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每天收聽我們為您準備的清華北大學霸故事!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六十篇學霸故事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北京大學作為我國最頂級高校代表,一直以來都備受考研學生的青睞。當然,雖然北大名氣很誘人,但是,如果一個專業只招2個人,你還會不顧一切衝刺這個名額嗎?

黃澤禹的爸爸媽媽是極力反對她考北大中文系的。原本已經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法學雙學位的黃澤禹,本可以安安穩穩地備考本校的專業,可她卻倔強地要選擇難度極高的北大中文系,去衝刺那僅有的2個名額。

哪怕,要和爸爸媽媽翻了臉;哪怕,要面對和全國各地考生競爭的巨大壓力!

所幸,黃澤禹最終克服重重困難被北京大學錄取。希望她的故事能夠激勵到正在為考研努力奮鬥的你,以夢為馬,不懼寒霜。


01、我的本科生活,其實並不快樂

手機又振動了一次,綠色的呼吸燈閃爍不停。我回過神來,發現已是凌晨三點半。之前還熱鬧著的寢室,此時只剩下了我自己。

書上的法律條文在恍惚的視線裡飄來蕩去,不肯安定。我試圖站起來,卻眼前一黑,心悸如擂鼓,連忙撐著桌子,手掌下是好像永遠也背不完的法條和司法解釋。

我閉上眼睛,一邊想著“罷了罷了還是保命要緊,這樣下去分分鐘要猝死”,一邊又總覺得有最後一部分沒有記牢,好像自己還不夠盡力,不甘心。

此時,距離下一場考試還有四個半小時。

這就是我的考試周。兩週,兩專業,九門課,背十本書。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不論是主修的新聞還是輔修的法律,都是我懵懵懂懂間被推著選擇的。高考填志願時,突然站在可能影響後半生的命運分岔路口,一無所知的我面對著一個個抽象的專業名稱,完全無法想象每個名稱背後對應著怎樣的職業生活。

只因為從小愛看雜書、愛寫點東西,因為父母一句“學新聞好像以後就是做記者寫文章吧,挺好挺好”,我被扔進了人大新聞系裡。一開學,又因為父母一句“學法律多有用啊,學了省得上當受騙”,我懵懵懂懂地參加了面試,進了人大新聞-法學雙學位班。

大一的學習生活,我感到非常難以適應。早已習慣了理科高度簡潔的學習、思維和答題模式,面對大學文科要求“字數越多越好,同時邏輯要清晰”的論述題,我覺得無所適從。

寫字慢吞吞的我永遠答不完卷子,不會湊字數的我總是覺得無話可說。我不習慣期末整本整本地背書,不明白法律文本為什麼永遠不能“說人話”……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除此以外,對媒體的“真實”與“虛偽”、法律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瞭解得越多,我越不想從事這兩個職業,因為我不喜歡“言之成理即可”的模糊性,我渴望更加確定的東西,渴望嚴謹、規範、實證性的研究。

然而我卻不敢、也不知道要怎樣去改變這樣的狀態。身居人大兩個全國排名最高、就業前景最好的專業,我非常迷茫。

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去喜歡大家都認為好的東西?為什麼我站在別人眼裡的康莊大道上卻裹足不前,總覺得這條路不屬於自己?

“一定是因為我做得不好吧”,我這樣想著。“因為害怕失敗,想要逃避競爭,所以才內心抗拒?”

於是我強迫自己多學多看。不能快速領會,就補上更多的時間;不會敷衍,就只能近乎笨拙地認真面對哪怕最水的課業。

就這樣,我的成績確實提升了,高密度高強度的法學課堂也開始慢慢習慣,但是我依然不快樂。

02、那個令我又愛又恨的家

轉眼到了假期,送走了室友,校園裡的人也開始變得稀稀落落。熬過了煉獄一樣的考試周,我似乎也終於沒有了留下來的理由,只得回了家。

並不是不想父母,只是不願面對那個“家”罷了。

說是家,其實更多是一個公共場所。當街的小賣店,隱私的空間只有店裡頭的一個隔間,開門就是加寬了的硬板床,旁邊一張舊桌子。侷促的空間裡,目之所及的地方被囤積的雜物和貨物堆得滿滿當當。

夏天憋悶難耐,冬天寒冷徹骨,陰天下雨時屋子裡更是分外壓抑。因為空間的限制,外間的灶臺和馬桶共處一室。父母吵了架拌了嘴,連生氣的地方都沒有,門鈴一響,轉頭又要笑臉迎人。吃飯時,三個人是斷然是坐不下的,只能一個兩個地輪流來。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那個熟悉的小商店

這便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地方。

對這裡,我又愛又恨。我厭惡這裡的逼仄喧鬧。本來應當最為私密的“家”,卻連一個可以卸下偽裝的隱私空間都沒有。

可是父母下崗後,父親又大病了一場,一家人的生計只能靠這個小鋪子維持著。他們起早貪黑,全年無休,越是放假店裡越忙,一個囫圇覺都睡不安穩——誰喜歡這樣的環境呢?可我的父母一干就是七年,撐下了所有的辛苦,把唯一的一點安寧都給了我。

因此,我又對這裡充滿感激。看到他們,我的心裡總是沉甸甸的。我不禁想,自己快不快樂有什麼打緊嗎?有多少人是喜歡自己的工作的,大多人不過是辛苦地活著而已。

所以我一次次說服自己妥協——為了讓父母安心、為了自己的“前程”去走所謂“正確”的路。

然而內心卻總有細小的聲音在掙扎,她在拼命反抗著,讓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是說到底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呢?我說不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03、我的人生忽然有了方向

被不喜歡的專業課壓得久了,我在選修課的選擇上就像一個渴水的人,完全不關心課程好不好拿高分,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的都是偏怪冷僻的課程。

卻也因此,遇到了那位影響我後來人生道路的老師。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中國人民大學

第一次見到雷立柏老師,正是早春三月,新學期伊始。

我坐在百人大教室的第一排,桌面上攤著空白的本子,在吵吵嚷嚷的背景音裡任思緒信馬由韁。

忽然間教室安靜了,我抬起頭,正看到一位儒雅的外國先生走進來,他摘下黑色禮帽向我們點頭微笑,黑色風衣外套裡是一件同樣黑色的T恤,上面印著楔形文字、古希伯來語、古希臘語、拉丁語的前五個字母,最後是一行中文:“精神使人活”。

“拉丁語、古希臘語、古希伯來語,是西方文化的‘三個代表’。”

這是雷立柏老師的拉丁語課堂。這位在中國呆了二十多年的奧地利學者,雖然帶著濃重的外國口音,卻可以流利地用中文寫作、授課,甚至熟讀了孔孟老莊之作。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在他的課上,我才知道日常用詞的背後原來隱藏著那麼多有趣的故事。曾經視而不見的線索,全都一環一環地扣起來。

我第一次被語言的魅力所打動,興奮戰慄,好像一個守著金山而不知的盲人終於睜開了眼睛。於是我自然而然地投入,為每一次新的收穫和奇思妙想而興奮不已。

我開始關注生活中的隻言片語,想要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之所以演變成了和千年之前不同的樣貌,都有它的原因,我渴望探尋那些原因。

那一刻起,我忽然像找到了方向。

04、北大人大蹭課兩頭跑,爸媽極力反對考北大

2014與2015年交替之際,我決定考研,目標是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方向。

這不是一拍腦子的結果。為了確認研究語言確實是自己心儀的事業,而不是一時興起的淺嘗輒止,我首先選擇了一門語言學導論的課程來旁聽。

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常常好奇,為什麼“筷子”必須叫“筷子”而不能是“桌子”“椅子”?為什麼我能分辨出從未見過的一隻動物是“狗”還是“貓”?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學自己的母語一樣毫不痛苦地學習英語?

所有這些在兒時就讓我困惑不已的問題,竟然都能在這個學科裡找到答案。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這是語言學方面全國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十的教研室,每年考研錄取名額只有1-2人,另有2個特殊項目的名額,花費高昂,以我家的條件斷然是無法負擔的,我也不願意因為自己的“任性”再給家中增添任何負擔。因此,我的希望,只能是前2名。

我是個不愛冒險的人,這次卻把自己押到了賭桌上。即使奮力一搏仍然失敗了,我仍四肢健全,又有學歷和能力在,總有出路可以走。

回家以後,我向父母鄭重地說明了我的打算以及語言學專業的相關情況,著重強調了我的熱愛和專業就業方面的問題。但是父母對這個專業幾乎一無所知,所以一致強烈反對。

“你自己看吧。反正我們是不同意的。”一向溫和民主的父親鐵青著臉,轉身回了屋。

“你呀,就是三分鐘熱度吧,別到時候後悔都晚了。”母親皺著眉頭嘆氣,也揉著腰走了。

燈熄了,我枯坐在黑暗裡。我知道,他們明天早上還要五點多起床出攤。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讓他們驕傲的孩子。因為成績優異,我總能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沒那麼辛苦。然而這一次,我卻做了一個讓他們覺得“瘋狂”的決定。

我多麼希望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就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樣。然而兩年的反覆與糾結下來,我卻想通了——路,以後總歸要自己走。我只能盡力把這條路走得漂亮一點,穩穩立了足,那時他們才會放心。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考研教材

雖然誓言發得豪情萬丈,可真正做起來,哪有那麼簡單。到了大三下學期,雙學位的課業負擔依然很重。我輾轉要到了北大和人大語言學專業的課程表,只有兩門課程沒有和我的必修課程衝突。這已經很讓人欣慰了。

我犧牲掉了自己的吃飯、社交、休息時間,開始了兩地奔波的旁聽生活。

“下站海淀橋北,海淀橋北到了。”

擠在早高峰的人群裡昏昏欲睡的我猛然驚醒,忍著暈車的不適,硬生生從人縫中擠下了車,快跑幾步到北大小西門口,熟練地登記了身份證,心裡暗暗想著:總有一天我要擁有自己的北大校園卡,再不用被攔下來。

我找到了現代漢語語法的大教室,忐忑不安地縮在角落裡聽完老師精彩的講課。下課鈴一響, 我就湊到講臺邊去找老師,問了幾個不解的問題,他一一耐心回答。

我又對他說明了自己跨考的情況,最後壯著膽子問:“您看我這樣的情況,有可能考上嗎?”

沒想到老師一瞪眼睛說道:“太有可能了!”又給我舉了另外幾位老師當年跨專業發展的例子,甚至推薦了他帶的一位本科來自人大的研究生給我認識。

我千恩萬謝,走出教室的時候直感到幸福得頭腦發暈,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好運氣。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這一鼓勵像一劑強心劑,尚有些忐忑的我變得更加堅定了。

我並不是那種傳說中很有毅力的學霸,正相反,從小到大半途而廢、拖延後悔、有始無終的事不知道做了多少。然而這一次,一週三趟兩地跑,我卻一節不落地撐下來了。

當我難掩興奮地對著電話那端的父母描述著自己的最新進展,直說得口乾舌燥。半晌,終於聽見母親嘆了口氣說:“真想去就先努力一段時間試試吧,不試一次啊,你以後總惦記著這個事,還得後悔。”

母親的語氣無奈又寵愛。她想了想又補充道:“就是你自己的專業課啊,千萬別扔下嘍。”

我頓時感覺心中熨燙一片,眼眶瞬間就溼了。也不管那邊看不看得到,拼命點頭答應。

05、如願以償進燕園,以夢為馬,不懼寒霜

九個月很快過去了,樹頭的葉子由綠轉黃,風一吹,撲簌簌地打著卷兒落了一地。後來枯葉也沒有了,只剩光禿禿的枝子在寒風裡抖著。轉眼間,考試的日子就到了。

一路過來,也不知道給自己灌了多少雞湯,什麼“全力拼一次,輸了也不後悔了”之類的。

但畢竟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擲,怎麼可能不焦慮、不害怕呢?離考試開始還有18個小時的時候,我焦慮得幾乎手足無措,面對一桌子的資料,太多的事情想做,無從下手。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我抬頭看向周圍,只能看到一個個的腦袋。這是圖書館頂層的自習室,幾乎被考研黨佔領,小半年以來已經有了不少熟悉的面孔。也有不少在最後關頭被放棄的位置,迅速被他人頂上。

想想這一年,我放棄了司法考試,放棄了實習,放棄了秋招,和一向溫和的家人數次吵翻,每天在滿床的書堆資料裡睡著又醒來,努力兼顧著兩個專業又自學著第三個專業。

要是最後有什麼漏了忘了沒來得及看的,就在我面前的這堆材料裡,怎麼能甘心?

我突然被心裡的焦慮淹沒,視線也模糊了起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無人的角落,忍不住壓抑著聲音大哭了一場。哭罷,平復了呼吸,洗了把臉,冷靜和理智都回來了。

抬手一看,還有17小時20分鐘。哭泣懊悔想東想西沒有任何實質性幫助,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多做一點就賺了一點。

是了,這才是我的風格啊!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考完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拎著行李箱踏上了回家的路。

公交還沒停穩,遠遠就看到父親拿著兩串糖葫蘆在公交站點張望著,他看到我立刻咧開嘴笑著迎了上來。

我看著父親的笑,不由得想起考研後期,他在打電話發現我情緒不好的時候主動跟我講:“閨女,別壓力太大,考不上也沒啥,老爸還能養得起你好幾年呢。

我覺得鼻子一酸,趕緊誇張地抱了一下他。

我一路被領回新家,門一開,撲面而來的都是飯菜的香氣,笑盈盈的母親端著新菜從廚房轉出來,正是曾經的我一直憧憬的“家”的模樣。

三人圍坐,舉杯共飲,幸福在我胸腔中鼓盪著,幾乎要從眼眶中溢出來。

最終結果等得人十分心焦,我幾乎已經做好準備去找工作了。終於等到了放榜的這天,我心跳極快,幾乎是雙手顫抖地查詢著成績:

“複試第一、綜合成績第一,全獎錄取。”

霎時間只覺得熱血上湧,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我想要放聲大喊,想要大笑,也想痛哭,似是終於理解了那中了舉的范進。

媽媽,求求您讓我考北大吧!為了阻止我考北大,爸媽和我翻了臉

兩年的困頓與迷茫,九個月的拼搏與掙扎,總算是入了行,拿到了以愛好為事業的人生的啟程票。獎學金也充分夠用,沒有給家裡增添任何負擔。

回想起來,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為這一路上那麼多萍水相逢卻無私相助的師友,為我那即使無法理解也並不認同,卻依然選擇了相信我的父母雙親,也為即使在自我肯定與自我懷疑中不斷掙扎,卻仍然堅持到了最後的自己。

慶幸當初的自己勇敢地選擇了破釜沉舟地奮力一搏,有些事情看起來好像難如登天,自己真正做了才知道,雖然並不容易,也不過是難如登“山”而已——道阻且長,但並非遙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