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遼寧男籃不具備改打小球戰術的條件?人員的配置究竟差在哪裡?


遼寧的人員配置,根本不像題主說的,不具備打小球戰術的條件。不是遼寧想不想打的問題,而是,為了戰績和季後賽乃至總冠軍的需要,衛冕冠軍在戰術演練不多的情況下,願不願意冒險。

3月5日,遼寧男籃的內線絕對核心,綽號功夫熊貓的韓德君確診為左手第四掌骨骨折,遼寧隊沒有對外公佈韓德君會因傷缺席多久。但是,毫無疑問,韓德君的傷病,給本賽季的遼寧巨大打擊。

在已經結束的CBA44輪比賽過後,遼寧37勝7負,排名第二,落後榜首的廣東整整3場。這讓遼寧幾乎無望反超廣東。

本賽季,廣東的強勢在於年輕球員的崛起,易建聯、周鵬兩位老大哥之外,趙睿、杜潤旺、胡明軒等人,展現出了挑大樑的實力,加上小球打法的戰術領先,讓廣東氣勢如虹,一枝獨秀。甚至,在嗅到總冠軍的情況下,連續引進比斯利、布魯克斯等外援好手劍指總冠軍。

韓德君出現傷病,如果恢復情況不理想,對於遼寧來說,無疑是重創。他們的內線優勢將蕩然無存。

那麼,他們能否像廣東那樣,向NBA學習,擁抱小球戰術呢?

從人員配置上來說,完全沒有問題。

首先,CBA的小球和NBA還是有區別的。CBA的小球強調節奏和速度,通過聯防和壓迫式防守,逼出對手進攻不利,獲得反擊機會進而轉化成得分。在CBA,你可以針對重點球員,採取人數上的優勢去防守,有針對地放空個別球員。因為,這些球員,要麼缺乏射程,要麼自主進攻能力不強,球到他們手中,也來得及補防。

而在NBA則不同,NBA的小球,講究的是面對擋拆就換防和無限換防,對球員的素質要求更高。

遼寧的人員配置,還是不差的。後場哈德森+郭艾倫的首發組合,替補國手趙繼偉,堪稱CBA最豪華的後場組合。而鋒線上,李曉旭、從明晨、賀天舉等人,都實力不俗。特別是李曉旭,2.08米的身高,在CBA站小球的中鋒位,是足夠的。

遼寧的問題在於,不像廣東這樣,鋒線上有易建聯這樣的明星坐鎮。變陣對於他們,是嚴峻的考驗。一旦變陣,意味著成績必然出現起伏。因為人家看到你變陣,肯定會安排外援狠狠地衝擊內線,國內球員組成的內線群,能否經受考驗,是個大問題。廣東如果沒有易建聯,單憑周鵬,廣東不敢這麼玩。遼寧如果有周琦,遼寧早就變陣試驗五小了。

遼寧是衛冕冠軍,目標有且只能有衛冕,衛冕不成功對他們而言就是失敗。很明顯,臨時變陣,對他們的壓力太大了。用一套演練得很少的陣容和打法去應對強敵,無異於一場豪賭。早幾年,也就是穆迪埃的那年,廣東曾經試過後衛線上放雙小外援的怪陣,最後還是為自己的亂佈陣而買單。

不異想天開,更不打無準備之戰。


知閒君


遼籃雖然有CBA最強後場,但是由於遼籃的鋒線球員實力不強,因此遼籃確實不具備打小球的條件,所以遼籃只能按照自己球員的特點制定適合球隊的戰術,而不能打出流行的小球戰術。

小球戰術需要球隊具備出色的鋒線球員。鋒線球員身高一般都要超過兩米,由於他們具備身高的同時還有很好的移動速度,因此鋒線球員可以防守對手的五個位置。像廣東男籃的周鵬,幾乎可以從一號位防守到五號位,既可以防守廣廈男籃的福特森,也可以在內線頂防博洛西斯,而遼籃不具備這樣的鋒線球員,所以遼籃很難採用小球戰術。



其次小球戰術需要中鋒的機動性非常好。小球戰術的內線球員,不僅要有身高,還要有三分投籃能力和防守外線的能力,易建聯無疑就是小球戰術中內線球員的代表。遼籃內線韓德君速度不夠快,換防時無法防守對方投籃,李曉旭雖然速度可以,但是現在的投籃很不穩定,所以遼籃內線球員的特點也限制了他們打小球戰術。

遼籃不需要採用小球戰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戰術,遼籃郭艾倫和韓德君的擋拆是他們主要的得分手段,哈德森和巴斯的投籃也是遼籃穩定的得分方式,再加上球隊後場球員的防守能力,所以遼籃總是可以利用防守來帶動球隊的進攻,當哈德森找到三分手感時,遼籃總是可以一波帶走比賽!

如果賀天舉能夠找回曾經的巔峰狀態,李曉旭可以穩定的命中投籃,遼籃也可以在一些時間段採用小球戰術,但是賀天舉已經很久沒有上場參加比賽了,而且即使上場,他的狀態也令人擔憂,所以遼籃的球員特點決定了他們不適合小球戰術。


青蛙侃球


較差的三分投射能力和鋒線球員決定遼寧隊不適合小球戰術

所謂小球戰術,是球與人的快速輪轉、加強無球跑位、提高攻防轉換速度,用速度和較高的中遠距離投籃命中率來規避身高上的不足,以進攻彌補身高不足的缺點,贏得比賽勝利的一種方式。小球戰術,其實不是一套具體的戰術,而是打球的一種理念、方式!

一:小球戰術由於進攻速度快,對後衛持球推進、傳導球、鋒線衝擊能力、中遠距離投射能力、鋒線搖擺人防守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不具備以上幾點,打小球戰術,只會兩種結果。一是失誤超高;二是跑的挺歡,不見漲分。

遼寧隊在後場有趙繼偉和郭艾倫、哈德森,在速度和球的輪轉傳導上問題不大。但在中遠距離投籃上,除了哈德森還有點譜以外,另外兩人確實一般。再加上高速攻防對人的體力要求更高,就更不能保本來就不高的投籃命中率了。


趙繼偉:賽季三分命中率:15%

郭艾倫:賽季三分命中率:33%

二:小球戰術對鋒線要求非常高。除了能持球完成進攻以外,在防守上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要具備從一防到五的能力。特別是本來己方沒有身高優勢,如果防不住、籃板控制不住,將讓對方中鋒狂虐。對方將在進攻籃板上佔優,完成二次進攻得分。同時在自己進攻上一旦出現空位要將球投進。遼寧的鋒線球員仍然不太適合。
巴斯:賽季至今沒出手三分


李曉旭:場均出手2.8次命中0.9個三分
劉志軒:場均出手3.3次命中1.3球,命中率39%,還算合格。
賀天舉:賽季因傷缺陣,現在三分命中率僅29%

這樣的鋒線在防守像廣東易建聯、福建王哲林、廣廈博洛西斯或者吉林的蘭佩時,明顯感覺能力稍差。進攻上要遇到以上幾個人防守,也是個問題。

當我們看到NBA勇士或者火箭打小球時,是建立在外線投射高命中率和球員能力強的基礎上的。勇士五星自不用說,連考神都有靠譜的三分,球員個人能力更是超強。。火箭的外線更是一群帶瞄準鏡的投手,這樣的球隊敢打小球。

因此,遼寧在這種人員配置下打小球,實在是不適合!


跳過三個格子


在遼寧隊失去韓德君以後,他們的失去了以往的內線優勢。從打吉林的比賽來看,無論是鍾誠還是李曉旭,都起不到韓德君作用。考慮到現在CBA盛行小球戰術,遼寧隊是否也可以效仿呢。現在大韓復出遙遙無期,他們也需要改變自己的打法,學習小球戰術,這也是很多人的觀點。 本賽季CBA最大的特點,就是小球戰術盛行,各隊都放棄了以往的內線的大外援。廣東本賽季初使用的德萊尼威姆斯都是鋒衛搖擺人。除了廣東以外,像今年的深圳隊,在薩林傑受傷以後,也啟用的拜克斯,和伯頓組成了雙小外援戰術。除此之外山西隊,浙江隊,廣州隊,都在使用雙小外援戰術,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速度快,轉換快,能投三分球。今年使用雙手外援,最成功的當屬廣東隊。他們一直在CBA排名榜首。遼寧的內線優勢並沒有讓他們成功登頂。 在遼寧隊失去韓德君以後,很多媒體和球迷都建議,遼寧隊更換外援,打雙小外援戰術。現在遼寧的配置,是根據有韓德君的配置來進行的外援組合。像巴斯就是因為韓德君有身高有體重,所以他偏矮的身高並不會影響自己的發揮。如果遼寧打小球戰術,那麼巴斯肯定不合適。巴斯雖然身材不高,但他是一個純正的4號位,能中投得分,能保護籃板。但是他不具備速度,三分球能力不行。這也是遼寧無法打小球戰術的原因。如果他們想打小球,那必須要換掉巴斯。找一個偏二三號位的外援,與哈德森一起組成超級雙危險。加上郭艾倫和趙繼偉,劉志軒,賀天舉這些外線才有希望。 但是郭士強並沒有更換外援的計劃。現有的陣容也基本不可能去效仿小球戰術。只有他們下定決心更換巴斯,甚至把哈德森也可以換掉。在NBA找來比如尼克楊加安東尼的組合,那才有可能真正的適合小球戰術。


劉寶傑聊籃球


遼藍變化太少,梯隊沒形成,能使住的就那麼幾個,也該大手術J!


鐵孩子58293754


跑轟大前偏弱,賀天舉狀態一般,另一個是教練戰術弱


simon138697262


據我所知小球最基本的三分遼寧有嗎?遼寧的三分差的是獨一擋!


晴朗天空中的陽光


個人理解是因為,沒有易建聯這樣的4-5號位的搖擺人,國內幾乎沒有阿聯這樣足夠強壯的4號位,身高又可以客串5號位,並且又有足夠的靈活性!易建聯的天賦是國內少有的內線人選!


老痰酸菜3


缺少真正能夠在內線站住的四號位,而且四號位需要有足夠的拼勁,遼寧隊內缺乏這樣的人選,四號位缺少進攻力能,拼勁不足。其次移動速度較慢,防守步伐難以隨時進行切換對手的小外援,因此遼寧隊不適合小球戰術。切勿盲目跟風。


張萬鑫


沒有三分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