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的格凸村,海撥 1800 米處有一個原始洞穴,裡面是一個自然村落,19戶苗族同胞近百人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個洞深 215 米,寬 115 米,高 50 米。據洞里居民說,他們的祖先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到洞中,之後便在此定居,他們的穴居生活已有150多年的歷史。


在貴州省的格凸村,海撥 1800 米處有一個原始洞穴,裡面是一個自然村落,19戶苗族同胞近百人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個洞深 215 米,寬 115 米,高 50 米。據洞里居民說,他們的祖先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到洞中,之後便在此定居,他們的穴居生活已有150多年的歷史。

因為語言的原因,洞裡的人們以前很少與外界接觸,他們在洞周圍的山石間種植農作物,貧瘠的土地只能出產玉米、土豆、南瓜等品種,他們還養雞、豬和牛。

洞穴裡沒有信號,無法使用手機,如果村民需要對外聯繫,只能在洞口尋找到信號。據悉這裡是中國最後一個洞穴村,也是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

圖為洞口有一個巨大的蓄水池,提供人們日常使用的水源。人們靠山吃山,日子雖苦但村民們卻沒有想過離開。

很多家庭仍然過著貧窮的生活,家裡除了電視機,幾乎沒有別的值錢家當。洞內的房子多數竹籬笆編織而成,沒有屋頂,少數由木板建造。

對於聚居的人們來說,不管在哪裡也不論是什麼民族,家裡都要養豬,格凸村的豬圈也在洞穴中。

圖為一戶人正在燒火做飯,他們始終保持著古老的生活方式,更早之前,這裡的婦女們還自己紡織土布,自己做衣服。

村民平時用得最多的電器是電視機,通過電視他們瞭解外面的世界和社會變遷,這也是大部分家中最值錢的家當。

當地政府為了讓他們脫貧致富,專門在山洞下給他們修建了新村。可是村民住不慣,搬出山洞的人家並不多,不少新房成了雜物間,甚至用來堆放玉米杆。

洞穴環境畢竟潮溼,不宜長久居住。如今留在洞裡的年輕人不不多,儘管如此,太陽出來時,人們還是習慣坐在洞口。

洞穴裡的人們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外出打工女遠嫁是這裡的常態,如今洞裡平時皆是老人婦孺在打理。

格凸河旅遊業的發展,給洞裡的人們帶來了新的機遇,開始有了現代化的設施,他們開設了小賣部、客棧,因地制宜開發了旅遊小商品,但到這裡的遊客並不多。

原本村民和外界聯絡的方式只有一條小路,很晚才開始有通訊信號及電視。據說也有人想到這裡來投資,通過門票收入來改變貧困的面貌,可是若干年過去了。洞裡的人們依然還繼續蹣跚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政府也勸說村民下山生活,但他們都拒絕了,離不開這片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