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男子種玉米為自己籌錢治病,松鼠集體”聚餐“3年吃掉1800元


馬賽力木是甘肅省東鄉縣汪集鎮沙黑池村土生土長的農民,47年來,他從未離開過生他養他的這片貧瘠土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

甘肅東鄉縣海拔1735—2664米,境內群山起伏,溝壑縱橫,自然條件嚴酷,素有“隴中苦瘠甲天下”之說。汪集鎮沙黑池就是在這樣的地域環境中的一個小村寨,人口稀少,馬賽力木就是住在這個村寨的一位普通村民。

馬賽力木介紹說;2016年他在蘭州上班跑摩的掙錢養家餬口。有天晚上11點多下班時,不慎發生事故,導致他頭部受傷,在蘭州二院住院治療30天,隨後回家休養,等待第二次住院治療的機會。

從2016年到2019年,已經過去3年,馬賽力木不等不靠,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種玉米維持生計外,把積攢下來的玉米賣掉,為自己籌集第二次醫療費用。

馬賽力木說:“我雖然頭部受傷殘疾,但我才47歲還很年輕,我不能等靠,要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勞動,把第二次治療費籌集夠。

按照馬賽力木的計劃,他每年種玉米10畝,每畝產玉米在1000斤左右,每斤按照2元計算,10畝地玉米每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3年種植的總收入就在6萬元左右,就夠自己第二次治療費。

讓馬賽力木失算的是,每年玉米豐收的季節,大量的松鼠不請自到,聚集在玉米地裡,開始大“聚餐”,導致他種植的玉米,每畝地每年大概有30斤左右的玉米被松鼠集體吃掉,10畝地每年損失300斤左右,3年損失900斤。

馬賽力木說,每斤玉米按照2元計算,十畝地三年損失1800元。

馬賽力木無奈的說,這些松鼠聚集到玉米地大聚餐,導致他看病治療的費用“擱淺”,還得再奮鬥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