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調整告一段落

之前我們說過,牛市第一波調整往往是輪動,指數調整幅度很小,不值得下車,這裡的調整應該類比於2013年2月創業板的調整,之後指數創新高,之後再次調整,我們回頭去看2013年2-5月創業板調整的過程中其實是很多板塊輪動,牛股頻出的,這次也是輪動,第一波調整的時候從妖股變成業績超預期股,上週我們提示業績超預期個股也會開始調整,然後到週四提前調整的券商股開始靠近中線趨勢線,週五的陽線應該確立券商股的第一個底部,接下來漲一陣子之後估計還會有第二個底部(指數可能屆時類似2013年3-5月創業板的調整)

前幾周說過,如果這裡是牛市,那麼這輪應該是藍籌的牛市,而非科技股牛市。雪球很多人反駁我,理由無非兩點,第一,未來中國經濟不可能繼續靠傳統行業,怎麼可能是傳統行業牛市,這點我的反駁是2000年以後美國就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但是2002-2007年的牛市,道瓊斯指數遠遠領先納斯達克指數為什麼?第二,國家推科創板,當然是科技股牛市,關於這點我的反駁是,人人盯著科創板,人人盯著科技股,自然不會有科技股牛市,彼得林奇解釋過這個問題,投資本來就是跟預期作對,再好的東西高預期就只能死,比如去年的騰訊,再爛的行業只要預期足夠低就有可能好轉,比如16年的鋼鐵,難不成2018年中國經濟是靠三一重工,海螺水泥?那為什麼三一重工海螺水泥比騰訊還牛呢?

為什麼我說如果有牛市會是藍籌的牛市,我們可以從幾點來看,有基本面也有技術面。首先我們講基本面,中國媒體之前一直詬病中國股市小盤股高估值,大盤股低估值,這其實是因為當時中國處於高速發展過程中,當行業高增速的情況下,小盤股估值比大盤股高是很正常的,因為小公司發展更快,大公司要麼業務複雜不夠純粹,要麼市佔率會被侵蝕,看看美國那些最前沿的行業也是小盤股估值遠高於大盤股,但是一旦一個行業增速不斷下行直至穩定以後就會發現大企業優勢越來越明顯,於是小企業估值會不斷下降,因為它已經沒有價值,而大企業估值會不斷上升,因為它盈利穩定性越來越強,而且因為過了高速擴張期,企業對資金需求會大幅下降,因此之後也會一改以前不斷融資的狀態反而變成高分紅的狀態(當然,在A股有點難,因為A股不能做空,導致估值經常性高估,怎麼分紅股息率依然很難抵消股價波動,散戶又多,傳統行業的小企業即使沒有價值也可以當成籌碼炒),而且我們同向比可以發現很多國內的行業龍頭估值是遠低於國際同行的,這也是因為A股只能做多,導致A股熊的時候會悲觀過頭。然後還有一點是因為中國的傳統行業都是很明顯的宏觀週期股,大家現在都覺得宏觀不好,但是我們去看下庫存週期就會知道,現在宏觀是差不到哪兒去的,隨時可能好轉,而且可能非常好,原因就是因為產能緊,沒什麼庫存,即使需求不振也下滑不到哪兒去,而一旦需求超預期就會發現根本沒庫存,沒產能,16-18年無數企業賺了大錢,但是一直後怕,屏住不擴產能,但是如果接下來再復甦一輪的話,估計企業就會開始重新投資,那經濟就真的會進入一次擴張期了,雖然這次不可能跟04-07那麼宏偉(當時需求大幅擴張)。當然,還有個原因是外資介入,導致估值重估,這點算是一個催化因素吧。

從技術面來看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大牛行情都是從創歷史新高開始的,我們可以看到2003-04年有色金屬期貨回到歷史最高點,之後經濟過熱國家緊縮貨幣,有色應聲回落,但是依然在歷史最高點附近徘徊,之後2005年開始完成突破開始大牛征程。2008年全世界市場跌幅70%以上,騰訊最大跌幅26%,並且於2008年底慢慢漲回來了,之後開始創歷史新高。而這輪在A股從2015年6月開始的大熊行情開始,白酒已經新高,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這兩個50指數絕對權重已經回到歷史最高點,2018年雖然回落,但是依然在歷史最高點附近徘徊,最近又即將新高,那麼只有2個可能,一,這兩個股做雙頭,不但沒牛市,而且是類似去年那樣的大熊市,二,這兩個股順利突破,開始大牛征程,考慮到白酒,平安,招行都是50的絕對權重股,甚至工行,建行也在歷史高位,那麼一旦趨勢形成,必然是50大牛市!按照歷史經驗,前一輪牛市最牛的指數必然是下一輪牛市最落後的指數,這個經驗放在美國也一樣通用,原因其實就是大多數人是在後視鏡看問題,導致上一輪牛市的大牛股不夠低估反而制約其下一輪的漲幅。四,目前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都在長期下壓趨勢線附近(把07年高點和15年高點連起來形成的下壓趨勢線),一旦突破牛市就確立,第一目標看15年高點。

最後從週四的盤面看券商已經回落到中線趨勢線附近,這種是典型的快速漲完第一波之後未來會回踩50日線的走勢,但是因為50日線太遠了,所以需要橫盤然後打下來然後再彈起來一波再下來才能碰到50日線,而週五的盤面看藍籌已經集體按耐不住了,未來一陣子指數可能衝高後還會回落下來穩固一波,但是啟動點已經到了。然後我們看業績超預期個股的走勢,大多數處於突破後回踩階段,大概率後面還有一輪加速,之後估計風格徹底切換去藍籌。所以現在我們採取的策略應該是耐心持有業績超預期個股等加速結束賣出(有部分已經在加速),但是新開倉只買藍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