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无领导小组讨论与结构化面试的区别

(一)什么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各部委招考公务员面试过程中,部分单位开始采取尝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在个别省份的面试考试中,这种面试形式也不断出现。这种面试形式相比于结构化面试更为科学、客观,并且效率极高,很有可能成为将来公务员面试的主流。如吉林省等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应用较早的省份,现在基本是县以上职位基本都采用这种面试方法。

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给一组考生(一般是6-9个人)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们进行一定时间(平均每位考生10分钟时间)的讨论,来检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拟任职岗位的综合要求,由此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不给考生制定特别的角色,也不制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每个人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考生按抽签自行排位、自行组织,考官只是通过安排考生的活动,观察每个考生在整个面试过程中的表现,来对考生进行评价打分,这也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名称的由来。

(二)与结构化面试的区别

1、 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

无领导小组讨论最突出特点就是在面试过程中,要求考生之间相互讨论,从而产生了生动的人际互动,考生需要在与他人考生的沟通和互动中表现自己。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查的重点之一也与人际交往有关,例如言语表达能力、人际影响力等。与结构化单纯的一个人回答考官问题相比,无领导小组显得更有难度性,更不容易把握。

2、 对考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主要依据考生的口头回答进行打分,但说得好并不一定做得好,很多考生阔阔而谈,谈天论地,但在实际交往和工作中并非如考场表现一般,甚至有很大差距。而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是依据考生实际表现的行为特征来对其进行评价的,因而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3、 考生在面试中面临的压力更大

毫无疑问,在结构化面试中,考生的压力相对较小。而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考生会面临各种突发问题,如:讨论过程中其他考生的质疑、发难等,考生往往在这些压力下,会暴露出缺点,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4、 单位时间内面试效率更高

结构化面试中,每位考生一般需15—20分钟左右才能结束面试。而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能够同时考查多名考生,平均每位考生仅需10分钟左右的时间,从而节省时间,提高面试工作效率。

5、考生之间竞争性更大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将竞争同一职位的人放到同一时间、空间及场景下,相比较与结构化面试,考生压力更大,更具压迫感。无领导小组每组面试人数在6至9人,考生们为了在本小组中突出重围,往往会最大能量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竞争性显得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