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馴龍高手3》固然可以作為一個看熱鬧與特效的片子,在影院裡獲得最簡單與最直觀的視覺驚奇,但是,這樣的觀看,可能並不能滿足像我們這類已經走出了痴迷於動漫熱鬧的觀眾的口味。

而實際上,我們換一個角度,卻可以從《馴龍高手》裡釋讀出編導在影片裡安插下的一些別有用意的情節走向與故事脈絡。

編導在這樣的一部觸及到歷史上的維京人的海盜醜事的影片中,肯定要遮掩一些什麼,同時也要張揚一些什麼。

我們不得不追問的是,為什麼在歷史上作為臭名昭著與毛骨悚然的北歐海盜的代名詞的維京人,在影片裡要成為良知與良心擔負者的主角一職。

在這裡,我們也不由得順便聯想一下,為什麼在西方的當代文藝作品中,唯有充滿著殘暴與兇殺的北歐神話裡的人物,還被拿出來,作為神靈復活?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如漫威動畫系列中的《雷神》,是罕見的能夠活躍在當代文化領空裡的一個神靈代表。而相對而言,比雷神及他的家族同胞更為知名的西方神異人物,卻沒有一個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實際上,我們知道,北歐神話在基督教進入之後,已經成為斷章殘篇,但這種湮沒的神話傳說,卻恰恰因為它沒有後續的影響力,而能夠被西方文化重新發掘出來,加以演繹。試想一下,如果把聖經裡的傳說人物,用到“復仇者聯盟”裡的組成人員裡面,會形成一種什麼樣的嚴重的後果?

所以說北歐神話裡的神靈,正是因為它們後代傳承裡,並沒有捲入到世界紛爭,而能夠被提取出來,作為人畜無害的藝術形象,在藝術作品裡大展神威。

維京人固然在歷史上,曾經因為他們的劫掠與殺伐,在歐洲引起極大的恐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維京人的文化,最終融入到西方文明中。從一開始,海盜在西方文明中就不是以一種負能量的方式存在的。海盜群體中所推崇的自由意識、個體意識、競爭意識、開創意識、冒險意識和叢林法則後來一直沉澱在西方文化的主體框架中(此處參考了劉勤、周靜《以海為生 社會學的探析》一書),反過來講,西方文明的內質裡,就有一種海盜情結的潛性存在。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甚至我們今天可以說,維京人開疆拓土、劫掠他方的強盜本性,正是後來開啟了近代史序幕的大航海時代的一次預演。

西方文化裡對海盜的認知,與我們中國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中國文化立足於大陸,與海洋無緣,從歷史上,就嚴重排斥海盜這種劫掠行徑。但西方文化裡,對海盜文化一直有一種崇尚的基因在內,後來西方發現新大陸,包括對當地土著的滅絕性屠殺,還有後來的販賣黑奴,所採取的方式,完全是一種放大了的海盜行徑。

所以,在融入了維京人基因的西方文化體系方陣裡,如果尋找西方文化的緣起,便能在中世紀歐洲的舞臺上,與維京人相遇。

從這個意義上講,《馴龍高手》系列三部曲後面的背景,就要廣闊得多,硬正得多,深層得多,我們甚至可以說,《馴龍高手》三部曲的前臺固然反映了一個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心靈進行曲,同時伴和著的龍的生命進化史,但這僅僅是故事的前臺表象,而這後面的深層意味,恰恰可以看出,電影裡折射出的是西方文明如何伸開自己的觸爪,去探究世界,又是如何與世界取得諧和的關係,建立了現代世界能夠認同的當代文明秩序。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我們先來看看《馴龍高手》第一部。這一部影片先人奪人在片首強調了“龍”作為一種恐怖存在所帶來的“烏雲壓城城欲摧”的效應,這也是西方文明眼裡對異域文明的一種態度,但隨著維京少年與龍的接觸,認識到龍也有自身的怯弱與善良的一面,於是龍與人取得了和解,建立了友誼。

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裡終極BOSS是一個真正的惡龍,這個惡龍操縱了整個龍群,普通的龍,必須向個惡龍供奉食物,如果沒有提供獵物的,就要被這個惡龍吞食。電影有意對“龍”的群落進行了分化,顯示出西方文明對異域種族在新的認知理念上的重新劃分與界定。也就是把異族文化,分成好的部分與壞的部分,西方文明最終能夠接洽的正是那個好的部分,而那個好的部分也是異域文明被壓制與迫害的部分,這樣聯手對方文明的受壓制群落,結成聯盟,構成了西方文明對既往一律虐殺異域文明的一種反撥,從而獲得一種現代敘事的政治正確性。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馴龍高手2》裡則更有意味。因為有了龍的配合,維京人的疆域獲得了無限開拓,維京後生騎著飛龍,在過去受到侷限的大海上,可以上天入地,達到極遠。龍實際上成為維京人開拓生存領地的一個幫手與輔佐力量,也就是說異域文明,不再是敵對的破壞性因素,而成了自己拓展生存空間的一個有益因子。利益驅動,超越了第一部純粹是友情上的“人”與“龍”在情誼上的互動,而具有了實際功利價值。

在此大背景下,電影簡單明快地交待了它的故事模板,其實整個《馴龍高手》的故事都乏善可陳,倒是它潛隱著的西方文明的價值趨向,成為它每一部裡的最值得吟味的部分。《馴龍高手2》裡最大的故事突破是維京少年終於見到了母親,就像《功夫熊貓》在續集中必然要出現熊貓的身世之謎一樣。在情感中有了足夠的奠基之後,《馴龍高手2》接著用暴力性的敵人來攻、初敗、後再戰贏得勝利這樣的模式來完成電影裡的情節走向。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而《馴龍高手3》裡的故事走向的最大令人詬病處,恰恰是對《馴龍高手2》的重複,殺龍者幾乎與第二部的情節架構與人物設定完全一致,相對於第二部裡的維京少年母親的復出,夯實了電影裡的情感段落,在《馴龍高手3》中則用無牙的情感故事來完成了龍的生命意識的覺醒。

這也形成了《馴龍高手3》裡的西方文明走進近代化之後的一種理性與人性的選擇。

在影片裡,無牙之前是作為維京人的馴服工具而出現的,正如西方文明曾經有過的對異域文明的高高在上、掌控在手的至尊界定,那就是異域文明是臣服在自己身下的,正如無牙的功能是隻能馱著自己,關鍵時刻還必須像“義犬救主”一般隨時恭候。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在《馴龍高手3》裡,這種理念有了改觀。成長了的維京新領主思考的是如何給予龍以更多的權益。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維京新首領認識到要讓“龍”做它自己,他對“龍”的最大的禮物,就是“我想要你自由。”

這一承諾里,我們可以看到類似“解放黑奴宣言”中的“為人佔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後永遠獲得自由”的迴響。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電影裡的維京新領主在作出這一決定的時候,不能不說沒有內心的猶豫與矛盾,我們看到,電影裡他的女友在支撐他的這一決定時給予他的一臂之力,她說的大意是: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是因為你。”她說的大概意思是,你有你本身族類的支持,有著一個深愛著你的同族女孩,你何必還要跨越族類之梗阻,去強行地剝奪另一個異族的生存自由與選擇呢?

這一句話,對維京新領主的影響可謂是巨大的。你明明有自己的族類,但為什麼一定要剝奪他族的自由為你服務呢?

這堅定了維京新領主的選擇,也由此意味著西方文明在維京人新首領的抉擇與取捨中,而邁向了現代性的理性天地。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在《馴龍高手3》裡,我們還看到,維京人一直有一種開疆拓土的潛意識。當維京新領主意識到原來領主打造的部落已經不能適應生存與發展,便果然地拋開舊地,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種不斷尋覓新的生存天地的潛意識,正是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發現新大陸的內在動機。

所以,《馴龍高手》系列三部曲雖然表現的是中世紀的維京人的歷史故事,但是它的價值訴求,卻疊印著現代西方文明的發展印痕與軌跡,圖說的是西方文明裡那些能夠居於“高大上”的精神能量,這種能量,被化入到遠古的維京人的皮毛與情感中,讓電影裡的“維京人與龍”的關係,構成了映射西方文明精神底蘊的一種符號。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我們當然可以對這符號的影像化繽紛樂而忘返,但透過這份外在的皮毛,洞察到這個皮毛之所以能夠有著它附著的肌膚,也不失為多餘。這也是我們通過《馴龍高手3》看清它的文化實質與歷史底蘊不失其應有意義的原因吧。

《馴龍高手3》在熱鬧的影像後面,其實折射出西方文明的進化軌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