃的希望。


周琦 | 為夢想拼過的大魔王,請對他報以掌聲與尊重


我相信苦盡甘來,我也相信水逆終將退散。

上小學時我聽到這樣一則故事,有老師問:“你們知道世界第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麼?”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到:“珠穆朗瑪峰!”“那第二高呢?”全場鴉雀無聲。其實世間萬物有許多事情都是這樣,你講不出太多公平可言。你會說喬戈裡峰就遠不如珠穆朗瑪雄偉?我看未必。就像本土天賦少年克里斯憑藉著超高的選秀順位和保障合同,擁有著成噸的時間與機會證明自己一樣,新的東方小巨人,只能藉助零星的上場時間做著全場折返跑。

我清楚的記著周琦在NBA賽場的第一分,是客場挑戰尼克斯的一記罰球入賬。那時我在學校的食堂裡,對同伴驚呼我們見證著歷史。其實後來才懂得,周琦的“苦”是從他邁入NBA賽場的那一刻開始的。

第2輪第43順位,沒人會想到剛剛在總決賽橫掃廣東的內線支柱新星,初登NBA的舞臺就慘遭這“第一苦”。失落、沮喪、並無太多保障金的合同,無需回看之前的資料,登錄NBA的夢本就是一場冒險的旅途,他毅然決然起身前往。


周琦 | 為夢想拼過的大魔王,請對他報以掌聲與尊重


在亞洲,他是大魔王,他是火鍋王子。但是在NBA,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二輪秀。又恰逢這是二十年內,休斯頓火箭最具競爭力的一年;又恰逢小鬍子,不是一個善用新人的主教練,周琦在NBA賽場的第一年,鮮有表現的機會。發展聯盟,才是他的熟悉故地。

身處異國他鄉,所受的苦幾個文字實在不能承其重。我只能看到,亞運會的這年夏天,周琦的上肢肌肉群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無論是外線試籃,補防火鍋,與王哲林的高低位呼應都有太多的進步。

亞運會中國隊的奪冠,與周琦的迅速成長有著緊密的關係。隨著莫雷一條又一條推特的祝賀,隨著夏天運作後火箭內線的空虛和內內的久傷未愈。我們都以為,練級打怪頗見成效的周琦,是時候迎來生涯的轉折,可誰知,隨之而來的是這“第二苦”。

傷病。兩年征戰19場,受傷6次。從總經理莫雷的角度來說,這次分手是一次並不艱難的選擇。在那個最好進入輪換的時間點,傷病也親手將周琦在休斯敦的大門緩緩關上。

他也曾是天之驕子,大魔王豈是浪得虛名。

英雄不問出處,周琦卻有太出眾的天賦。就像之前接受採訪時他曾說:“我之前的二十年太順了,沒遇到過什麼挫折。”

憑藉著父母平均一米九的身高,八歲長到一米七的周琦就已經開始接受專業的籃球訓練。13歲進入國青隊,15歲作為主力拿下U16邀請賽的冠軍,17歲進入國家隊並隨隊出征仁川亞運會,20歲出徵奧運會,21歲拿下cba總冠軍和最佳防守球員。大魔王的美譽也在那時,響徹雲霄。

如果故事真如文章般倒序發展,那該有多深入人心。

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我們也要去給予尊重。作為一名職業球員,無球可打又怎能撐住夢想之重。


周琦 | 為夢想拼過的大魔王,請對他報以掌聲與尊重


眼下週琦與下賽季加入遼籃的消息,刷遍各大平臺。除了尊重,並無其他想說。關於NBA的夢,周琦拼過了。傷病的阻攔,球隊陣容結構的變化,時運不濟本就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有人會說,你周琦就是沒有哈騰體格好,人家休斯頓憑什麼要你。是啊,兄弟,璞玉與石頭比誰更硬,本就必輸無疑。技術特點不夠好,力量對抗不夠足,那就繼續玩命練。社交平臺一直在發訓練視頻的周琦,體內憋著的,我相信定是一個小宇宙。

大薩博尼斯31歲才加盟波特蘭開拓者,阿聯也曾在30歲時拿到過湖人總價值800萬的合同。這次與休斯頓的合作失敗,不是一次襁褓中的夭折,而是曲折路上的一道關口。23歲的周琦,經受住了苦難,方顯來日之可期。

就像他曾在微博中寫到的那樣:夢不變,我在路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放平心態就好。

喜歡的朋友求轉發,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