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主炮一發炮彈打到陸地上的傷害範圍是多少?

全真教推土機


軍武奇兵的第492條不容錯過的精彩答案!

這個從來沒有真正的考究過,大和級兩艘戰列艦除了極少數幾次海戰之外,幾乎就沒有參加對地攻擊,最後雙雙“陣亡”於美軍俯衝轟炸機之手,後來還被稱作中看不中用的戰列艦,真是有辱當時“世界第一戰艦”的威名。然而種種跡象也表明,這兩艘戰列艦的實戰意義確實不大,更重要的是象徵意義。除了跨射美國“白平原”號航母值得一說外,沒有任何出色戰績,它們在馬里亞納海戰和萊特灣大海戰中也表現平平。

至於大和號艦炮威力,可以從以下各口徑艦炮造成的彈坑中得以推論,判斷大和炮彈威力會有多大

以上都是高爆彈效果,這裡我們不討論穿甲彈。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衣阿華”級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造成的彈坑約在5米深,直徑約12米。它比305毫米艦炮大了100毫米口徑,坑深了一米,直徑大了5米。而406毫米艦炮的殺傷範圍大約在200米左右,包括其衝擊波和彈片。這裡可以估算出大和級460毫米艦炮可能會造成一個深約6,直徑約15米的彈坑,殺傷範圍也將會達到300米,可見大和對地攻擊的威力還是非常大的。

美國的406毫米艦炮曾經打出過一個深約5米,直徑約15米的巨大彈坑

戰列艦的艦炮炮彈不像是航空炸彈一樣,2000公斤的炸彈裝藥量可達到600公斤。大和號高爆彈重量為1360公斤,然而其裝藥量只有60公斤,穿甲彈的裝藥量更少,只有30多公斤。因為它們要應付屁股後面300多公斤的發射藥,在發射炮彈時強大的推力會產生強大的膛壓,否則如果裝藥過多,彈體過薄就會發生炸膛事件。

可見一式穿甲彈達到2米多高,比一般成年男性要高很多,而高爆彈也達到160CM,但是它們的裝藥量都很少。

也許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說它們的殺傷範圍可能過大或者過小了一點,上面的那些所有數據也都是有一些誤差的,並不算是精確的數據,因為這根所攻擊目標的地質也有一定關係,在鬆軟的稀土陸面和較硬的砂石陸面造成的殺傷效果是不一樣的。在鬆軟的土地上可能造成的彈坑會更大更深,但是它的殺傷力就會小很多,因為單片和衝擊波的動能都會被削弱。在砂石陸面上造成的彈坑可能會淺小一點,但是它造成的殺傷力就會大很多,它會將爆炸附近的砂石一同帶起來爆速飛行。

下圖可以詳細瞭解衝擊波範圍是明顯小於破片範圍,雖然破片的散落範圍大約會超過1000米,但是真正有殺傷能力的都是在衝擊波範圍以內的高速直線飛行彈片。

1944年10月24日,正在做機動規避的“武藏號”終究“難逃一死”。

1945年4月7日,沖繩戰役中的“大和號”戰列艦,身中10枚魚雷,5顆航彈後葬身大海。

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軍武奇兵


由於大和號戰列艦並沒有對陸地攻擊的實戰記錄,這個問題就只能猜測了。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是世界上


口徑最大的艦炮,它使用了94式45倍徑460毫米艦炮,這麼大的口徑可以輕鬆的將一個成年人從炮口塞進去,那它的炮彈有多大呢?就拿它配用的三一式高爆彈來說,整顆炮彈重1.36噸,裝有330公斤發射藥,彈丸內置59.5公斤高爆炸藥,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很多人以為它的330公斤裝藥量是彈頭的裝藥量,其實這是一個誤區,330公斤是發射藥包,而不是彈頭的定裝炸藥,其實彈頭的裝藥量只有59.5公斤,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炮彈的彈頭是需要承壓的,它不可能像航空炸彈一樣做成薄壁的,然後儘量多裝藥,炮彈必須有足夠大的壁厚才能承受住炮彈發射時巨大的膛壓,所以炮彈的內部空間很小,根本裝不下太多的炸藥。

與大和號戰列艦差不多級別的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配備了406毫米口徑的艦炮,比大和號的艦炮口徑略小,我們就以依阿華號的炮彈威力來推測一下大和號的威力。

依阿華號的艦炮對陸攻擊時可造成深六米,直徑14米的巨大彈坑,彈片散佈範圍174米,這就是說方圓200米內都是殺傷區域,以此便可推測出大和號的艦炮威力比依阿華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那年那月那兵說


還真沒看到過大和級採用的九四式460毫米艦炮對地設計效果的數據。其實整個舊日本海軍在對採用大口徑艦炮向岸上目標射擊方面可以說是一腦子漿糊。唯一的“經典”戰例是對瓜達卡納爾島亨德森機場的夜襲,慄田健男帶著“金剛”號和“榛名”號兩艘戰列艦以及1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開過去一通狂射,回來號稱亨德森機場一片火海,又是機庫被炸,又是跑道被毀,兩艘戰列艦打了104發三式彈,“榛名”打了189發零式通常彈,然後還被美國人的岸炮反擊,自己的三式彈耗盡,最後只能用穿甲彈接著打。

老美那邊發現實際有不少零式彈因為引信設置問題,根本就沒有引爆,實際破壞效果相當糟糕。理論上“金剛”14英寸艦炮零式通常彈的殺傷半徑在250米左右,但這是對於空爆而言,因為引信設置問題,對地攻擊是否能夠在10米~15米高度引爆炮彈產生比較好的彈片散佈範圍,我個人嚴重存疑。

另外日本艦炮的零式通常彈裝藥量也不算多,大和級460毫米炮的零式通常彈裝藥量不過61.7千克。如果是開放區域引爆這麼多爆炸物危險區域大約在500米。美軍老式Mk.3型16毫米艦炮高爆彈裝填26千克爆炸物,破片散步範圍是187米,測試中最大破片散落距離是1149米。Mk.7型16英寸艦炮的Mk.13型榴彈裝藥量達到69千克,作戰中曾打出15米直徑、深6米的彈坑,在越南一炮打出270米範圍的直升機降落區。考慮到大和級零式通常彈的裝藥較少,以Mk.13作為上限可大致軌跡其殺傷效果。


強武堂


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主炮一發炮彈打到陸地上的傷害範圍是多少?日本海軍在最初成軍的時候是沒有戰列艦的,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日本海軍的戰艦都是巡洋艦為主。

在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雖然取勝,但是日本人發現,北洋艦隊的鎮遠艦和定遠艦不僅難以擊沉,而且船上的巨炮更是威力巨大。於是在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日本開始大力發展戰列艦,到了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已經擁有相當數量的戰列艦了。而在二戰時期,雖然戰列艦的地位已經被航母取代,但是日本依然還是熱衷於這種大炮艦。其中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大和號戰列艦艦長263米,寬40米,噸位高達64000噸,大小和噸位幾乎和航母差不多。



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採用了三聯裝45倍徑460mm口徑的主炮,全艦一共有九座主炮。這麼大口徑的炮發射的炮彈就有1.5噸重,並且射程能夠達到3萬米。大和號的主炮一發炮彈的威力也是相當驚人的,比如說在《亮劍》中,司令員考慮了好久才拿了五噸炮彈換下了李雲龍,而五噸炮彈只是大和號的3枚炮彈的重量。現在的155mm炮彈就能炸燬半徑40米的圓形建築,155mm炸彈只有不到50kg重,大和號的主炮炸藥的重量是他的30倍,但是殺傷範圍不能用簡單的40*30來計算。

當時的炸藥質量和現在不同,所以殺傷力可能略微下降,而且一噸半的炮彈肯定不能造成1200米半徑的殺傷範圍。但是從這個數據看,大和號的主炮如果攻擊地面目標,殺傷半徑最起碼會在100米以上,甚至可能達到200米或者300米。雖然大和號的主炮看起來非常的嚇人,但是在戰場上卻只是擺設,大和號沒有用來攻擊過地面目標,因為炮彈的造價太高,不夠本錢。而大和號在海上也是戰績平平,雖然個頭大,但是航母的攻擊距離更遠,大和號服役到沉沒從來沒有擊沉過一艘航母,最後在沖繩戰役中被美國的飛機擊沉。隨著大和號的沉沒,戰列艦的時代也劃上了句號,二戰後各國都漸漸地放棄了戰列艦,戰列艦最終被現代海軍拋棄。


軍武小咖


二戰時期日本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在短期內美國都奈何不了,但是人口少面積小和美國較量中氣不足。

二戰時期炮彈殺傷範圍與裝藥多少有關,口徑越大,裝藥越多。


406口徑跟460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熟悉二戰艦隊炮口直徑都知道,大一寸,就多了很大的威力。


彈頭的裝藥量只有59.5公斤,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炮彈的彈頭是需要承壓的,它不可能像航空炸彈一樣做成薄壁的,然後儘量多裝藥,炮彈必須有足夠大的壁厚才能承受住炮彈發射時巨大的膛壓,所以炮彈的內部空間很小,根本裝不下太多的炸藥。


笑搞


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主炮口徑是460毫米,算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艦載主炮。大和級戰列艦的主炮炮彈,以主要的九一式穿甲彈為例,彈重1460千克,發射藥重量為330千克,彈頭內部裝藥為33.85千克。作為對比,美軍2000磅航空炸彈裝藥為429千克。相比之下,大和使用的用於岸轟的三式彈裝藥量也不過59.5千克,而且常備數量也很少。大和號以巨型主炮聞名,最終被航空兵消滅,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日本海軍定下了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炮身重量就達到了165噸,因此一座炮塔內三門火炮總重為1720噸。炮彈基數為每門炮100發,裝藥量330公斤,一發炮彈在陸上可造成半個足球場大小的坑和直接殺傷。如果9門主炮若指向一個目標齊射,是有時間差的,齊射對於大和號的反作用力也很強大,達到8000噸恐怖的數字。

依阿華級戰列艦上採用的是406毫米口徑50倍徑艦炮,口徑小了很多,但是考慮到依阿華級戰列艦是後期建造的,因此先進程度當然還是依阿華級戰列艦更好一些。94式460毫米艦炮的各方面數據都有很大的優勢,但我們需要知道一點,這就是大和號戰列艦的艦寬很大,這樣穩定性就很好,這一點比依阿華級戰列艦要好很多。一發炮彈打到陸地上也是有命中精度的差別,只不過大和號戰列艦主要以對海射擊為主,其目的是海上決戰。


川陀太空問答


很多答主都在說大和號這種鐵烏龜的炮彈威力有多大,但是,從效率講,大和號戰列艦460毫米火炮在火力投射效率方面,是很低的。大和號炮彈主要有以下幾種:



91式穿甲彈:彈重1460kg,裝炸藥33.85kg。沒看錯,就是33.85kg,其餘的是彈體和發射藥重,由於穿甲彈需要硬抗戰列艦裝甲,需要更強的彈體結構,裝彈量一般都在5%以下。至於33.85kg炸藥威力,155毫米火炮一般裝藥量在7kg左右,爆炸時可以滅掉一個足球場的人,大和號的穿甲彈如果砸到地上,相當於5個155毫米炮彈,即可以團滅掉五個足球場的人員,至於說有答主說幹掉一個小島,那發射不是穿甲彈,應該是氫彈。

美國的406毫米火炮,後面是電線杆,可以類推460毫米火炮的大小。

高爆彈:重量均為1,360公斤,高爆彈裝藥59.5kg。這種炮彈並不用於穿甲,所以裝藥量多了點。威力相當於9個155mm炮彈,團滅掉9個足球場是沒問題的。

三式對空彈:這相當於一種散彈,發射後到達預定空域,分出幾百個小炮彈,主要用於打作戰飛機。如果對地,那就相當於幾百個小炮彈砸過來。實際效果則很一般,萊特灣海戰裡武藏號發射過三式彈,但是還是不敵美軍的飛機被擊沉。

由於陸地上一般最大的壓制火炮口徑不過155mm,所以如果大和號460mm火炮對地攻擊,會給作戰人員帶來極其大的震撼,士兵如果用躲避陸軍火炮的方式,去躲避大和號的火炮,會死的很慘。但是如果大和號真的拿主炮對準陸地開火,那估計指揮官會被降職,因為大和號火炮壽命只有幾百發而已,對地攻擊太浪費。

美國的155毫米火炮,對比一下就知道陸軍用的火炮和戰列艦火炮的巨大差異。

戰列艦炮彈的威力和炮彈重量是極為懸殊的,由於追求高速度、高射程,對於炮彈結構要求很高,導致裝彈量算少的。和現在的導彈沒法比,魚叉反艦導彈,重230kg,裝藥量能達到90kg,一發癱瘓一艘重巡洋艦沒問題。戰列艦炮彈威力就沒那麼大,在戰史上,被戰列艦打沉的戰列艦屈指可數,被魚雷、航空炸彈等擊沉的戰列艦佔多數(胡德號雖被一發擊沉,但是胡德號是戰列巡洋艦)


L夕惕若


不請自來!

天下人評天下事!閒人雜說不喜可評!如果有所認同請點贊!謝謝!

第一、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大和號戰列艦)

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戰列艦加入日本聯合艦隊!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戰列艦在沖繩海域的德山灣外海被美軍艦載機攻擊,被命中魚雷10枚,炸彈24枚擊中,彈藥庫殉爆沉沒!

(美軍艦載轟炸機攻擊大和號)

(大和號殉爆)

第二、“大和號”戰列艦自從服役後基本都是參加的海戰,幾乎沒有參加過對陸地攻擊的任務!唯一一次對陸地進行火力支援的任務是,1942年8月17日支援對所羅門群島方面作戰,但是在到達特魯克群島後它就在港灣內待著,具體有沒有向島嶼上開炮沒有詳細記錄!

所以“大和號”戰列艦那門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對陸地攻擊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strong>第三、我們可以借鑑一下“大和號”戰列艦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對手“依阿華級戰列艦”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的對地攻擊效果!

(衣阿華級戰列艦主炮齊射)

1、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的MK19型人員殺傷彈的殺傷半徑是300米!可能大家認為懸了!其實這一半徑是指在沒有阻擋物的條件下的最佳殺傷半徑!在這一半徑中人員即使是不被彈片殺傷,也逃不過沖擊波的傷害!

(406mm炮彈打出的彈坑)

(在伊拉克城市中爆炸的406mm高爆彈)
這看看1989年4月19日“依阿華”號主炮炮彈在炮管內爆炸的事故造成47人死亡的事件也能看出其彈藥的威力!

(“依阿華”號主炮炮彈在炮管內爆炸)

2、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的MK8型穿甲彈,據說能穿透9-10米後的混凝土牆!

(胡德號被俾斯麥號的380毫米主炮炮彈貫穿的305mm甲板裝甲)

第四、考慮到“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是460mm,理論其炮彈威力上應該是大於“依阿華級戰列艦”的!

1、但是當時大和號的主炮主要裝備主炮彈藥是穿甲彈!這是因為日軍覺得大和號的主要任務是海上作戰,是巨炮互射的作戰任務!所以其對外宣佈裝備的高爆彈是否存在是有疑問的!本人認為大和號就沒有裝備460mm的高爆彈,更是不會執行對陸地攻擊的任務!用只有幾十公斤的穿甲彈打陸地就是浪費!

2、再有就是考慮到當時日軍的軍工製造能力和美軍是有差距的,彈藥的威力也是會受到影響的!當初大和號460主炮全裝藥試射就麼有成功過!主要就是鋼材冶煉技術落後造成的,後來減少裝藥才成功!

3、美國的衣阿華級在參加朝鮮戰爭、越戰、海灣戰爭時就執行了對陸地攻擊的任務!所發射的406炮彈是二戰後製造的,會比二戰期間威力大很多的!

所以,我認為大和號的460mm高爆彈的威力和衣阿華級的406mm威力差不多,甚至還小!


杜陵閒人


直白點說就是大和號戰列艦多長,它的主炮殺傷範圍是它長度的兩倍(拿戰列艦的長度當半徑的圓圈內)。

圖片是衣阿華級戰列艦齊射,大和號的沒動圖

大和號戰列艦在海試期間打過一發高爆彈(彈重1.3噸,內部裝填59.5公斤炸藥)的岸轟試射。威力極大,距離3.8公里外的小島炸沒了。(但W君手頭沒有圖片,自能文字描述)

吳海軍工廠空視圖

大和級首艦大和號的建造是當時日本高度保密的事件,下水典禮時僅有100名高官和1000名進水作業人員和監察。連當時的日本天皇都不敢出席這世界第一的戰列艦的船塢注水儀式。(參看055大驅的下水式典禮)

1941年12月7日清晨,吳海軍工廠周圍的海邊居民聽到了一聲巨大的響動,地面也微微顫動了一下。之後漁民們發現海里一個叫“虞後”的小島成了暗礁。

所以,推測大和號的46釐米主炮發射高爆彈打在陸地上傷害範圍(彈片殺傷)是300米直徑的圓形區域;彈坑深7~9米(穿甲彈還要深);直徑20米左右。如果算上衝擊波和震傷,那殺傷範圍就是在500米左右了。

特攻作戰後,沉沒的大和號戰列艦(1945年4月7日14時23分、北緯30度22分東經128度4分)


軍武數據庫


  • 誕生

大和號是日本海軍歷史上最大的超級戰列艦之一,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大和號標準排水量65,000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滿載平均吃水10.86米。

  • 主炮威力

“大和”號戰列艦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3聯裝主炮3座,主炮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約2700噸,發射速度每分1.8發,最大射程42000米,若9門主炮指向一舷射擊,其後座力可達8000噸。


1941年12月7日,大和艦在試航中進行首次主炮射擊,將9顆各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彈,打向2萬米外的海域。據稱,戰列艦主炮一發炮彈打到陸地上,可以能打出一個約直徑30米,深16米左右的坑,相當於打到一個標準足球場中間,整個足球場裡的人不死也會重傷。

  • 覆滅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戰艦受到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攻擊,在被約1400餘架飛機及27艘潛艇輪番轟炸後,沉沒於日本九州島南西,德之島西北。根據歷史記載,大和號戰列艦被命中魚雷10枚,炸彈24枚,2498名陣亡,倖存者僅269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