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的簡歷有什麼區別?

及目北望


畢業生就業季,簡歷是一個重要的名片,從簡歷上不但可以讀出你的亮點和實力,更能讀出你與他人的區別與差異。

2019年,中國迎接大學畢業生人數還會穩定在近840萬的高點上。畢業季的求職潮,誰都希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多學生大三就開始做準備,大四上學期就到處求職了。雖然國內需求的職位比較多,但能夠滿足現代大學生畢業求職需求的並不多,應屆畢業生連同應屆的碩士甚至博士畢業生一同進入到求職大潮中,理想的崗位競爭激烈可想而知。可是 無論你是誰,簡歷都是你的第一個敲門磚。

為了突出自己,迎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學生們在簡歷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絞盡了腦汁。且不管幾流大學的簡歷。

我們看看大學畢業生的簡歷特點都有哪些。

1.堆積所有的經驗與榮譽。

我看過不少大學生投遞的簡歷。很多的簡歷把自己進入大學開始所擔任的職務全部列舉一遍,把自己所有的實踐經驗全部列舉一遍,把所有的資質和榮譽全部列舉一遍。一份簡歷有好幾頁,甚至十多頁。翻閱簡歷,就是在閱讀某位學生的大學經歷。

2.誇大務虛。

大多畢業生的簡歷都存在一種現象,都誇大自己在學校的表現和過高評價自己在社會上的實踐經歷。明明沒有做過學生會的工作,偏偏把自己弄成學生會幹部,明明只是去幫個忙,非要把自己寫成擔任某某公司高管助理或者項目經理。但在擔任學生會幹部或者實踐職務的具體工作描述上卻非常空洞,無法判斷某位學生在職期間到底做了什麼工作,也無從知道到底有什麼得失與優勢。

3.模板化很強。

大多學生的簡歷基本都是一樣的,固定的格式,打印出來的文字,套路化的介紹。連下筆的語氣和對事件的描述很多人都是一樣的。千篇一律成就了大學生簡歷的特色,卻忽略了自己的特點。

這些特點不僅是三流大學的學生具有的,一流、二流大學同樣有這些問題。當然,不是說所有學生的簡歷都是這樣的,在千篇一律的簡歷當中總有幾個不一樣的,會成為面試官眼睛一亮的焦點。

但如果非要把學生的簡歷分個一流大學與三流大學,我們還是要說一下一流大學與三流大學學生的簡單差別。

1.一流大學學生的資質普遍好於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知識基礎、教育環境和個人努力成讀的不同,一流和三流大學的學生在求職方向和職位需求上是有差異的。

2.相對於三流大學的學生一流大學的學生個性更強。強調獨立思維和追根求源,在專業領域更具有探索性。

3.在職業追求上,一流大學的學生更具有穩定性。

以上差異也反應在他們的簡歷上:

1.一流大學學生的簡歷模板化差一些,在介紹自己和自己經歷的時候更注意突出自己的特點和實力。針對性更強一些,注意自己簡歷與求職崗位的匹配性。不做過多的堆積和列舉。

2.相對三流大學,一流大學學生的簡歷更簡潔務實。

一方面有大學背景的差異,一流大學的學生相對對自己的求學經歷不需要做過多包裝;另一方面,一流大學的學生更知道自己簡歷內容的取捨。

3.對於求職目標和企業選擇,一路大學的學生在簡歷中描述的更為準確,注意強調自己優勢與職業目標的一致性與職業發展的規劃性。

因為在自己簡歷上用心比較多,所以即使在面試環節,一流大學的畢業生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相對來講,一流大學的學生簡歷更具有參考性。但不是說三流大學的學生不好,其實不少企業的重要崗位上,三流大學畢業的學生也不少,所以,個人簡歷到底怎麼樣不取決於學校,而取決於個人。

作為我個人,雖然也是畢業於211、985,但不主張或者不提倡對大學生的畢業學校進行過度解讀,在沒有甄別學生個人之前就給他們打上階層的標籤。這是不公平的。儘管這種不公平是現實的。對於大學生簡歷,我的個人觀點:

1.突出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專業優勢。如果有可以證明自己成績或優勢的材料可以附上。

2.實事求是表述個人的職業追求。雖然為了能夠就業,我們想盡辦法,但隨便湊合的想法使得很多學生在入職後不斷跳槽。這既是對企業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3.客觀描述自己的經歷,用於簡潔重點突出。不要抄襲或者千篇一律的描述。

4.注意自己簡歷與目標崗位的一致性,沒用的不要寫。

5.待遇最好寫面議。不要在簡歷上明確自己的待遇。如果要高了,企業直接把你刷掉,如果要低了,自己又覺得委屈。待遇的問題要等到了解完情況後再行斟酌。

6.注意角色的轉變,從校園學生轉變為社會職場人。

自己的事自己做,管他一流與三流,自己的簡歷自己負責。有什麼樣的付出,便得到怎樣的收貨。想要滿意的簡歷,還是自己多動腦筋吧。


回答倉促請包涵。


指尖視野


"獵頭葩葩說"閱簡歷無數,每年參與大量500強企業的應屆生招聘活動,告訴你一流大學與三流大學對學生的簡歷的區別:

一流大學的學生簡歷,假如你在互聯網招聘網站填寫了簡歷,系統會對你的畢業院校自動識別,將你的畢業院校進行標註,在你的畢業院校後面會註明985高校,211高校,雙一流高校等。假如你是三流院校,不會有任何標註。

一流大學的學生的簡歷,英語水平會用託福,雅思等衡量,而且會註明英語水平,可以用作商務洽談或者工作語言。三流院校的學生的簡歷英語水平通常用四六級衡量,或者壓根不會填寫自己的英語水平。

一流大學的學生簡歷,會在簡歷中註明在某知名金融集團實習,在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實習,或者在某世界500強公司實習。三流院校的學生簡歷要麼沒有實習經歷,要麼實習經歷所在的公司在行業內沒有知名度。

一流大學的學生簡歷,可能會註明自己的導師是誰,師從國內某知名專家,這些專家很可能是國內某些領域的權威,在所在的領域具有強大的話語權。但是對三流院校的學生,簡歷中肯定不會體現這些內容。

一流大學的學生簡歷,可能會寫明曾經參加國際性活動或者國內大型活動,在活動中承擔了什麼角色,與某某人物合作合作。或者與國外知名大學的進行學生交流。對於三流大學,可能有些學生會的會寫明組織了某些校內活動。

上述所說的是概率問題,某些悟空的看客們可能較真,或者說三流大學也有優秀的學生,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概率的問題。


END: 職場風雲亂,獵頭揭秘扒,迷局真相顯,關注“獵頭葩葩說”。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不同的觀點,保證答題皆為原創,如果喜歡,"關注","點贊","轉發"一下,謝謝。

點擊頭像關注我,也許遇到職場中另一個疑惑焦慮的你。


獵頭葩葩說


回答問題,分享真實經歷與看法!

生活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胖胖不吃醋,愛生活~愛隨記~愛分享~之之所遇,予以鄙言,願許君日後所經之事,安穩如你+🍓


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的簡歷有什麼區別呢!

emmm這就好比說啊,當我們去購物的時候,導購員在介紹一般產品的時候會給我們大量地介紹它的功效啊性價比啊啥的,就這樣,有時候我們還不能被說服,但如果導購員簡單來了一句“親,我們這款是原裝進口的”,你是不是立馬就會對它產生了興趣了呢(σ゚∀゚)σ⁶⁶⁶

我覺得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就是這麼個說法!

試想…

你是一個三流學校大學生,你會在簡歷上寫啥最好能引起老闆的注意呢?

絞盡腦汁兒,苦思冥想,大腦空洞,空空如也。可能會花很大的篇幅去介紹自己學校,殊不知,好學校只需姓名不需要介紹(例如清華北大根本無需強調)然後呢,也可能會特別強調一下自己考了普通話證兒?駕駛證?初級會計證兒?英語四六級證兒?參加了哪些學校競賽或者知識比賽?本來以為介紹了這些自己在面試員面前就是最厲害最牛逼的那個,其實,在別人看來都是一些無關痛癢、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大眾中的大眾!﹋o﹋

再試想…

你是一個一流大學學生…

在簡歷上,一句話提及自己的學校,別人便知你是什麼樣的人才,自己去哪個高級公司實習過,雅思託福多少分,在國家級或者國際比賽中榮獲幾等獎,自己參與研發了什麼東西,有什麼特殊才藝,曾代表過什麼去哪裡發過言,發表了什麼優秀論文…(⋌▀¯▀)=☞

一個是極力想炫耀著跟自己沾邊兒的優秀的一切,盡力誇大;一個是在訴說著自己把知識運用實踐的一切優秀成果,句句中地。

其實簡歷就是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經歷的多,張口即來,無需矯飾;經歷的少,再怎麼誇大其詞,也都是些掩飾之言,一戳即破。


胖胖兒不吃醋


這裡是鄉村扶貧的小張老師。

與其考慮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的建立有什麼區別,不如聚焦於三流大學的簡歷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優勢,以縮小和一流大學學生在初篩中的差距。

核心就是:突出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實踐、科研和社會經驗。我們都清楚,三流大學的學生在學歷、高考分數、學術水平與層次、視野等領域是無法和一流大學學生相比的。

那麼三流大學的學生可以在哪些方面發力呢?在簡歷中明確的體現出自己在大學期間豐富的社會經驗、實踐經歷,以及針對不同的應聘公司適當動態調整自己的簡歷內容,充分展現出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

一流大學的學生可能在教育背景一欄就有半頁內容(外出訪學、交換學習、暑期學校、保研夏令營等等),而三流大學的學生就需要靠大學期間所取得的成績來填補這個空白。


鄉村扶貧的小張老師


一流大學的學生能接觸到學術領域專家學者商界精英的機會要比三流大學的學生多太多,同時一流大學參與高級別的社會實踐活動,實習,講座,以及交換生項目的質量相對於三流大學的學生也要好很多。

但是並不意味著一流大學的學生都可以把握住機會出人頭地,只是機會幾率要高很多;對於三流大學的學生如果大學四年時間合理安排,科學規劃,到畢業時也有可能會取得更令人驕傲的成績。不管身在一流抑或三流大學,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利用黃金四年扭轉局面。


小神童教育無錫


說個真實事件,某國家研究所,考研進了面試不管你考的怎樣,如果你不是985高校畢業,原則上只有你特別特別優秀才會要你,經常把一些非985的淘汰,然後調劑一些985高校學生。想入職工作的話只要國科大,清北,科大,復旦,南大六所學校的學生,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路小雨璐


我看過一個節目,人事主管說看到你的簡歷中的學校名字,就放在一邊,告訴你等消息。985學校當左邊,其餘放右邊,左邊的拿回去研究,右邊歸清潔阿姨處理。一般來說,啥檔次學校學生進啥檔次單位。幾乎沒人直接告訴你區別,但是看你簡歷的人心中早已有數。你想想一流的公司會去二流,三流學校招工?一個鄉鎮企業會去清北類學校招人嗎?那裡學生肯往你那裡投簡歷嗎?同理大型國企能到三本大專學校招生嗎?恐怕人家連一本非985都不去!別以為畢業證一模一樣就能蒙了那些比猴都精的HR。


A遞弱代償z


三流大學也有一流的學生,一流大學也有三流的學生,你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絕對了


花之惑813


按普遍就業情況和企業選擇校園招聘看,三流大學處於絕對的劣勢,並且大部分在職場表現出來的專業度、學習能力都不如一流大學。

大部分上市以及大型企業只會考慮一流大學學生,三流大學學生一般都是作為備選,除非特別優秀或者有關係,企業這樣做,無可厚非,因為這樣會降低招到水平較低的職員的風險。

簡歷的差別代表平臺的差距,背地裡已經劃分為不同檔次,說不好聽就是“歧視”,只是包括企業,大眾在內,評價裡沒有那麼直白罷了。


藍染職業諮詢


看畢業院校一欄就一目瞭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