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要不要和鄰居家的小孩放一個班上?

小鹿飛躍


幼兒園兩個認識的孩子在一個班沒關係,但小學最好不要一個班

這是我的切身體會,我孩子上幼兒園時就是和他老庚兒(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一個班,我發現,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一起上幼兒園,他能更自信,能更快的適應學校生活,性格也更開朗一些


因為孩子上幼兒園主要是適應學校生活,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和生活技能,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所有的人、環境都是陌生的,孩子難免會產生恐懼感,產生牴觸心理,如果有一個平時玩得很好的小朋友也在這個班,孩子就能找到一點熟悉的感覺,兩個孩子之間還能產生一種親切感,還可以相互比較,看誰做得更好

惟一的壞處就是,兩孩子有可能拉幫結派,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可能會不能專心聽講,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只要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不管是在上課時間還是下課時間。


不過這些問題老師知道怎麼解決,我家孩子那會兒就是他們老師給他們調位置,基本上都是我孩子坐這頭,那孩子坐那頭,中間隔著整個班的小朋友,想講話就只能用吼,他們自然就不講話了

現在我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了,上課還是比較專注的,三年的幼兒園生活讓他收穫了很多,還結交了一個特別的朋友,現在只要有時間,他就要和他老庚兒一起出去玩,我們家長也成了好朋友,在這個現實的社會,孩子能交到幾個真心朋友,還是很不錯的


雙寶老媽


我們現在就和鄰居家的孩子上同一個幼兒園在同一個班級。兩個孩子在一起感覺非常好。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放學。鄰居家的孩子比我們稍微大一點,很會互相照顧,小小孩說話特別有意思。

記得剛開始上學,兩個孩子都很不習慣,每天去幼兒園都要哭鬧,我們家那個哭得比較兇,一直哭著說要媽媽陪,要跟媽媽一起,鄰居家的孩子在一旁自己抹著眼淚還悲憤的對我說:你就陪陪她嘛,別走,你抱抱他。雖然面對孩子的哭鬧很無奈,但聽到小人人這樣暖心的話也覺得又好笑又感動。第二天,依然是哭鬧,但是鄰居家的孩子會在我兒子哭的時候笨拙的拿紙給我兒子擦眼淚,哄著他不哭。真的覺得兩個孩子在一起特別好,剛上幼兒園孩子難免不適應,一下子離開熟悉的親人,來到陌生的環境,小小的人兒就要獨自面對,真的不容易,有一個熟悉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心裡上總會多一些安慰,也是他一輩子的朋友。

兩個小人在一起互相照顧互相安慰,你哭了我哄你,我哭了你逗我笑。小兄弟倆,希望你們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懶媽說養兒


孩子上幼兒園,到底要不要和鄰居家的小孩放在一個班上?作為家長,我覺得如果剛好自己鄰居家的小孩和自己的孩子上同一個年齡段,我是希望他們可以在一個班級裡面的。一是方便家長接送孩子,比如說如果有哪一個家長沒有時間接送孩子的話,可以讓鄰居一塊帶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了。



另一個方面,孩子重新到了一個新班級裡面,那麼他有可能會不適應這個班級裡的生活,所以說這樣的情況下,班級裡面有一個他比較熟悉的孩子,最起碼他不用太恐懼,太沒有安全感,特別是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來說,他第一次上幼兒園,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果這個陌生的地方里面有他比較熟悉的一個孩子,可能他心理上會有稍許的安慰。

所以說我們家長都是比較希望在孩子進入到一個班級裡的時候,能有一個比較熟悉的人。但其實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還是要問問孩子的意見,家長只是覺得孩子有個班特別好,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不一定希望是這樣的情況。

因為我們確實遇見過這種情況,家長不瞭解鄰居家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和脾氣。但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和他玩過了之後,可能會比較瞭解他的性格和脾氣,這樣的情況下,他可能會覺得這個小朋友根本就不好,所以就產生不想和他在一個班級的情況。

今年我們在招生的時候就遇見過這麼一種情況,當時是兩家的大人來給孩子報名,然後發現孩子上的都是同一個年齡的班級,所以呢就希望老師能把兩個孩子放在一個班級裡面,當然了針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也為了家長方便,所以就把這兩個孩子都放在了一個班級裡面。

當時老師還對家長提了一句話:孩子們之間熟悉嗎?家長想讓孩子在一起,孩子同意嗎?孩子的家長就說:家長給決定了就好了,孩子不用提什麼意見。後來有一個孩子家長就給我們的老師打電話說:自己的孩子不同意和他鄰居家的小孩在一個班級裡面,然後他就問這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和另外一個小朋友在一個班級?自己的孩子還說不出理由,所以說家長就覺得孩子是無理取鬧的,也就沒有同意孩子的這個要求,仍然讓兩個孩子在一個班級裡面。



但是等開學的那一天之後,這兩個孩子完全玩不到一起去,一個孩子比較老實,一個孩子比較調皮,這個調皮的小朋友經常發生欺負老實小朋友的情況。所以說,從這當中我們就能看出來,為什麼這個老實的小朋友不想去和這個調皮的小朋友在一個班級裡面,就是因為他經常受到欺負。

但是他從來沒有告訴過家長,家長也不知道,所以說家長只是單純的覺得班級裡面有一個他比較熟悉的小朋友是比較好的。後來老師把這種情況反映給了這個比較老實的小朋友的家長,家長才能瞭解到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在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同意和這個小朋友在一起?原來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

所以家長也是比較內疚,覺得沒有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後自己的孩子又受到了欺負。就希望老師重新給自己的孩子調個班,讓他們倆再分開。因為也是剛開始開學一個月,所以說最後老師又找到了幼兒園的領導,然後給孩子調了一個班級。

那個調皮小朋友的家長還不知道為什麼調班?一直在詢問另外一個小朋友調班的原因,然後那個家長告訴了她之後,她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孩子欺負人家了,所以人家一直不想和他在一起。

所以說後來我們在報名招生的時候,如果有家長要求和他的親戚朋友家的孩子或者是鄰居家的孩子在一個班級的時候,我們老師就會給家長提個建議,可以先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同意的話,可以把兩個孩子分在一起,如果孩子真的是不同意的話,就建議家長沒有必要強制性的讓孩子分在一起。



畢竟只是家長之間相互熟悉,孩子有可能根本沒有那麼熟悉。所以說我覺得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參考一下孩子的意見,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沒什麼意見,他覺得無所謂。那麼家長想讓兩個孩子在一起也是可以的,畢竟到時候也確實是為了家長接送孩子相對來說方便一點。但如果孩子提反對意見,家長就不要再強制性的要求必須要讓兩個孩子在一個班級裡面了。


最美幼兒教師


和鄰居家的小孩一起上幼兒園,其實挺好的,更有利於孩子及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們一起上幼兒園,可以一起玩耍,緩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幼兒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玩伴,有時候他們鬧情緒時,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但是同伴一來,孩子就立刻和他們去玩耍了,忘記了之前的不快。

尤其是在上學、放學的途中,孩子容易覺得孤單無趣。如果有同伴一起,一路玩著玩著就到了目的地,他們會更加開心和放鬆。

幼兒時期的孩子是在和同伴的玩耍中學會如何交往,有一個親密而穩定的夥伴會讓他們在幼兒園更加有安全感。

當然,孩子們在一起也會互相影響,家長們要常陪伴孩子、觀察孩子,看看有沒有什麼不良的習慣。發現以後及時進行引導,當一個孩子改變以後,另外一個孩子肯定也會向好的方向去改進。

同時,您也可以多和鄰居的家長溝通交流,如果大家在育兒方面有很多共同點,那是最好的。如果覺得彼此在價值觀方面有一些衝突,也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畢竟,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三觀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三觀。

您不用太過擔心,祝福您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夠快樂健康成長!


黃黃媽媽育兒


入園初期,兩個孩子放在一個班是比較好的選擇。

原因是:孩子在入園初期難免入園焦慮,有一個熟悉的玩伴一起在幼兒園的話,有助於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每天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了,可以互相用隔壁小孩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對面誰誰都去幼兒園啦,我們也去吧!很有用的。

但是再大一點到了中大班就不適合了。

我觀察過很多孩子,特別是關係好,親密的小夥伴,一開始兩個人互相做伴,大一點有思想了就不受控制了,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說話啊,做小動作啊,注意力嚴重受影響。

我猜家長提這個問題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和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不放在一個班感覺嫌棄對方似的,好像拉不下臉來,其實以前我帶過的孩子裡有這種,最後兩個家長都要求分開,因為嚴重影響學習哦。家長也沒有為這個不高興,達成認識上的一致了就沒有什麼了。


幼兒園張老師


我家孩子就和鄰居家的孩子一個班 早上不願意上學大哭 鄰居的小朋友來找他說上學了 也不哭了 洗臉刷牙 走了 要是不願意送了 有事了都可以一起送了 我覺得挺好的


cycy042104215588


最好不要,弊大於利


bunana2


孩子上幼兒園與鄰家的孩子同班是很有好處的:

便於互相通氣,

互相幫助接送孩子,

使孩子有固定的基本玩伴,

使孩子有最貼近的競爭上進對象……

但是有個前提條件,即要以這鄰家孩子的家長的文化,素質高低來決定。文化層次高,素質高的家庭,孩子的綜合素質高,壞毛病少;反之,無論其家長或孩子的不良言行,生活不良習慣都會影響到你的孩子成長。以上所有的好處會成為壞處。

《三字經》說的”昔孟母,擇鄰處”就是這個道理。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這個問題的利弊判斷點。最主要的是兩個家庭的生活環境是否相似,兩個孩子的性格是否相同。如果生活環境不相似,就不要一個班了。如果生活環境相似,性格各有互補點,能夠體現互相帶動那麼可以選擇在一個班。如果性格相同,即便生活環境相似也不要一個班,一個班兩個人會更加同化彼此的性格和習慣。這樣會加深兩個孩子的小毛病,小習慣。


淺淺的若一


如果剛上幼兒園,一下離開父母,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接觸一些陌生的人,孩子心裡會不安,沒有安全感,這時有個認識的夥伴,孩子心裡會放鬆很多,心情也會變好,不過要對孩子說要多交好朋友,大家一起才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