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魚不想咬鉤,只因它有這3個“難言之隱”,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有魚卻不吃餌,原來有這3個“難言之隱”,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一提到釣魚就不得不承認,釣魚人有很多不怕的事情,不怕曬不怕累,也不怕冷,但最怕的還是遇到有魚不吃餌的情況。可能這種情況對於老釣手來講,想解決那都不是事,但若是新手碰到這種魚情就不一定能解決,當然也不是魚不想咬鉤吃餌,可能就因為它有以下這3個“難言之隱”,所以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不是魚不想咬鉤,只因它有這3個“難言之隱”,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野釣

1、餌料味型與狀態不對路

其實釣點內有魚而不吃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餌料的味型與狀態不對路,比如冬季釣鯽魚時,如果餌料過於清淡,可能會因為水溫低,而導致氣味傳播慢,無法吸引魚兒就餌,另外餌料的狀態一定要輕,要軟軟。

當然餌料的霧化也需要控制好,雖然霧化快,就會引誘來很多魚,可隨之而來的就是窩子會很大、窩內也會很亂,從而導致水比較渾濁,魚只能聞到氣味卻吃不到餌。

不是魚不想咬鉤,只因它有這3個“難言之隱”,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餌料選擇

2、打窩過多,導致魚只吃窩料不吃餌

當然除了餌料用法有講究之外,打窩誘魚的方式也很關鍵,雖然窩料打的少,誘魚力度不大,也就無法很好很快的將魚誘進窩,可若是打窩過大,釣點處的堆積如山,想想魚兒要從眾多窩料中吃到兩顆釣餌,也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所以無論在哪釣魚,打窩最好還是遵從“少打勤補”的原則,所以在冬季釣魚,寧可多打幾個窩,也不能打大窩。

不是魚不想咬鉤,只因它有這3個“難言之隱”,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浮漂調釣

3、水底有雜物,醬層等髒東西

另外有魚不吃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水底有醬層,有雜物等不乾淨的東西,因為水底如果有較厚的醬層,魚就很難發現餌料。當然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必著急,直接把調目調高,釣目降低就可以,另外餌料狀態一定要輕,從而方便魚兒吸餌。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在開釣之前,儘量要先找底(防止水底有雜草,暗草)再打窩,因為如果不瞭解水底是啥情況就胡亂打窩,也很有可能會導致有魚不吃餌。

不是魚不想咬鉤,只因它有這3個“難言之隱”,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野生大鯽魚

以上跟釣友分享的就是:在野釣的過程中,遇到有魚不吃餌的3個“難言之隱”以及破解方法,若是您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觀點,還請多多指教與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