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到底什麼樣?苗圩、雷軍等大咖這樣預測

當我們談論科技,人工智能、5G、自動駕駛等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些技術到底將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同時又有哪些技術值得警惕?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與會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未來科技到底什麼樣?苗圩、雷軍等大咖這樣預測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人工智能會拿刀對著你嗎?

李彥宏曾說,我們已經迎來了“AI時代”。人類真的對“AI時代”做好準備了嗎?

“從接觸AI到現在60多年了,沒有任何人對於AI到底可以解決哪一類的問題有任何具體的定義。”現代密碼學之父、圖靈獎得主惠特菲爾德·迪菲指出:“我們現在並不清楚計算機能不能思考,但它比其他現象更類似人的思考。”

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表示:“AI對人類來說只是一個孩子,18年以後是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還是用一把刀對著你,這是人類自己決定的。”

不過,袁輝指出:“我們並沒有超出過去的框架,AI如果不能突破過去的理論,AI很有可能會進入到研究上的困境。”

除了研究上的困境,人工智能對就業帶來的影響也令人擔憂。威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文琦坦言,在2030年,全球會有8億的工作被取代。

攜程旅行網首席傳播官席偉航則表示,一個熟練的客服每天最多可以處理30張機票訂單,成本也較高。兩三年前,攜程已經用人工智能幫助回答一些標準的問題,滿意度將近100%。今後可能有70%到80%的呼叫電話可以用人工智能。

考慮到AI對就業的影響,未來教育值得深思。

袁輝指出,今天的AI具備自我意識的智能,這意味著教育面臨重大的選擇。如果比較機械的學習這些工作和經驗,對AI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事。我們要思考如何扮演好人類的角色,如何利用好這個工具,否則,“在工具的面前,在數據的面前,我們根本不堪一擊”。

傳統汽車馬上會被淘汰?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增長至約200萬輛,高於2017年的12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仍佔一半以上份額。

隨著電動汽車蒸蒸日上,傳統汽車很快將被淘汰嗎?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電動汽車從成本、品質和充電里程來看,還沒有到替換傳統車的時候,2021年可能是一個快車道,那時續航會更長,成本會明顯下降,品質也會提高。

何小鵬指出:“當一線城市每個月10%的新車銷量來自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雙端的網絡效應就開始出現,那時候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會變成一條拋物線,但今天還是一個成長期。”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院副院長殷承良指出,只要石油還存在,傳統汽車還會延續很長的時間,電動車會處於一個上升期,這二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是共存的,一個上升一個緩慢下降。

除了汽車電動化,自動駕駛也是汽車未來的趨勢。

文遠知行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韓旭指出,自動駕駛從L1到L5分5個層級,現在是L4級別的自動駕駛,已經開始做一些試運營,L5級還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來臨。

何小鵬指出,未來汽車可能是3.5級或4級自動駕駛系統與路和雲的結合,90%-95%的事情由車來完成,剩下5%-10%由雲和路來完成。

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認為,多年以後就不會有人再買車了,因為L4+共享出行的存在,買的不是汽車,而是一種產權。“比如說把出行權給A公司,也可能給B公司,這可能是一種消費方式的轉變。”

殷乘良表示, 未來無人駕駛車的發展,現代通訊技術很重要,比如5G和6G的發展,會帶來整個汽車業態的改變。“車就不再是一個移動的工具,而是一個通訊的節點,想象成大手機或大電腦都可以,這是一個體系的變化。”

5G將迎來哪些應用?

2019年是5G元年,全球5G商用已經開始佈局,而中國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表示,2018年華為已經正式發佈了5G第一個商用版本,整個速率達到10GPPS,時延最低一個毫秒,支持百萬級的連接。目前,華為和中國移動、LG一起,已經在全球布了15000個5G基站。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國移動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聯合完成了全國首例基於5G的遠程人體手術。

中國移動過副總裁李慧鏑指出,醫生在海南為北京的帕金森患者植入腦起搏器,實現了未來醫療健康應用的前景。

談及5G的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指出,5G將來20%用於人和人之間的通訊,80%可能用於物和物之間的通訊。其中,5G最大的應用是移動狀態的物聯網,車聯網可能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市場。

“我可以給大家報告一個最近的進展。我和交通運輸部的部長達成了重要的共識,就是在中國的公路上加快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把道路的標識、紅綠燈以及一些管理規則都通過智能化的改造固化下來。”苗圩說。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預測,5G對各行各業都將有巨大的推動,明後年會迎來5G手機的換機潮,5G也將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李慧鏑表示,中國移動今年將啟動5G預商用,明年實現規模商用,而且是達到更豐富、低時延、大連接的場景都可以得到應用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苗圩表示,估計有可能在今年某個時點上會發放5G的牌照,大規模的商用還是要隨著網絡的不斷的完善,才可以談到大規模的商用。


來自:國是直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