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這座明朝鎖江塔,穿越五百年滄桑多少人知道它的過往


瀘州這座明朝鎖江塔,穿越五百年滄桑多少人知道它的過往

歷史給我們遺留下來的不僅僅有文字,還有很多古蹟,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或遇到世道動亂,遭逢兵燹,或遇到城市改建,移山填海,總有一些無法保留的古蹟,最終變成了傳說,讓後來的好古之人,充滿了嚮往和想象。

一個城市,總是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變得更加四通八達,社會的進步不是誰能過阻擋的。無論是物質還是環境,乃至今天的生存空間,都要好於以前太多太多,但是這並不是說,傳統就應該被忽視,傳承就沒有必要。

我們今天應該更加重視傳統,更加愛護好曾經的古蹟,因為在那些歲月裡,這些古蹟才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現代人最純粹的寶貴財富。它們見證和傳遞著,古人質樸的思想,忠義禮智信,有信仰,有追求,也有一顆平和的心。

就在昨天下午,瀘州的天氣變得額外的晴朗,春日的陽光非常的柔和,正好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可能是慈悲庇佑,才使得瀘州出行的人更加舒適。又逢瀘州一年一度的酒業盛會,這座城市變得酒香四溢,激情澎拜。

瀘州這座明朝鎖江塔,穿越五百年滄桑多少人知道它的過往

而我卻突然想去看看兩年多前朝拜過的瀘州明朝遺留下來的鎖江塔是否還在和看看羅漢古場,那個宋朝黃庭堅留下的拙溪是否還在。

於是我驅車前往,先到了羅漢鎮,不過非常遺憾,拙溪被一個酒廠的老闆鎖住了,我沒有看到,只好回頭去看鎖江塔。

"鎖江塔",當地人又習慣叫"新白塔",即與主城區的老白塔"報恩塔"相對而言,據說1983年公佈的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該塔建於明代弘治年間,位於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鎮建設村西南500米彎橋板臨長江之濱高地(原瀘州市江陽化工廠大門對面、鹼廠上游方)。

該塔與江北雁塔一樣同為重簷六角攢尖式磚石結構,塔身呈六邊形,層層上收、層層開窗,塔內有石心柱呈迴廊式,78級旋梯而上,塔體通高29.16米,素面六邊形須彌座,塔頂有覆盆,塔剎為銅鑄寶頂,惜因年代久遠加之文革期間破四舊,早已毀損嚴重,只是塔體完好,穩鎮鐵鎖瀘、沱雙江。

瀘州這座明朝鎖江塔,穿越五百年滄桑多少人知道它的過往

它的真實名字應該叫鎮江塔。還有一個說法江北雁塔鎮龍頭,城中白塔鎮龍身,瀘縣新白塔鎮龍尾,才保得這座千年江城一直平安如意。

傳說畢竟是傳說看看《瀘縣誌》裡怎麼說:“鎮江塔在縣東8裡大江岸新白塔寺內,明御史王藩臣建”。王藩臣為明朝御史,家住縣北望東樓,宅前立有明萬曆丁酉(公元1597年)建成的“故里坊”大牌坊,坊額大書“御史世家”。該塔因何而建,史書並無記載,當地民間流傳的說法是:當年這裡山崖崩塌,大量泥石流注入江中,河道變得更加狹窄,每到洪水季節水流湍急,濤聲震耳欲聾,妖魔趁機興風作浪,故而灘兇水險,常常發生沉船事故。

這段河道常常為船工、商旅之苦。於是王藩臣決意修建鎮江塔,鎮即“鎮壓”“鎮守”之意,目的是祛邪除害。

瀘州這座明朝鎖江塔,穿越五百年滄桑多少人知道它的過往

古代這樣得塔很多,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人們需要發展,發展需要土地,需要開發,大家得信仰不再那麼強烈,還是有錢心裡踏實,這個時代,物質慾望基本是壓倒一切得,雖然很多人還是不同意,也有堅守者,最後多少人輸給世俗呢?

昨天看到這座塔,跟兩年前比起來,似乎有衰老了一些,一個老者義務守著塔,還有香火,還有維護,但是寺廟早就沒有,而且之前這裡其實是道家得地方,只是後來都毀於一些歷史原因。

如今此地還有人來朝拜,老者說很多人來拍照留念,但是維護的人太少了,畢竟他不知道沒有商業價值的東西,這個時代是不被待見的,我也是很無奈,只能做一個影像的保留著,也不知道誰會把他再次保護,只希望有一天再去的時候塔還在吧,畢竟見證了瀘州幾百年的歷史。

瀘州這座明朝鎖江塔,穿越五百年滄桑多少人知道它的過往

從這裡眺望長江,你有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感覺,你還彷彿能感受古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豪邁,更彷佛能感受暮鼓晨鐘、梵音嫋嫋的安寧,雖然更多的是自己的遐想罷了。

如果有時間,你們可以去看看,說不定以後真的只能看我的照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