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英關係那麼鐵?

失去


如果說二戰期間,最能體現同仇敵愾、密切合作,一定是盟軍中的美英軍隊,他們在地中海、在非洲,尤其是一起跨過英吉利海峽,解放歐洲;如果說如何說明他們之間的關係,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英美不分家”。

其實,大多數人都認為英美一家親,儼然是“鐵板一塊”,卻很少有人知道在盟軍中,兩軍的“摩擦”是最大的。經常是惡語相加,暗地使絆,彼此誰也不服誰的。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要從兩軍的比較中尋找答案。

首先,兩軍的兵員素質不同,對待戰爭的看法也不同。

解放歐洲前夕,美陸軍的步兵師並不是精銳部隊,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相對各國來說,兵源素質較高。他們平均年齡26歲,半數以上都是中學畢業生,並且十人中有一人受過高等教育。正如《美國陸軍史》中所描述的:“他們是歷史上所有軍隊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士兵。”

由於年輕和文化素質高,對於戰爭的認知也就有了清晰的看法。那就是為什麼而戰?如何戰鬥的問題。在面對重傷或者死亡時,這些年輕的士兵普遍認為自己很機靈,受到良好訓練,這些事攤不到自己頭上。所以,初上戰場的美軍新兵不怕死。

結果戰爭的洗禮,讓他們對死亡有了理性的認識。但不是怕死,而是變得更謹慎了,更仔細地注意自己的隱蔽,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來避免危險。也就是我們老一輩革命家常說的,保存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消滅敵人。

而英軍又是另外一回事。普通士兵的受教育程度或健康情況都不及美國士兵。表面上看,他們注重軍人養成,如著裝、敬禮等等,比美國兵好很多;但在戰爭中,他們在接受與執行命令卻比較鬆懈。

德軍橫掃歐洲時,英軍中的老兵曾遭到痛擊。在新加坡,他們的海外軍團向一支裝備較差的日軍投降;在託布魯克,向德軍投降等等。在阿拉曼,英軍取得第一次勝利,那是因為非洲軍團在軍需物資、武器和兵力各方面都不及他們。

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多少殺人的衝動。他們會因要泡茶喝而放棄追擊,甚至在彈藥不足、燃料用盡,或被包圍的情況下迅速投降。就連蒙哥馬利向他的上級彙報的提到:“我們英軍小夥子的問題是,他們天生就不是殺手。”

這種差異,讓美軍打心眼裡看不起他們,經常的貶損他們。

其次,作戰經驗的多少,是他們彼此不服的根源。

在大多數英國人看來,美軍是新手,缺乏戰爭經驗,主要依賴大量精良的裝備和後勤供應。他們對所有美式的東西不免流露出目空一切的蔑視,他們自認為英軍的技術、方法、戰術和領導才能是最先進的,有責任訓練與教導美國人。

其實,大部分的英軍也未見過戰爭場面,戰爭經驗也很少。在與德國交戰的4年中,只有少數幾個師經歷過戰鬥。同時,一戰的陰影籠罩在英國青年的心頭。更人擔心的是,軍隊中的高級軍官大都是塹壕戰的倖存者,曾經的噩夢,使他們不再相信攻擊性的戰役,更不相信直接的正面進攻。

當命令他們向前衝鋒時,他們不願去。他們知道這樣做非常愚蠢,認為是徒勞的,甚至是等於自殺。他們錯誤地將一戰的教訓適用於所有戰役。說白了,就是怕死。但他們卻還在恥笑美軍的“傻”勇敢。

當然,美陸軍在當時,是最缺乏經驗的軍隊。被挑選出來參加西北歐戰役的近50個師中,只有2個師曾經參加過戰鬥。然而,他們憑著自己的熱情和魯莽大膽的態度,很快就解決了經驗缺乏的問題。

美軍十分反感打仗不勇敢的英國人。當然,他們也是有原因的,英國的兵源幾近枯竭,擔負不了重大損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英軍的謹慎過於現實主義了。但恰恰是這一點,在美國人看來,減少傷亡的有效辦法就是進攻,而不是躲起來等死。

更為重要是,他們的摩擦還來自於誰來主導盟軍。常話說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在英國人看來,美國人遠道而來,在他們的國家,就應該唯命是從,聽從他們的擺佈。

而美國人認為,對方的武器裝備都是靠美方支援的,現在到倫敦是為了幫助他們打仗。隨著更多的美軍為了登陸歐洲大陸來到倫敦,這種優越感越來越強。更讓他們接受不了的是,美軍的待遇比他們好許多。

為此,常聽到英軍常取笑美軍是“津貼過高,性慾過強,來人過多”,而美國大兵回敬說他們報酬過低(這是事實),性慾冷淡。這個傳聞或許是真的,因為他們有錢揮霍,倫敦女孩子自然地轉向美國大兵身邊。

其實,美英雙方心裡都明白,在盟軍中,英國部隊只有美方的1/4。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軍,英國想要美國聽他們的想法是不可能的。當然,他們的“摩擦”相對而言,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 相互協作,一致對外是他們的基本共識。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利益”兩個字。

不同之處在於,英美之間的“利益關係”,逐漸發展成了“感情關係”。英美原本是一家人,後來變成了仇人,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與法國搭夥,把英國給打慘了。後來,美國人自以為變牛了,又在1812年和英國打了一仗,最後弄的兩敗俱傷。自此之後,英美關係逐漸正常化,而兩國真正進入“鐵哥們”階段,是在1917年。

在這一年,美國遠征軍殺進歐洲,轉過來年德國就戰敗了,英國和法國得以保全。為此,英國人很感激美國,即便美國人是有目的的,他們是趁火打劫,趁機撈好處。總而言之,英美關係進入“老鐵”時期,但矛盾分歧依然很多。1920年代,美國人用戰爭期間“搶”來的錢,製造了經濟繁榮。然而,美國人忽然間膨脹了,傳統的務實精神被拋棄,享樂和炒作成為主流,最後引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

危機開始後,美國政客不願意反思,更不想承擔責任。他們採取以鄰為壑的措施,把禍水轉給了其他國家。英國,法國和德國都首當其中,因此英國人也恨美國,但隨著德國的再度崛起,英法對美國的態度又轉變了,他們需要求著美國。

在這個時期,美國人自身難保,他們也要在歐洲搞綏靖主義,這給了英法兩國壯了膽子,既然有美國人擔保,那還怕什麼?但是,美國人又把他們坑了,英法兩國的政客傻乎乎的相信“和平”,誤以為妥協是唯一的出路。結果,希特勒把他們徹底看透了,他不斷的搞軍事冒險,最後在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法國很快就淪陷了,英國被打的半死不活。這個時候,英國人想起了“老鐵”美國,而在此時,美國人也非常恐懼,他們知道希特勒的胃口絕不只是歐洲,遲早要威脅美國。因此,羅斯福總統決定對英國實施援助,要遏制德國的侵略勢頭。事實上,美國人也不是白乾活,他們要英國人出點血,為了活下去,英國人把海外軍事基地大多轉給了美國,把世界霸權也讓給了美國,反正自己也沒能力保的住,索性賣個人情吧。

戰爭結束後,英國永久失去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他們想要生存,還要活得好。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靠山。十多年過去後,歐洲大陸要搞聯合運動,英國起初不想參與,後來還是入坑了,因為誰也不跟錢有仇,加入進去就有飯吃,這是看得見的。與此同時,英國緊靠美國,跟美國保持一致。這樣一來,英國就成為了美國最為堅實的盟友,英國人需要美國撐腰,美國人也需要英國在歐洲的勢力,兩者存在共同利益。

唯一的區別在於,美英已經不再是“鐵哥們”了,更像是一對“父子”。在過去,美國人要管英國叫“爹”,現在反過來了,真的是非常滑稽。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英國和美國關係好純粹因為是“利益”

美國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1775年美國爆發了獨立戰爭,美國在1783取得了勝利。美國獨立之後吸取了英國的那套“自由主義”的政治制度,不過和英國有區別的是美國實施的“三權分立”英國實施的是“君主立憲制”,雖然有區別但是意識形態大致相同,所以導致英國和美國思想上有一定的“故事認同”


當然在這裡不應單單去討論美國與英國的愛恨情仇,或是“反法西斯”戰爭如何取得勝利,而是要分析近代美國和英國是如何為了利益而走到一起!

美國和英國真正成為“鐵桿盟友”是因為二戰後,美國和蘇聯取代了老牌強國“德,法,英,日”成為超級大國,而蘇聯的體制是“共產主義”,這對於歐洲的法國英國來說蘇聯就是敵人,對於美國來說蘇聯就是阻礙美國實施“霸權”主義最大的絆腳石,所以美國和英國走到了一起,再加上英國和美國本身就有“血緣關係”意識形態又相近,自然而然比起歐洲其他國家美國更相信英國!


雖然蘇聯在20世紀末解體,但英國卻幫美國打了幾場局部戰爭,所以美國和英國一直都有共同的行動指南和目標!最終演變為“鐵桿盟友”!

當然這樣“鐵桿盟友”關係,以後會隨著東方的崛起,而漸漸分離。。。


謝亞創


首先兩個國家都屬於傳統的西方國家,一個是君主立憲制,一個是民主共和制,在思想方面上二者有著許多緊密的關聯。而且在二戰結束以後,英國作為世界老大的地位已經被美國取代,並且隨著歐盟的出現,英國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島國,它必須尋找一個幫手去限制和對抗德國和法國組成的小團體,畢竟英美都是說英語的國家,同時也是為了約束和對抗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美國和英國關係鐵主要是建立在彼此的利益之上。


小雨和小雙


因為兩個國家同為被猶太人等金融大鱷、組織控制的國家,有共同的主人和利益!


山谷瑤醫


簡而言之,目前兩國依舊存在利益共同體關係,並且都面臨著同樣強大的競爭對手。


樂仔灬


意識形態相同,且美國英裔太多,美國整個國家都是英裔建立的,歷任總統也多為英裔


泛北亞主義者


你想多啦 只有永恆的利益,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才是真


rainner210


首先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基本上都是英國人移居過去,在剛開始的殖民地,美國就是英國的殖民地,起初的美國大部分是英國人,再次中英之間沒有很大的經濟利益衝突,並且很多方面都保持著合作,但是倘若真的發生巨大的利益衝突,這種很鐵的關係也會破裂


銳晗


用中國話說就是“同宗同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