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資6000元,必須以6000作為基礎買社保嗎?能否按低於6000的最低檔買?

薈子媽媽


一般來講,社保繳費基數有兩種計算方式:第一種就是新入職的職工社保繳費要以合同工資約定為準。

第二種是上年度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的職工,按照上年度應發工資的月均值來申報社保繳費基數。

其實大家也明白,由於勞動合同並不向勞動部門備案,用人單位申報多少就是多少。可是,我們在申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法律責任。

如果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的繳費基數進行申報的,經勞動部門發現後會首先責令改正,如果拒不責令改正的。可以處以瞞報基數數額的1到3倍罰款。

勞動部門發現一般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每年的勞動保障年檢,另一種是職工的維權申報。

而且,勞動合同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按照勞動維權使用。如果我們籤的合同約定工資是6000元,發的實際工資不足6000元的話,會要求補齊的。

所以,社保繳費基數用人單位確實可以想申報多少就是申報多少,但是國家要求誠信申報。如果用人單位不誠信,被查處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列為不誠信名單,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暖心人社


籤合同工資協商是每月6000元,是否按6000元工資額繳納社保費?

單位財務會對你6000元工資額,進行劃類別理工資條,發放你的月工資數。個人社保徵繳基數,單位代繳費率和個人代扣費率,向人社局社保中心繳納。一個企業員工,工資有高有低,有的高於所在地“在職職工人均工資基數”,有的要低於。但是社保中心,最低徵繳基數是不允許低於,公佈的徵繳基數的;再則單位佔繳費率大,承擔保險費支付就多。正常情況下,就是單位統一社保公佈“繳費基數”從員工工資中扣除,繳費指數有的是“1”,有的為“6O%”,甚至高工資的徵“200%”以上。


學過財務的都知道,工資總額達到徵稅標準,是要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於是就有了,工資總額分解法,從一些福利、加班、補貼等分二次發放職工工資,達到合法避稅的效果。

假如某地社保中心公佈的,xx年度“人均工資基數值”是5500元,有指數60%、80%、1、2、3。

職工月工資數,才3000元一月,不可能按30OO基數徵繳,應按公示的5500基數徵繳,指數降低到60%,應是3300的基數,基本與企業發放工資數相近。

職工月工資數,是5000~6000元,也是按5500基數徵繳,指數在80%~100%之間。

職工月工資數,達一萬元以上的,也是按5500基數徵繳,指數可以提高到200%。

你在單位上班,個人繳費指數,只佔工資收入的15.5%,而單位佔到45%;也就是說企業繳費負擔,是職工的繳費額三倍,負擔太重!

當然了,各地社保徵繳政策法規細則是明確的,企業單位是要向人社局申報後,經人社局社保徵繳中心審核後,按月徵繳保險費,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樹下酒仙


按照保險法及各地社保局的解釋,新員工的社保基數,應當以其入職後第一個整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實際操作中,通常就以員工合同上約定的月薪(稅前)為準。

那麼這就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員工,1月10日入職,月薪5000稅前,試用期一個月,試用期工資4000,那麼社保基數該是多少呢?通常操作中,按照上述規定,首年以5000為基數。

同樣的,還是這個員工,但試用期是2個月,那麼他首年的繳費基數可以是4000。

(目前社保審計時,仍舊以從高原則,可以理解為高於法定無處罰)

以上供參考,謝謝!


Combo伐姓康


好像2019年新規,社保基數按照2018年個人月平均應發工資為標準核算。應發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也就說以後不能以基本工資和部分工資做為核算依據,6000工資不能買低檔社保。這個新規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實施,反正我還沒有接到通知,公司還在以基本工資為我們買社保。能不能買低檔的,還是以你們會計核算為準。


亮仔為農


樓主您好,合同工資6000元,那麼必須按照6000元作為基數購買社保嗎?能否低於6000元的標準來購買社保,實際上這個社保的繳費指數它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你要選擇一個最接近於員工本人工資的一個基數去購買,比如說你的員工工資是6000元,那麼你們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應該是從60~%300%,這樣一個區間範圍之內包括60%,70%甚至80%,90%都有這樣的一個區間。

那麼也就是說在購買社保的過程中,你就應當選擇一個最接近於員工工資的標準,比如說這個80%的標準是最接近於6000元工資的標準,那麼你就應當按照80%的繳費基數去給員工購買社保,當然社保基數每年調整一次的,所以說在社保基數調整之後還是要重新的再選擇一次最接近於員工本人工資的這個技術去購買這個社保。這樣的話就完全符合這個社保稅改的要求。

不過一般情況下前後有一定的差距,你可以選擇一個較低的繳費指數,這個是允許的,但是你絕對不能說最低的繳費指數。去給員工購買社保,這個是不被允許的,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懂社保


合同工資6000元,必須以6000作為基礎買社保嗎?能否按低於6000的最低檔買?

正常情況下,當你進入一家公司,該公司第一次為你繳納社保的時候,是要帶著合同去的,那麼,當時登記的繳費基數應該就是你的勞動合同上面的數字,你的合同工資為6000元,也就是說你第一年度的繳費基數就是6000,社保局是不會允許你們單位按照最低檔申報的,除非你帶到社保局的勞動合同上面的合同工資就不是6000,而是較低的數字。

那麼到了第二年的時候,你的社保繳費基數是否是6000,那要看你上一年的平均工資了。因為這個時候就不是按照勞動合同上面的工資來申報了,而是要根據你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作為社保的申報基數,這是國家所規定的。如果不按照這種方法來申報,理論上來說都是違法的。


天涯隨風嘌


我不是專業搞會計的,但是我知道不會完全按照6k的給你買社保。

以我的經驗,公司為了避稅,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招式。比如什麼什麼獎之類的,工資條上總的加起來是不變,但是公司交的稅少了,當然了,你要交的稅也會少一點,到手的錢會多一點,但總體會少一點。

畢業後一直到現在,都在民營企業,每一家公司都是各種避稅(去面試談到工資的時候都會說各種避稅),當然了,這也是節約成本的一部分。

我的是經驗之談,我現在的工資比稅改之前的高個幾百,但按照網上各種APP的算,好像少了一點😂


沙村小譚


有幾個工人一個月能掙6千元,瞎雞說吧。


仁輝


交的少,按照最低檔繳納退休時候就拿得少!這個福利很多年後才會體現出來,所以大家基本上默認了單位的最低繳納的檔次! 也有些情況員工就會去爭一爭了,比如說,稅後工資是6000,公司繳納社保按3600繳納。如果這個員工剛好生娃兒,公司是不發工資的,由社保局按照繳納的3600發放生育津貼。員工拿到手的津貼大大低於應發工資金額😂。這個時候員工就可以主張公司補發差額!


馮馮yvonne玫瑰咖啡666


合同工資6000,社保局是不知道的。我們公司對待不願按本人工資基數交社保的員人是這樣處理的:按照上年全省平均工資60%為他上報工資基數,(這是最低的基數)這樣員工本人要交的社保會少一些,但是單位還是得按工資的100%為他交社保,平時不交,彙算清繳的時候一起扣,等於說多出的這筆錢是白白交給國家的。社保不會來查你是不是沒按實際工資給他上報,但是稅務會要你申報工資收入,逃不掉的。說白了,你沒按6000申報,吃虧的是你自己,企業白白交了,你又享受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