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結局中,最後這個鏡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愛豆伴醬


其實這有兩種含義。

《都挺好》之中,蘇明玉購買習題集是這部劇最深的伏筆,很早的時候蘇明玉就曾經交代她小時候想購買習題集,結果蘇母不肯出錢,蘇明玉最後還因為這件事情和蘇明成打架。編劇一開始是通過這個小細節來表現蘇明玉在家裡遭受的歧視和蘇母的重男輕女。

可是這個點在電視劇的結尾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蘇大強在患有老年痴呆的情況下,他居然還記得為明玉購買一本習題集,這件事情充分表現了蘇大強其實內心深處是關心自己的女兒,只是父愛如山,蘇大強從來沒有明說,所以蘇明玉也從來沒有體會到,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徹底解開了蘇明玉的心結。

電視劇最後,蘇明玉為老家貼上春聯,這實質上代表蘇明玉已經承認這個家庭,而最後面蘇母出現的鏡頭就有兩種解釋,第一種,這是蘇明玉的回憶。這部劇中,蘇母出現的戲份並不多,蘇明玉對於蘇母也只有不堪的回憶,但最後蘇明玉解開心結之後,她才突然發現,蘇母其實關愛過自己,這就是電視劇的主題——恨多了,人就看不到愛了!

而第二種解釋:這一個鏡頭不是蘇明玉的記憶,這是蘇明玉的想象。蘇母也許從來都沒有關心過自己,但是蘇明玉放下了,蘇母走了,那個曾經哭泣的孩子也走了。蘇明玉曾經和石天冬說:“我一直都在湖底。"但是此刻,蘇明玉走出來了,前塵往事一切隨風,都藏進了老屋裡。

在此進行適當拓展,電視劇種並沒有詳細解釋蘇母的過往,所以很多觀眾都無法明白這部劇的精髓之處。蘇大強的年輕的時候看上了蘇母趙美蘭,可當時趙美蘭看不上一無是處的蘇大強,為了兒子的幸福,蘇大強的母親用計逼迫趙美蘭就範,所以趙美蘭一直痛恨蘇大強。蘇明玉的悲劇其實是上一代人的悲劇,這才是原著的亮點之一。當然,這次電視劇改編也還算可圈可點。

圈內人,圈內事,我是“青竹樂娛”,關注我,帶你看業內最全資訊!碼字不易,記得點贊哦,比心


青竹樂娛


我知道《都挺好》的大結局一定是圓滿的。但我沒想到的是明玉會回憶起小時候母親疼愛自己的畫面。也許是釋懷吧。過往對母親的怨恨,通通都放下了。沒有放下的明玉,就像是一直刺蝟,關於母親的記憶都是她是如何如何偏心,如何苛待自己。一提起母親,腦海中浮現的永遠是她如果打罵自己。可是現在,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後,放下了,也理解了。


大結局最後蘇母的這個鏡頭,很多人都說,這是明玉自己幻想出來的。因為如果不這樣,那麼母親這兩個字對她而言就真的一點溫情都沒有了。可是,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在明玉很小很小的時候,其實蘇母是疼愛過她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蘇母日復一日的偏袒當中,明玉慢慢的就把這些美好的記憶壓在了腦海深處,她寧願這些記憶從來沒有存在過。這樣她恨蘇母就恨的很純粹。


可是,最後,蘇明成終於嚮明玉道歉,蘇大強失憶後也讓明玉找回了久違的父愛。蘇家團團圓圓過大年。明玉:爸,雖然媽走了,你也病了,大哥二哥也回不來,但我真覺得這是我過得最幸福的一個春節。有家真好,謝謝您陪著我。於是,明玉徹底放下了,也放過了自己。《千與千尋》中有這樣一句話:曾發生過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當時想不起來罷了。明玉就是這樣,怨恨母親的自己想不起來母親曾愛過自己的畫面。現在,徹底釋然了,所以當初壓在腦海深處的美好回憶慢慢浮現出來了。這個時候的明玉才算是真正找回了親情。


兩顆星星糖


這個鏡頭作用很大。

雖然已經和二哥和解,和父親和解,但明玉和這個家最深的隔閡還是來自已去世的母親,而且這傷害已經永遠不能消除,也再沒有機會如父兄般化解矛盾。

回到老宅的明玉終於一身輕鬆,她從對蘇家的怨恨中得到了自我釋放,就在這一刻,被仇恨矇住了雙眼的明玉看到了過去她選擇性忘記的一些東西,雖然父母有偏心,但也給了她家的溫暖。正如哲人所說“你選擇仇恨便看見仇恨,你選擇寬恕便看見寬恕”。

蘇明玉終於徹底釋懷了,她原諒了母親,也放過了自己,全劇主題這一刻得到了昇華。

真的,都挺好。



另類角度看娛樂


或許我們都曾怨恨過一個人,但當我們看開一切之時,回首過往,我們看到的多是美好。

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亦是如此,結尾處她隔空相望看到蘇母呵護她、抱起她的片段多是為了說明蘇明玉已經放下一切,這個片段也許是曾經的過往,也許是其幻想,但是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蘇明玉在放下過去的同時也放下了自己。



曾名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學老師帶了一筐土豆來到課堂上,她告訴他的學生可以把土豆當成自己討厭的同學,然後把土豆放到書包裡,於是同學們紛紛拿走了屬於自己的土豆放到了書包裡,每天同學們都揹著塵塵的土豆上學、放學,也終於有一天土豆發黴了,書包裡開始散發惡臭。

這個故事的道理很簡單,當我們一直把自己厭惡的事物和人放在心裡事,我們自己也會承受傷害,《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正是如此,她怨恨蘇母的同時自己活得也不開心,當他放下一切也便重拾了曾經的美好。



所以,我個人覺得,《都挺好》結尾處的那段並不是強行為蘇母“洗白”,它更多是為了表達蘇明玉的心智成長,在經歷了二哥向其道歉以及蘇父患病依然記得為她購買習題集後,蘇明玉的內心徹底敞開了,她重獲了親情,亦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那些曾經的不公也便不存在了。

既然所有的不幸都已經不存在了,那麼在蘇明玉心裡留有的當然全是溫存,此時的她也不再怨恨蘇母,縱然蘇母曾經一度輕視她,但蘇母終歸是她的母親,縱然蘇明玉隔空相望看到的是一種幻象,這種幻象也是一種“真”。

這個片段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很多時候,當我們放下過去的不愉快時,我們的生活將會重新起航,我們曾經一度認為陰沉的天空也會變得晴空萬里。

感謝《都挺好》這部電視劇,也感謝蘇明玉,希望所有的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們都能開心每一天,謝謝大家。


草根說電影


這個鏡頭其實是強行“洗白”蘇母,也算是留下了閃光點。這更多的,代表的是明玉放下了心中的那份痛,原諒了父母,也放過了自己。

結局太突兀

對照全劇,蘇母對明玉談不上慈祥。從小學到初中,到後來的高中、大學,蘇母沒有表現出對明玉一點的疼愛。而明玉當初在超市打工,蘇母喊她回家的原因,也只不過是怕丟面子。可以任由女兒十幾年不回家,蘇母可以稱得上鐵石心腸了。小時候的蘇母如此慈祥地對待明玉,不可能有後面這麼絕情,這更多的是對蘇母的“洗白”。

當然,這可能是編劇為了過審而不得已為之。據說《都挺好》刪除了9集,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造成了結局顯得如此突兀。

呼應主題

《都挺好》原著中,蘇家眾人最後的結局,都算不得“挺好”。老大蘇明哲回到美國,算是維繫好了自己的小家,但是對於父親蘇大強,卻是再也顧不上了。蘇明成不知所蹤,而原先最不受待見的明玉,卻是負擔起了贍養父親的義務。

電視劇在最大程度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增設一些情節,算是相對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蘇家的眾人,最後算是都有了一個“挺好”的結局。唯獨蘇母不好洗白,所以導演通過了這麼一個鏡頭來表現,也算是在母女之間,留下了那麼一絲溫情。

放過自己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明玉是受傷害最深的那一個人。什麼好事都沒有她的,很大一部分資源都被兩個哥哥擠佔。要不是明玉後來遇上蒙總,她的人生可能會一直艱難。蒙總改變了她的想法,發掘出了明玉的優點,起碼在財務自由上,給了明玉最大的保障。

一直想要置身事外的明玉,卻是屢屢被捲入家庭的事務之中,而且最後還都是她來解決問題。即使如此,才開始的時候,明玉也是出力不討好。但是後來隨著大家對明玉理解的加深,才慢慢開始理解她,化解了隔閡,變得相親相愛起來。

父親的那一本練習冊,徹底擊碎了明玉表面的堅強,讓她渴望親情的心顯露出來。無論怎樣,自己和父母還是有著血脈的連接。如果是對手或者敵人,記恨一輩子也無所謂,但是面對母親,明玉還是選擇了原諒,同時也放過了自己。不用再每日煎熬自己的內心,曾經母親也對自己好過,這也許是導演想表達的意思。

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搞笑小小魚


《都挺好》最後的鏡頭很好,寓意很明顯,這部劇裡,所有的一切問題的根源,看似都是蘇母造成的,逝者已去,一家人的和解,最重要的是對蘇母的理解和釋懷。

恨再多,抵不住愛,抵不住血濃於水的親情。

我們再來簡單的回顧一下劇情吧:

1、蘇大強的作,緣於蘇母的強勢,緣於一輩子在妻子面前的窩囊,他能夠理解妻子,但是活的不開心,相比較而言,就連保姆小蔡都能帶給他虛榮的滿足。可他最後,在妻子墓碑前的一席話,也說明一切也都放下了,最終他們還是要在哪裡相見的。

2、明玉的固執、強勢,就是蘇母的翻版,所有的要強都想證明給母親看,可是已經看不到了;所有的委屈都想說給母親聽,可是聽不到了。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十八歲之前父母也有很多疼愛自己的瞬間。作為子女,其實並不知道父母的難處,那個年代的生活是很艱辛的。明玉從父親痴呆後給自己買複習資料這件事情,看到了父親當年的無奈和內疚,有些事在父母心裡是一輩子忘不掉的,那一刻,不光是父親,母親疼愛自己的場景自然就出現在了腦海中,剎那間,愛就融化了自己。

都挺好,只有大家都理解了蘇母,放下了對蘇母的不滿,才能開啟蘇家和睦、和諧的新生活!






慧心茶童


這個結局還算是比較好的了吧,也是大家心中比較滿意的一個結局!

但是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其實你還會發現這部電視劇的結局其實是沒有的,最後的那一幕,蘇母抱著小時候的蘇明玉,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蘇母從小就討厭蘇明玉,別說抱著了,就是好好的說一句話都算是破天荒了,這一幕是蘇明玉想象出來的,她從小被蘇母厭惡,十八歲以後就和家裡斷絕了關係,但無論怎麼說,也是一個極度缺少關愛的女孩子,雖然事業上有老懞,愛情上有小石,但還是渴望著被母親關懷,這只是一個女孩子心中的一個最柔軟的地方,幻想著被母親關懷!

所以說每個人看到這個結局的時候都有著不一樣的感受,畢竟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遭遇,看到這個結局也給了很多人想象的一個後來,也算是比較圓滿的!!




精彩影視客


有些人,有些事,我們能怨恨一陣子,卻不可怨恨一輩子。放不下,折磨自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蘇明玉對石天冬說“我努力了那麼多年,最後卻變成自己最恨的人。”《都挺好》大結局最後的鏡頭,蘇明玉看到了母親溫柔且偏袒她的一面。而這個卻是她一直缺失的那份母愛,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眼中只有兩個哥哥,哥哥們的早餐是牛奶和煎蛋,她的早餐只有白開水和泡飯。和二哥打架,母親也不會去偏袒她。想要考清華,母親寧願拿錢給二哥去旅遊,也沒錢讓她報輔導班。

一直以來,她都認為自己是多餘的。她學會了與自己和解,蘇父患了老年痴呆,忘記了所有的事情,唯獨記得要攢錢給她買習題本。在那一刻,她找到缺失的父愛,父親縱是百般不是,至少還是愛自己的。

可是,蘇母已經去世,缺失的那份母愛,卻再也找不回來了。重回老宅,憶起過往,或許有那麼一刻,母親是愛自己的,只是被忽略了而已。她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放下的理由,也給整個故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情感拾憶館


蘇明玉最大的心結還是在於母親,最後媽媽抱著她,小時候,不管是真的還是自己想象的,有這個畫面都說明她已經釋然了。原生家庭的疼痛,最終還是自己解開心結,放下。


王小哨的生活


起初是些所謂的仇恨,在有怨的情況下記得都是不好的地方,所以開始都是些不好的回憶。但是一旦釋懷之後可能就會想起其實也是有很多好的部分,原來被自己忽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