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019年房價回落,並且有價無市,你怎麼看?

拒絕娛樂


威海曾經進入過我們的養老目的地,覺得海邊風光無限,而且乾淨整潔,小城市雖然不大但是生活還方便。

但是最後否決了。

因為我看到威海雨雪天氣超級多!海風大!就這兩種我們這些老年人就夠受的,有一陣子看天氣預報老有風雪。

其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想開了就不會到處亂跑了。相信和我一樣想法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單威海置業的外地人也越來越少,而本地人根本就支撐不起龐大的房地產市場,因此,急漲後的緩跌也是很正常的。


我的房子我做主


還真不是擠兌您,就看您那職位吧,一個建築公司的還副總,充其量就是一包工頭,還不是自己說了算的那種,估計一輩子沒見過多大世面吧。

有點經濟頭腦人都明白,房價隨經濟起伏,漲跌也是有規律的,不是少部分人意淫的結果,總體是上漲的!尤其是中等偏下的海邊城市,自然更是冬季是最淡季,會有下跌。

往大里說,從古至今,人有錢後幹嘛啊?不就是置房置地嗎!除各大城市以外,不就是在適宜居住的風景旅遊城市。

往小裡說,山東未來的發展還會繼續,尤其是沿海地帶。威海也是有名氣的地級市,比起廈門,青島來,是不大,但也是全國人包括近鄰韓國都盯著呢,房價也在全國平均水平,情理之中啊。想住好房子,先看看您那兜裡銀子多少。實在不行,乳山海景房有的是隨便挑。市區內的好位置,還真不是屌絲的居住地。。。


歐巴70後


我是威海一個售樓處的負責人,17年漲價高峰時我項目房價11800,現在18800,這就是你你所謂的回落?

我哥們去恆大買花園洋房,19000+的單價,從年前到現在兩次開售四棟樓,他一套都沒搶到,這就是你所謂的有價無市?


威海找房網


不單是威海的房價下跌,其實全國各地的房子都是有價無市,成交量很低,幾乎沒人買房,所謂的開盤售罄的火爆場面都是開發商花錢僱來的房托兒和炒房者再表演,不可信,房子降價是必然,也是經濟規律所決定的,沒有哪個行業永遠興旺,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已是夕陽西下,三年內房價下跌50%左右,每年下跌15%左右是鐵定的,靠忽悠及行政干預沒用,著急用房的和不著急用房的都等等吧,三年後會省下一半的購房錢!


楊帆起航148915271


威海這幾年的經濟狀況就像股票一樣大起大落,威海的房產主要看的是外地人,威海的經濟其實也是靠的是外地人,當威海沒有了人口流動,沒有外地人的入住,怎麼實現經濟的提升,怎麼實現工資的上浮,發不發展看經濟,這幾年威海的經濟發展還是偏向於房地產,真正能拿的出手的幾個大企業威高,迪尚金猴都在發展房地產,倒是沒聽說他們出的啥產品在國內或者國際上出名了,威海兩大地王一個讓威高買走了,一個讓金猴買走了,實體經濟半死不活。三星打印機在威海混不下去了,韓資在紛紛撤離,還有幾家在合併重組,謀求在惠普的供應商中能有一席之地。放眼東部濱海新城,政府部門大樓擦地而起的報道接踵而至,倒是沒看到哪個大型企業入駐。背後還是炒房經濟活躍。另外,本地早些年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力度很大,人口出生率低下,作為一個旅遊性的城市物價偏又出奇的高,人少消費大,就業機會和待遇都不高,外地人來的機會越來越少。同時,受到地域限制,威海是一個交通物流的終端,早些年鼓吹的中韓自貿由於受到薩德影響這些年也止步不前,上次韓國總統來中國,把煙臺列為了中韓貿易產業基地,外貿經濟對威海也不是太有利。南海新區的工業園很早以前就規劃完畢了但住宅用地的規模遠大於工業園,早些年入駐的企業經濟效益咋滴拋開不說,廠房已經破舊,而大片土地現在仍在荒蕪。經濟發展來看,東部濱海還是南海都在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實體經濟發展滯後。發展步伐可能會比較緩慢!


煙霞閣字畫


朋友16年在蒿泊買的房子7000元一平,19年的價格是1萬五六千一平,工資沒漲,房價翻了一倍還多,你說這房價的泡沫大不大?誰這個時候買誰就是接盤俠。


我是譚譚呀


威海的樓盤太多了。沿海邊高樓林立,密密麻麻,一望無邊。大多數是買者是投資的炒房客,還有不少是養老一族購買。

房地產稅和空置稅就要來了。炒房客的好日子即將終結。養老一族沒啥購買力和創造力,而且越來越老。僅僅靠威海本地市民是支撐不了高房價的。所以,威海房價還應該緩緩地下行幾年。

房子蓋得太多了。供大於求。



煙臺蠍子


房地產還處於暴利時代。因為國人太傻,太容易被忽悠。就算一畝地1200萬的購地成本,就算一畝地蓋一棟二十層的樓,除以666平,一平才不到2萬,再除以20,每平方建築面積頂多1000塊。善盡天良的房地產商們卻大喊什麼樓面價快兩萬了,不是侮辱老百姓的智商嗎


做個清涼漢


首先想說一個事情,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房地產的發展,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鏈的發展,所以可以說房地產帶動的更多的是配套產業的發展,而且這個配套範圍的廣泛性,相信大家應該能明白。如果房地產像某些人鼓吹的那樣崩盤,那比任何的金融危機的危害都會大很多,到時候就不僅僅是一些開發商破產了,相關產業基本也就廢了,而且銀行的貸款也會收不回來,從而直接導致金融業的衰退。那個時候,有房的很難生存,沒錢沒房的更加沒辦法生存。有些東西,國家眼裡很明白,但是不能說的那麼明白,為的就是能夠讓經濟在一個平穩的態勢發展,同時利用一些政策性的文件來穩住老百姓的心,經濟不能衰退,老百姓也得安撫,不然怎麼能體現出政府的公信力?

從國內樓市發展到現在,也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二十多年來的一個事情,就是每時每刻都會有一些人在說“房價馬上要下降了”,“樓市很快就得崩盤了”,稍微明白點的人都早去買房了,賺了多少心裡應該有數吧。但是另一個情況就是,更多沒有買房的人一直在想些房價往下降點吧,降了就可以去買個房子了,但是想想,如果房子降價了你真的敢買?所以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你看著別人買房子了你羨慕嫉妒恨,但是到你這裡了,你就直接各種藉口來說事,結果就是你一直在你的思維裡行走,只能羨慕別人,這個和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係。之前我就遇到過一個人,他是想買房子,但是就是一直在看,總想著會遇到更便宜的房子,從房價三千多一直拖到房價漲到一萬多,最後一萬多買的房子,他有心思買房的時候可以全款買一個,最後看了那麼久,全款成了首付。

人啊,都有一個矛盾的思維,在沒有買房的時候,總是希望房價能降,但是等他買房子了,又變成了希望房價蹭蹭的往上漲,這個你讓房價也很為難啊……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買一臺寶馬車,你不要問一個騎著自行車的人,他給不了你正確的意見,如果他有那個本事就不會只騎自行車了。如果你想做生意,你不要問一個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人,因為他根本不會做生意。如果你想買房子,不要在網上看一些沒有買房子的人的各種言論,因為他也在等著撿漏。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樓市涉及面太廣,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①國家需要發展,樓市維穩發展很重要,不要說什麼崩盤的言論了,危言聳聽而已,這是國家層面。②地方政府需要稅收,樓市不能出問題,這是地方政府的需求。③開發商投資資本,投資市場就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這是開發商最開始的初衷。④銀行給開發商貸款拿地建房子,又給購房者貸款買房子,如果樓市出問題,這些錢誰還?所以銀行也不希望樓市出問題。⑤已經買房子的人,現在正在賺房子的升值差價,同樣不希望房子降價,這是已購房者的願望。⑥配套市場相關產業依附房地產而生存,他們更加不希望樓市出問題,因為會涉及到他們自身的利益問題,這是相關配套市場的情況。⑦還沒有買房的人,總是想更便宜的買房子,但是隻要他買了房子,就會直接換成另外一種想法,那就是希望房子漲價。

各位看官,不喜勿噴,在此謝過。


享受清新A


威海十年人口幾乎沒什麼變化,但是流出的都是年輕人,流入的都是老頭老太太過來養老或是投資的,沒什麼支柱產業,工資低,物價高,翻來覆去就這麼多人口,可房子每天還在建,就像擊鼓傳花不知道誰是最後倒黴的接盤俠。就憑這點房價就不可能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