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往事之一:原乡人

提起邓丽君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她是国际巨星,是永远的歌后,赢得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美誉,是几代人心中永恒的回忆,在很多人心中,她堪称完美。

作为一名80后,我自己是丽君迷。我的很多亲人和朋友也都很喜欢邓丽君,喜欢她的歌。今天开始,本号给大家推出邓丽君往事系列。讲述一代歌后的往事,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朴实的邓丽君,一个平凡又不凡的邓丽君。

01

邓丽君去世后,有记者采访邓丽君的母亲,问她邓丽君的一生可有什么遗憾?

她原以为能套出她的情史,以及为什么一直没有结婚之类大家比较爱谈论的话题,但是,邓妈妈的回答让她惊讶,也让她感到隐隐的愧疚。她说:女儿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回大陆看看。

邓丽君从小就关心大陆那边的事儿,老问咱们为什么会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她一直想回大陆看一看,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单纯的想看一看,可惜,她再也没有机会了。邓妈妈说到这里,眼里已经蓄满了泪水。

邓丽君的父亲和母亲都来自大陆,一个是河北人,一个是山东人,他们就是台湾同胞所说的原乡人。

这一代人,大陆那一边,有着他们永远的牵挂。

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出生于山东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曾在哈尔滨为官。那个时候,日本人多次找到赵素桂的父亲,希望他能为日本人做事。赵素桂的父亲不想做亡国奴,带着全家老小开始了躲逃的日子。

后来,他们一家人在河南落脚,认识了黄埔军校毕业的邓枢。父母看到邓枢挺拔稳重,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人,在那个战乱年代,他们以一种托孤的心态,给赵素桂和邓枢订了婚。那一年,赵素桂只有14岁。

邓丽君往事之一:原乡人

02

订婚以后,赵素桂在宋美玲办的孤儿院继续学习,而邓枢随军队转战各地。

赵素桂16岁那年,邓枢娶了她。结婚不久,他随部队调走,后来,赵素桂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很快,城里失守,赵素桂带着孩子躲到了乡下。她把自己装扮成又老又丑的农妇,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孩子没有奶水,赵素桂只能想办法勉强给孩子弄点吃的,孩子瘦的皮包骨头。后来,这个孩子因为饥寒交迫也夭折了。

几经周转,赵素桂终于打听到了邓枢部队的动向,两人相见,却久久不敢相认。还不到20岁的赵素桂,竟然又瘦又黑又老。残酷的生活把她的青春都磨得失去了颜色,她也没有真正享受过一天年轻的美好。

邓丽君往事之一:原乡人

03

抗战胜利后,没过两年太平日子,内战又开始了。赵素桂带着邓丽君的两个哥哥,又开始了逃难的日子。他们走走停停,下了火车换卡车,下了卡车又换成军车,后来上了轮船,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叫台湾的小岛。

上岸后,赵素桂和孩子被送到了北投眷属军营,重病的赵素桂吃什么吐什么,是两个孩子支撑着她好好活下去,期待着终有一天能够夫妻团圆。

不久后,赵素桂终于见到了邓枢,一家人总算团聚了。此后,生活一直无法稳定,赵素桂随着邓枢的调动不停搬迁,后来暂时落脚到云林县大埤乡。

1953年1月29日,正是农历腊月十五。村里的的人们都在忙着准备过春节,邓丽君出生在这样欢欣的日子,成为这个家庭最受欢迎的成员。她的前面,已经有三个哥哥,她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的女孩,同样,也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邓丽君往事之一:原乡人

说起邓丽君的出生,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的邻里之间关系都很好,邓妈妈当时和村里一个一直没有孩子的邻居说过,三个孩子已经很难养了,要是再生一个,就把孩子送给她。邓丽君生下来以后,邓妈妈却舍不得了。自己的亲骨肉,怎么舍得送人,何况是一直盼望的女儿。可是,那个邻居看到女娃这么可爱,却也不肯走了,一直希望邓家能履行诺言,把孩子送给她。

邓妈妈无计可施,最后放声大哭起来,邻居一看,也不想让邓妈妈为难了,就放下本是用来换孩子的鸡蛋等礼物,黯然离去。

邓妈妈后来感叹,如果当时自己把孩子给了那位邻人,可能以后就不会出现“国际巨星邓丽君”了!

邓丽君往事之一:原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