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剛上幼兒園老是生病怎麼辦?

Sukiqinqin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女兒)現在十歲了,她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三天兩頭的身體不舒服,不是感冒就是腸胃不舒服,天天把我折騰的不行;老二(兒子)是今年過了年才上的幼兒園,到今天大概有三個星期,不舒服已經有兩個星期了,剛開始時帶藥去幼兒園,才治的差不多好了,結果又著涼,高燒不退,在家好幾天沒去幼兒園了。說實話,我兒子的身體抵抗力還是不錯的,長這麼大很少生病,可是也沒有躲過入園這一關。

我認為孩子上幼兒園易生病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孩子入園等於說換了一個新的環境,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心理緊張,心中有壓力,周圍全是陌生人,玩也玩不自在,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會好些,他們容入新環境快點,性格內向的孩子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適應。

其次,送過剛入園孩子的家長都知道,那個哭聲一片,聽了讓人心疼,恨不得退錢我們孩子不上幼兒園了,越在這個時候越不能心軟,只能狠下心把孩子交給老師,我們真不得知自己家孩子哭了多長時間才無助的停止哭泣。長時間的哭泣對嗓子,過扁桃體肯定不好,這麼小孩子生病多是因為扁桃體發炎引起的。

最後,現在的孩子在家裡的地位,恨不得一家人圍著他一個人轉,喂吃喂喝,一會怕他冷,一會怕他熱。進入幼兒園兩個或三個老師要帶著那麼多小朋友,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的那麼周到,吃飯吃不好,冷熱也不知道添減衣服。

以上這些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若想我們的小寶貝兒少生病就只能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快速的適應這個新環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各個小朋友的家人們你們覺得呢😄






王屋人家


小朋友剛上幼兒園偶爾生病很正常,家長千萬別過分擔心,這是每一位小朋友都會有的入園經歷。由於小朋友們的免疫力普遍較低,體質有個體差異性,如果老是生病就值得家長警惕,要主動多和幼兒園帶班老師溝通和交流,將會得到正確的應對和處理方法。

新入園的小朋友多數都會產生分離焦慮的情況。

家長們在小朋友入園之前幾個月,可提前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生活環境。具備條件的幼兒園,家長可以讓孩子上小託班,進行入園適應訓練。也可以給孩子報親子班,多進行群體活動,增強孩子的適應性、融入性。孩子在三歲之前,要建立起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使孩子不固定某一位家長進行養育、教育。接送孩子的家長在幼兒還未完全適應幼兒園生活時要相對固定,不可頻繁更換家長進行接送。在這個時期,部分家長的焦慮程度甚至超過幼兒。

老師要給予新入園的小朋友更多的關注。

新入園的小朋友會認定一個給她安全感很強的老師,會很黏這位老師。老師對待新入園的小朋友要“一笑、二抱、三拉手,”增強親近感,給與新入園的小朋友更多的耐心,多觀察每位小朋友的細微之處。有位省級示範園的小朋友入園1個月了,幾乎每天都哭成了“淚人兒”,這個主班老師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噓寒問暖”,而是在忙工作的同時,時常喊這個小朋友喝水、吃飯、提醒小便,提醒參加集體教學活動等。看似不管,實際是“時刻關注”。這個小朋友從新入園時一動都不愛動,到慢慢止住哭聲,逐漸參與集體活動。這個過程是漸進式的,請家長們不必過度焦慮。要相信每一位老師能把孩子照顧好,教育好,她們有她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主動和老師溝通。

重視保育工作。

一定選擇正規合法的幼兒園。由於小朋友上幼兒園後不像之前在家裡的生活環境那麼簡單,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會增加感染細菌和傳染病的幾率,主要是小朋友們之間的相互傳染。為了保證幼兒的健康,家長務必選擇衛生良好的幼兒園、重視保育工作的幼兒園。

家長不要過分擔心小朋友在幼兒園吃不飽,晚上入睡前2小時只需添加牛奶或水果就可以了。千萬不可“大魚大肉”,“大魚大肉”會讓孩子積食,產生內火,很容易發燒。

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也要多提醒幼兒主動喝水,有便意及時告訴老師,使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幼兒園教育,保育是基礎,教育是關鍵,保教相結合。任何只重視教育工作,輕視保育工作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堅決反對“幼兒園小學化”,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加強體育鍛煉。

教育部曾經頒發的文件《3-6歲兒童發展指南》、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都曾這樣建議:

1.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

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

氣溫過熱或過冷的季節或地區應因地制宜,選擇溫度適當的時間段開展戶外活動,也可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幼兒的個體差異,適當減少活動的時間。

2.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鞦韆、轉椅等遊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機能的發展。

3.鍛鍊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

加強情緒疏導,有效陪伴。

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在新環境中的飲食,睡眠遊戲等方面的情況,積極施教。指導家長通過親子閱讀、親子游戲等方式,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環境。要求家長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環境,如參加親戚朋友聚會,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係。遇到小朋友的糾紛和矛盾時,應給予正面的引導,避免硬性要求或強加給孩子某些成人觀念。家長通過以上方式,讓幼兒愛老師、愛上幼兒園。使幼兒經常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

以上是家長和老師都應積極面對和應對的辦法,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關於入園問題,願與大家積極探討。


彬彬樂學


對於大多數孩子剛上幼兒園生病😷也在情理之中.凡事有個過度,這個也不例外.畢竟造成生病的原因多方面.家長在孩子生病時給予關照愛護.寶寶也會盡快好起來.

1.心理過度

初上幼兒園對寶寶來說心理會有極大落差,雖然有同齡小朋友可以玩耍,畢竟剛離開家長的懷抱.不一定能馬上適應.心理的過度有時會見接體現到身體上.短期的不適應,我認為也會漸漸好轉.

2.飲食不適應

可能有些寶寶存在,對幼兒園伙食不太喜歡,一時間難以接受.會導致飯量下降,吃飯、喝水少.也是導致生病的一個因素.作為家長,等待孩子回家後記得及時溝通,看幼兒園飯菜如何,是否吃得慣.這樣也便於後期跟老師做溝通,好保證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的各種節奏 .我家兒子小時候,從來不在幼兒園吃早餐,我當時也是無語了.瞭解到孩子的情況也很重要

3.假裝生病😷

這種情況應該極少見,畢竟孩子還小 .對老師的排斥到不願意去學校狀態,可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已有陰影. 有個同學跟我講過,她妹妹家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喊肚子疼,幾乎是常休息狀態.等到換了老師,孩子也不喊肚子疼了,也願意去學校了.後來家長才意識到,可能跟之前的那個老師有關.

不管怎麼樣,咱們先和孩子溝通好.具體生病的原因找到,同時在家中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相信孩子也會越來越好帶,越帶越省心.





Phoebe201901


很正常。

因為之前孩子在家裡應該是比較愛乾淨,各種習慣都養成的很好,比如飯前洗手、便後洗手,各種玩具按時消毒,不亂給東西吃,所有吃的東西必須洗的乾淨等等。

就算出門在外也是要求比較嚴格的,不會讓亂玩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孩子的腸道菌群處於愛乾淨的穩定狀態。

但是上了幼兒園就不一樣了,這是個大集體,各類小孩都有,幼兒園也不會像家裡一樣那麼幹淨,各種小孩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細菌病毒會入侵,所以更容易感冒,這個其實不用擔心的,孩子適應時間長了自會產生抗體就OK了。


翕媽說育兒


很正常,小朋友剛上幼兒園,外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心理還是身理都需要時間來調整適應。以前在家的時候活動範圍和接觸的人就那麼多,感染接觸細菌病毒的渠道也少很多,而且習慣了家裡的飲食和作息規律。而初到幼兒園後,飲食一開始也是不習慣的,吃不好飯休息不好,還有對父母的依戀不捨導致的焦慮,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素質及抵抗力,再加上接觸的環境變大,人群變得更復雜,細菌病毒難免在小朋友之間相互傳染,所以生病的概率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這段時期父母要對孩子無論心理還是身理更加精心照顧,配合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儘快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融入這個小集體,孩子一旦適應了這個新環境,頻繁生病的情況會大大改善,同時父母也要多注意孩子的日常飲食和身體鍛鍊,增加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以上就是我的經驗,我孩子今年3歲半,去年9月讀的幼兒園,慶幸孩子在老師的悉心照顧下適應得很快,上學期除了幾次小感冒外沒發生過大的疾病。


巨可愛暴天真


其實這樣是分幾種情況的:

首先看他是不是排斥上學,如果是排斥那就是因為不想上學而生病來抵抗上學。

第二點就是因為到了新的陌生環境,人多,細菌這些也多,沒適應過來也會生病。

第三就是身體免疫力低下,抵抗不了外界的因素,需要增強免疫力,這樣也有助於適應新環境。


健康營養師—海鷗


小朋友剛上幼兒園老是生病。一是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二是孩子體質比較弱。



讓孩子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早中飯要讓孩子吃飽吃好,並給孩子帶水,在幼兒園讓孩子多喝水。



孩子回家以後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帶著孩子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


平原春秋


我兒子去年九月一號上的幼兒園 基本以後的每個月 都會感冒 咳嗽。我快瘋了


雅麗田


沒有辦法,我兒子3月剛去,第二週就扁桃體發炎,到今天還沒有去呢!


伈伈紅太狼


找個好點的早教,先跟寶寶上上親子課,提前融入學習的環境,融入集體,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分離焦慮,會很快的適應幼兒園,也不會生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