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苗圩: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需求

中產委研究部發布

 光明網消息 8月1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開幕。工信部部長苗圩在開幕式上表示,五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年均增速接近30%,2017年達到近7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13萬臺。

苗圩表示,中國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以創新為引領,以需求為帶動,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鏈構建、應用領域拓展、區域集聚發展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工業機器人易用性、穩定性及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服務機器人產品類型日益豐富、應用領域快速拓展。

“雖然機器人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我們仍面臨諸多挑戰,核心技術尚待突破,應用領域有待拓展,法律法規體系亟待完善。”苗圩指出。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加速融合,促進了智能製造的發展。依託於機器人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生產方式大量湧現,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既為發展先進製造業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也為進一步提升人類福祉提供了有力支撐。

苗圩說,推動機器人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已在世界範圍形成廣泛共識,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戰略規劃、政策措施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分析,2017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超過250億美元,增長超過20%,預計2018年將達到300億美元。

苗圩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製造業面臨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戰略性轉變。我們將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升創新能力,加強人才培育,夯實產業基礎,著力推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們將始終踐行開放發展的理念,在政策制定、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市場推進、產融結合、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打造全球協同創新的新體系,構建全球產業合作的新生態,開創全球應用深化的新格局,形成國際化、開放型的機器人利益共同體。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需求,我們歡迎各國的企業與我們一起共享發展機遇,共挑發展重擔,攜手並進,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苗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