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與F22的差距有多大,為何一個是美國對外軍售主打機型,另一個卻只留美軍使用?

大東北的小豆包


作為世界上目前唯一一個同時研發、裝備2型四代機的國家,美國在軍用飛機領域的底蘊還是不可撼動。而美國的這兩款四代機---F22和F35,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F22是世界上第一款四代機,也是目前唯一一款滿足4S(隱身、超巡、超機動、超級信息能力)的戰鬥機。在誕生20多年後仍然是戰鬥機的王者,孤獨求敗。但是由於沒有了對手,在生產了195架(包括8架原型機)後就黯然停產了。而且,美國國會專門立法,禁止其對外銷售。在筆者的記憶裡,好像這是唯一一款禁止對外銷售的美國戰鬥機。

而F35一開始就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以美國為主導,還有8個合作伙伴。以美國對F35的定位,這就是一款“三分制空、七分對地”的攻擊機,也是與F22進行任務搭配的“低端”機。從一開始,F35就是要橫掃國家四代機市場。除了8個合作伙伴,目前還有以色列、新加坡、日本、韓國、比利時等國家確定購買,還有其他一票國家排隊求購。毫無疑問,F35將是未來30年最重要的一款戰機,最終銷售數量有可能超過F-16,達到5000架以上。

這兩種戰機在外銷上截然不同的境遇並不能簡單的歸結於技術差距上。雖然F35相比於F22是“低端”機,但是研製時間較晚的F35憑藉後發優勢在某些技術方面比F22要先進。

F-35機頭下方的ETOS光學組件,這個F22是沒有裝備的。F35具備比F22更強的態勢感知和電子戰能力。

得益於技術進步,F35的座艙也比F22先進,綜合信息處理能力和與其他戰場節點的配合也比F22要好。另外,F35的隱身材料也比F22先進一些,隱身效果更好,而且更易於維護。

F22被禁止向國外銷售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防止技術洩露,保持美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壟斷。

F22裝備之時,全世界只此一家。俄羅斯、中國的四代機正處在八字還沒一撇的地步,F22是殲星艦一般的存在。為了保持美國的技術優勢、防止被其它國家剽竊,美國決定不向外出口F22,連最親的盟友也不行。

日本是最想得到F22的國家,因為F22吊炸天的截擊作戰能力太適合日本需求了。2008年,日本提出購買100架F22的請求,價錢隨便開,絕不還價。即便是這樣,美國也沒動心。

2、F22戰鬥力太強悍,尤其是制空性能,對外出售可能會打破某些地區的戰略平衡,不利於美國的長遠利益。

F22研製之初就是為了在歐洲戰場上獵殺蘇聯的蘇27、米格29,在制空性能上不遺餘力,使用了具備矢量推力的F119大推力發動機,兼具超巡和超音速性能,再加上隱身能力,對三代機是一邊倒的屠殺。美國內部用F22和三代機搞對抗,打出來的交換比是令人瞠目結舌的144:0。

看看F22、F35和F15的包線對比,F22的性能優勢躍然紙上。即便獲得幾十架F22,也能迅速改變區域內的力量對比,這對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來說,風險太大。

所以,出於以上2方面的原因,美國沒有將F22對外出售。但是,在F22誕生20多年後,殲20和蘇57橫空出世,F22也不是殲星艦了。美國方面也動過重啟F22生產線的心思,而且洛馬還打算改進一下再賣給日本。但是,美國空軍評估後發現重啟F22的成本都趕上研製一款下一代戰機了,所以此事就作罷了。而日本方面在積累了一定的四代機研製經驗後,決定以本國力量為主導自行研製一款突出制空性能的4代機。

雖然日本的F-3必然在各方面很像F-22,但是F22的命運早就決定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其實這個問題千萬不要以偏概全,美國也是因為用不起F-22,所以自己也要用F-35。當然F-22作戰能力要比F-35高很多這就不必贅話了。你想美國都用不起的飛機,世界上其他有幾個國家能用的起?當然美國永遠不可能把自己最先進的武器賣出去也是原因之一。

看似兄弟,實則不是

一方面,美國擁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飛機。另一方面,他們有世界歷史上最昂貴的武器採購計劃。儘管F-22與F-35閃電II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但毫無疑問他們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飛機。

F-22很貴,貴到什麼程度,由於項目成本的飆升,美國空軍不得不在F-22戰機生產初期就停產。僅一架飛機的費用估計就達到3.34億美元,其中包括研究和發展費用(單位費用為1.5億美元)。美國空軍希望生產700架F-22,但是不得不取消了近200架的生產,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超出預算,而更為要命的是F-22每小時最低的飛行成本都在6萬美元以上。

F-22猛禽

雖然價格如此之高,但是美軍仍然迫切需要最具戰鬥力的飛機,美國軍方需要拿出一個更可行、成本更低的長期解決方案。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找了一大堆冤大頭一起來搞照樣燒錢的F-35。五角大樓先以82億美元的價格購買90架新型F-35戰鬥機裝備部隊,而整個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預計將裝備2400架F-35戰鬥機才能滿足美軍未來作戰需要,而一架F-35的成本約為9100萬美元,要比F-22確實便宜很多。

注意F-22彈倉,下文會提到

雖然F-35便宜,但它擁有強大的多任務作戰能力,加上低廉的製造成本,他們將持續生產F-35直到2037年,而最後一架F-22早在2012年就已經交付。F-22裝備最先進的AN/APG-77雷達,這種雷達用2000個發射/接受模塊組成有源電子掃面陣列,它可以在敵人完全發現不了自身的情況下精確的定位和攻擊敵人。

F-35彈倉

F-22猛禽的尺寸、重量、翼展等都要比F-22雷電大很多,從機動和速度上來看F-35更無法與專業的F-22匹敵,F-22速度達到2.25馬赫,爬升速度是每分鐘62000英尺。F-35最大速度為1.6馬赫,爬升速度是每分鐘45000英尺。

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F-22比較適合空戰,F-35更適合對地攻擊,所以它們的武器艙設計有很大差異,F-22武器艙比較寬長,適合攜帶中程和超視距導彈。F-35彈倉較深、較窄可以攜帶各種對地攻擊彈藥,能掛載重達2000磅的炸彈,但是F-22最重只能掛載1000磅的炸彈。

F-35雷電,有三種不同型號(A型常規起降,B型垂直起降,C型艦載機)

所以美國的F-35確實是外銷型號,因為它本是就是多國聯合制造,但是美國也需要F-35,而F-22是美國獨自研製,跟F-35完全是兩碼事。這裡確實會存在美軍用F-22壓制F-35的看法,但是F-35大多都出口給美國的夥伴們,他們一般是對美國沒有任何威脅的,但是老虎學藝,貓永遠不會把上樹的本領交給別人。

我是軍武奇兵,謝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軍武奇兵


F35和F22的差距不是性能上的問題,而是賣F22的那個最早把牛吹得太大了,結果弄巧成拙,美國國會想著這麼好的東西不能和外人分享,就立法禁止對海外銷售F22戰機。

F22“猛禽”是全球第一款五代隱形戰機,由洛克馬丁公司負責製造。在上世紀90年代,F22的技術確實可以說是獨步天下。美國空軍在向國會呈報生產計劃的時候,也把F22誇得天花亂墜。最後,美國國會確信F22隱形戰機不但技術超前,而且這款戰機可以保證美國空軍在未來100年之內獨霸全球天空。既然那樣的話,美國國會認為不應該和任何國家分享。於是,國會通過法令:禁止F22隱形戰機向海外出口。

美國國會禁止F22出口的結果,導致F22製造成本直線上升,最後連美國自己都無法承擔。美國空軍最初預定了750架F22“猛禽”;隨後在1990年修正為購買648架;在出口受限成本上升之後,1997年美國空軍計算下來只能購買339架;到了2003年,空軍發現國會給的錢實際只能買227架;2006年最後確定只要183架。到2010年,空軍在原來的訂單上最後追加了4架,總共到手187架F22戰機,隨後宣佈該款戰機永久停產。

所以,現在要出口,也沒有F22可以賣了。

F35和F22在性能上完全沒有可比性,雙方在設計上其實有很大的互補性。F22是空優戰機,可以在對地目標、對空目標的單機作戰中顯示出超強優勢;而F35是一款多用途聯合攻擊機,不但自身具有很強的攻擊能力,還能利用其信息技術給其它部隊提供指揮,協同作戰。所以,拿蘋果和香蕉比,很難說孰優孰劣。

但是,正因為經歷了F22的痛苦歷程,F35研發時就定位為“出口型”,引進了大批“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發製造,避免了美國國會作怪。

這是F35和F22,一個主打出口,一個是美軍專用的真實原因。


七號臺


F-22A猛禽戰鬥機和F-35閃電II戰鬥機都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其中F-22A猛禽戰鬥機是美國立法禁止對外出售包括技術的機型,而F-35閃電II戰鬥機是一款美軍自己裝備又被允許出口的機型,這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是與這兩款機型出現的時間有關係。

當年F-22A猛禽戰鬥機出現之後是屬於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狀態,從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的機動能力,這些都是其餘的第四代戰鬥機不會全部都擁有的能力。美國空軍通過裝備F-22A猛禽戰鬥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技術代差優勢,而美國試圖保證美國空軍這種技術優勢,所以不允許這款戰鬥機的出口。

由於F-22A相對於當時的戰鬥機過於先進,美國擔心這款戰鬥機出口之後會導致技術洩密,這也會是也是F-22A猛禽戰鬥機禁止出口的一個原因。當年日本是想購買F-22A猛禽戰鬥機,日本想當然的認為之前會出售F-15J/DJ戰鬥機也會出售F-22A猛禽戰鬥機,不過美國則通過立法禁止F-2A的銷售。目前全球有357架F-35閃電II戰鬥機在16個基地運行,累計飛行時間已經超過17.5萬小時。

而F-35閃電II戰鬥機就不一樣了,這是一款在研製之初就考慮出口的機型,因此就有了10個優先購買國的劃分了。F-35閃電II戰鬥機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包括英國在其中投資了20多億美元,另外還有30%的零部件是在英國進行生產。F-35閃電II戰鬥機未來可以獲得超過6000架的訂單,這個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會帶來豐厚的受益。當然目前美國是可以出售F-22A猛禽戰鬥機了,不過這個生產線早在2011年就已經關閉,美國想賣也沒法賣了。


航空視界


這不是差距的問題,如果單從雙方空戰的角度去對比,F35是肯定不如F22的,這個結論不是美國自己宣傳的(即使有也不可能對外公佈,對F35軍售不利),是沈飛601所“顧誦芬”院士,在新千年後在我國四代機預研時,對美國F35的技術分析中得出的。
圖注:


F22與F35的飛行包線,可見兩者機動性能差距極大。

其實F35不如F22是很正常的,因為F35本來就不適合與F22這種奪取制空權的四代重型機去比較,儘管它也很重(根據洛克希德.馬丁官網公佈的數字,F35A空重為13.2噸,比F15A還重)但它是“聯合攻擊機”,這個名字不是白叫的,F35在研製初期(JSF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美國三軍研製一種通用的“攻擊機”。

並且F35在研製初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利用F35的研製,閹割其它北約成員國或者合作方的四代機研製項目,來達到美國在四代機領域裡一家獨大的目的。

所以F35在技術選擇上,走了一條與F22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

儘管F35A的空重相較與F22(18.14噸)較輕,但是F22的兩臺F119大推力航空發動機可以為F22提供超過317.5千牛的推力,而FF35的單發F135僅能提供181.4千牛-204.12千牛(新增推計劃)

而在實際空戰推重比上,(空機重量+半油+4枚中距彈+兩枚近距格鬥彈)F22憑藉F119巨大的推力優勢,可以獲得1.4以上的推重比,而F35僅有1.0左右,兩者在空戰推重比上相差了近一半。

圖注:F22拉出的巨大渦流。

同時,F119與F135都屬於同一核心機(XF119),F135是用相對較差的;大維護間隔與使用壽命的情況下,擴大涵道比來增加推力,以犧牲高空超音速巡航性能,換取高效的低空亞音速巡航能力。

並且F35A的機翼面積僅為42.7平方米,後掠角為34度,而F22的機翼面積為78平方米,後掠角為40度。


F35在空戰翼載荷與超音速性能上都遠不如F22,它真正比F22優越的地方在於;其後發的信息技術優勢!

F35可以利用其信息技術優勢,處理以往飛機所做不到的一些攻擊任務,比如利用F35的信息技術節點能力,與伯克級火控雷達相互協同,為標準6指引目標,為航母編隊提供“超地平線打擊”能力。

所以它更確切的定位應該是類似F16這種有空戰能力的“攻擊機”,在打擊地面目標與偷襲敵方防空網絡指揮中心時,有一定效能優勢。

但在爭奪制空權,攔截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射平臺(戰略轟炸機/其它攻擊機)時,就遠沒有F22那麼“強勢”了。


而F22是美國真正為與前蘇聯奪取制空權,而研製的四代機,它與F35的區別就在於,“F35在空戰中幹不過它”。

這也是美國不賣F22的最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美國賣F35,美國手裡還有F22可以壓制F35。

但是賣F22,萬一買家和美國反水了,就如同“巴列維”的伊朗一樣,前腳美國賣了F14,後腳伊朗就反美了,它怎麼辦?用什麼來壓制別國的F22呢?信仰啊……😂😂😂


軍事小科普


F-22與F-35戰鬥機

單就設計定位而言,F-22是以空優作戰為主,而F-35則屬多用途戰鬥機,這種不同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兩型戰鬥機的不同命運。尤其是在F-22戰鬥機服役的2005年,當時在國際上除美國外,其他國家是沒第五代戰鬥機的,為保證所謂“美國領先”及避免“技術外洩”F-22也就被美國政府禁止出口,直到今天,這項禁令仍未解除。

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下線

另外,作為後起之秀的F-35戰鬥機,其項目從開始就是以多國聯合開發為基礎,出口導向就十分明確,且在項目合作國亦可建設生產線,如意大利、日本等。作為對比,F-22戰鬥機則由於經費原因,在2009年被下令關閉生產線,到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下線後,該型戰鬥機的生產也就宣告正式結束。隨時間推移,重啟產線的成本也就越發昂貴,單架成本超過3億美元的F-22也就更加不具性價比。

F-35戰鬥機協同作戰示意圖

除上述原因外,在技術上,F-35雖不具有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搭載的APG-81型雷達在對空搜索能力上也不及F-22的APG-77,但因具有“後發優勢”,F-35在信息融合上較F-22是領先不少的,如其配備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頭盔顯示系統(HMDS)等都是高信息融合的典型代表。而這些系統在遙控無人機、偵察彈道導彈等方面具有的發展潛力同樣是F-22戰鬥機所不具備的,因此,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在昂貴的第五代戰鬥機中,選擇多用途的F-35其實是比F-22更合適的。


飛豬漲姿勢


總覺得F22與F35不好比較,SUV與皮卡怎麼比?用途不一樣!F22與F15是一類用途,F35與F16是一類用途。F22是美國奪取制空權的飛機,這對美軍至關重要,採用的技術絕對是最先進,最具有前瞻性的,需高度保密,自然絕不會出口。所謂後發優勢未必總是成立的,物理性能及材料的發展並不像集成電路那般快。

F35是互聯網時代的飛機,且是多機型多功能戰機,兼容共享是主要考慮的方向,硬指標讓位於軟件性能。硬件可山寨,封裝的軟件怎麼偷?互聯網時代,信息互聯很重要,美軍現在作戰,拉上盟軍必不可少,同是F35可迅速構成網絡。另外,F35通過修改軟件即可搭載其它盟國自主研發的導彈。就憑以上兩點,共同研發,共同裝備,大家共享共贏,是必然的。


眾人的黃昏


144:0是怎麼出來的為什麼不是200:0呢


期待148184080


不知道

只能說美國三叉戟核導彈都能賣 唯獨F22不出售肯定有密不能宣的核心機密 能力。F35的強悍實力已經被以色列實戰行動所證明 所以 對於F22絕不能掉以輕心 認為其技術已經老舊 後發必然能勝出


神至心歸


怎麼說呢?f兩兩,一開始的時候是準備出口的。但是突然蘇聯這個對手沒了,孤獨求敗了。難道,要讓自己手中的屠龍刀,給別人。所以給錢的大爺,國會都禁止出口了。但是太貴,沒有對手,本來想裝備,800但是裝備了200多然後生產線就關了。現在出口,也沒人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