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談批評」的材料金句,收藏用得著!

1.善意對同志開展批評就是提醒,敢於進行自我批評就是愛護,就是沐浴陽光。樂於傾聽批評之聲,是一種胸襟情懷,是對組織和同志負責;主動自我批評,是一種自警自信,是對自我負責。

2.心如青蓮,則直來直去;口蜜腹劍,則明刀暗藏。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有純正的“實味”,就是要實實在在,既懷“實心”,又用“實意”,更說“實話”。

3.不能把批評當做批判,不能把自我批評當做個人批鬥,既不盲目加“料”,也不無中生“味”,更不肆意無“度”。

4.如果把批評看作是跟自己“過不去”,隨時準備給對方“緊鞋帶”,誰還會對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誰還會在關鍵時刻對你“拉拉袖子”?

5.“我讓領導‘紅了臉’,領導會不會‘給我臉’?我讓領導‘出出汗’,領導會不會讓我‘擦擦淚’?”這樣的嘀咕犯多了,批評上級時難免會“口將言而囁嚅”,難免會“空炮”聲聲、“禮炮”串串。

6.每名黨員都是黨的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有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把“手術刀”剔除“腐肉”“毒瘤”的義務。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作“空氣和水”,當作一種常態和“內需”,作為解決黨內矛盾的“金鑰匙”、錘鍊黨性的“大熔爐”、純潔黨風的“淨化器”,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就會越來越強。

7.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利器,經常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交鋒,敢於較真碰硬、揭短亮醜,及時“清掃灰塵”“殺滅細菌”“剷除病灶”,進一步純潔隊伍、健康肌體。

8.查擺問題的目的不是“揪辮子、打棍子”,而是“解釦子、找路子”。如果講起成績來金光閃閃,找起問題來星星點點,批評自己時輕描淡寫,批評領導時遮遮掩掩,就起不到總結應有的作用。

9.批評他人也絕不能“不痛不癢”,繞著彎子怕得罪人,而是要本著幫助同志、促進團結的原則,既不扣“帽子”、揪“辮子”、打“板子”,也不往後躲,而是實事求是,開門見山、開誠佈公的給他人提意見、講問題,推心置腹的交換意見。

10.“用藥”要精準。“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針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要深挖病源、對症下藥,建立整改臺賬,明確“療程期”,開好“藥方子”。涉及個人的,要“原汁原味”地向本人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