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她,出生在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家庭,在外人看來,她就像照片上呈現的那樣,美麗、快樂。

她叫做羅斯瑪麗·肯尼迪(Rosemary Kennedy),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親妹妹。

她的哥哥,讓整個家族為之驕傲;而她,卻是家族內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她人生中最美妙的時光,都在偏僻的收容機構裡孤獨地度過。

這麼漂亮的女孩兒,為什麼會成為機密和禁忌,為什麼如此孤獨?

因為她不夠聰明。或者更殘忍地說,她是一個白痴。

但這不是她自己造成的。

羅斯瑪麗是家裡九個孩子中的老三,也是長女,只比未來將成為總統的約翰小一歲。

肯尼迪家族一直有從商和參政的傳統,1918年媽媽羅絲懷上羅斯瑪麗的時候,爸爸老肯尼迪剛剛憑著一戰中的出色表現躋身民主黨領袖之一。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這個即將誕生的寶貝孩子更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兩夫婦甜蜜地計劃,如果生了個女孩,要沿用妻子羅絲的名字給這個小天使取名羅斯瑪麗。

他們預先給尚未出生的羅斯瑪麗規劃好了一切:教育、社交、職業、婚姻……

有肯尼迪家族的優良基因,加上他們的身份和實力,絕對能為羅斯瑪麗保駕護航,讓她度過令人豔羨的公主般的美好人生。

然而,當不幸降臨時,再嚴密的計劃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1918年9月13日凌晨,羅絲在家中發現自己的羊水破了。

她的頭兩胎孩子都是由同一位婦產科醫生負責接生的,但情況緊急,他沒辦法及時趕到。

雖然一旁的護士受過接生訓練,但羅絲卻因為希望等待那位熟識的名醫而試圖阻止分娩的過程。

我的孩子出生,怎麼可以不是最完美、最周全的?

她抱著這個信念,夾緊雙腿,不願配合,令嬰兒在產道中停滯超過兩小時。

就是這兩小時,給羅斯瑪麗帶來了終生的後遺症:缺氧讓她尚未發育完全的腦部受到了不可逆的損傷。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媽媽抱著嬰兒時代的羅斯瑪麗(中),大哥小約瑟夫(左),二哥約翰

從嬰兒時期開始,羅斯瑪麗就顯示出了智力發育遲緩的問題。

她說話和走路都比同齡人晚,反應也慢。

要進小學了,她接受了一次智力測試,結果顯示智商只有70,和阿甘差不多。

雖然不聰明,但羅斯瑪麗一直是個討人喜愛的孩子。

她乖巧、友好,同時缺乏安全感,願意不顧一切去討好周圍的人。

當發現自己無論哪方面都沒辦法跟上既聰明又有運動才能的兄弟姐妹時,她會很敏感地感到沮喪和失落。

她知道自己有些與眾不同,在公眾場合總會努力在哥哥約翰的幫助下保持“正常”,不丟爸媽的臉。

爸爸媽媽,現在你們滿意了嗎?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全家福,右下角是羅斯瑪麗

與無憂無慮的羅斯瑪麗相反,肯尼迪夫婦有更多需要煩惱的事。

這時候正是老肯尼迪事業的上升期,為了不讓長女成為軟肋和把柄,夫婦倆將羅斯瑪麗的情況掩飾得很好。

除了家族內少數最親密的人外,沒有人知道羅斯瑪麗的智力缺陷。

為了避人耳目,羅斯瑪麗從小就在不同的寄宿特殊學校裡輾轉求學,連她的兄弟姐妹也只能在週末放假時偶爾去看望她。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羅斯瑪麗和哥哥約翰

獨自一人生活在外的羅斯瑪麗經常給家人寫信。在一封家書中,她這樣對爸爸說:

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討你的開心。

15歲的時候,她的寫作只有四年級的水平,但這沒有阻礙她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她喜歡歌劇和茶會,喜歡新裙子,喜歡交新的朋友。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這是她十幾歲時寫下的一部分日記:

今天在白宮的舞廳裡用了午餐。詹姆斯帶我們去見了他的父親、總統羅斯福先生。總統對我們說:“你們來了!你們誰是最大的孩子?你們看起來都長大了。”早上10:15在伊麗莎白雅頓試了衣服,又預定了下次試衣服的時間。中午回家吃了飯。下午看了皇家錦標賽。起晚了,沒有趕上早餐。和拉爾夫的妹妹、另外一個男人一起玩了乒乓球。午餐在1:15,然後和佩吉一起散步,之後一起去看了賽馬,還賭了1.5美元。五點鐘的時候看了電影。8:45吃了晚飯,後來和卡希爾小姐以及尤尼絲一起在客廳待著。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羅斯瑪麗的字跡

文通字順,不容易。

爸爸媽媽,現在你們滿意了嗎?

尤尼絲是小羅斯瑪麗三歲的妹妹,從小明眸善睞、能說會道的她代替姐姐成為了家族社交場合的門面,是上流社會的寵兒、青年才俊們追求的對象。

後來,她嫁給了美國駐法大使,婚姻美滿,養育了五個兒女。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妹妹尤尼絲(左)和羅斯瑪麗

如果羅斯瑪麗出生時沒有遭遇意外,她也會擁有這樣完美的人生。

1938年,老肯尼迪被派去英國當駐英大使,一家人便搬到了倫敦。

這是羅斯瑪麗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她和最愛的家人住在一起,還認識了許多同齡的朋友。

她甚至出席了白金漢宮的舞會,以大使女兒的身份被引薦給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王儲伊麗莎白公主。

經過刻苦精心的禮儀訓練,她進步神速,人們除了覺得她“反應較慢”之外,沒有察覺到任何異常,是個“耀目的美人”。

爸爸媽媽,現在你們滿意了嗎?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白金漢宮舞會上,妹妹凱琳(左)、媽媽(中)和羅斯瑪麗

好景不長,1939年秋天,二戰爆發,她和家人不得不逃回美國。

回到美國後,羅斯瑪麗就又被打包送到特殊寄宿學校去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羅斯瑪麗變得越來越有獨立主張和反叛精神。她和每個青春期少女一樣變得脾氣暴躁,常常無緣無故發火,偶爾還顯示出暴力傾向。

除此之外,她還會違反校規在夜裡偷偷從學校裡溜出去遊蕩。

這些行為深深煩惱著老肯尼迪夫婦。他們以最嚴格的家教為榮,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循規蹈矩、完美無缺。

可漸漸地,他們感覺有些管不住這個女兒了。

他們擔心正陶醉於異性目光中的女兒會做出一些令家族蒙羞的錯事,殃及老肯尼迪政治上的偉大抱負。

1941年11月,有醫生興奮地向老肯尼迪推薦了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案——額葉腦白質切斷術

這個手術,顧名思義,是將患者大腦某個部位的連接切斷。

“這是一種新手術,”他們說,“能徹底治好患者的喜怒無常、暴力傾向,遲早會得諾貝爾獎的。”

這項手術發明於1935年,在老肯尼迪同意讓女兒接受手術的時候,全美國才只做過80例,而且都是為精神病人做的。

老肯尼迪甚至都沒跟妻子商量便籤下了手術同意書。

那個時候,他在想什麼?

他是在高興科學發展之快,能讓他得到一個聽話的、溫順的女兒嗎?

還是在慶幸終於找到辦法制止女兒的叛逆,一舉掃清自己政治之路的障礙?

那些將孩子送進電魔楊永信的網癮中心的父母,也許都是這個心理吧。

羅斯瑪麗是被騙進手術室的。

醫生們給她打了一針溫和的鎮靜劑,然後在她清醒的情況下,在她的頭頂鑽了孔,用黃油刀一樣的器械,

在她的大腦裡切了一道兩釐米長的口子。

一個醫生操作,另一個醫生問她問題,以便掌握傷口的大小。他讓她背誦一小段祈禱詞、唱一段國歌《上帝保佑美利堅》、倒著數數……

直到她語無倫次,最後陷入了完全的沉默,持刀的醫生才停了手。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為羅斯瑪麗做手術的,就是這兩位醫生(圖中的患者也在接受這項手術)

滿頭紗布、不省人事的羅斯瑪麗被送回家時,其他孩子都嚇壞了。老肯尼迪還安慰他們:“別擔心,等恢復期過了,羅斯瑪麗就會好起來的。”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羅斯瑪麗卻沒有好起來。

殘酷的手術徹底破壞了她的大腦,她的智力退化到只有兩歲兒童的水平。

她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手臂沒辦法抬起,走路也一瘸一拐,甚至連大小便都不能控制。

醫生們沒有撒謊,這手術的確讓暴躁的患者平靜下來,發明這手術的葡萄牙科學家莫尼茲也的確在1949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但這是諾貝爾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額葉腦白質切斷術實際上是直接讓病人們變成了白痴。

如果你看過電影《飛越瘋人院》,就一定會記得男主角最後就是被這個手術毀掉了。

是的,羅斯瑪麗現在再也不會叛逆了,也再也不會反抗,再也不會長大。

爸爸媽媽,現在你們滿意了嗎?

在老肯尼迪夫婦接受現實後,羅斯瑪麗被迅速送往一傢俬立的精神病院,之後又被送往威斯康辛州的特殊兒童學校。

就這樣,她無聲無息地、永久地從公眾視野裡消失了,她的父母甚至沒有給出像樣的解釋。

夫妻倆總是相互指責,一個指責妻子造就了女兒的智力障礙,一個指責丈夫擅自授意手術。

兩人都沒辦法面對孩子成了終生殘疾的事實。最終他們選擇了逃避。

從1948年開始,他們再也沒去探望過羅斯瑪麗。

作為家族的醜聞、最大的定時炸彈,她就這樣被遺棄了。

她本來可以擁有簡單的幸福,不求像家族的其他成員那樣樣樣力爭人前,但或許可以遇見合適的愛人、找到勝任的工作,結婚、生子,度過平淡安逸的一生。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兒童時期的羅斯瑪麗穿著小婚紗,憧憬著未來

1960年11月底,羅斯瑪麗的哥哥約翰在大選中以壓倒性優勢勝出,成為第35任美國總統。

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熱議這樁新聞的時候,羅斯瑪麗孤獨地呆在偏僻的特殊學校裡,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電視裡哥哥的臉孔、人們的歡呼和掌聲,都在她的理解範圍之外。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約翰·肯尼迪宣佈當選

約翰當選總統後,尤尼絲成功遊說他建立專門研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的政府研究機構,以防止更多的孩子重蹈羅斯瑪麗的覆轍,還一手創辦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最小的弟弟泰德成為美國參議員後,更是提出了極具開創性的《美國殘疾人法案》

當時人們不知道,他們這樣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對這個妹妹的愧疚。

羅斯瑪麗一個人的悲劇,換來了無數人的利益。

她的兄弟姐妹個個都是人傑,他們能夠幫助無數人,但不能拯救她。

她的家族是整個國家的頂樑柱,卻是她悲慘命運的源泉。

1974年,在恐怖手術的33年後,羅斯瑪麗第一次短暫地離開收容機構,去探望其他肯尼迪家族的成員。

這趟行程很順利。可惜的是,很多人,包括父親老肯尼迪、被刺身亡的哥哥約翰和弟弟羅伯特、因飛機失事逝世的大哥小約瑟夫和妹妹凱琳都已經不在了。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晚年的羅斯瑪麗(坐輪椅者)

2005年1月7日,86歲的羅斯瑪麗平靜地逝世。

臨終的時候,她4個還活著的兄弟姐妹都在身邊,陪伴著她走完這孤苦的人生旅程。

她被埋葬在布魯克林的墓園裡,緊緊地靠在父母的墓邊。

爸爸媽媽,現在你們滿意了嗎?

她是肯尼迪家族的頭號機密,一個不可提起的禁忌


他們之間的愛恨,或許也只有到了另一個世界,才能說清楚了。

也許老肯尼迪夫婦到死也仍然不明白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他們一定覺得很委屈:我們明明是愛你的啊。

世界上有多少事是以愛之名義,行傷害之實?

不是任何事情只要披上愛的外衣就可以取得豁免權的。

如果愛一個人,反而讓這個人更痛苦。

那麼這樣的愛,還是少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