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陝西電視臺主持人批網紅流浪者“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讀劇慧眼


這個社會不全是你一個主持人說的那樣,不會虧欠每一個有才華的人。對一個人,一件事不瞭解事實真相之前,不要亂評價,亂下定語。否則,說得不得體,反顯得自己的淺薄。你對社會了解有多少,深入到什麼程度?什麼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過時的雞湯了,還拿來論證。事實證明,你的文章並不高明。難道不是嗎?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及際遇,對生活有不同的感悟,對生話方式有不同的選擇。願怎麼活,甭管有無才華,那完全是個人的權利,無可厚非,這是時代進步文明的特徵之一。所以,對流浪大師抱以寬容,而不該不問青紅皂白就去譴責。那句話咋說?我招你惹你了,我我我怎麼怎麼了,讓你提筆討伐。



騎士悠然行


這個陝西電視臺的主持人名叫白楊,做為一個主持人對社會上看不過眼的壞現象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並沒有錯,但前提是你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如果這個流浪者褪去一身汙垢,西裝革履的出現在你面前,你會發微博這樣評價他嗎?是,看他穿的破破爛爛食不果腹的樣子,確實稱不上什麼大師,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知道他以前是幹什麼的?你又知道他現在是想要去向何方?你什麼都不知道就妄加評判,身為一個公眾人物對一個並不瞭解的流浪者發起了猛烈的抨擊,這未免也太有失公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在別人的生活裡指手畫腳,更何況是從表面就對一個人的人生直接進行了否定。


“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說的真好,真不愧是主持人,說話一套一套的,上不能治國安邦若能治國安邦誰願意流浪?試問天下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治國安邦?你穿的光鮮亮麗你做到了嗎?下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看這個流浪者的年紀也不小了,父母還在不在世都不清楚,如果他的父母還在的話,那真的是一件慶幸的事,最起碼他還有家,如果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敢問主持人你的這句“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又說給誰聽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價一個人絕不能只看外表,那太過於客觀太過於片面,那是對別人極大的不尊重。


這個社會虧欠了太多太多有才華的人,主持界比你白楊有才華的大有人在,但他們攀爬的高度卻和你相差甚遠,當今社會並不見得說有才華就一定能決定命運,還有機會、運氣等諸多因素,有多少滿腹才華的人曾經被埋沒最後都鬱鬱而終。有些金子他並不會發光,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打磨,也許他比別的金屬還要顯得黯淡。

在某個社交平臺我也曾看見過這個流浪者的視頻,我和主持人白楊的看法不同,我看到的是流浪者不甘向現實生活低頭的倔強和一顆無處安放的心,坐在路燈下,捧著一本書,無比的淒涼,說實話我的內心很受觸動。而從主持人白楊發的微博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對這位流浪者非常的看不起,滿眼的虛偽和作秀,所以從她的微博我們就可以看透她的心、看清她的素質、看明白她的三觀。



即使這個流浪者生活窮困潦倒,最起碼他給人們的感覺精神是向上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但身為公眾人物在發表言論前就得要仔細的斟酌一番了,畢竟你是一個面向觀眾抨擊各種醜惡,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主持人,能讓你做這樣的一份職業,是觀眾對你極大的信任,所以你也應該對社會各界負起責任。


陝西電視臺主持人白楊對這位流浪者的評價,或許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樣不堪,也許她的本意只想表達對流浪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是微博發出的這些話很顯然是難以服眾的。


蘑菇菌菌


一個有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尊重人權的人是不會像某主持人這樣講的!

首先,作為一個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沈先生選擇了撿垃圾,追求一種精神的超脫,這是別人的生活理念,不可以嗎?尊重別人的權利,這是基本的素質!

其次,不知道這位主持人怎麼知道人家沒有贍養父母,沒有“治國安邦”的?人家撿垃圾贍養父母不可以嗎?撿垃圾對國家社會沒有貢獻嗎?把“治國安邦”這樣的重任放在一個人身上這合適嗎?

最後請問,主持人“治國安邦”了嗎?作為公眾人物的主持人,沒有搞清事情原委,大放厥詞,揮舞輿論大棒,這合適嗎?請問主持人,你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沒有教你怎麼尊重別人的嗎?把自己所謂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治國安邦”的思想強加在別人頭上,這是典型的意志暴力!!!

我十分弄不懂,現在的社會容不下清流。只有努力賺錢,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才算是正常的!淡看物質,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就被排斥!為什麼?

記得有位學者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現在的世界最普遍的規律就是排斥價值規律以外的所有規律!看來真是這樣!

總之,沈先生父母是否在世不清楚。但是現在仍是有親人的,他從小撿破爛賣了買書,垃圾分類理念在他心裡根深蒂固,這和家人以及鄰居的理念所背離,所以流浪,追求一種精神的超脫。選擇這樣的生活是別人的權利,旁人不應該指手畫腳。更不應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

請大家弄清楚,“大師”的稱號是他自稱還是被網友強加在別人頭上的。是他自己要成網紅,還是被一些人利用了賺取粉絲和關注量的?沈先生小的時候就撿垃圾,賣了換錢買書看。時間久了,垃圾分類回收就成了他的生活方式,成了他的信仰,人家只想撿破爛,讀書,過平靜的生活,不可以嗎?垃圾分類回收,總是要有人乾的,沈先生就喜歡這個不可以嗎?為什麼每個人都要一樣,都要去賺大錢呢?

最後,請大家注意,我只是說沈先生的選擇值得尊重。並沒有說他是大師,更沒有說他的價值觀值得推廣。我只是覺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別人身上,對別人進行道德評判很不禮貌。作為主持人揮舞輿論大棒,強加給一個弱者很不好。我是個讀書人,讀書應該真正明理,我知道噴我的人很多,但是我做了我該做的事。雖千萬人吾往矣!

沈先生只想撿著破爛,有時間讀讀書,人家不要關注,不要成網紅,不要贊助,只想平靜的生活,怎麼就惹到那麼多人了呢?

物不平則鳴,我只是想為沈先生鳴不平,人家工作不偷不搶,不妨礙任何人,為什麼就有人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別人頭上呢?也許我也不能完全贊同沈先生的價值觀和做法法,但我尊重人家選擇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權利!就像伏爾泰說的“我不贊同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樣不可以嗎?

莊子早就說過,烏龜更願意拖著尾巴在爛泥裡面爬,也不希望被關在金玉的盒子裡面被人供奉!

李商隱說“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讓沈先生安靜的生活吧!





林泉逸老


凡事皆有因,陝西電視臺主持批網紅流浪者為什麼遭到集體吐槽,原因就是她是她頭腦簡單,說話欠考慮。


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偶然。人生一世,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但卻可以選擇生活的方式。

流浪者沈巍選擇流浪的生活,是他生存的權利。

雖然優越的社會制度,還將他視為體制內之一員,照常給他發工資,他將這種白拿工獎視為為一種恥辱。

在現實中有一些人本來不是體制內的人,還削破腦袋追體制的空子,比如吃空餉,甚至還有死魂靈借死去的親人繼續領餉的事件。——沈先生比起這些社會的碩鼠來不知強多少倍。

他的心靈是透明的,是乾淨的。

他生存的一切都在垃圾裡尋找,在垃圾裡找食物,把垃圾收揀一起賣錢,然而買書,然後讀書,充實自己。

沈先生何錯之有?

陝西電視臺主持人白楊盲目對沈先生進行批判,引發網絡大軍的聲討,說明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對先生橫加指責,說什麼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孝敬父母,簡直是信口雌黃,更說明她個人修養的淺薄。



你說他作為個國學‘大師’,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孝敬父母,而事實是這樣的。

所謂國學大師的稱號是人們強加給他的,再說一個國學底子的為什麼要治國安邦,能輪到他嗎?說他不孝扯得更遠,沈先生現在的命運正是父親造成的。


沈先生年輕時考學,是專制的父親勒令他考取他訓不喜歡的學校,畢業後到審記局入職工作,整天與數字打交道令他生厭,他的人生讓我們想起卡夫卡筆下的格里高爾。

請問白楊女士,你在大談特談孝敬的同時,你何不追一下專制家庭會給一個人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還有沈先曾經所在單位的領導,你怎麼對一個分揀垃圾人斷定為精神患者呢?


聽說這幾天追捧沈魏發生和網民還在升溫,場面壯觀,確實令人深思。

這並不是沈先生需要的結果。

請大家還是還原他喜歡的安靜吧。


騷客文化


既然選擇了流浪就不要出現在媒體報道上,既然選擇了看破紅塵就不要兒女情長,既然選擇了糟粕,就不要高談闊論。社會的風氣需要正能量的傳遞,如果你靠團隊包裝打造網紅,那證明你的團隊就是糟粕,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如果你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那就是人生的悲哀,社會的倒退,社會就會生病,而且是病得不輕,男人應該是志在四方,男人應該頂天立地,男人應該是讓社會穩定,讓父母放心,如果你還是有知識的人,那你要對得起社會對你的培養,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你有你的選擇,但是請你不要出現在公眾視野裡,因為中國不需要你這樣形象來負面的影響更多人的心態,你沒有讓我們對你有一點尊敬,因為你的佔位錯了,你這樣的穿著居然有人稱你為大師,那大師的分量就太不值錢了,請你不要侮辱大師這個詞,你這樣出名就是社會的病態,你在譁眾取寵,我本不想評論你,因為你不值得我評論,但是我確實看不下去了。


堅持放下182257088


那麼多的正人君子和道貌岸然的專家學者只所以抓住沈先生眾矢所之,表面上是站在仁義道德的制高點進行明槍暗箭地攻擊,細細品味,卻在嗤之以鼻和不屑中夾雜著一股濃濃的酸味,就如果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是一個道理。

明裡是義正詞嚴慷慨激昂,那麼多的專家學者出身名門院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卻一生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剛在報刊雜誌上一顯身就招來一片非議。而一個與功名利益毫不沾邊的落魄文人,下里巴人,以揀垃圾為生,憑什麼就敢稱大師?以什麼名揚天下聲動四方?

這無疑讓那些根正苗紅,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教授講師一肚子的冤屈和憤慨,所以要一個個跳出來口誅筆伐一番,不如此就顯不出自己的高尚和尊貴,羨慕嫉妒恨才是隱藏於各種冠冕堂皇理由深處的最陰暗表白。

第一,大師不是沈先生自封的,至於才華的多少,學問的高深薄厚與你有任何關係嗎?所謂學無止境,就連大聖人孔子都不敢說自己學無不知,書無不識,就連聖人都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失誤,天下的學問浩如煙海,從古到今,又有幾人全知全能無所不曉無所不知?

白楊只是一個節目主持人,如果不是跳出來公然指責沈先生不求上進,胸無大志,沒有治國安邦之才,也許全天下有許許多多的人還不知道有一個什麼主持人叫白楊的,那麼請問白楊,如果沈先生是一位知識淵源,博古通今的大學士,就能一步登天,成為身居高位權傾眾生的國家首領了嗎?

再說一個節目主持人,整日裡油頭粉面,憑著一張伶牙俐齒,在電視上裝模做樣譁眾取寵,精美的包裝和華麗的外表與醜陋的靈魂和品德往往背道而馳,有多少這樣的演員和戲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許多光鮮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陰暗與齷齪!請問你有安邦定國的能力和才識嗎?真是無恥至尤!

這個世間又有多少偽君子功成名就,衣著光鮮,每日裡華衣麗服,吃著山珍海味,如秦檜等一些賣國求榮的漢奸走狗,滿口仁義道德,暗裡卻男盜女娼,品德卻令人不齒。

別再拿衣冠和名利說事了,沈先生雖然是靠揀垃圾過生活,可是卻變廢為寶,讓廢品重新再利用,這要省多少資力和能源?而且所得的每一分錢都清清白白問心無愧,乾乾淨淨坦坦蕩蕩,勝過多少巧取豪奪的不義之財?

牛吃的是草,奉獻的是牛奶,沈先生變廢為寶,而這個世間又有多少貪得無厭的無恥之徒,不但從來做不出有益於社會和人類的事,卻總是把有用的東西不停地變成了廢品,不但汙染環境,而且汙染人的靈魂和精神,所以說,沈先生他無愧於任何人,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重!


abc六月飛雪


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呈口舌之利的人,尤其是各種“主持人”,像陝西主持人白楊這樣的主持人,全中國至少有幾萬人吧?這樣的主持人看過幾本書?懂得什麼是文化?除了每天利用牙尖嘴利嘴快賺生活費之外,我所看到和接觸到的主持人,都是胸無點墨的“戲精”!一個主持人拿著什麼治國安邦、報答恩養之類的民族大義來聲討流浪者,本身,就是對當今中國社會文化層面的貧瘠最大的“諷刺”!

我大學畢業之後應父母的要求,參加當地政府的“記者考試”,我學法律出身,考試是漫不經心參加的,考完試之後大概一週時間,我老爸電話給我說我考試成功、被錄取了。我的回答是“不去”。我知道當時的父母一定非常生氣!然而,我選擇“流浪”,選擇自己出門闖蕩!我只想說,我認為的高智商、高情商、有高級精神文化層次的主持人或者記者,如柴靜、陳大惠,都早已經不了……他們,也選擇了“流浪”!

然而,現在網絡之上都趨之若鶩的稱呼這位上海流浪者是“流浪大師”,這又是典型的中國式專有名詞給當今中國社會的重重“諷刺”!!中國人、中國社會,懂不懂就喜歡用“大師”、“專家”之類的稱呼,生活裡、網絡上,比比皆是。可是,把大師二字冠在一個流浪者的身上,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中國主流文化意識形態儼然已經扭曲,扭曲的不是流浪者,而是看流浪者的人!極大的諷刺……

上海“流浪者”說過的兩個課題足以讓我振聾發聵,也可以說是看他視頻裡說這兩個課題時讓我震醒驚覺般的陷入思考:

第一個,流浪者說:現在的書讀的少了好像覺得很稀奇,不是我的學問大,而是你們自身的問題,你們書讀的少!

第二個,流浪者說:幼兒園千萬不要去教書,要去培養道德、群體精神和對同學友好!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中國的孔孟之道、五千年民族文化到底給予了我們中國人什麼?!當今社會,當所有的幼兒園家長都趨之若鶩攀比著讓自己的小孩去高價學校、讓各種補習班……中國人,到如今都已經不知道教育是什麼!幼兒園,應該教小孩子什麼!這難道不是對當今中國社會的“諷刺”嗎?

看看上海流浪者寫的字,與絕大多數的書法家、書法法師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寫的字很有格局、有氣度,字中不僅僅看出功底,更是知識、文化基礎上的天賦!一名“善知識者”,一名流浪者……

上海的流浪者,為什麼能紅,為什麼迅速成為了各大視頻網站的“霸屏”,就像他說的:倡導垃圾分類是本身就應該要做的事情,為什麼垃圾分類執行不下去,是因為腦子有問題!在中國人的理解理,正常人誰會去把垃圾分類?只有腦子不正常的人才會去把垃圾分類!

是的,🇨🇳中國,是應該徹徹底底垃圾分類了!

在全球,流浪者成為網紅、成為作家的,太多了。在全球歷史上,有太多流浪者成為大作家、音樂家、畫家、哲學家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去到意大利、匈牙利、西班牙,到處可見形形色色的流浪者,跟他們交談的時候,說實話,當時的自己是陷入思考的、是慚愧的。在巴塞羅那,最著名的街道叫蘭布拉大道、又名流浪者大道,就是為了紀念法國大作家讓.熱內而命名的!在歐洲,有很多政府都會在自己管轄區裡專門劃出一塊地方,專門提供給流浪者,這是一種真正的國家公益!

在巴塞羅那流浪者大道附近,有一個非常大的建築群,是專門提供給全球流浪者、流浪藝人、流浪文學者寄宿的地方。如果不細心觀察,很難發現。當我在無意中發現這個地方時,我個人是覺得三生有幸的!讓我學到了!

《流浪者之歌》,世界名曲,在歐洲任何角落都讓我想起這首曲子。我開始百度各種歐洲關於流浪者的各種信息,什麼巴塞羅那流浪者大道、什麼法國流浪者聚集區……歷史裡,流浪者成為大畫家、大文學家的、大音樂家的,案例太多了…

流浪者,不是乞討者

流浪者,可能比所謂的常人要乾淨

流浪者,或許是在進行著“苦行僧”

流浪者,或許內心從未停止書寫音樂

流浪者,或許內心已經流淌過文學之河











笑面虎Tim哥易燃易爆


先說白楊評價沈巍這件事。

“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客觀上講,白楊說的不能算錯。(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後面我會詳細講。)

白楊不欣賞這種生活方式,這是她的自由。她有思想的自由,也有表達的自由。

而針對白楊的言論,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意的自由,也有不同意的自由。

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包容性就越強。

我想要強調的是,就事論事。

我個人認為,關於白楊的討論,只能涉及“白楊對沈巍的評價”的相關言論,不應該對白楊的個人生活有任何置喙。

她的職業,她的人品、她的價值觀……

建立在這一件事情上的判斷,都是片面的、非客觀的。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我想,這是最起碼的準則。

另外一個標準就是,“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再說說沈巍事件。

首先,我不同意評價沈巍“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原因有兩點。

第一,“安邦治國”的標準是什麼?出將入相?或者其他的什麼?

作為一名平凡人,我倒認為,只要是沒違法亂紀,沒危害他人,安安分分地過自己的日子,沒給國家社會添亂,就是最大的“安邦治國”。

第二,怎麼樣才算“孝敬父母”?

我是個母親。從我內心來講,生兒育女,我沒有要他們將來給我養老的期待。

個人認為,為人子女,能夠遵紀守法,努力生活,自食其力,不“啃老”,就已經做到了最基本的“孝順”了。

其次,我認為沈巍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值得尊敬。

第一,沈巍至始至終保有一顆求知的心。

沈巍說他早年家境不好,他幾乎是半工(撿垃圾賣錢)半讀,最後考上了大學。

80年代考大學有多難,大家都知道。

即使後來造化弄人,沈巍流落街頭拾荒,他仍然常年堅持買書讀書。

就這一點,試問我們當中,幾人能做到?

第二,沈巍很善良,儘管生活不曾厚待於他。

沈巍和上海審計局的是是非非,我們外人無從得知。

就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沈巍在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很剋制,沒有抱怨,也沒有難聽的話。

當他得到“待崗”通知時,也只是大哭了一場。在這以後的幾十年裡,他也沒有向審計局發難。

而且,沈巍也長期堅持餵養流浪貓狗。

最後,我認為,沈巍其實是個可憐人。

我仔細看了記者對沈巍採訪的稿件。通篇隻字未提沈巍的母親。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我猜,沈巍的母親還健在,否則,一定會有交待。(我後來又去看了另一篇報導,證實了我的猜想。)

沈巍對母親閉口不談,只可能是一個原因:沈巍和母親幾乎沒有往來。

甚至,沈巍的童年,他的整個成長,都沒有母親的參與。

沈巍的父親已經去世。沈巍回憶起父親,情緒也並不愉快。

他說早年就很壓抑,見到父親便無所適從。

那時,他與父親住在外婆家。父親和外婆不和,常常遷怒於他。

他熱愛中文,父親卻偏要他學審計。

……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壓根不會懂得安全感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沈巍的偏激性格,就是原生家庭給他的烙印。

沈巍以他自己的方式,艱難地活著。這裡面,有他自己的自我選擇的成分,也有他不能左右的因素。

我不否認,沈巍可以活得更漂亮。

沈巍也說,他其實小時候想當政治家,上大學時,想學的專業是中文,或者國際政治研究。

當現實和理想衝突的時候,沈巍的生命韌度欠缺了一些。

他一定經歷很多的掙扎與苦痛,只是不與人知。

所以,我也不敢說,如果是換作是我,會不會比他做得更好。


我一個普通人,無力改變什麼。只能給予我最大的接納和包容。

況且,沈巍有自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要是在遵紀守法的框架內。

對於每一個生命個體,都用某一套標準去衡量價值,這事怎麼看起來,都有點不靠譜。

套用一句哲學的話: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因此,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尊敬。


盛開在時光裡


陝西電視臺主持人白楊批得對,對於社會上一些不良的現象,一些不正之風。就應當有正義人士站出來批判。

首先,流浪是一個不好的社會現象,一個人有手有腳的,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體面的做人、生活、工作,而不應當選擇流浪的方式來度過人生。也許流浪者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已才選擇的流浪。

但是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流浪都是一種消極的表現,流浪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流浪都是一種自我頹廢的表現。

對於這種現象,應當加以正確引導和管理,並不應當提倡。



其次,有些人藉助流浪者進行炒作,並且以與流浪者合影為榮。這些人想露臉,想成為網紅的心態是不正確的。

對於流浪者應當給予同情和幫助,而不應當給予嘲笑和利用。

試想,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目的,那些人會這麼追捧流浪者嗎?

最後,陝西電視臺主持人痛批網紅流浪者,“上不能安邦定國,下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看似批評的是流浪者,實際上批評的是那些追捧炒作流浪者的人。

“對牛彈琴”,犯錯誤的不是牛而是人。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要想成為網紅,什麼事都幹!


法重情深


認同白楊的觀點,沈巍只是一個被網絡新媒體綁架的可憐人,各路人馬雲集他的身旁,為的不是所謂聽“大師”教誨,只是蹭流量發小視頻而已。

先說說沈巍其人

他曾經擁有很多人羨慕的人生,上海本地人,93年在審計局工作。如果按照正常人的生活軌跡,有了穩定的工作以及本地人優勢,置業、結婚,到現在家產數千萬很正常,妥妥的人生贏家。但他因為對於“垃圾分類”的執念,生生的淪落到現在流浪撿垃圾為生。用世俗眼光來看,他是一個人生輸家。


當然,他不這麼認為,反而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原單位每月會給數千的工資,加上撿廢品所得,在維持生活所需之餘,還能買書來豐富精神生活。雖然還有家人,但已斷絕聯繫。對他來說,不曾對未來有期望,卸去了身上的責任,隱於街頭的日子很輕鬆。


而新媒體或者擁護者也不在乎,流浪者或者大師,人生贏家輸家都不重要,有話題流量就夠了。猶記得當年犀利哥以驚豔的時裝搭配贏得關注,帶來了一大波流量收割狂歡,現在同是流浪漢的沈巍也以“大師級”談吐的反差,帶來巨量流量。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節操這種東西見鬼去吧!

犀利哥那一次,結果還算好,在引起關注後,他獲得了社會上很多救助。眾人知道了他是精神有些問題的可憐人,幫他聯繫到家人,現在有了安定的生活。皆大歡喜。

而這次沈巍的捲土重來,卻又有些不同。以前還是傳統媒體和社交網絡佔優,眾人對犀利哥以網上調侃為主,也有真的欣賞他的服飾搭配的,現實中沒有對他太多幹擾。而現在,已是自媒體和流量主的天下,眾人對流量有著迫切需求,網紅=金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為了紅哪怕一時,也可以“適當”的降低做人的底線。於是我們看到了大師的稱號隨口而出,現實中對他圍追堵截,以信眾自居。甚至還有美女主動送上門,聲稱非大師不嫁的。

甯浩繼瘋狂的外星人後,下一部瘋狂系列題材有了,就是瘋狂的流量。



再說說白楊的評價

分析完了這次事件的背景,再說說白楊的評價。

一個男人、所學知識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這叫什麼大師在流浪?這個社會什麼時候真正虧欠過有才華的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我來說、我還是欣賞那些努力奮鬥的人生。不負韶華

個人覺得很正能量,欣賞白楊的生活態度和看人標準,一個內能承擔家庭責任,外能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值得我們欣賞。

古人有云,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家庭的事都承擔不了,自己的生活都過得一團糟,那何談所謂的“大師”?

一個人有權利選擇消極的生活,就像日本的宅之一族,從不出門,靠父母的救濟活著。但這顯然不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看看真正的大師

大師名詞解釋: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

看看真正的大師都是什麼人吧。這張民國時期照片裡有教育大師蔡元培,文學大師魯迅,革命先烈李大釗,他們的事蹟我們都從課本里學過了。


其他還有國畫大師齊白石,


佛教弘一大師,

圍棋大師吳清源等。

以上哪一位不是在自己所在領域功名赫赫,或留下傳世作品,或作出巨大貢獻,非此不能稱呼大師。請不要把大師變成一個調侃的名詞,這是對於真正大師的不尊重。

寄語

最後,希望沈巍能早日從這些紛紛擾擾中脫身出來,或迴歸生活,或繼續流浪,都任憑個人選擇。但那時大家對大師的理解,已不是以他為標杆。

世界那麼大,一起去看看。感謝您的點贊和轉發,也請關注發鹽人圈圈君,一起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