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輪子越大越好嗎?

不克夾住


汽車的輪圈並不是越大越好,很多朋友為了追求美觀性,給自己的車換成了大輪圈和低扁平比的輪胎。當然,更換大輪圈,扁平比較低和抓地力較強的輪胎,會對車輛的穩定性和操控性有所提升。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任何東西有利就有弊。換完大輪圈之後,很多朋友都會感覺車輛起步的時候動力變弱了,感覺低扭變小了,自動擋車型甚至掛上前進擋,鬆開剎車之後,車都不往前走。



其實不是低扭變弱了,低扭也並沒有任何變化,而是輪圈尺寸加大之後,導致輪圈的半徑增加,半徑增加會導致車輪的滾動阻力比之前大。隨著輪胎加寬和力臂效應加大,所以車輛在起步時需要更多的扭矩輸出到前軸上,才能讓車輪滾動起來。打個比方,我們可以單手拿兩根長短不一樣的繩子,以手為中心用順時針的形式畫圓。您覺得是短的繩子省力,還是長的繩子省力?必然是短的繩子省力!

汽車的輪圈也是一個道理,中心軸帶動車輪滾動,輪圈尺寸變大之後,半徑隨之加大,中心軸到輪圈邊緣的距離會更長,這個距離越長,中心軸驅動車輪滾動就需要更大的扭矩,所以大家會感覺到起步的時候扭矩不足。然而加大輪圈尺寸的弊端還不止於此,輪圈加大,輪胎側壁必然要變薄,因為整個車輪的直徑和周長不能發生變化,否則就破壞了原廠數值,會造成很多麻煩。輪胎側壁變薄,輪圈尺寸加大,輪胎必然加寬。輪胎加寬之後,噪音、油耗、以及滾動阻力也會隨之加大。

除了這些之外,更換完大尺寸輪圈之後,開車要比之前更加小心,更加註意,尤其是路上的坑窪和減速帶。因為輪圈尺寸變大,輪胎側壁變薄,所以輪胎側壁的緩震能力就會變差。輪胎側壁的壓縮空間很小,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震動都要交給避震器來處理,如果原廠避震器吸收震動的能力不夠好,回彈力不夠迅速,駕駛感受就會比較顛,而且輪胎側壁很容鼓包變形。


巖哥的觀點:輪圈並不是越大越好,適合自己車輛的才是最好。如果只是為了好看,而一味地加大輪圈尺寸,只能是弊大於利。所以大家在更換和改裝輪圈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自己車型的數據來選擇合適的尺寸。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巖哥侃車


60秒懂車,回答你的專業汽車問題。

關於輪胎的很多的誤區,今天給大家解答一下,首先明確回答你一下,輪胎不是越寬越好。

先談一下輪胎寬帶來的優點,以及輪胎寬帶來的缺點

優點:

(1)使用寬輪胎,方向盤手感增強,車輛在中高速的操控穩定性會有明顯的提高。

(2)使用寬輪胎,輪胎的剛性大幅提高,過彎時輪胎的變形度將會減小,車輛的循跡性也因此提升,車輛在緊急情況下具有更強的應變能力。

(3)由於寬輪胎剛性的提高,所以在制動時輪胎所產生的變形較小,制動效果能更完整地傳遞到路面,制動距離因而縮短。

缺點:

(1)輪胎加寬會增大汽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摩擦力,使汽車的油耗增加。同時,輪胎的扁平率越低,其減震的效果就越差,從而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2)汽車在設計的時候,留給輪胎(前輪)的左右轉動空間是一定的。隨意加寬輪胎,可能會對一些汽車造成轉向干涉。

(3)寬胎相對成本比較高,選用寬胎增加了輪胎的使用費用。

(4)雪天駕駛崑崙胎,因為壓強變小,所以抓地力反倒弱,所以寫雪地的時候應該用窄胎,用臺寬胎不容易駕駛,容易打滑。


60秒懂車


汽車輪子大,車子確實會變得帥氣不少。甚至很多人在汽車還沒有拿到手的時候,就想著要換一個比原廠汽車更大更洋氣的輪子。在他們眼裡汽車的顏值的地位相當重要,而輪子作為影響汽車外觀的主要因素,實在是很影響著車主們的心。但是車輪真的是越大越好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美觀的同時免不了出現一些問題。



首先來講一下一般如何判斷的輪胎的尺寸大小。一般常用國際單位英寸來進行表示,格式通常為一組數字,前一個數字表示輪胎斷面寬度,後一個則表示輪輞直徑。195/55R1691H這組數字就是比較常規輪胎數據,其中195表示輪胎高度,55表示輪胎斷面扁平比為55%,16表示輪輞直徑為16英寸,而91和H分別對應的是符合指數與允許使用的車速等級。

那麼輪子一旦變大,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一、易爆胎



由於車輪變大,輪胎的直徑也因此變大,而胎壁卻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這樣的輪胎最明顯的一個缺點就是容易引起爆胎。它對抗外界衝擊力的耐性較弱,甚至在一些路面不平或較為惡劣的路況時容易發生鼓包的現象。所以越野車在設計時一般將車輪做的比較小,而輪胎卻做得比較厚。這也是為什麼越野車能夠適合野外行駛的原因。

二、影響慣性



加大車輪的尺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汽車的行駛性能。車輪的尺寸大小直接影響著輪胎的轉動慣量和輪子上下運動的慣性,而這兩種參數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汽車的慣性,從而也就影響了汽車的加速度和剎車速度。輪胎的慣性越大,汽車的轉數上升的比較慢,同樣的,在剎車時,轉數下降的也比較慢。如果說換一個比較輕量的輪轂,也許能緩解這個問題。

三、彈性



輪胎的設計相對來說是要結合整輛車來考慮的,因此要保持比較嚴格的標準。不僅要保持一定的負載性和速度,而且在彈性和剛性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車輪越大所對應的輪胎也就越扁,從而也導致整體的彈性變差,對於一些複雜的路面引起的震動就難以消化,更容易出現裂紋,輪胎的壽命也會因此下降。



總而言之,車輪的變大對於汽車的整體顏值來說確實是有所提升,但是所帶來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去了解的。在購買愛車或者是對愛車進行一定改變的時候,可要好好注意一下喔。


彈個車


首先對同一輛車輛說,車輪不可能無限大,超大車輪對汽車的駕駛性會產生毀滅性影響。比如下圖這種爆改,除了造型誇張吸引人外,你還能指望它給你大多的操控表現呢?遇到點顛簸只怕要把前後輪拱頂翻。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世界怪物卡車大獎賽裡面就都是這樣的異類,“怪獸卡車”的特點就是將皮卡懸架和輪胎重新改裝,換上超大的輪胎和超長行程的懸架,來獲得超高的通過率。




但顯然這些離我們太遠了,站在一般乘用車領域討論這個問題才更有價值。因此我們需要換一種角度來分析——在允許範圍內,對同一輛汽車來說,車輪尺寸是不是越大越好。

我們知道一款車的車身尺寸是特定的,所以在前後輪拱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車輪尺寸會有限定。 如果不按規則更改車輪,比如把215mm寬的輪胎換成255mm。將會破壞原車懸掛設定,比如底盤高度過高,造成重心高和穩定性變差;而且還可能存在剎車不匹配、里程錶不準(表顯小於實際路程)等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按照一定規則來更換輪胎,下圖指明瞭不同尺寸的輪轂可以更換哪些輪胎。


更換大尺寸輪轂,輪胎扁平率會相應變低。它的好處有很多,比如車輛在拐彎時因胎肚軟產生變形而出現的滑移角度變低,指向準確性會更好,路面反饋更清晰,也因為輪轂尺寸大,可以容納更大的剎車盤,對剎車系統的佈置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但是相應地,大尺寸車輪也會增加質量,我們知道剎車時候車輪會產生慣性力矩,車輪質量大,慣性力矩也會更大,相應地動力損失和剎車力也要更大一些,對轉向拉桿強度和助力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

除此外,這種扁平率低的寬胎在油耗和舒適性上也會變差。 總結來說,一輛車的輪胎尺寸和寬度基本上與其產品定位接近,換言之也是最標準的輪胎。如果想要變大或變小,往往會犧牲掉其他方面的作用。


當然,有些大馬力車輛由於輸出到車輪上的力量較大,而原廠車並未針對性地選用大尺寸輪胎,就好比硬是給長跑運動員塞了一雙軟綿綿的小繡花鞋,這時候更換大尺寸的輪胎會更有優勢。

而就從發展趨勢看,車輪尺寸變大是大趨勢,不管你喜不喜歡,行業正在推著車輪朝著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


東拉西車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汽車輪子越大越好嗎,肯定不是啊,難道普通轎車裝個斯太爾的輪胎就很吊嗎,首先一個問題就是裝不下去,汽車的輪拱是固定不變的,只有裝與輪拱相對應的輪胎才合適。我想你要說的不是輪子而是輪轂。

買車的時候我們能發現一個規律,就是配置越高,價格越貴的車輪轂尺寸越大,就拿帕薩特來說,中低配都是16寸輪轂,高配是17寸,而頂配則是18寸,所有的品牌都是如此。這是什麼道理呢?

首先還是要搞清楚輪胎的幾個參數都是啥意思,像195 55 R15,看下面的圖就都明白了。

同一款車18寸的車輪是不是比17寸的車輪大,答案是否定的,它們只是輪轂大小尺寸不同,而車輪的外徑都是一樣的,還是那句話因為車的輪拱是固定的。

在輪子外徑相同的情況下,大的輪轂就代表了更低的扁平比,輪轂大了,橡膠胎必然變窄了,也就是胎壁更薄了,薄胎意味著濾震性會變差,用委婉的語言講就是路感更清晰了,這對於強調舒適性的消費者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再者,薄胎更容易出現鼓包或者爆胎現象,耐操性變差了,走一般的鋪裝路面可以,但要越野就很危險了。另外大尺寸輪轂也會使輪胎質量變重,那油耗增加也是必然的,同時輪胎屬於簧下質量,較重的簧下質量也會導致車的操控性變差。

說完了缺點再來說優點,第一,大輪轂更好看,配在車上顏值會有很大提升。第二,較大的輪轂可以安裝半徑更大的剎車盤片和活塞卡鉗,提升性能的潛力更大。第三,更加安全,在發生爆胎時,大輪轂有比小輪轂更好的支撐作用,能減小車輛偏離軌跡,另外在彎道時也能保證與地面更大的接觸面積。第四,大輪轂的負載能力更強。

總得來說大輪轂並非都是優點,缺點同樣也很明顯,所以並不能說輪轂越大越好。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輪胎規格如何使用,在於其匹配車輛追求的特性或是用途來決定,並不是越大越好。鑑於車型較多,這裡就僅就轎車等家用車來談談輪胎的使用


斜交輪胎&子午線輪胎


這倆輪胎都是轎車用的,斜交輪胎被淘汰較早,兩者的區別就是花紋的區別,這裡就不多說了

(斜交輪胎)



(子午線輪胎)

我們主要談談輪胎的規格之意義:

如上圖所示,決定車輛大小的是輪轂直徑,而輪轂大小具體的作用是什麼呢?


很多人都認為輪轂越大越高檔,性能越好。確實如此。大輪轂不但給人的視覺衝擊更大,更顯檔次;其次呢,輪轂越大它的的穩定性和地面接觸面積都越高。

但問題來了,大輪轂需要匹配相應的扁平度。因此,輪轂越大,需要的輪胎匹配就得更扁更寬---即更大的扁平度。

這個扁平度越高,就意味著輪胎更穩定----但反過來,雖然更穩定,操控更精準,但車胎越扁胎壁越薄,減震效果就差了,甚至容易損壞。更重要的是,這玩意造價更高。


輪胎的匹配

接下來,就談談輪胎的匹配問題。我們就拿豐田卡羅拉來舉例吧。

卡羅拉是用的直徑15的輪胎,扁平度65的輪胎-----這種輪胎帶來的好處就是造價便宜、但反過來說寬度不夠,地面接觸面小,自然就抓地力不夠。但如果換直徑18、20的輪胎就非常難受了,簡單明瞭的說就是下列幾種情況:

1.發動機功率沒加強,輪胎換的更大,自然更加吃力,動力會變“肉”

2.轉向系統的調校沒改變,輪胎換大了,它的負擔也加重了。

3.制動系統沒有更改,同樣的剎車力度自然不能剎住更大的輪胎咯。

4.油耗增加


以上,輪胎雖然是直徑更大的更好,但您也需要考慮一個匹配程度。大家都知道AK47威力比54手槍威力更大,但您也得考慮您受不受得住它的後座力吧?



無聊到巔峰


隨著汽車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很多人拿到新車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改裝車輛,很多人認為大輪胎就可以讓汽車跑起來更穩定,可是真的如此嗎?

1、輪圈不是越大越好

汽車輪轂是輪胎內廓支撐輪胎的圓桶形的、中心裝在軸上的金屬部件。輪轂根據直徑、寬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種類繁多,

在輪胎外徑不變的情況下,要換大輪圈就必須要換高扁平比的輪胎,如此一來,車的橫向擺動是小了,車子開起來會更穩,過彎時的感覺也會更輕盈。但代價就是減震性能大幅弱化,一點細小的顛簸都會清晰地傳導到車內,舒適性絕對要大打折扣。此外,又扁又薄的輪胎抗外力能力比較弱,特別在遇到尖銳物體磕挺時,很容易損壞。

如果不是飆車族,純粹只是為了外觀拉風的話,就沒有必要特地更換大輪轂的輪胎了。

2、不是所有的大輪圈都能提升性能。

很多人都認為大輪圈加寬輪胎就會提高性能,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輪胎和輪圈的大小將會直接影響輪子的慣性。如果慣性增大,它既影響加速,又影響剎車。如果想在加大輪圈的同時大幅提升性能,就要儘量選用質量更輕的輪圈。

這裡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輪子總質量(輪圈和輪胎)相同的情況下,輪圈越大,性能會越差。比如,一個16寸輪圈的輪子重量是30斤,一個17寸輪圈的輪子重量也是30斤,按照一般的觀點來看,重量一樣,慣性也一樣。但實際並非如此,17寸輪圈的輪胎會更扁,而重量也更集中在輪子的外側,在高速轉動時,產生慣性也就會更大,性能也就會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17寸輪圈的輪子反而性能會比16寸的更低。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繼續減低整個輪子的重量,選用更輕的輪圈。

總之,輪轂並不是越大越好,輪轂太大會產生耗油,爬坡費力等現象,另外如果原裝輪胎換更大型號的話,會造成汽車碼數不準等影響。如果只是純粹的追求外觀和好看,那麼輪圈大一到兩個尺寸就可以了,注意採用原廠輪轂。


西伯利亞暖溼氣流


汽車輪子越大越好嗎?

  • 其實並不能說好也不能說話,鋼圈的加大就代表輪胎也得加大,而輪胎越大和地面接觸的面就越大,開車的時候抓地力穩,而越大的鋼圈帶的輪胎也就越薄,而這種輪胎是不怎麼划算的,也許有個臺階都上不去,因為你輪胎的越薄抓地力有了但是底盤也低了,就算你能上算但是輪胎起包的概率也大,鋼圈也比較容易磕碰。


  • 而且這種輪胎的使用地方都是城市道路,對於私家車來說有點侷限性了,誰家的車能說一直在城市行駛啊,難免都些爛路,而這種輪胎在爛路行駛是不合適的,比較容易爆胎而且舒適性能也降低了,也不敢跑快,跑快有個坑有可能輪胎和鋼圈都報廢。輪胎越大帶來的壞處也是油耗的增加,這一點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

  • 個人意見,反正對於我這樣的私家車來說是不合適也是不經濟的,個人意見回答滿意謝謝點贊,關注。


汽車維修知識和小技巧


謝謝給我一個回答的機會,我也看到了其他的回答,心理還是很緊張的,因為我看到有好多大V也回答了這個問題。首先回到正題,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要分兩部分,第一就是輪子包含輪胎和輪轂的共同部分,同一款車從低配到高配輪轂是越來越大的,比如我們拿帕薩特舉例:低配用的是215/60R16的輪胎,中配用的是215/55R17的輪胎,而高配用235/45R18,我可以用輪胎計算器看一下

輪胎直徑相差值為最大為0.60%。也就是說輪胎直徑相同,輪轂尺寸越大這款車的配置越高,也就是說這輛車是這款車中的高配,即是“好車”。平時我們把低配車的輪轂改裝增大兩英寸是可以的,不同的車有不同的改裝方案,因此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另外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回到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輪胎直徑增加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油耗的增加,但是好處就是穩定性,視覺效果。逼格滿滿。

有好幾個大V都回答了這個問題,好與不好比我回答的要全面,但是我作為一個只和汽車輪子打交道人,見到了太多來升級改裝輪轂的車主們,對於改輪轂的壞處他們比誰都知道,但是隻要一個理由就夠了,就是“我喜歡”。我雖不是大V也不是專家,但是我作為汽車行業的一個從業者,用事實說話不搞理論。汽車輪子不是越大越好,輪子大的也不一定是好車,但是但是豪車的輪子一定是大的。


地庫改車



並不是說車子的輪轂越大越好,但大一些的輪轂的確可以給車子增添幾分美觀!輪轂大的不一定是好車,但好車的輪轂基本沒有不大的,所以大輪轂是可以提高車子的顏值的,適當將輪轂提高個1、2寸倒是無可厚非(車檢要依靠黃牛),但如果車子動力太小,確換了個大號輪轂,那麼車子起步時將會肉很多!

有的朋友說換大號輪轂會損失扭矩,但事實上扭矩並沒有損失,只是由於車輪半徑的增加,導致了力臂的增加,而扭矩恆定不變導致了起步時推力的減小,從而使起步更加費勁、更加的肉一些。。。



扭矩=力*力臂

輪上扭矩=標定扭矩*檔減速比*主減速比

發動機的標定扭矩通過變速箱的減速增扭後傳遞到輪胎上形成“輪上扭矩”,輪上扭矩是推力與力臂的成績(輪胎半徑即為力臂),我們改裝了更大的輪轂,就等於增加了輪胎半徑、增加了力臂的長度,扭矩還是那個扭矩,但是力臂增加了就必然導致力的減小,這樣起步時的負荷就等於增加了,起步時不僅車會變肉,甚至油耗也會有適當的增加!


當然了,上述問題若是大排量、高性能發動機則不必理會,動力本身就大,由於輪轂變大所帶來的推力減小並不會帶來什麼影響!但對於那種車子發動機本身就沒勁,變速箱1、2檔速比還不高的車子,若是一旦換上了尺寸過大的輪轂(比如原15寸改成19寸),起步時的推力將減弱相當多,車子也會變得很肉。。不要想那些賽車,賽車改裝大輪轂前會提前將變速箱的速比根據增大的輪轂半徑進行重新的匹配,以保證不會對性能造成影響!

總而言之,輪轂適當的增加的確可以為車子增添一些顏值,但也有個度,任何事物都講個量力而行,大功率、高鈕的機器怎麼改都沒事,而參數本身就一般的機器改裝大輪轂前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